趣文网 > 读书笔记 > 大学读书笔记

读《万历十五年》_读书笔记2600字

2019-12-28 21:00:01
相关推荐

第一部分:作者小传

民国七年,湖南长沙。此时此地出生的黄仁宇,似乎命中注定要成为一位传奇人物。生于潭州,求学天津,适逢华北告急。国难当头,电机工程专业的他技术报国之壮志未酬,一腔热血之下投笔从戎,辗转八年,随国军将对日战线从大陆推至印缅。

密支那一役,雨林之中他血战负伤,受颁一等军功章。及内战之时,未来的大师已经在美利坚学习军事了。然,世纪中叶风云际会,时代不允许一位“中国的拿破仑”的出现,怀揣钢铁雄心的黄仁宇就此心灰意冷卸甲还家。

一生坎坷,几经周折,无奈之下他留美钻研历史,其独到的“不能简单以道德评价一切,亦要以技术论史”的大历史观亦在一番煎熬中产生了。如此,中国少了一个拿破仑,却多了一位以睿智开拓人们视野的历史学家。

第三部分:书评

《万历十五年》写一年之事,窥一个朝代,勾勒出事件人物的前因后果,解剖了晚明帝国衰落之由,意在说明16世纪中国社会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冲突的侧面形态。

——作者自序

明史,历来是中国历史研究中的一门显学。本书作者以明代财政史为学术源头,以“大历史观”为研究基点,将万历十五年前后发生在几位人物身上的历史事件展开来,深入地研究了这些历史深处的细枝末节与历史上的大事件之间的关联,独到地从技术层面看待历史,从制度层面解释历史。这种以小见大,化虚为实的历史研究方法,无疑为后世对历史的量化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于作者的观点

“所以商业性的书局说,你的文章提及宫廷生活、妃嫔间恩怨,虽有一定兴趣,但是又因海瑞,牵涉明朝财政;因为李贽,提到中国思想,应属学术著作。”

——本书后记

如读者所见,本书以全文七个章节的篇幅介绍了万历朝中的几位历史人物。从“活着的祖宗”万历皇帝、“古怪的模范官僚”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到“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在本书中皆有出场。

由此看来,《万历十五年》的内容涉及了诸多领域,牵扯到历史的方方面面,但是在我看来,本书的核心部分在于阐述儒家哲学在明帝国各个角落的运行状态,且更进一步的论证了这样一个观点:“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我认为,作者对于这些观点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逻辑严密的论证。

作者的论证角度

政府——在前三章中论述。伦理替代法律,轻视科学技术。

明代政府最严重的问题在于——“明朝以传统道德代替法制的症结所在,就是文官集团的过于庞大冗繁,处于绝对地位。在明朝,这一庞大的体系变成了天下独大的整体,国家政策无法解决的问题,经过文官集团用传统道德加以粉饰,最后往往归结于美学或神学问题,再也不是错综复杂的经济或社会问题。”由于缺乏合理的制度保障及足够的技术支持,明代的文官集团依靠文牍行政的方式,已经无法解决帝国内外频繁发生的各类事件。

作者从“政府中技术人员的高度缺乏和选拔渠道的阻塞,降低了政府在法律、工程、军事等专业领域的行政效率。”这个角度,论述了缺乏技术与制度保障下国家机器的低效与复杂,论证了作者提出的“技术强国论”。

军事——在戚继光的章节里论述。军队受儒家思想制约,现代化程度低。

洪武帝朱元璋说过:“吾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实施军屯制度的明朝正规军实际上成了一个自己自足的武装集团,与其时西欧的军队职业化浪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战斗力更加难以保障。(本书第146页)

同样由洪武帝下旨实行的军官和士兵的世兵制(军户制度),必然使这支军队老少搀杂。明代军官一般15岁可以袭职,60岁退役。袭职军官尽管经过考试,但经验不足,未经战阵,既难以带好部队,也不擅于带兵打仗。(本书第145页)这相对于前朝募兵制的实践,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在儒家保守思想影响下技术的倒退。

