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孔子故事350字

2020-10-19 16:50:01
相关推荐

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 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同学。经 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慨的说:我亲眼看见的 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听呢? 孔子的先世是宋国的贵族,后来破落下来了。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搬到离陬邑不远的鲁国都城曲 阜,过着清贫的生活。鲁国是当时公认的文化中心,跟宋国 一样保存了很多古老的商周文化。其中的礼可真够多的,结 婚、死人、祭祀祖先,都有一套十分繁琐的仪式。穷人当然 说不上这些,但是,从天王、诸侯、大夫,到一般奴隶主富 贵人家,对此特讲究,他们认为这正是炫耀自己财势的好机 会。每逢婚丧大事,他们便会雇用一班子人来举行礼的仪式。 那时管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叫“儒”。孔子从小就受到这种古老 文化的熏陶,学懂了许多古代的礼,以至连做游戏,也常用 小木块当祭器,小泥团当供品,演习着古代的礼仪,总是乐此不疲,并且发展为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由是,后人把孔 子倡导的学说称作“儒家”。 孔子幼年时家境贫困,难以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非常好学,常拜他人为师,哪怕是向年仅7 岁的小孩项橐求教。 的故事“学官制于郯子”?一次,鲁国附庸国的国君郯子来鲁国朝见鲁昭公。郯子虽是小国之君,可自称是少皞氏的后代。 在鲁昭公举行的宴会上,叔孙昭子问少皞氏干吗以鸟名为官 名,郯子便大谈了一通古代官名的由来,还乘机夸耀“我高 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 太阳又那么大。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 装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马代替人打水,这样比较 容易——所以孔子就过去对老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 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个小时 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可以让马来做这件事情。你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你是一个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岁 那个人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狡猾的机器被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狡猾的头脑。事实上,只有狡猾的头 脑才会使用狡猾的机器。你这不是存心败坏我吗!我是一个 老人,让我死得跟生出来的时候一样单纯。用手工作是好的。 一个人会保持谦卑。” 孔子说:“他看起来似乎是老子的门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论点好象是正确的。” 当你用手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头脑的影子,一个人保持谦卑、单纯、自然。当你使用狡猾的机器时,头脑就介入了。 那些用头脑工作的人被称为头头: 职员的头头,老师的头头——他们被称为头头。不要做头头。即使做一个职员也已经很不好了,何况做职员头头…… 那就完了。做一个老师已经够糟糕的了,何况做老师头 头……要设法 成为“手”。“手”是被批判的,因为它们不狡猾,不够具有竞争性;它们似乎是原始的。试着多用手来工作,你会发现 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 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 (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 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 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 年轻女子颜徵在生下孔子。孔子的伟大思想与孔子母亲很大 关系,其母颜征在和他的外祖父颜襄对孔子产生了深远影 响。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 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 仲尼(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伯” 为老大,“仲”为第二,“叔”为第三,“季”为最小的。 孔子 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但是如果把姐 妹也合起来排序,就以孟、仲、叔、季为序了,在兄弟姐妹 中,居长的(大哥或大姐)为“孟”。所以孔子在家排行老二, 字仲尼,但他哥哥的字是“孟皮”,而不是“伯皮”)。