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关于北京胡同的作文6篇

2020-08-07 11:54:01
相关推荐

暑期,妈妈把我带到北京游玩,初到北京,我就被胡同搞糊涂了。首先,我们要住的宾馆在大豆腐胡同里,连着这个胡同的其他胡同有报房胡同、小鹁鸽胡同胡同的怪名字一下 子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要仔细探究一番。 上网一查,原来胡同的叫法是从元朝就开始了,据说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指水井。每条胡同形成后,人们通常会给它起个名。这个名称一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就成为这个地方 的标志。 北京的胡同大多以形象、植物、方位、官方机构命名,我最喜欢的是形象命名的,比如:较宽的胡同,就叫宽街、窄的就叫夹道、曲折的叫八道湾、长方形的称盒子、扁长的称 扁担、一头细一头粗的叫小喇叭等。我看到的胡同都是比较老旧的房子,但很多家的门口都 种着小花,爬着藤、养着鸽子感觉他们生活得悠闲自在,胡同深处藏着无数温暖的家。 北京吸引我的地方很多很多,但对胡同的认识让我很想将来有一天能在幽静的胡同里安家生活。 北京的胡同,星罗棋布,早就听说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六千,无名的胡同似毛牛。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北京的胡同宽狭不一,宽的敞亮,狭的幽深。听导游介绍,最狭的胡同数 前市胡同,最狭处仅有40 厘米,仅能容一个苗条的人通过。北京的胡同大来都只来知去, 但也有弯曲迂徊的,导游说有个叫九道湾的胡同,共有二十多个湾呢。我想,若到那儿去拜 访朋友,九拐十八湾的,等找到门了,恐怕人也要拐晕了。我们参观的胡同,整个儿透出一 股幽静、古朴的气息,为繁华的都市平添了许多古色香而又温馨、安静的韵味。有些胡同的 地面用锓青砖或石块铺就,方方正正,像一块被削平的豆腐块,赤脚踩在上面冰冰凉凉的, 让人心旷神怡。路边有的石板上布满了青苔,显得格外陈旧,这对于我们这些南方游客就更 显其魅力了。 傍晚的胡同则更有一番滋味。夕阳西下,天边的最后一抹霞光,照在各家各户的四合院里。人们纷纷搬出藤椅,拿着蒲扇到胡同里来纳凉,老人们闲谈着,儿童们嬉闹着,还真 有些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 北京胡同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但是当我们走出胡同时,许多北京人还是不由地感叹到,北京的美都在胡同里了。 “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如牛毛”,这句话真说出了咱北京的一大特点。我家就住在城东的一个名叫东营房的小胡同里。当然,这条胡同只能算九牛之一毛了。 咱北京胡同的名字也叫绝。什么耳朵眼胡同,小半截胡同,笔管胡同,九道弯胡同……多么形象!用不着身临其境,就能知道这些胡同的样子。火药局,白纸坊,弓匠营……说的 是老辈子这地方干哪一行的多,像我所住的东营房,当年一定是驻扎军队的地方,我们可以 从好多胡同的名字里知道一些北京的历史知识。 我爱这些胡同言它们虽不宽敞,但车辆不多,来来往往的人都看着眼熟,再加上胡同口“站岗”的那些戴红箍儿的老奶奶们,给人一种强烈的安全感。在胡同里生活,用不着担心 重大交通事故,失窃的可能也很少。你想,胡同里要是进来一个生人,谁不去多打量几眼、 问个明白呢?街坊胜过最牢固的防盗门。我爱这些胡同。它们是我们的乐园。放学后,摆上 两个书包当“大门”,就可以举行一场男孩间的小足球比赛。女孩子用石块画几个方格,就可 以“跳间”,画一条横线,就可以夹包。不管是跳绳还是踢毽,都占不了太大的空间。只要完 成了当天的作业,就可以兴高采烈地玩到天黑,家长从来不会千步。我爱这些胡同。同学间 有什么事,交流起来特别方便。这道题不会做了,上隔壁同学家去问问,用不着让人家从“猫 眼儿”里把你看个够,换上施鞋才放你进去。