就拿万历朝名将戚继光来说,“他的部队从来没有一个后勤司令,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军需处和兵工署。”(本书第154页)明朝军队拥有数量庞大的兵员,但与其相配的后勤保障体系却混乱薄弱的可笑,出于孔孟之道中政治组织一元化的思想,中央政府不能容许军队拥有独立的严密组织,明军在军需保障方面的制度(依赖各府县的分散供给)是与国防近代化背道而驰的。

在偏技术性的军事组织方面,作者通过讨论明代军事体制与近代化军事体制之间的明显差异,论述了技术和组织在军队乃至整个国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我的感想

和我一起读这本书的同学们多感慨此书行文散漫,思想飘忽,理解起来似乎总在得与不得之间。读过第二遍以后,这本书给我留下了远好过初读时的印象。《万历十五年》的文章叙述看似漫无边际,却是形散神不散。

先从历史分析的角度来看,作者从万历一朝中的小事件着力,一步步地展开了这幅晚明的历史图景,通过事件之间严谨的逻辑推理,从一个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身上解读出技术与道德在中国古代的冲突和妥协,实是精彩,

再看作者使用的史料类型,本书多引《明史》、《明实录》、《皇明经世文编》等正史典籍,虽然书中许多场景(如第一章开头)皆存在着作者的想象,但对本书的严谨度影响不大。

此外,本书最大的争议之处在于第七章对李贽哲学的论述,可惜笔者也是门外汉,不能参透其中奥妙。但分析过多种不同的观点后,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黄仁宇先生在研究中国历史的时候存在一些海外学者共有的态度,即中国这样的社会,很难自发产生新经济、新思想的萌芽,最可能的情况是在外力作用下“被现代化”。这种偏见可能影响了他对相关史料的取舍。

总的来说,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通过对晚明一个年份的深度聚焦,使我体会到了明代中国官僚阶级的运作方式,也意识到了技术与制度在现代国家中扮演的不亚于道德礼仪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黄仁宇先生对明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论述,但为了贴合主题,在对史料的取舍方面作为史家有失偏颇,不够公正,难免引人诟病。此为美玉之暇,亦为本书的一大遗憾。

XP的点评:邱壑同学的小传用简洁的语言勾勒了作者的人生经历与其对历史学界贡献的重要理论。黄仁宇本人是人生经历十分丰富的历史学家,写有自传《黄河青山》,可供大家了解其人。了解作者很重要,所谓知人论世。就书评部分来讲,大部分同学的书评写的非常散漫无逻辑,而邱壑的书评有一条明显的主线,不仅概括了书的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如何论证了观点,也代入了自己的思考。就这一点而言,是值得很多初学写书评的同学们学习的。当然,对于邱壑在书评部分提出的很多观点,应该是见之于其他人已有的观察,但未能注明详细的出处。《万历十五年》是史学名著,评论者众多,在写书评时必不可少是要梳理已有的评论,尽量做到不重复前人的观察,这虽然对高中生而言要求太高,但不妨值得努力,就此点而言,又是本文的不足之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书房作文400字 厚积薄发作文素材 出发与到达作文 以回忆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端午的作文题目 你是我最敬佩的人作文 温暖的瞬间作文600字 写一篇关于风景的作文 关于写景的作文400字 关于美食的作文300字 写物的作文100字 描写春天的作文100字 以月亮为主题的作文 沿途的风景作文600字 为别人喝彩的作文 越长大越什么作文 带着微笑前行作文 元宵节英语作文带翻译 写景作文400字五年级 妈妈真好作文400字 我家的小猫作文400字 创新作文大赛范文 挠男孩脚心作文 顶鸡蛋作文 被后妈打屁股作文 她笑了作文600字 为环卫工人点赞作文 六级作文评分标准 我的愿望200字作文 我的童年往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