孔子三 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 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 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 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 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 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 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 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篇二:孔子弟子故事 孔子弟子故事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 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 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 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在孔子的弟子中, 有不少人都干出了一番成就,对于当时政治,尤其是对于孔 子思想的传播,对于儒家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中文名称:颜回 所属年代:春秋战国时代 颜回前523~前490年春秋末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 子渊,一作颜渊,孔子的得意门人,以德行坚称。亦称颜渊 后世也称作“颜叔”,“颜生”。他贫而好学,笃于存亡,虽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年三十二死,后人称为“复圣”。 之弥高”的孔门哲理,他坚守先生“不耻下问”的教悔,一起毕生精力“研之弥坚”,“欲罢不能”,深得孔子的赞赏。 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 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 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 圣庙”。 536 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卫国人(今 濮阳县渠村乡大闵城人),孔子高徒,为二十四孝子之一, 以德行和颜渊并称。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骞少时为后母虐待,冬天,后母以芦花衣损,以棉絮已所生二子。子骞寒冷不禁, 父不知情,反斥之为惰,笞之,见衣绽处芦花飞出,复查后 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极,欲出后母。子骞跪求曰:“母在 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觉得有理,遂罢。后母为此感悟, 深悔往事所非,后待诸子如一。孔子对子骞着一行为赞赏曰: “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后人根据这 一历史故事,改编一出戏剧叫“鞭打芦花”,观者无不戚然泪 〖冉伯牛〗(生卒年不详)姓冉,名耕。字伯牛。春秋末年鲁国人。出身贱人家族。孔子弟子中以德行著称者之一。 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任中都宰。孔子在总结其学生特长时, 把他列为德行优秀者之列。孟子在评论孔门弟子时则把他列 为德行的首位,可见其在仁德修养方面有突出成就。他能注 意平日的接人待物之礼节,受到称赞,《尸子》中记载孔子 在接人待物方面经常请他来侍奉和帮助。他为人端庄正派, 孟子认为他的行为大体与孔子相似;王充 则认为他的德才达到了称圣的程度。班固和王充则认为他是行善而遭恶疾的典型,可见他的德行对后世影响之深远。 历代官府对他都很尊崇。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东巡, 祀孔子时以他为配。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列为 十哲之一,配享孔子;二十七年(739)赠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追封东平公;度宗咸淳三年(1267)改 封为公,从祀孔子。 其他4条回答 2008 10 12 13:44 八方来福五级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 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 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 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 2008 10 1215:56la998319512345三级 话说孔子东游,来到一个地方感觉腹中饥饿,就对弟子颜回说:“前面一家饭馆,你去讨点饭来!”颜回就去到饭馆, 说明来意。 那饭馆的主人说:“要饭吃可以啊,不过我有个要求”颜回忙道:“什么要求?”主人回答:“我写一字,你若认识, 我就请你们师徒吃饭,若不认识乱棍打出。”颜回微微一笑: “主人家,我虽不才,可我也跟师傅多年。别说一个字,就 是一篇文章又有何难?”主人也微微一笑:“先别夸口,认完 再说。”说罢拿 欺我颜回无能了,我以为是什么难认之字,此字我颜回五岁就认识了!”主人微笑问:“此为何字?”颜回说:“是认真的 ‘真’字”。店主冷笑一声:“哼,无知之徒竟感冒充孔老夫 子门生,来人,乱棍打出” 颜回就这样回来见老师,说了经过。孔老夫子微微一笑:“看来他是要为师前去不可。”说罢来到店前,说明来意。那 店主一样写下“真”字。孔老夫子答道:“此字念‘直八’”那 店主笑到:“果是夫子来到,请!”就这样吃完喝完不出一分 钱走了。颜回不懂问道:“老师,你不是教我们那字念‘真’ 吗?什么时候 变‘直八了?’”孔老夫子微微一笑:“有时候一些事是认不得‘真’的啊。” 评论120 2008 10 1312:49490146985三级 颜回的故事较多,较著名的有“颜回偷食”。孔子在周游列国时,一次被围困于陈国和蔡国之间,七天没有食物了。子 贡就找机会突围,用私房钱买得一石米(石是古代计量单位, 约相当现在130 150 斤)。