今天他病了,我就能及时把假条带到学校,用 不着麻烦家长。同学们放学后聚在一起,在胡同里老槐树下天南地北地海聊一会儿,便觉得 这一天过得有收获,有意义。 我爱这些胡同。胡同里头故事多。电影电视里好多吸引人的作品,背景都是北京的胡同。什么《城南旧事》、《四世同堂》、《夕照街》、《渴望》……离开了咱这胡同,作家们就少 了一半生活。我写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没离开胡同,是胡同给了我用不尽的生动的作文材料。 我在胡同里生、在胡同里长大。我爱北京的胡同。就算可后我搬进新建的楼房,我依恋胡同的心也不会改变。 想象中的北京胡同,是静谧、整洁、和谐和安详的。当我进入胡同区,坐在人力三轮车上,伴随着清脆的铃声,穿梭在齐整的四合院中却少了这种感觉。 我的北京胡同之旅是从北京最早的胡同烟袋斜街开始,却全然没有印象中的影子。除了古旧的凸凹不平且积满泥水的青石板证明着它的历史,两边的房屋则丝毫看不出岁月的沧 桑。房屋虽极力想保持古朴的风格,但看起来格外别扭。家住与店铺混杂着,内衣毫无遮掩 地晾在街边,嗡嗡的苍蝇肆无忌惮地戏谑着墙角的垃圾。 穿过了烟袋斜街进入胡同区,才慢慢地找回了一点儿感觉。午后的阳光照在胡同里几棵稀疏的杨树上,又从叶隙间漏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鸟儿、蝉儿似乎也不忍打破 这份宁静,默默地不做声。远离闹市的胡同,有种清幽,仿佛隔市般。没有地图,只知道所 有的胡同都“透气儿”,也就不管那么多了,瞎走。也正因这样,才令胡同之旅惊喜不断,充 满趣味。比方说,拐两个弯儿,碰到了钟鼓楼,再走一段,摇曳风骚的柳荫后竟是恭亲王府, 也就是大贪官和珅家的后花园。还有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竟是贝勒爷王府。嘿!坐在百年的 老式建筑里学习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大概别有洞天。这所学校,将古典与现代完美地结合 了起来。七拐八拐,撞到梅兰芳先生的故居。这是个标准的四合院,是有钱人家才住得起的 宽敞房子。而今在电视上看到的四合院,也是几家合住,很少有独门独院了。 徜徉在胡同里,看路两旁的房子都刷上了青漆,有些地方青漆脱落了,露出了斑驳的墙壁。买一叠胡同明信片净是些残垣断壁,房顶上长了杂草,门口停辆破自行车;小贩担着 担子,剃头师傅挑着挑子,磨刀的扛着板凳吆喝着走街串巷。夏日胡同里倒还凉快,冬天呢? 寒风从胡同中穿过,雪阻住了路,卖炭的吃力地拉着三轮车艰难地前行…… 是的,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一部凝固的历史,百年京城的人文缩影,就这样一点点地被高楼大厦蚕食着。许多人总在呼吁、呐喊:“把胡同留下一些给后代。”这想法固然好, 可对那些三代同堂老少一室的小市民和普通老百姓来说,为了保留胡同而挤在斗室里,未免 不公平。现在的胡同,还有早已模糊的石墩,失去了棱角的棋盘和参天的古树记录着胡同昔 日的繁华。而这一切,是必然要被现代化的东西所替代的,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我的胡同之旅将要结束时,我走进了一家清真北京小吃店,选了临街的座位坐下,嗅着炸糕、包子的香气,透过落地玻璃望着街上。华灯初上,胡同里的各个院落升起了袅袅炊 烟,玩耍的孩子被母亲喊回家吃饭。我又环顾店内,八仙桌边的食客正大快朵颐。从人们脸 上,我看不出对高楼的向往,也读不到对胡同的深情留恋,或许在胡同里生活已成为一种历 史的惯性,也或许,他们从心底悄悄期待变化…… 那还是我5岁时的事呢!妈妈带着我,同许多叔叔、阿姨一起到北京旅游。我们坐了一 天一夜的火车,终于到了向往已久的北京城。下火车时,才凌晨5 点,可是,在北京的胡同 口,早已响起了热情好客的北京人的叫卖声了!胡同两旁搭出的小棚里也不时飘出一阵阵扑 鼻的浓香。当时,大家都没有吃早饭,听说北京的刀削面最好吃,我们每人要了一碗。我狼 吞虎咽地吃完了,没等我来得及说香,坐在我们旁边的外宾一个个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好! 