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08年高考作文广东卷

2020-06-10 15:06:01
相关推荐

作文试题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试题评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考作文题的变化走过四个阶段,即“命题作文”→“供料作文”→“话题作文”→“多样作文”。作文题应该是多样的,越开放越好,因为开放的作文利于考生临场发挥,充分表现考生的创作能力。本作文试题是一道规定标题的作文题,是作文拟题进程的回归,审题无障碍,行文显高下。不在审题上难为考生,把重点放在作文本身。2008年广东高考作文题与2005年的“纪念”、2006年的“雕刻心中的天使”、2007年的“传递”相比,前三年都是给材料的话题作文,这些话题的写作范围比较宽泛。 2008年的标题作文,没有材料引子,审题只需咬文嚼字了。题目“不要轻易说‘不’”,是一个无主语的否定的祈使短语。这道题给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评析。 1.理解出题动机,把握射箭靶子。走进高考考场的考生,他们的年龄一般是十八周岁。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角度讲,他们的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处于“半成人”阶段。采用试题的方式来启发他们去思考社会、人生和未来。“不要轻易说‘不’”,犹如“投石击水”,掀起波澜,让考生去驰骋思想的野马,“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找寻问题的答案。我想,这应该是出题者的出发点。面对什么问题应该说“是”,遇到什么事情应该说“不”,这样才能做到不轻易说是说否。考生如果是深思熟虑,考场就能充分发挥;如果临场思考,思维敏捷者、知识储备丰富者、思想素质高尚者,也能够做好这一答卷。因此,“不要轻易说‘不’”启发广大考生,积极思考,谨慎答题。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呢! 2.明确大是大非,当机立断斩乱麻。题目含有一处“温柔的陷阱”,不是“面对所有的事,都说不”,而只有面对“真善美”的“否定”才能说“不”,提醒人们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拒绝邪恶,拥抱善良;摈弃软弱,保持坚强;选择勇敢,祛除胆怯等。考生读题目时,一眼就会落在“不”字上。这是可以的。紧跟着要思考在什么问题上说“不”。想清楚了,审题才不会出错。有一本叫《思维魔方》的书,它讲述的是人考虑问题的角度转换学问。事实上,一个问题换一个角度看,就十分简单。有些事情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我们究竟在什么问题上是“不要轻易说‘不’”呢?我们不妨从社会、家庭、学校,城市和乡村,读书学习,旅游观光,上网游戏,家庭教育……找到那个点,化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故事叙述,为摆事实讲道理的议论,为抒发情感的描写。比如,对到网吧聊天、游戏的行为上说“不”。可以先描绘青少年在网吧神魂颠倒的情形,然后证明其危害,讲述思想转变的过程、原因、细节、契机,还可以写改掉恶习后的“浪子回头”的奇迹等。 3.深思熟虑落笔,谨慎选取义项。“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游褒禅山记》)这句话意思是:读书做学问的人面对复杂疑难的问题时,要采取深入思考、谨慎选取的办法。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本作文题中有一个词语,就是“不要轻易”,考生审题时不可疏忽大意。大家知道,“轻易”的同义语有“草率、鲁莽、随便、轻浮、轻视、浅薄、不假思索”等,这些词语的含义,几乎都是负面的;而它的反义词是“谨慎、小心、重视、睿智、深思熟虑”等。所以,“不要轻易说‘不’”的关键是“不要轻易”,对于审题、对于做人和做事都不要“掉以轻心”。