颜回就去煮饭。谁料子贡在井边远 远看去,见到颜回在吃煮熟的饭,于是很不高兴就去问孔子: “对于仁人廉士,贫 穷能够改变他们的品德吗?”孔子回答:“品德改变了怎么能够称为仁呢?”子 贡再问:“就算是颜回也一样吗?”孔子说:“是的。”子贡10 就把颜回偷吃饭的事情告诉孔子。孔子说:“我相信颜回是 个仁义的人已经很久了,虽然听你说了,我还是不怀疑颜回 的品德,其中必然有原因。你就不要追究了,我来问他”。 是召见颜回问:“我梦到了先人,不知是否有什么启示?你煮饭好了吧,让我来祭祀先人。”颜回说:“刚才有些灰尘 落在饭中,置之不洁,弃之可惜,我就把它吃了,但却不可 用来祭祀了。”孔子说:“好啊,如果是我也会吃掉沾上灰尘 的饭的。”颜回出,孔子对身边的弟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个 君子,并不是今日啊。”弟子们由此服之 一天,孔子领着学 生们在野外进行御、射训练。中午,师生聚在树荫下休息, 先解马放青,然后师生进行野炊。不料马跑到田里去吃庄稼。 农人见了,大怒,上去把马牵走了。子贡追上农夫,给他作 揖说:“对不起,我们的马吃了您的庄稼,怪我们看管不严。 请您原谅,将马还给我们,我们还要赶路呢。” 农人置之不 子贡回到树下将索马的经过讲给了孔子。孔子说:“你用过分谦恭文雅的言词向农人求情,好比用美妙的歌舞演示 给盲人,这怎能有好的效果呢?这是你的错,不能归罪农 海,将往西海,我们的马驾车到这里,快要饿死了,只好放它吃点路旁的庄稼。你快点将马还给我们,要不,我们走不 了就住到你家,车上六七个人都要你管饭,你不管饭的话, 11 我们饿死在你家也不走,还怕你不偿命不成。” 农人听了, 吓得直打哆嗦,慌忙将马交还。养马人牵回马,孔子含笑看 子贡一眼。子贡羞愧无地自容:身为言语科的学生,平时认 为自己学习好得不得了,今天办这件事还不及一个养马人。 先生教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真是至理明言啊。子贡从此 变得谦虚谨慎起来。 一次,卫国一位使者向子贡了解孔子弟子的情况,子贡就介绍好学不倦的颜回,勇敢无畏的子路,多才多艺的冉求, 节操高尚的曾参等同学,惟独没有谈他自己。后来孔子知道 了这件事,高兴地对子贡说:“你已经有知人之明了。知人 之明,方能自知之明;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有大作为啊。” 贡施礼谢了老师的夸奖。孔子进一步给子贡说:“你知道了 谦虚,那谦虚的实质是什么呢?孔子不等子贡回答,接着说: “就像大地一样,大地不比什么都低吗?但大地挖深了就涌 出泉水来,播了种就长出五谷来,草木生长,鸟兽繁衍,所 有的生命都来自大地,所有的死亡都回归大地,大地无所不 包,无所不容,养育万物而从没听过它说什么。” 子贡听了 连连点头。 孔子名声越来越大,人们仰慕他古博今的知识,佩服他匡扶君王的方略,有抱负的君臣或派使者或亲自远道慕名来 曲阜向孔子请教问题。这些天,连连有鲁定公、齐景公的使 者向孔子问政,子贡均在场奉陪。事后,子贡问孔子:“齐 12 公请教老师为政的首要之务,老师的回答是节约财用;鲁公 请教老师时,老师回答是了解下臣。为什么一个问题两个答 孔子说:“这是因为两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齐国是个奢侈过度的国家,所以我给齐公的回答是节约财用。 鲁国最大的问题是大夫间互相争权夺利,企图架空鲁公,所 以我以鲁公的回答是了解臣下。” 子贡听了,颇受启发,心 中更加敬佩起老师来。 一次,卫国大夫公孙朝问子贡:“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来的呢?”子贡说:“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道,没有坠入地下,仍 旧留存人间。贤能的人能够认识它的重要方面,不贤的人只 能认识他的次要方面。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道是无处不在的, 我的老师是无处不学习的,又何必要有一个固定的老师呢。” 子贡事后将他和公孙朝的话告诉孔子。孔子点头说:“你回 答得比我想的还精妙得当呀。” 公元前493 年春天,子贡随孔子离开卫国,一路逶迤, 次年春天到了宋国。 宋国本是孔子先祖受封的地方,也是 他夫人亓官氏的家乡,他年轻时还到宋国考察过殷礼,为此, 孔子达算在宋国多停一段时间。谁知到了宋国,宋景公对孔 子一行的到来表现十分冷漠,不仅内没有留用孔子的意思, 连食宿也不予以安排,师徒的生活显得十分窘迫。看着先生 愁眉不展的样子,子贡对孔子说:“先生,我还有块美玉, 是把它继续收藏在行囊里呢,还是把它卖掉?” 孔子脸上有 13 了喜色,笑着说:“卖掉,卖掉,但要卖给识货的买主。”孔 子联想到眼下自身的遭遇,打趣地说:“连我自己都在等待 识货的人,想将自己卖掉呢。”听了先生风趣而有几分伤感 的话,看着手中的玉,子贡心里沉甸甸的。这快玉,还是他 拜师时想作为拜师礼献给孔子的,当时孔子不收,他一直带 在身边,没想到,在这种场合用上了它。子贡其实已物色了 买主,这个买主就是宋国的大夫孙明子。孙明子为政勤勉, 事君忠诚,却受到朝中善于弄权的司马桓魋的排挤。孙明子 不畏权势,洁身自爱,为此特别喜玉。孙明子对子贡这位珍 宝巨商的来到很关注,他在昨天宋景公会孔子的时,曾暗派 使者向子贡打听美玉行情。子贡就将这块美玉卖给了他。孔 子看着子贡卖玉得来的一大袋金银,心里踏实了许多。 子贡和孔子离开宋国,经郑国、陈国要去楚国,途中经过一片桑林,遇见连两位长相清秀的养蚕女子在林中采桑, 孔子随吟了一句:“南枝窈窕北枝长。” 一采桑女随即答道: “夫子在陈必绝粮。九曲明珠穿不得,著来问我采桑娘。 师徒十多人走到陈国和蔡国边界时。边界守军不让他们前往楚国。孔子师徒围困在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外。被 困的第四天,粮食没有了,他们只得挖野采充饥。几个弟子 相继饿出了病,躺在地上,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孔子 却神色坦然地坐在舆帐里,诵诗、唱歌、弹琴不止。 子路 心烦意乱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侯吗?“ 14子看着满脸忧怨之色的子路,心平气和地说:”君子在穷困 的时侯能坚守节操,小人遇到穷困不能控制自己,什么事都 干出来。