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长短句 整散句 的表达效果

2020-07-17 11:54:01
相关推荐

相关专题: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语文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质,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探索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探索语言训练的序列化,增强训练的目的性、针对性

语言运用能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语言习得,二是语言学习。语言学习要学些什么,有人总感到很模糊,因而教学上停留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状态上,这就势必造成教学和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探索语言训练的序列化,明确学习语言的基本任务和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分析研究高中语言教学大纲及高考考纲可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把语言表达得规范、简明、连贯、得体是高中阶段语言学习及训练的基本内容及目标。其中,规范是基础,训练的目的是学生自然习得的语言书面化,表达符合社会语言运用的规范。规范的训练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能正确遣词造句,句子的表述符合一般的语法规范,消灭错别字,克服病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几个方面。

简明、连贯、得体是比规范更高一层的语言运用能力,简明训练的重点,就是要表达必要的信息时,使用相应的简练的词句,词意明确,根据语境决定详细;连贯训练时要注意统一的话题,合理的句序,上下文语意的呼应。得体,即是语言运用要注意时间、场合、对象等因素,根据不同情况,或委婉,或直白,或讽刺,或严肃,或幽默。以上三者都是语言运用的期望性目标,是实施学科素质教育的需要。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性材料,为语言运用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语言必须以积累大量感性材料为基础,没有必要的积累,识字不多,词汇贫乏、句式单调便谈不上运用。相反,积累丰富,读说听写就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这才具备了提高语言能力的条件。

积累的途径包括:

1、记诵。记诵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古人一直强调多读,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读课本中好的文章,精彩的文段,优美的词句,并记忆成诵。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多读报刊和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扩大阅读量,拓宽视野,达到知识的广泛积累。

2、模仿。模仿是语言习得的重要途径,也是积累语言材料的方法。学生在语言运用中,不断吸收词汇,借鉴句式也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为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模仿。

语言材料的积累,主要靠学生自己的实践,但教师也应适当地指导点拨,因为学生的认识往往有模糊笼统的毛病。如记了一个成语却不求甚解、读了一个好句不知其妙、背一个文段却未解其意。这些都有赖于教师的点评;哪些文学作品对学生有好处,在阅读作品时把握其中的哪些妙处,从中应学到什么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效的积累。

研究语言训练的操作化,培养语言运用的技能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能运用,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反复的操作训练。因为语言能力的形成不是匀速直线运动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所以,学习者要在这个过程中反复操作,方能成为能力。反复操作训练要做到:

1、抓住训练的着力点。如果没有找准语言训练的着力点,一味搞无休止的“题海”训练,不管训练量多大,也没法提高训练的质,甚至会使语言训练面目全非。所以不管训练内容怎么繁杂,训练的题型怎么千变万化都要紧紧抓住“听、说、读、写”这几个着力点。

听和读是感受、领悟。也即通过所说的语感培养。语言训练要从听着力,培养学生具有对语言序列的辨识能力。从而能正确理解语义、品评口头语,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一方面,要让学生读课本,最好是有感情的读,另一方面对用于训练的语言材料要让学生读,不管什么样的题型,答题时一定要读。

说和写是运用技巧的培养。所以要改变重笔头轻口头的现象,以说写结合作为语言训练的另一个着力点,尤其是说的训练,可以通过口头作文、演讲、辩论、情境对话等形式培养。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

2、要讲究训练方法的多样、有效。语言丰富多彩,训练形式也千变万化,要提高训练效率,就要讲究训练方法。常用训练方法有:

(1)替换比较法。比较是评价一个词或句子表达的好坏。训练学生揣摩词语的语境义、不同句式的表达作用,提高根据语境选词、选句表达能力,比较是有效方法。如《拿来主义》一课“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一句中的“捧”、“挂”,要让学生体会其妙,可能分别替换成“拿”、“摆”作比较,让学生明白“捧”、“挂”表现出郑重恭敬之态,但毕竟只有几张,又显得那么寒伧可怜,更能揭露出“送去主义”的自欺欺人。又如《荷花淀》中水生嫂看见水生神态不同平常,就问:“怎么了,你?”对这句式特点及表达作用的理解,可以换成“你怎么了?”两相比较,让学生意识到两句都是疑问句,但原文强调了“怎么了”,把水生嫂心中的焦急,对男人的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2)照样仿照法。就是提供一则语言材料,分析其内容及语言组合,然后让学生按材料的样式,重造结构相同、内容相关的句子或句群。这种方法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反复操作,大有裨益。

(3)变换改造法。如长短句互改,整散句互改,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改,主动句与被动句互改,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互改,不同的语体的变换,不同语境中的语言转述等,都运用了这一方法进行训练。

(4)设想创造法。在训练学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表达规定内容时,常用这种方法。如:设计一段早晨海上日出的文字,让学生想象大海和天空在这时的色彩,然后运用比喻手法加以描述就是这种方法的运用。

