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记叙文写作专题:写人记事要详略得当

2020-11-01 04:25:01
相关推荐

据说罗丹当初创作巴尔扎克雕塑时,雕像原来有双手,并且非常逼真,后来被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认为雕像的双手过于吸引眼球了,妨碍了人们对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的欣赏。记叙文的写作其实也是如此。每篇文章都有中心意思,文章的详略安排就是要服从于中心的需要。一般来说,能表现中心的材料,作者是要用笔墨详加叙写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作者写百草园时详细描写了百草园里活泼的大自然生命,神秘而美丽的民间传说,趣味无穷的“雪地捕鸟”的游戏,等等,以此来表现儿童天生具有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和欢乐的心理。浓墨重彩,主题集中凝练。 同学们易犯的错误是掌握的素材多,就多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就多写,不太熟悉的就少写;不太考虑与中心联系的程度。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这样才能使文章繁简适当。

互动平台

在那桃子成熟的季节题目新颖,仿歌曲名,给人一种美感,充满诗意。陈 聪

那是一个桃子成熟的季节。我们村里有一户人家有好多棵桃树,而且都栽在一条乡间小路旁边。(此处可以详写“我”路过桃林时的垂涎欲滴的心理,为下文写偷桃作铺垫。)交代时间、地点,为下文偷桃埋下伏笔,同时点题。 有一个双休日,我和伙伴们写完了作业,就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很快就累得大汗淋漓,于是就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大家说着笑着,但不久就觉得无聊了。休息够了,还有什么可以玩呢,大家议论纷纷。突然,我想出了一个歪点子:要不“偷桃”。我把这个想法与小伙伴们商议,他们连想都没想,拼命地点头表示同意。于是“TT”(偷桃)行动就开始了。(偷桃的原因太详细,要略写。)偷桃是本文重点,应该详写。 我们先派一个人去看看(改为“侦察”)有没有人在家。(侦察时的神态和心理可以详写。)他轻轻地喊了一声:“没人,快来啊。”我们钻到桃林中间,开始摘桃子。我们什么都不管(改为“懂”),无论桃子是好是坏,是熟是生,(加“一并摘下来”)一个劲地往往下摘。手上放不下了,唉!都怪走得太急了,连个袋子都没带,怎么办呢?我们就(改为“只好”)用衣服把桃子兜起来。(怎样兜的可以详写。)一刻钟不到,半片桃林就被我们一扫而空了。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孩子的“贪婪”、不懂事。 不好,女主人来了。她刚到门口就发现了我们这一群偷桃者,她一边骂着一边朝桃林跑来。我们赶紧跑出来(改为“跳下树,逃出桃林”)。谁知,一个小伙伴跌了个跟头,桃子撒了一地。女主人还在赶(改为“追”)我们,怎么办呢?狂跑呗。 又是一个桃子成熟的季节,再次走在那条乡间小路上,回忆起那段故事,就不禁会微微一笑。但是那段故事将成为我永远的记(改为“回”)忆,它将伴随我度过每一个桃子成熟的季节。结尾再次点题,首尾呼应。 (作者及评点同学均系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实验学校学生,旁批、指导教师/沈兰芳)

教师立场

本文中心基本明确,真实地描写了一段童年顽皮的故事。但这篇文章也有些地方需要改进:首先,详略不太得当。这篇文章,偷桃前的侦察、偷桃时的惊险刺激慌张无疑要详写,偷桃后的处罚则略写,而文章却平均用墨,主次不明。其次,表现手法单一,平铺直叙,没能把童年趣味表现出来。例如偷桃时的神情、动作、心理等都缺少细腻的描绘。再次,语言不够流畅精练,段内语句之间连贯性不够,故事叙述得较平淡。总之,详写要做到浓墨重彩,生动具体;略写要做到淡笔勾勒,概括精练。只有做到浓淡相宜,详略得当,文章才眉目清楚,中心突出。