“子路想说什么,却没说,赌气地扭身便走。孔 子深知,在这危难关头,弟子们的思想很活跃,对他的作为 不理解,对他的政治主张产生了怀疑。他想,很有必要和弟 子们进行一下思想交流。于是,叫来刚刚离他而去的字路, 问道: “《诗?何草不黄》里说:‘我们既不是野牛也不是猛 虎,为什么要流在荒无人烟的野地里。’我们的主张不对吗? 我们为什么会困在这里?” 子路寻思了一下说:“恐怕是我 们的仁德还不够吧?所以,人们才不信任我们;恐怕我们的 智谋还不够吧?人家才不放我们通行。” 孔子摇头:“假使 有仁德的人能使人信任,那还会有伯夷、叔齐这样的好人饿 死在首阳山呢?要是有智慧的人必定能够处处畅行无阻,哪 还会有王子比干被剖心呢?” 孔子又把子贡叫来,问他同一 个问题。子贡说:“是不是老师的主张太大了,因此天下没 有一个国家能容纳老师。老师何不降低一下自己的政治主 张,靠近一下现实呢?”子贡直来直去的话,其实是他思索 了好久,早想向老师建议的一个问题。孔子不满意地说:“赐 呀,一个善于耕田的农夫,不见得有好收成;一个好的工匠 虽有精巧的手艺,然而却未必能使人都称心如意;君子也是 一样,他只能专心地修道,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却不 15 一定被社会容纳。现在,你不能坚信自己的理想,反而想一 味地迎合众人,志气真是小啊!” 子贡听了老师的话,开满 心里虽然不舒服,也不完全同意老师的看法。但老师矢志不 移的精神和高尚的操守却深深感动了他。 孔子又叫去了颜 回,也问了同样的问题。颜回说:“老师的道理太大了,天 下虽大却还是容不下。虽说如此,老师不改其志,依然推行 自己的主张。不被世俗容纳有什么关系?不被世俗容纳才显 出君子本色。“ 孔子听了颜回的话,愁苦了几天的脸上有了 笑容,说:“好小子,好小子!要是你将来成了大富翁,我 一定做你的管帐先生。” 颜回走了,孔子看着颜回的背影, 心花怒放地想弹奏一曲。他去拿琴,不经意碰了琴旁的一个 袋子。袋子里面装的是前些天子贡卖玉的金银。看着这些钱 袋,孔子想起刚才称赞颜回,批评子贡的话,感到脸上火辣 辣的。他放下琴,一下子没了弹奏乐曲的兴致。孔子师徒被 围困的第七天,来了位骑马的将军,他有意戏弄这些书生, 令人拿出十多个九曲珠说:“如果用丝线穿起来,就让你们 进楚国。” 孔子和弟子们不能穿这九曲珠。孔子想起采桑女 的话,叹道:真是一语成谶啊。孔子便让子贡返回去向采桑 女求教。子贡回到桑林旁的那户人家门前。家中人称女子不 在,并以一菜瓜给子贡。 子贡说:“‘瓜’子(籽)在内也。” 这时,那个与孔子对诗的女子从房内走出来,她说给子贡穿 九曲珠的办法:“用蜜涂珠,以丝系蚁,如不肯过,用烟熏 16 子贡给女子施礼,并掏出银子,让女子给些吃的。女子给了子贡一大块羊肉和两条鱼。子贡再次谢女子。 子贡 回到孔子身边后,依采桑女教的方法穿了九曲珠。将军也不 食言,便解除了对孔子师徒的围困。孔子师徒被围已达七日, 师徒们已吃了几天野菜,许多弟子都饿得无精打采。围军一 散,子贡急忙拿出向采桑女讨来的鱼和羊肉,大师兄颜回充 当火头军,点火做起了野炊。颜回见老师和师弟们都饿得大 眼瞪小眼,恨不得抓住生鱼就吃,拿过羊肉就肯的样子,不 问三七二十一就把鱼肉、羊肉放在一个锅里煮起来。孔子向 来主张“食不厌精”,他见颜回把鱼和羊肉放在一块,眉头皱 了洲,但已有指责颜回的力气啦,只好听之任之,眯着双眼 就等开锅了。 过了一会,肉做熟了,颜回先给孔子端上了 一碗。不知孔子是饥不择食,还是确觉得好吃味美,刚刚喝 了一口汤就连连赞道:“真鲜,真鲜!” 孔子望着弟子们的 吃相,突然皱起了眉头,自言自语地说道:“仓颉造字,将 合、赞二子的合写称鲜,这个鲜字是毫无道理的,鱼、羊肉 合炖才叫鲜哪!干脆,从今天以后,就把鱼羊二字的合写当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 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17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 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 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 何要在我家弹瑟啊? 无聊! 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 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两个 启示:在别人家里最好安份些; 对于头儿,要懂得投其所好才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 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 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 要警惕啊!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 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 18 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 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 孔子一听舒服, 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 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鸣鼓而攻: 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 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 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 论语.先进篇]]求,非 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 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以强凌弱:凭借强力 欺负弱小.