请大家先来看下面两段文字:

1.上课铃响过,张老师走进教室。他说:“上课。”同学们站了起来,敬礼后就坐下了。张老师打开课本,又叫同学们打开课本,然后,他就领着我们读课文了。他先自己读了一遍,他读得好听,我们愿意听。他又叫我们齐读,我们读乱了,很不整齐,他生气了,看了我们一眼,叹了口气。

2.上课铃刚一响过,张老师就大步流星地走进教室。“上课!”他用洪亮的声音说道。同学们刷地站了起来,向老师敬礼。张老师也向同学们回礼。待同学们坐定后,张老师用他那双明亮的眼睛习惯地扫视了全体同学一遍,就这一眼,他就知道哪位同学缺课了,哪位同学的心还没有收回来,哪位同学身体不舒服。他打开课本,明确了今天所要学习的篇目。张老师先把课文范读了一遍,他读得很好听,像播音员一样清楚准确,又娓娓生动,同学们都愿意听张老师读课文。然后,该同学们读了。第一遍,同学们读得不好,参差不齐,张老师有点生气了,他看了我们一眼,好像在责问:“你们怎么预习的!”但他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轻轻叹了一口气。

以上两段文字,哪一段好呢?大家会说第二段好。第二段的优点很多,其中一个突出的优点是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来表现张老师。比如同样写张老师进教室,第一段写“张老师走进教室”,太平淡了。第二段写“张老师就大步流星地走进教室”,虽然只多了一个“大步流星”,但表达效果是不同的。再如“张老师用他那双明亮的眼睛习惯地扫视了全体同学一遍”,这样的描写来自细致的观察。可以这样说,没有观察力是写不好记叙文的。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观察能力呢?我认为主要是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有个成语叫“明察秋毫”,意思是目光敏锐,可以看清秋天鸟兽新生的细毛。还有一个成语叫“熟视无睹”,意思是看惯了就像不曾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极不关心。这两个成语都是说观察力的问题,而且与习惯是有密切关系的。

观察不仅仅靠眼睛,还要靠大脑去分析。同样是观察,有的人只抓住了表面现象,有的人则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因此,观察能力是包括了思考能力的。多看多想,会看会思,就是具备了观察能力。

当然,从写作的角度讲,具有了观察能力并不等于可以写出好的文章来。观察力只是写出好文章的基础,还必须依靠娴熟的语言表达技巧才行。打个比方,观察好比是拍摄,语言表达好比是后期制作,二者缺一不可。课文《老师,您知道我的心吗》如果没有作者细致的观察,是选取不到那些“镜头”的。《无名花之歌》和《梅之赞》都是以描写细腻见长的,如果没有细致的观察,也不会有那些生动的描写。许多大作家、艺术家,为了选取一个人物原型,不知要观察多少次,不知要观察多长时间。据说达·芬奇为了寻找《最后的晚餐》的犹大原型,曾经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去观察,以至于作品中犹大的位置空了很长一段时间。福楼拜在指导莫泊桑写作时,曾经要求莫泊桑站在大街上观察来来往往的人,并写出他们不同的特点。这些大家尚且如此苦练观察能力,作为中学生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养成一种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然后借助手中的笔表达出来。

有的同学会说,我也注意观察了,可一到动笔写的时候就犯难了。这说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中学生写记叙文,描写是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没有生动的描写就不会有好的记叙文。记人也好,记事也好,都要借助描写来表现。描写分人物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等。其中人物描写又分为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和神态描写等。比如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描写就非常传神。

需要指出的是,描写并不是非用华丽的词藻不可。描写应该是朴实的,因为朴实的描写能够表达真情实感。真情实感是不需要任何装饰的,那种带着华丽的外包装的感情往往是虚假的。《背影》是再好不过的例子。朱自清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那一段是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借助朴实无华的语言写出的,备受读者喜爱。只有这种朴实的语言才能表达父子深情,才生动感人。

积累丰富的词汇量也是提高语言表达力的有效途径。语言是建筑文章大厦的材料,犹如一块块的砖头瓦块,少了它就什么也表达不出来。中国的汉字多达六万多个,由这些汉字组成的词语则数不胜数。当你掌握了大量的词语的时候,你就会有左右逢源、顺手拈来的感觉,你的任何思想感情都可以用富有神奇力量的汉字表达出来。我们看中国著名的古代白话小说《红楼梦》,会惊讶作者掌握了如此丰富的词汇!

