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为什么不是乡音 乡情 而是乡愁?

2020-07-02 17:27:01
相关推荐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城镇工作会议讲话之后,“乡愁”一词就承担起一个非常重大的文化使命,那就是寻找中华文化的基因,寻找中华文明有机生命体的中气,寻找中华文明巨轮的发动机和压舱石,找到中华民族具有普遍性、根本性的幸福底图和运转轴。为此,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剧组应运而生。经过4年艰苦卓绝的采拍制作和高收视率播出,终于让这一文化使命成功落地。

作为文字统筹、撰稿、策划人之一,我见证了240集《记住乡愁》节目的创作过程。随着节目的热播,“乡愁”一词渐渐完成了它的内涵扩展。现在,大家已经知晓,这个“乡愁”再也不是余光中诗中的那个“乡愁”了,也不是“乡”和“愁”两字相加所指的“乡愁”了,而是一个可以兼收并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时代先进文化的新概念了。换句话说,它历史性地融会贯通了这三种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一次大整编、大融合,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能够让历史和时代牵手进而拥抱的“中华文化共同体”,成为一个可以把一切美好存在、美好精神、美好情感装进去的新家园,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与拓展空间。我曾经试过,要妥当承担这一使命,换用“乡音”、“乡情”等词汇,似乎都没有“乡愁”二字适合,有分量。特别是在进入第三季,革命文化内容铺天盖地而来,让我们始料未及。我们发现,前两季120集,传统文化是主体内容,革命文化和时代文化也有,但只是一部分。到了第三季、第四季,革命文化成了主体内容。那是否意味着,到了第五季古街区、第六季历史文化名城的时候,时代文化会成为主体?我们应该如何系统把握,如何进行整体性建构?让《记住乡愁》成为中华文明的一次全新融会。

随着第四季的采拍工作渐近尾声,我们的思路已经很明确了,那就是,我们要找到三种文化的最大公约数。找到古今、中外、公私、内外、上下的最大公约数,就是说,要找到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革命文化,抑或是时代文化的认同者都有共鸣的那部分,并将其放大。当然,这三种文化说到底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上生长出来的,经过五千年时间检验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主线,红色革命文化和时代先进文化是这条主线上的明珠。因此,我们在拟定选题、采点、商讨选题、选择素材的时候,就要努力寻找三者之间的必然联系。把一集节目看成一棵精神性生命树,找它的根、干、枝、叶、花、果。这棵生命树就会很繁茂。这样的生命树集合而成的精神森林,自会为人们确立文化自信。

比如古田古镇,已经被无数的媒体采拍过,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那么,作为一出乡愁节目,我们如何立题,如何选材,如何切入,就显得非常关键。换句话说,如何找到我们的不可替代性,也是对古田文化的新贡献。同样,我们用“精神树”去对应,一个非常难以把握的事情就相对容易了。为什么这块土地能够养育出如此著名的革命文化,沿着这个线,我们发现,1000多年前,客家先民来到这里时,种的是高粱、小麦,但有一片田里却自己长出稻谷来。一个名叫“五谷子”的先人,发现了这一秘密,就培植种子,最后无偿分送给南迁的客家人,让家家户户从此吃上了大米。这也是古田地名的由来:古田——谷田。《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它养育了客家人,自然会养育当时倡导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革命文化。非常有意思的是,在陕北,也是小米养育了革命。

在建于道光年间的廖氏祠堂里,有“北郭清风”四个大字。据《后汉书》记载,“北郭”指的是东汉时期一个叫廖扶的人,他永不出仕,却常以天下事为己任,在家乡设席讲学,著书立说,门下弟子多达数百人。他平素布衣芒鞋,粗茶淡饭,生活非常节俭,却广施义粮,救济贫困乡邻,广布义款,以应四方急需。百姓感于其功绩,尊称他为“北郭”先生,以“北郭清风”表达对他的由衷赞誉。1917年,宗祠经过大规模维修后,又开办了历史上第一所新型小学——和声小学。“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学术仿西欧开弟子新智识。”上联是源,下联是流。正如传统是根,养育革命是果。就在廖家的松荫堂里,毛泽东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照亮中国革命道路的珍贵文献。就在廖氏宗祠里,举行了著名的“古田会议”。这样的“精神树”同样成长在红军会师地宁夏西吉县将台堡镇。

在山西碛口古镇,我们发现,至今依然保持着有难同当有乐共享的理念,这在当今商业竞争非常激烈的今天,的确让我们眼睛一亮。拿“精神树”原理对应,这样的风尚肯定有一个根脉,一梳理,果然如是。“碛口”这个镇名本身就来源于“大同碛”,那是黄河水域仅次于壶口瀑布的一道险关。在我看来,这是天地设给碛口人的一道考题,就是为了让人们感受休戚与共的价值,就是为了让人们无比强烈地感受到,个体生命只有在群体性中才能找到安全感。没有合作精神,单凭个人力量,几乎不可能闯过大同碛。只有同舟,才能共济。因此,大同碛是一个无比美好的象征,它凶险,但心肠热,现怒目金刚相的目的是为了教育,让人们认识到个体的渺小和群体的伟大。碛口之所以能够成为“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正是整体性生命认同结出的美丽果实。

“大同碛”让我不由得联想到《礼运大同篇》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种思想源头,形成了中华民族整体性存在的心理结构,也造成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结构,这种精神,是和宇宙规律相对应的,也是和天地精神同频的。因此,休戚与共是天赋人性。从本体学的层面讲,“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从生存学的层面讲,“天地所以能长且长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从社会学的层面讲,“天不私覆,地不私载”。这样的“大同美景”,在广西六堡镇等节目中,以不同的气质展现。

采拍这样的古镇风景,现实意义重大。无论是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中国梦的宏大主题角度,还是从提高个人幸福指数的角度。把一个镇的同舟共济、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放大,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形态。而要实现中国梦,需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能量。而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能量,就需要提高每个人的能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心量越大,能量越高,而人的健康、幸福,都是能量变的。只有群体性存在方式才能给人提供安全感。只有安全感,才有归属感。只有归属感,才有幸福感。

这时,我们回头再看黄坤明同志在《记住乡愁》第三季创作培训班上所讲“中华文化的根本优势,在于有着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宝贵资源铸就了中华民族持久而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滋养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是我们必须坚守的精神高地,也是我们保持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感觉格外意味深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长颈鹿作文 那些日子作文 三百字小作文 活着作文 初二作文500字 高中作文感动 小燕子作文 气质作文 诗歌作文怎么写 回忆作文800字 防疫英语作文 初中作文200字 友谊作文开头 自律作文素材 欣赏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200字 感悟作文500字 冬至的作文 初二500字作文 江苏语文作文 中考的作文题目 写人作文结尾 初二作文游记 包容的作文 心疼作文 写给老师的作文 写人作文素材 菜市场作文 春天的作文400 尺子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