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 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 来,那些看着孔夫子 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 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 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 19 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 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 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孔子的先世是宋国的贵族,后来破落下来了。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搬到离陬邑不远的鲁国都城曲阜, 过着清贫的生活。鲁国是当时公认的文化中心,跟宋国一样 保存了很多古老的商周文化。其中的礼可真够多的,结婚、 死人、祭祀祖先,都有一套十分繁琐的仪式。穷人当然说不 上这些,但是,从天王、诸侯、大夫,到一般奴隶主富贵人 家,对此特讲究,他们认为这正是炫耀自己财势的好机会。 每逢婚丧大事,他们便会雇用一班子人来举行礼的仪式。那 时管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叫“儒”。孔子从小就受到这种古老文 化的熏陶,学懂了许多古代的礼,以至连做游戏,也常用小 木块当祭器,小泥团当供品,演习着古代的礼仪,总是乐此 不疲,并且发展为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由是,后人把孔子 倡导的学说称作“儒家”。 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家中排行第二。“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 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 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 20 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 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 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 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 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 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据记载,孔子的祖先本 是殷商华夏族后裔,故为子姓。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 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 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 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 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 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 颜徵在生下孔子。孔子的伟大思想与孔子母亲很大关系,其 母颜征在和他的外祖父颜襄对孔子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孔 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 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伯、 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伯”为老大,“仲” 为第二,“叔”为第三,“季”为最小的。 孔子字仲尼,由“仲” 21 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但是如果把姐妹也合起来排 序,就以孟、仲、叔、季为序了,在兄弟姐妹中,居长的(大 哥或大姐)为“孟”。所以孔子在家排行老二,字仲尼,但他 哥哥的字是“孟皮”,而不是“伯皮”)。孔子三岁的时候,叔 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 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 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 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 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 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 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 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 延续了辉煌。 孔子一心想向老子学习,于是便带着颜回、子路等几个弟子到了洛阳。他们等了好几天,终于见到了老子。 一早,老子便把孔子师徒几人引入大堂,待入座之后,孔子便迫不及待地表明来意:我久慕先生威名,这次带愚徒几 人特来拜谒。请问先生近来修道进展如何? 孔子几人正准备洗耳恭听,不想老子却张嘴大笑道:“你们看我这些牙齿如何?”