除此之外,还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修辞的目的就是让文章更富有表达力。我们的老祖宗孔夫子就很善于运用修辞,比如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当孔子听到冉有说:“夫子欲之,吾二臣皆不欲也”的辩解之词后,很生气,他批评冉有说:“求!周任有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孔子在这里连用比喻来批评冉有,形象生动,富有说服力。我们发现,在先秦诸子的文章里,运用比喻来增强表达力的例子是数不胜数的。

为什么运用了比喻文章就显得格外生动了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比喻一般是借助形象,而形象给读者的感受要比抽象的道理更加直观,给读者的印象深。比如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借助“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副对联,形象地画出了主观主义者的特点,凡是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记住这副对联。二运用比喻可以使文章活起来,文章充满了生气,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三运用比喻可以给读者以想像的余地,给读者以启发。比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精彩的比喻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美妙的艺术境界之中,你可以去想像那是怎样的一种境界。我们看到,凡是文笔洒脱的文章,大都能在比喻上运用自如。修辞的种类很多,不只是比喻一种,像夸张、拟人、排比、对偶等都可以灵活运用。

修辞分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积极修辞主要指上面所说的修辞格;消极修辞则是指语言的明确、通顺、平匀、缜密,做到简明、连贯、得体。一般说来,科学、法令、公文方面的文字尤其需要消极修辞。

还要学会灵活运用标点符号,记叙文尤其如此。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作家,把自己写好的作品寄到编辑部。过了一段时间,他没有得到回音,便向编辑部去了一封信,信中只写了一个“?”。他便很快接到了回信,信中只写了一个“!”。作家看后笑了,他知道自己的作品就要发表了。一个“?”,表达的意思是很明确的,即询问作品可否;一个“!”也很明确,即作品很好。你看,标点符号可以包含多少思想情感底蕴!在同学们的作文中,不善于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况太突出了。有的同学在一段文字中除了用逗号就是用句号,单调极了。

标点不仅可以传递作者没有明说出来的信息,还可以表现语气的变化,反映出复杂的情感。鲁迅先生是运用标点符号的楷模。读他的文章我们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在他的笔下,标点符号都变得有感情了,会说话了。请看他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的标点吧:“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段文字中逗号使句子短促,问号强化了语气,叹号直抒作者的心情;作者一共用了五种标点符号,准确地表达了强烈的悲愤之情。

我想,看一个同学是否在语言上成熟了,你去看他是否善于运用标点符号就可以了。因为一个人的思维、感情可以通过标点符号表达出来。换句话说,一个人的思维、感情要想准确地表达出来,只有借助标点符号才能实现。“我该吃饭了。”和“我该吃饭了?”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而 “我该吃饭了!”则是表达另外一种意思。那么,“我该吃饭了……”表达的又是什么意思呢?可以说,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是叫人无法看懂的文章;标点符号运用得不好的文章是不会准确表达思想的文章。同学们,为了写好文章,请你重视标点符号吧!

要注意文章段落的安排。我的一位学生找我给他讲作文注意事项。当谈到作文结构时,我对他说:“文章是要讲究结构的。任何事物都讲究结构,世界上还有一种学问就叫结构主义嘛。”他听后似有所悟,对我说:“我好像明白了!”

的确,没有结构的文章是不存在的。结构实际上反映了作者的思路。思路清楚的作者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清楚,反之就混乱。所谓章法,主要就是指文章的结构规律。同学们拿过一个作文题目来,首先考虑的就是要写什么,然后考虑怎么写。

段落实际上是作者思路的轨迹。通过段落的安排,哪是重要部分,哪是次要部分,前后如何贯通,都能表现得清清楚楚。《荷塘月色》一文为什么不在第一段写荷塘美景,而是先写了三个自然段后再写荷塘美景呢?写完荷塘美景之后,作者为什么不结束文章,却又去写江南采莲的事情呢?这样的段落安排是表现了作者的心灵世界的变化的。《庖丁解牛》是一篇很有意思的寓言。文章的段落也是很讲究的。第一段写庖丁解牛的动作;第二段写文惠君赞庖丁解牛;第三段写庖丁谈解牛;第四段写庖丁悟养生之道。没有第一段的庖丁解牛动作,就不会有第二段的文惠君赞解牛的话。而文惠君听完庖丁的一席话如梦初醒,所以才有悟养生的话。这四段文字环环相扣,珠联璧合。如果说,一个善于运用标点符号的作者是语言成熟的表现的话,那么,一个善于推敲结构的作者就是一个成熟的作者。

1.多多读书,忌浅薄无知.

即使是伟大的演说家,也要借助阅读的灵感.

2.话如其人,忌夸夸夸其谈.

相实无华的语言是真挚心灵的表达,是美好情感的展现.因而,语言的朴素美来自相互的外事态度,话如其人,言为心声,平时为人外世质朴真诚,说话也就自然不会扭捏做作.

3.远离假话,摒除大话.

4.不说空话,制止套话.

5.选择对象,因人而异.

各人所外的地位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是有差异的,说话的分寸也就要根据各种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程度,语言习惯来做不同的外理.