而题目中的“不要轻易”,起到启发考生的作用,即考生在作文过程中,要深入思考。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厚度,才有思想性,文章的内涵才丰富。 “不轻易”,不是“优柔寡断”的嗫嚅,而是一种“经过思想过滤”的“斩钉截铁”的呐喊。既然明辨是非,那么就要身体力行。对于看准了的事情,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不”,不能只停留在口头,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既做誓言的巨人,又做行动的夸父。(朱庆平) 满分佳作 不要轻易说“不”广东考生 说“不”,在轻浮者那里,是一种无知浅薄的炫耀,而在智者那里,则是一种洞明世事的睿智拒绝。说“不”,在意气用事者那里,是一种狂妄的表现和无谓的牺牲,而在真正的勇者那里,则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坚守和毫不怯懦的抗争。 所以,请不要轻易说“不”。它不是逞强的工具,也不是逃避的借口,然而生活中的我们,却从不吝啬说“不”。推选班长,为逃避重担,以“‘不’敢天下先”标榜自我而无人毛遂自荐;上学迟到,却以强悍的姿态拒绝让门卫登记姓名,来表现自己的勇敢。殊不知,老子当时说出“吾有三宝:一曰慈,一曰俭,一曰不敢为天下先”,是在一个诸侯争霸、天下大乱的时刻,他的“勇于不敢”,是劝诫人们不要为争名逐利蜂拥而上,以致兵戈相见,生灵涂炭,这是智者渴望人们和睦的呼喊,而不是逃避职责的理由。而勇敢,不是蛮横不讲理,孔子说过“知耻近乎勇”,对自己的错误检点省察翻然知耻,那才是勇敢。 不要轻易说“不”,在世事尚未洞明,人情尚未练达的时候,在没有深刻理解什么是“不”之前,理智地运用“不”。 不要轻易说“不”,还因为它需要我们付出代价,有时候,甚至是血的代价,生命的代价。兵败垓下的项羽对乌江亭长说“不”,放弃东山再起的机会,自刎乌江,从此霸王别姬成为一曲绝唱。而韩信,不对漂母说“不”,不拒绝她的帮助,忍辱负重,终成一代名将。究其原因,项羽太在乎他的英雄气概,殊不知大丈夫能屈能伸,像韩信。假如项羽不轻易说“不”,那历史恐怕就要改写,项羽或许就不仅仅是一个悲剧英雄了。 说“不”,有时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选择,请慎重考虑,请三思而行。 当然,在邪恶势力面前说“不”,如同文天祥在元朝招降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在混浊世事面前说“不”,如屈原投江,如陶潜归隐;在挫折困难面前说“不”,如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的呐喊……这些,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心灵里一方净土的坚守,对人间邪恶势力、残酷现实、不公命运的有力抗争。他们,才是真正的勇者。所以,请不要轻易说“不”。 名师点评 落笔入题,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论点。对比开头,旗帜鲜明;大是大非,一目了然。中间主体部分的第一层提出在什么事情上说“不”的观点,面对“假丑恶”的东西,毫不含糊地说“不”;第二层论证说“不”之前要开动脑筋思考,看准是非,不轻易发出否定的意见;接着,举例论证在什么问题上说“是”又在什么问题上说“不”。论证思路非常清晰,思维缜密,论证严谨,无懈可击,属于层层深入的逻辑结构。本文的语言精练,既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既有概括力,又有艺术性。“古今中外”的选例,“立体”“全包围”,论据充分,观点令人信服。(朱庆平) 典型失误分析 不要轻易说“不”广东考生 “天下的好人啊,如果有谁见着我的孩子,请告诉我一声,让我见他一面,要是不能见,让他给我打个电话,让我听听他的声音,知道他还活着,我也就满足了……”这是一个堂堂七尺汉子含着双眼的晶莹面对荧屏的哭诉,这是一个苦苦寻觅孩子十二载的志愿者“父亲”对善良的呼唤,这是一个耐熬了四千多个不眠之夜的“受害者”对道德真情的渴盼。 