孔子师徒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老子的 牙齿——七零八落,早已参差不全了。于是,他们摇了摇头, 谁也不明白老子的意图。这时候,老子伸出自己的舌头问: 22 “那么,我这舌头呢?”孔子师徒又仔细看了看老子的舌头, 这时孔子眼前灵光乍现,微笑着答道:“先生学识渊博果然 名不虚传!” 老子这时说:“想必先生已经清楚我修道几成了吧?”孔子会心地点了点头说:“如醍醐灌顶,方才大悟呀!” 午后,师徒几人便辞别老子,起身返回鲁国。途中,孔子如获至宝,面若桃花。弟子子路却疑云重重,不得释然。颜 回问其何故,子路说:“我们大老远跑到洛阳,原本想求学 于老子,没想到他什么也不肯教给我们,只让看了看他的嘴 巴,这也太无礼了吧?” 孔子听后拂须大笑不止。颜回答道:“我们这次来不枉此行,老子先生传授了我们别处学不来的大智慧。他张开嘴让 我们看他牙齿,意在告诉我们:牙齿虽硬,但是上下碰磨久 了,也难免残缺不全;他又让我们看他舌头,意思是说:舌 头虽软,但能以柔克刚,所以至今完整无缺。” 颜回继续道:“这恰如征途中的流水虽然柔软,但面对当道的山石,它却能穿山破石,最终把山石都抛在身后;穿行 的风虽然虚无,但它发起脾气来,也能撼倒大树,把它连根 拔起?” 孔子听后大赞:“颜回果然窥一斑而知全豹,闻一言而通万里呀!” 23 公元前501年,五十一岁的孔子当了鲁国的中都宰。孔子 了一年,很有成绩。被提升为管理建设工程的司空;不久,转而为司 寇,管司法工作。这样,孔子参与政治的抱 负终于实现了。 孔子五十六岁那年,又由大司寇,代理相 国职务。他参与国政仅 仅三个月,鲁国的风俗就大大变了 子,让她们穿上华丽的衣服,教她们学会舞蹈,加上一百二十匹骏 马。一起送给贪图享乐的鲁定公,以腐蚀 他的意志;这一计果然奏 效,鲁定公沉湎于歌舞淫乐之中, 不再过问政事了。 孔子的学生子路见到这种情况,便对孔子说。“老师,我 们可以离开这里了吧!” 孔子回答说: 国现在就要在郊外祭祀,如果能按照礼法把典礼后的烤肉分给大夫们.那我还可以留下不走。” 结果,鲁定公违背常 礼,没有把烤肉分给大夫们。于是,孔子离 开鲁国,来到 了卫国。卫灵公问孔子,他在鲁国得到的俸禄是多少。 子回答说是俸米六万斗。于是,卫灵公也给他这个数的俸米。跟随孔子的学生们见有了安身之处,都很高兴。子路尤其高 问孔子道:“卫国的君主等待你去治理国政,你首先 干些什么?” 孔子略为思索了一下,说:“我以为首先要纠正 名分。” 子路不客气他说: “老师未免太迂腐了,这有什么 纠正的必要呢?” 孔子反驳说:“您真粗暴!君子对他所不知道 24 的只有疑在心中。 名分不正,道理也就讲不通;道理不通,事情也就办不成;事情办不 成,国家的礼乐教化也就兴办不起来;礼乐教化 兴办不起来,刑罚就 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老百姓就会 不知如何是好,连手脚都不晓得 往何处摆了。所以君子用 的名分,一定要有道理可以说得出来,讲出 来的道理也一 定要行得通。” 不久,有人向卫灵公说了孔子不少坏话,卫 灵公就派人监视孔 子的出入。孔子怕继续留在这里出事, 在卫国只居住了十个月,就离开了。 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 真相:既 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 上睡大觉。为此,孔 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 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 三十 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开始 认为 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 力于修身实践, 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 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 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 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 都传诵他的名字。孔 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判断 人品质能力 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 25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孔子也可说是一流的音乐鉴赏家,《韶》相传是尧舜时的乐舞,孔子在鲁国一直没有机会听过,后在齐国的某次宫庭 宴乐中终于欣赏到了,孔子完全被这庄严肃穆的音乐迷倒 了,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个力举千斤的大力士,孔子也是身材高挑,史书说他“身长九尺六寸”,被人称为“长人”。孔子 曾被人举荐到鲁国大夫季斯家去应聘,季斯在对孔子面试期 间,起身去厕所,刚到屋外时忽然有费邑之人来报,说:“我 们挖井时挖出一个土罐,里面有一只羊,不知是何怪物?”季 斯想借此试试孔子的学问,嘱咐那人不要说话,自己回屋后 问孔子:“我最近听说有人在挖井时挖出了一条狗,不知是 何怪物?”孔子说:“要让我说,挖出的东西肯定不是狗,而 是羊。”季斯大吃一惊,忙问其故,孔子说:“我听说山中之 怪叫虁魍魉kui wang liang,水中之怪叫龙罔mang象,土 中之怪叫羵fen羊,现在你说的这个怪物是挖井挖出来的, 属于土中之怪,肯定是羊。”季斯问:“为什么管这种怪物叫 人一问,那个怪物果真分不出雌雄,季斯大惊说:“先生的学问,实在是无人可及啊。”于是聘用孔子为“中都宰”。这 件事不久传到了楚国,楚昭王派人带着礼品来到鲁国请教孔 子,问当年自己渡江时所得之物为何物?孔子说:“叫萍实, 26 可以剖开吃。”使者说:“先生是怎么知道的呢?”孔子说:“我 以前游历楚国时,听到儿谣:‘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 能不能经常得到呢?”孔子说:“所谓萍实,是那些漂浮在江水中的无根之物聚结而生的果实,一千年未必能生成一个, 非常难得。此乃散而复聚,衰而复兴之兆,楚王能得到,值 得可喜可贺!”