语言表达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较高的语言表达水平唯有经过不断训练才能达到。小学阶段正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要凭借语文教材,加强语言表达训练

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很有效的办法。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和多种形式,同时,各册教材在阅读课文及基础训练题中,也都有编排人物对话交际的训练内容。为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表达实践。

二、要创设交际情境,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这样的要求 : 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表达。这是语言表达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发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课堂教学中,应依据大纲要求,针对教材实际,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引起学生语言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语言交际的热情。

三、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强化语言训练

学生的语言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社会实践,而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后,最终又要走向社会。因此,语言能力的培养要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尤其是那些妙趣横生、富有儿童情情趣的故事。家长或教师可选择一些文明礼貌、诚实勇敢、勤奋好学等内容的故事让学生听。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说话缺乏条理性,要求他们把故事完整地复述出来,家长或教师必须把复述的内容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让学生沿着这条线索,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进行复述。这样有助于加强学生听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生活中,也可让小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信任的教师或同学,就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分别同他们作一次深入的说话,争取从他们那里得到忠恳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把两次谈话的经过、交谈的内容和对自己的触动详细地写进当天的日记。再把这日记拿回家,征求父母亲的意见,并就自己的发展方向或理想、追求同父亲或母亲商谈,达成比较一致的见解,以此达到强化语言表达训练的目的。

四、挖掘有利因素,加强语言训练

从自我体验中引说 。体验是一个人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引起的一系列感受,它能引发强烈的表达欲望。如:过生日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且大多经历过,让学生以模拟打电话的形式互谈过程、谈感受,这样就把学生的生活与说话训练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不仅能说,而且还善于发挥。 还可针对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把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引进课堂,创设口语交谈情境,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问路、借东西、购物、接待客人,开展老鹰捉小鸡、传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和竞赛活动。学生在玩中学说,兴趣盎然,轻松愉快,真正做到我口说我心。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训练中,不仅学会了应用礼貌用语,思维与口语交谈能力也得到同步提高。

语言训练贵在实践,只要我们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课内、课外相结合,努力提高对学生说话能力培养的意识,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散文范文

月夜遐思 作品编辑:落叶神伤有月亮的夜晚,我注定不会孤独。

因为有这样天空种植梦想,有这样的清风聆听心扉,更有这样的月光陪我吟唱。

都市的夜空,霓虹五色缤纷,绚丽的灯光闪烁着繁华和张扬。

在那里再美的月华也会被变暗,再酣畅的情结也会被稀释,再平静的心情也难以寂静。

远离多彩的光影,找个被遗忘的草地上坐下来,走进凉凉的月光,聆听月亮浅浅地低吟,欣赏清风低低地飘逸。

白天远了,喧嚣远了。

没有了生活的困扰,工作的冗繁,没有了噪杂的喧嚣,让心情长出一串串静谧,漫漫的舒展,月光的声音,便合着虫声的呢喃,沁入心灵最脆弱的角落。

月亮,升了起来。

大地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轻纱,远处的楼房,近处草木,还有珍珠似的露珠,喃喃的秋虫声,都融入在这份朦胧的虚幻之中。

自古以来,月亮就被人类注入浓浓的情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人缠绵幽怨的意境,感动了古往今来的多少有情人。

今夜,拨开浓重的月色,我到哪里去寻找自己的心屋?故乡的月亮会更圆一些么,那些被曾经的月光浸泡过得美丽和忧伤,在这片凉凉的月色中,反衬着凄迷的酸楚,在故事开始和终极,做着某种虚幻的延伸。

时间如同明亮的天空,依旧辽阔,像是来自《圣经》的赞美诗般的绝唱。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不了的是生命的无奈和伤感,以及如此晶莹的明月。

而生命却是急促而短暂,作者曾经辉煌,后走向没落,本文哀叹自己命运的不幸,却引起后人深深的同情。

天空如同用水洗过一样,澄清碧蓝。

晶莹剔透的月亮纯洁如玉,清辉在整个空间流淌。

今晚,会有多少家在赏月呢?一张方桌放在院子中央,皎洁的皓月爬上树头,一家开始吃象征团圆的月饼,凉凉的清辉融融如水,旁边的桂花飘来阵阵香气。

就这样,多久了?几千年了?还是上万年了?大概从嫦娥飞向月亮的那天开始吧! 一千多年前,另外一个人在这样的月光下,怀念他的兄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夜,千里之外的家人会好的,是的,不应有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感谢苏东坡的豪迈和洒脱。

我们沐浴在共同月色里,即使在千里之外。

自古以来,因为这种光亮的存在,心灵的夜色变得清秀无比,思绪的灵气浮动,打湿过多少游子的心情。

李白举酒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其实,寂寞孤独的他,忘记了月中的嫦娥,那个来自原始社会的精灵。