泪,恣意横流,为赵大伟,为至今未归和至今已归的孩子,为道德尽丧,犯下永不饶恕罪行的那些人。 倪萍对工作人员说,请把小圆领上台来,小圆是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小男孩,六年前的一个早晨高高兴兴地在父母的目送下去上学,可到了斜阳殆尽的黄昏却没有回来,也就没有再回来了。他的父母是云南一个偏僻山村的劳苦农民,老实巴交的他们从未祈求天降财源,住进高楼群,吃香喝辣,在他们心中唯一不变的希望就是用自己的双手把孩子抚养成人成才,就是永远的幸福团圆,小圆的名字也许就是这么取来的吧! 工作人员把摄像机投向了后台的小圆,这本应该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孩子,本应该是沐浴在父母关爱中成长起来的健康向上的孩子,可现在……他蜷在后台的一个角落里,头深深地扎着,面对着墙壁,工作人员凑到他耳边说了些什么,他没有回答,只是使劲地摇摇头。他没有面对摄像机,一直没有,但我从他羸弱的身子,从他苦闷的那一抱头中,我读到了一个十一岁孩子的辛酸与痛楚,我读到了社会道德沦丧者给他留下的终生伤害。 后来倪萍含着欲滴落的泪水低声地对观众说,孩子不愿在荧屏露面。那一刻,台下所有拥有或失去孩子的父亲、母亲们再也忍不住,哭声震撼着现场!哭声震撼着心灵!是啊,小圆算是幸运的一个了,起码他有像赵大伟这样的义务寻亲者的帮助,起码他有机会回到云南老家看看伤心欲绝而卧病在床的母亲。可是,即使见到了父母,又能怎样呢?六年来流落他乡刻下的深深伤痕能说抹灭就抹灭吗? 赵大伟呆坐在一旁,不停地擦眼,八年来他为多少失儿的父母揩干了泪眼,他让多少笼罩在犯罪阴影下的孩子走到了亲生父母的身边,他目睹了多少撕心裂肺的场面。于是,他呼吁道德,他呼吁如此罪行不要再犯下去,他呼吁所有的家庭团团圆圆,于是,有了篇首的那句催人泪下的言语。 面对不幸的孩子,不要轻易说“不”,因为这是社会起码的道义! 失分警示 本文故事叙述完整,人物形象生动,主题的表达也十分鲜明。特别是在对“拐卖儿童”的残酷案例的叙述中,读者看到了不对“孩子的遗失”说“不”的“父亲”,以及志愿者“赵大伟”等人,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所有世人展示了这一义举。这个故事本身给人振聋发聩的警示。作者能够切合文题,写出合情合理的记叙文,难能可贵。 如果弥补下列不足,则更加完美无缺,例如,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是否还可以再斟酌一番,如可以加进对人物内心的细节刻画,以此来衬托人物的形象、性格。另外,结尾虽点题、点明了写作中心,但如果多一些抒情的文字,如采用一些排比句,当更加感人。(朱庆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9-23 03:13浮夸半生[香港网友]IP:1850423705
    到这个作文题目我立刻想到了那段间国家发生大事希望考生们都能用心去描绘那个代风貌让我们起回顾历史、珍惜现在、展望未。加油!
    顶0踩0
  2. 2020-06-08 15:40开心贝儿[山西省网友]IP:1970905237
    这篇作文题目真是考验学生对历史事件了解和理解能力希望考生都能发挥自己想象力和文笔写出篇充满深刻见解作品。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花的作文 小学生军训作文 关于热爱大自然的作文 成功后的喜悦作文 春节作文三百字 平凡的荣耀作文 成功的感觉真好作文 作文素材新闻 关于洪水的英语作文 女生自我介绍作文 童年趣事300字优秀作文 myhobby英语作文5句话 真人cs游戏作文 写八哥的作文 猎人海力布的故事作文300字 事物的两面性作文素材 要珍惜青春作文600字 军训一件事作文 我的家庭作文 我变成小鸟作文300字 作文我成长中的一件事 遇见你我很幸福作文 什么作文题目最好写 作文家庭趣事500字 关于梨的作文三年级 地震作文300字 过年的作文300字三年级 去北京英语作文 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 温馨的设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