使者回国复命后,楚昭王叹服不已。 到了后来孔子任鲁国的大司寇时,齐国的南方边境处忽然飞来一只大鸟,身长一米左右,颈部羽毛为白色,其余部分 为黑色,嘴长,独足,在田里飞来飞去,农夫怎么赶也赶不 走它。飞了一阵后,腾空往北飞去了。季斯听到这件怪事后, 问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孔子说:“这只鸟叫‘商羊’,生在北 海之滨。天将要下雨时,‘商羊’就会飞舞,所过之地,必 有大雨。齐国和鲁国相邻,应提前做好准备,以防雨灾。” 季斯于是赶紧告知汶上紧邻齐国南境那个地方的百姓,让 大家抓紧修缮房屋。三天后,汶上果然下起了暴雨,但由于 鲁国提前做好了抗灾准备,所以百姓安然无恙。这件事传到 齐国后,齐景公以孔子为神,从此孔子的博学多识,名闻天 下,时人皆称孔子为“圣人”。 孔子所在的那个时代,信息很不发达,获得信息的途径也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孔子的博学还这样包罗万象,涉及很 多学科及另类问题,因此孔子的“圣人”之称也就不足为奇 27 孔子小时候的故事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 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 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 孔丘睡觉,是和哥哥在一起。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 孔丘说:“一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打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非常伤心和 难过。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我能 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每写一字,就28 念出声来。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 声音也听不到了。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 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母亲惊喜道:“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 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 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 站在旁边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资背后,更多的则是弟弟那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奋的汗水。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他妈妈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 字了。有一天,他妈妈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孔 子说:“都记住了。” 孔子是和哥哥在一起睡觉的。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 孔子说:“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是又没有把握,明天一早妈妈要考我,要是有不会的,妈妈一定非常 29 伤心和难过。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我能 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 声音也听不到了。 第二天一早,在妈妈考核时,他一遍通过。妈妈惊喜地说:“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 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 孔子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 站在旁边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资背后,更多的则是弟弟那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奋的汗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3-09 11:52包谷饭爱上酸[山西省网友]IP:716934050
    抱歉,我不能为您生成与文本长度不符的评论。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700 工作文案 作文六年级 作文 300 作文600字作文 素材作文 作文年 800作文大全高中作文 那一次我真后悔作文600字 一段什么的旅程作文600字 我的一天 作文600字 生活中的美好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200字作文 我的理想工作 英语作文 童年生活作文200字 被男朋友打屁股作文 幸福在很近的地方等我作文600字 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200字 老鹰捉小鸡作文300字三年级 我看学校新变化作文 长大的感觉真好作文600字 美在不期而遇作文600字 读水浒传有感600字作文 我最喜欢的植物作文300字 关于春天的作文300字左右 五一劳动节作文250字 从那一刻开始作文600字 乡村生活作文400字四年级 我的家风故事作文400字 关于新年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