嫦娥寂寞么?自从吃下那不死药,飞进美丽寂寞的广寒宫,从原始母系氏族,直到今天,她就一直注视着人间。

想对于繁华富庶的天堂,嫦娥是个边缘人,虽然她最初的理想在那里,可是她留在了月宫,就这样独立于天庭和凡世,细数着几多星转斗移的沧桑。

遥望广寒宫里,桂花树下,嫦娥一袭白衣,怀抱玉兔,浑身充盈着远古时代神秘和诱惑的气息,在广寒宫中弥漫,随着这灵秀的月光中散发出来,浸泡着今夜每个孤独的心灵。

那美丽如幻的广寒宫,是她的归宿,还是她流浪旅途的一个驿站?嫦娥无疑是美的,善良的心灵,美丽的外表;广寒宫无疑是美的,水晶做的宫殿,桂子送香。

可是孤孤单单的嫦娥除了玉兔,还和谁沟通?为什么美的东西都这么凄凉――甚至残酷呢?这是一个人类的定律?还是人们本身对美的欣赏折射出人类另一方面的残酷?其实,嫦娥也许并不寂寞,明亮绚丽的天河,人类的浩瀚纷杂的历史为伴,看惯了多少金戈铁马的厮杀,多少悲欢离合的忧郁,多少生离死别的惆怅,又见到多少荣辱沉浮的悲喜,一切都闪烁在厚重的二十四朝历史中,如烟,如水……月亮,像一个漂泊的游子,自远古流浪至今。

今夜,来到我的身边,我要用怎样的感激来重合这段心情呢?在这个短暂的驻定里,回首身后,是一连串流浪的身影,踏着如霜的月色,挥洒着如银的年华,伴随着如风的孤独,在诺大的空间和时间里,流浪。

也许,命运注定了漂泊的身影,在一个平静的早晨,驻足整理后,开始了新的路途,“北漂”到这里,我不知道为了什么,身体的漂移是为了心理的安慰么?像这月亮,自洪荒年代走来,一直不会驻足,它的终极是什么?今夜,我不会孤独,我是和月一起合唱,和风一起漂泊的那只船。

尘世上哪一种鲜艳,能比的上月光的晶莹,有哪一种声音能比得上月光的纯净呢?街道上,或许人们太匆忙了,没有时间停下来,修整一下忙碌的思绪,看一眼苍白的身后。

在一个疲惫不堪的霎那,也许本来是想逃避,也许本打算享受一下孤独,却被圣洁的月光击中。

才发现世界如此流畅,竟然有如此的月色;才发现生命太匆匆,来去得太快。

忽略了路边的风景,忽略得太多,却失落了最珍贵的心情;才发现被声色迷乱的耳目,被功利遮掩的心灵,已失去了感受最简单幸福的能力。

让我折叠起夜晚最暗的一面,虔诚地用手接住水,用心接住光。

让地面上流传千古的月亮,持续...

入声的诗词示例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用短促的入声字( t韵尾)作韵,以抒发其极度愤恨的情感: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hiat];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li??t]。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ngüat];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ts??t]。

靖康耻,犹未雪[sü??t];臣子恨,何时灭[mi??t]。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khü??t];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hu??t]。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khüat]! 还有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亦是以短促的入声字( t韵尾)作韵:千山鸟飞绝[dzü??t];万径人踪灭[mi??t]。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sü??t]。

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亦是以短促的入声字( t韵尾)作韵:(中古汉语的塞音韵尾 t、 k从宋代就已经合并弱化成喉塞音[??],但还保持着 p韵尾。

故本词“壁”字为 k尾却混入t尾)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miot]。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p??k]。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sü??t]。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gri??t]!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püat]。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mi??t]。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püat]。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ngüat]。

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亦是以短促的入声字( t韵尾)作韵:寒蝉凄切[ts??t]。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hiat]。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püat]。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t]。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khuat]。

多情自古伤离别[bri??t]。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tz??t]。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ngüat]。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si??t]。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yü??t]。

请仿照示例,引用一句歌词或一句诗词作为开头,写一句连贯的话。

示例:“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毕业在即,我们将带着亲人、老师、同学的微笑和祝福奔向新的征程。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引用一句歌词或一句诗词作为开头,写一段话,从所给的示例看,后边所写的内容要与开头引用的歌词或诗词相关联,要是对其内涵的延伸。

掌握了这些,就可以尽心句子仿写了。

点评:仿句类题,顾名思义就是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解答句子仿写类题目时,要注意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等,符合语句语境,有时候还会特别要求字数相等。