好!你们北京的小吃真是太好了!”我很淘气,也学着他们的样子说:“好!好!你们北京的小吃 真是太好啦!”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们就住在胡同中的一个小四合院里,天天都能在胡同中玩儿。胡同很小,抬眼一望,都是支起的小棚,那小棚子个个打扮得有浓郁的北京味儿,一块小地板上支着竹竿,竹竿上 搭着白白的布蓬,白色围栏上写着鲜红的大字“北京小吃”。是那么精巧别致。 每天游玩回来,我都和同来的几个小姐妹一起去找卖面的大伯,听他说好听的北京话,吃他的刀削面,有时还帮着他叫卖呢。后来,妈妈特意给我和那位大伯拍了一张照片。 此后,每当我翻开影集,北京小胡同的情景就映入眼帘。我想:到了2000年北京会建 设得更加美丽。那时,北京还会有这样的小胡同吗?还会有用竹竿支起一片情和爱的北京小 吃吗?如果有,我一定再去找和蔼可亲的大伯,再来看北京的小胡同。 看惯了小家碧玉的苏州园林,眼前兀地现出气势磅礴的宫殿城门;听惯了温婉如玉的吴侬软语,一下子转为字正腔圆的气贯长虹;吃惯了江南小镇的家常菜,这次却端上来一碟 热气腾腾的饺子。如此大的转变,如飞流直下三千尺般的跌宕起伏,让我有些适应不过来, 但我知道自己的的确确地站在了皇城脚下。 一直想去领略紫禁城给人的震撼,走走孟姜女曾经哭倒过的长城,游览处于北方的南方园林——颐和园,逛一逛八大胡同,尝一尝冰糖葫芦,走一走长安街,看一看天安门,驻 足在宋庆龄的故居前,停留在郭沫若的宅邸中,感受我们的首都,触摸它的文化脉搏。 来到北京的第一印象就是路宽。四通八达的,不似苏州巷子的九曲回肠,也不像上海高架的纵横交错,它是直的、通的、畅的,看了就让人心里舒适。北京的人也像北京的路, 心胸也是宽的,不论走到哪边,只要你稍稍皱皱眉头,就会有北京人热情地指引你,让你丝 毫没有在异乡的感觉。去的那天是大年初二,我们来到亲戚家,年味儿还是那么足,桌上摆 着瓜果糖仁,茶水总是温的,暖气使家里暖和得甚至忘了外面是零下的严冬。听他们讲昨儿 个守岁,大家都等着凌晨的梆子声,然后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煮饺子、放鞭炮,庆祝着“炮竹 声中一岁除”。 和亲戚一起走在北京的胡同里,没有目的地,只是沐浴着胡同里的阳光,听着老北京的吆喝声。不远处传来花甲老人清脆而又响亮的京剧声。渐渐地,人声消匿了。这儿也许是 住宅区吧,不似前面一段店铺林立的热闹,安安静静的。我走着,看着,拥拥挤挤的青瓦白 房,老式的四合院,院中有一两棵古槐,靠近门口停着一辆破败不堪却未曾丢弃的自行车。 我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了北京最真实、最古朴的一面,我想,也是有北京人不愿去承受京城王 气的,于是,他们便躲在胡同里,品品茶、翻翻报纸、听听收音机里的戏曲,偶尔哼上一两 句,如此平淡过一生。 北京的路,北京的人,我们一踏入北京就能领略到他的宽阔与豪爽;而北京的胡同,却是北京的另一面,需要你去细细品味。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北京巍峨的紫禁城、北京不平凡 的历史,却忽略了北京性格的另一面,它是安详的,也是宁静的。当你惊叹于鸟巢、水立方 的现代化新北京时,别忘了,在巷子里,在胡同中,还藏着个老北京,在那儿静静地看着北 京的变化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广州一模作文 逆境成长作文 永不放弃作文300字 难忘的事情英语作文 贴鼻子游戏的作文 安全第一作文 烤红薯作文 网瘾少年作文 平凡主题的作文 感谢你的陪伴作文500字 走过什么作文 我的小实验作文200字 青岛栈桥作文 感恩作文800字议论文 花的作文150字左右 责任作文800字 端午节作文二年级 游记800字作文 国庆作文300字 遇见300字作文 作文面对 与书为伴作文 第一次打乒乓球作文 爱好作文 骑车 安全用电作文500字 有关苔的作文 什么的瞬间作文 国庆感悟作文 旅行日记作文 有关于成长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