基本解题思路是:原型。

即分析例句的基本格式,尤其要关注其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

②定格式。

根据例句的句式特点及修辞方法,确定所写的句子应有的格式。

③关注句式和修辞。

根据格式创写句子时,应特别注意所采用的句式是否和例句相同、修辞运用的是否恰当。

本题中的格式是以歌词或诗词句为开头,在句式和修辞上没太大限制,主要是后边所写的内容与歌词或诗词句紧密相连。

...100

We all know it can be a frustrating and sometimes painful experience going to study in a foreign country, with its different language and culture. But while overseas study has its drawbacks, the difficulties are far outweighed by the advantages. Indeed, people who go abroad for study open themselves up to experiences that those who stay at home will never have.The most obvious advantage to overseas university study is real life use of a different language. While a person can study a foreign language in his or her own country, it cannot compare with constant use of the language in academic and everyday life. There is no better opportunity to improve second language during ones studies offers a distinct advantage when one is applying for jobs back home that require the language.On a university campus, the foreign student is not alone in having come from far away. He or she will likely encounter many others from overseas and it is possible to make friends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This is not only exciting on a social level, but could lead to important overseas contacts is later professional life.Finally, living and studying abroad offers one a new and different perspective of the world and, perhaps most important, of ones own country. Once beyond the initial shock of being in a new culture, the sutdent slowly begins to get a meaningful under. Standing of the host society. On returning home, one inevitable sees ones own country in a new, often more appreciative light.At last, while any anxiety about going overseas for university study is certainly understandable, 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the benefits offered by the experience make it well worthwhile雅思范文

晏几道 临江仙 诗词鉴赏范文最近要写一篇诗词鉴赏的文章 请各位帮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苹所作。

词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

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

全词怀人的月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两句,写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

“梦后”、“酒醒”二句互文,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

“楼台”,当是昔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

词人独处一室,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

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实痛苦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那时更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了。

这里的“梦”字,语意相关,既可能是真有所梦,重梦到当年听歌笑乐的情境,也可泛指悲欢离合的感慨。

起二句情景,非一时骤见而得之,而是词人经历过许多寥寂凄凉之夜,或残灯独对,或酽酒初醒,遇诸目中,忽于此时炼成此十二字,如入佛家的空寂之境,这种空寂,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反映。

第三句转入追忆。

“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

“去年”二字,点明这春恨的由来已非一朝一夕的了。

同样是这春残时节,同样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的是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

“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伤逝之情油然而生。

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以至梦后酒醒时回忆起来,仍令人惆怅不已。

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令人流连忘返。

“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构成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过片是全词枢纽。

“记得”,那是比“去年”更为遥远的回忆,是词人“梦”中所历,也是“春恨”的原由。

小苹,歌女名,是《小山词。

自跋》中提到的“莲、鸿、苹、云”中的一位。

小晏好以属意者的名字入词,小就是他笔下的一个天真烂漫、娇美可人的少女。

本词中特标出“初见”二字,用意尤深。

梦后酒醒,首先浮现脑海中的依然是小苹初见时的形象,当时她“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她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重的“心”字。

此处的“两重心字”,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心相印。

小苹也由于初见羞涩,爱慕之意欲诉无从,唯有借助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

弹者脉脉含情,听者知音沉醉,与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同意。

“琵琶”句,既写出小苹乐技之高,也写出两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化,也许已经无语心许了。

结拍两句不再写两人的相会、幽欢,转而写别后的思忆。

词人只选择了这一特定情境:当时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苹,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

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又,白居易《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彩云,借以指美丽而薄命的女子,其儒仍从《高唐赋》“旦为朝云”来,亦暗示小苹歌妓的身分。

结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

如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于当时了。

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

这是晏几道的代表作。

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

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

含蓄真挚字字关情——晏几道《临江仙》鉴赏 晏几道(1040—约1112),字叔原,是北宋后期典型的婉约派词人。

他的词作大多吟咏风花雪月,离愁别恨,在词风上偏于保守,没有创新。

但他的词大多写得细腻含蓄,幽婉动人。

宋人黄鲁直云“叔原乐府寓诗人句法,精壮顿挫,能动摇人心”在艺术上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相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首词抒发作者对歌女小苹怀念之情。

据他在《小山词·自跋》里说:“沈廉叔,陈君宠家有莲,鸿,苹、云几个歌妓”晏每填一词就交给她们演唱,晏与陈,沈“持酒听之,为一笑乐”晏几道写的词就是通过两家“歌儿酒使,俱流传人间”,可见晏跟这些歌妓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有一首这样的《破阵子》。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

记得青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伊寄小莲。

绛腊等闲陪泪,吴蚕到老缠绵,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

可见,我所讲的这首《临江仙》不过是他的好多怀念歌女词作中的一首。

比较起来,这首《临江仙》更有其独到之处。

《临江仙》共四层: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垂”为第一层。

这两句首先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如不仔细体味,很难...

诗词 考场作文

没有宋词的年代 (这是我最喜欢的,也符合你的要求,当年高考的时候,借鉴了一下,结果语文考了130左右) 青藤静静攀在漆迹斑驳的旧墙边,空气里漂浮着不知名的清香,一个罗衫淡淡的女子,提一盏小小的荷花灯,循着词人的韵脚婉约地走来。

那是多雨季,多忧愁的《雨霖铃》,是被落花和笙箫包围的《满庭芳》;是精致不可临摹的《钗头风》,是蘼丽凄婉,让我伤感的——宋王朝。

整个下午,我素手为桨,宣纸为舟,泛波于千年前宋词的烟波浩渺中。

当江南的细雨霏霏飘洒,秦淮两岸香拥翠绕,是谁轻舞罗扇扑流萤,黯然伤怀于碧水秋云间的舴艋小舟? 当渭城的轻尘沾上衣襟,塞外的羌笛悠悠吹响,又是谁身披蓑笠狂歌大江东去,挑灯醉看吴钩犹利? 回眸之间,万千繁华已落尽。

曾经,想做羽扇纶巾间穿行的女子,在西子湖畔独品晓风残月,绿柳如烟中墨笔添香,做那宋朝华美锦缎上韵短而味长的一笔。

曾经,想学闲雅清丽的同叔,凄婉优柔的易安,随手从词里斟杯清酒,便能盛满离人的眼泪;书页间点曲轻歌,便能唱尽万古的痴情。

只是,这是一个没有宋词的年代。

人类文明的进步,数字时代的到来,那个精致玲珑的朝代,早已浓缩成淡淡的身影,在墨香古卷的文字中沉淀下去。

在那本该丝弦弄音,霓裳轻舞的七夕之夜,没有谁肯对着秋月伤情悲怀。

素笺成灰,相思成灾,赤裸裸的爱恨恩仇随意抛出,还有哪家女子“和羞走,却把青梅嗅”? 这是一个欲望充斥灵魂的年代,充足的物质让我们安逸,流行的泛滥,语言的苍白晦暗,让豪放、婉约成为已逝的背景。

黯然回首间,钢筋水泥的丛林,市井巷陌的攘攘冠盖,使暗香疏影早已成为苍海桑田,还有谁肯闲情雅致的栏杆拍遍,欲说还休? 于是我们总在叹息世路难行,叹息良辰美景虚设,却有谁忍把浮名换作浅吟低唱,笑饮不敌疾风的浊酒一杯?太多的事非功过“剪不断,理还乱”,足以让我们彷徨不知所终,哪里还能用文字表达出无以伦比的穿透力,让人思绪万千,让人拍案叫绝。

庸俗的无数种定义,在这个恹恹的年代,开出纸一样的花朵。

千年的宋词,那种气韵,那种凝重与低沉,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承载。

在这空虚浮燥的年代,宋词,象是被不停搓揉的花瓣,在落花流水中日渐式微。

再优雅也只能裱挂于房室之中,象是帘幕重重后那只飞起不再回转的惊鸿。

而不管枉结多少愁肠,那种意在笔先,神余言外的极致,那个造就山水仙气,世外清音的韵律,早已“零落成泥碾作尘”,于雾霭沉沉之中遁无形迹。

于是我喟叹,不能象清新婉丽的晏几道,可以惆怅忆着心字罗衣的小萍,寻着旧日的谢桥;不能如柔弱无力的秦少游,徘徊在轻烟小楼里数飞红万点纤云弄巧,看自在飞花与无边丝雨;更不可能似姣花照水弱柳扶风的李清照,守着满地黄花,为绿肥红瘦的雨后海棠叹惋流泪。

没有宋词的年代,兰舟催发的浆声,已在千里烟波的楚江里,一蒿独去。

每当月照轩窗,我唯有在秦悲柳切,伤花惜春的缠绵悱恻里,化身成崖草边的一朵红菡萏,让长长的雨,把整颗心沁得透湿。

我唯有怀想、感伤那个风雨飘摇的宋王朝,那个造就文学奇葩的时代。

感谢,感谢这段距离—— 沉淀了千年的孤独,让我足以远远地、静静地拈花微笑。

加入诗词社自我介绍范文

自我介绍,如果在古代可以咏物言志来自我描述。

以下古诗词可供参考。

《梨花》宋·陆游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

墨梅——赵秉文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五年级第四组作文范文

这组漫画通过生活中一件十分平凡的小事,谴责了那些乱丢垃圾的人。

同时还提醒人们要讲究文明,不能因为想少走一步路而随意把垃圾丢在地上。

记住,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你的、是我的、是大家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保护它,爱护它。

当你把垃圾随意丢在地上时,你想过没有,假如一个星期后你路过这里时,闻着垃圾散发出的阵阵臭气,看着天空中到处飞舞的苍蝇。

你会不会骂道:“这些乱丢垃圾的人实在是太缺德了!”但你想过吗?你不是曾经也在这里乱扔过垃圾吗? 小女孩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扎着两条羊角辫,身上穿着一条紫色的连衣裙,连衣裙上零零碎碎地点缀着黄色的小碎花。

无意间,她发现,路旁的垃圾箱前随处可见人们随手丢弃的垃圾。

小女孩心想,哎呀,假如眼睛不好的人一脚踩上去滑倒在地上,那该怎么办。

再说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要多为社会做一些好事,我不如自己花上一点时间来把垃圾清理一下。

想着想着,便用手拾起垃圾丢进垃圾桶。

就在这时,一个人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说:“你在干什么呢?”小女孩转过头一看,原来是同班同学小强,小女孩便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

小强想了想,对着小女孩的耳朵说了几句悄悄话,小女孩会意地点了点头,便继续捡起了垃圾。

过了一会儿,小女孩终于把最后一点垃圾丢进了垃圾桶,小强也把一张纸贴在了垃圾桶上,那张纸上写着“文明——只差一步”。

这个故事虽然只是来自一组看似简单的漫画,却引起了我的思考。

这组漫画通过生活中一件十分平凡的小事,谴责了那些乱丢垃圾的人。

同时还提醒人们要讲究文明,不能因为想少走一步路而随意把垃圾丢在地上。

记住,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你的、是我的、是大家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保护它,爱护它。

当你把垃圾随意丢在地上时,你想过没有,假如一个星期后你路过这里时,闻着垃圾散发出的阵阵臭气,看着天空中到处飞舞的苍蝇。

你会不会骂道:“这些乱丢垃圾的人实在是太缺德了!”但你想过吗?你不是曾经也在这里乱扔过垃圾吗? : 一个小女孩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扎着两条羊角辫,身上穿着一条紫色的连衣裙,连衣裙上零零碎碎地点缀着黄色的小碎花。

无意间,她发现,路旁的垃圾箱前随处可见人们随手丢弃的垃圾。

小女孩心想,哎呀,假如眼睛不好的人一脚踩上去滑倒在地上,那该怎么办。

再说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要多为社会做一些好事,我不如自己花上一点时间来把垃圾清理一下。

想着想着,便用手拾起垃圾丢进垃圾桶。

就在这时,一个人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说:“你在干什么呢?”小女孩转过头一看,原来是同班同学小强,小女孩便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

小强想了想,对着小女孩的耳朵说了几句悄悄话,小女孩会意地点了点头,便继续捡起了垃圾。

过了一会儿,小女孩终于把最后一点垃圾丢进了垃圾桶,小强也把一张纸贴在了垃圾桶上,那张纸上写着“文明——只差一步”。

这个故事虽然只是来自一组看似简单的漫画,却引起了我的思考。

在四年级时,我吃完午饭,走出了学校的餐厅。

忽然,我看见了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拿着垃圾筐来到了教学楼下。

他瞧了瞧四周,趁一旁的老师不注意时,把垃圾倒在了垃圾桶旁,这里离垃圾桶只有半步的距离。

我见状,走过去说:“垃圾可不能乱倒啊!”那个小同学吃了一惊,赶紧转过身来,发现我只是一个学生,便理直气壮地说了一句:“哼,乱倒垃圾的又不止我一个,关你什么事?多管闲事!”说完,迈着大步走了。

摘录式读书笔记怎么写(要有范文加批注)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 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

一 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 不倒嗓子。

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 锅的。

她家坐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

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门口路 过,也正是歇晌时分。

一丈青大娘站在篱笆外的伞柳阴下放鸭子,一见几个纤夫赤 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便断喝一声:“站住!”这几个 纤夫头顶着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顶水又逆风,还没有歇脚打尖,个顶个窝着 一肚子饿火。

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断喝,他们只当耳旁风。

一丈青大娘见他们头也 不抬,理也不理,气更大了,又吆喝了一声:“都给我穿上裤子!”有个年轻不知 好歹的纤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没好气地说:“一大把岁数儿,什么没见过; 不爱看合上眼,掉过脸去!”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 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 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臢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那个不知好歹的年 轻纤夫,是个生楞儿,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说:“好狗不挡道!”这一下可捅了 马蜂窝。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抢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 像风吹乍篷,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 滩上,紧一口慢一口倒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唿 哨而上;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 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

一丈青大娘 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 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

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 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 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一丈青大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

她还会扎针、 拔罐子、接生。

接骨、看红伤。

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痛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 春;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

不过,别看一丈青大娘能镇八方,她可管不了何满子。

……河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好词:风吹乍篷、勃然大怒、不依不饶、不知好歹、叮叮当当、唿哨而上好句:1.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 不倒嗓子。

2.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痛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

3.河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好段:她家坐落在……他们只当耳旁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暑假里一件事作文 龙舟节的英语作文 作文母亲的爱600字 中学600字作文 二年级作文小动物100字 万能作文开头排比句 这就是幸福作文 碰碰车作文 祖国在我心中作文300 什么的汉字作文 人景合一的作文 相反作文 传统节日200字作文 关于努力的作文800字 日记大赛作文 作文万金油 小学生筑梦作文 苏州评弹作文 写景状物作文800字 励志作文800字 外公去世作文 反对校园欺凌作文 五年级上六单元作文 初二通讯作文 我的小书屋作文 校园新事作文 保护环境作文四百字 黄角树的作文 李密作文素材 我发现了什么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