升格示例

在那桃子成熟的季节陈 聪

那是一个桃子成熟的季节。我们村里有一户人家有好多棵桃树,都栽在一条乡间小路旁边。每每走在那条路上,我就自然而然地往桃林中探头,那红红的圆圆的桃子个个向我抛来媚眼,让我心旌摇荡。 有一个双休日,我和伙伴们写完了作业,觉得无聊,就决定找点事情干。突然,一个个鲜嫩的桃子浮现在我眼前,我不禁垂涎欲滴。于是一个“点子”形成了:偷桃。我立即把这个想法告诉伙伴。于是,“TT”(偷桃)行动就开始了。 我们装模作样闲逛在桃林旁边的小路上,先派了一个机灵的男孩去侦查有没有人在家。他偷偷地走到那户人家院门口,朝门缝里看了一会。然后,他得意地向我们招了招手,仿佛自己是一位了不起的侦察英雄。我们便一窝蜂地钻到桃林中间,开始摘桃子。我们那时什么都不懂,无论桃子是好是坏,是熟是生,一个劲地往下摘,很快手上放不下了。唉,都怪走得太急了,连个袋子都没带,怎么办呢?咦,不如把桃子放在衣兜里,我把衣服左右的衣角抓在左手,右手继续摘桃,果然很有效。伙伴们也纷纷效仿。大家笑着摘着,不到一刻钟,半片桃林就被我们一扫而空了。 不好,女主人来了。她刚到门口就发现了我们这一群偷桃者,她立即一边骂着一边朝桃林跑来。我们赶紧跳下树,逃出桃林,用手拽着衣服的两边,像孕妇一样挺着个“大肚子”在小路上左右摇摆地狂奔。不好,一个伙伴跌了个跟头,桃子撒了一地。女主人还在追我们,怎么办呢?狂跑呗,那满地的桃子也不要了。现在想来,也许那时不是真的想偷桃,只是孩子“恶作剧”的天性吧! 当然晚上免不了要遭家长的一顿臭骂。 又是一个桃子成熟的季节,再次走在这条乡间小路上,回忆起那段故事,我不禁微微一笑。我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闯进去摘一大把桃子。但那段故事将成为我永远的回忆,它将伴随我度过每一个桃子成熟的季节。

个性体验

本文内容详略方面处理不太得当,偷桃是本文的重点,应该详写。但我的描写却像蜻蜓点水,语言干瘪,没能把童年孩子的调皮、活泼写出来。通过老师的指导,我发现写记叙文,首先要有真实的、细腻的感受;另外还要有细节描写,例如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这样,才能使文章生动活泼起来。另外,我的语言不太简洁,以后要加强朗读,增加语感。(陈聪)

同窗视点

这篇作文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题目新颖,中心明确。但本文语言不太流畅,尤其是文章详略不太得当,重点不够突出,例如:偷桃的原因太详细,而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偷桃过程却写得笼统了些,没能把孩子的调皮、不懂事、快乐等特点表现出来。升格后的作文语言生动了许多,逼真地再现了偷桃前的侦察及被追时的心理,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刘文涛)

赏读美文

两个人的电影迟子建

母亲血压居高不下,我怀疑是故乡的寒冷气候使然,劝她来哈尔滨住上一段,换换水土,她来了。说也怪,她到后的第二天,血压就降了下来,恢复正常。她在春光中恢复了健康,心境自然好了起来。每天她跟我出去散步,看待每一株花的眼神都是怜惜的。 我想让母亲在哈尔滨过得丰富些,除了带她到商场购物,去饭店享受美食,去植物园看牡丹和郁金香外,还带她进剧场,到电影院。“刘老根大舞台”在哈尔滨每晚都有演出,场面很火爆。我约母亲一同去看,她说:“那东西有什么看头?就是耍嘛!”她说她受不了这个。不过她没有拗过我,有一天,我还是把她拉到剧场。虽然不是周末,但上座率还是很高。母亲说的没错,演出一开始,演员就朝观众要掌声,有的还蹦下台,在观众席中怂恿观众鼓掌。高分贝的音乐震耳欲聋,母亲再次堵起了耳朵,一副痛苦状。演出只到半程,当又一位演员出场后耸着肩膀嬉皮笑脸地要掌声时,母亲终于忍不住了,她几乎是用命令的口气大声对我说:“咱走吧!”我也没有料到演出是这样,赶紧跟着她出来了。出了剧场,她长吁了一口气,对我说:“怎么样?我说就是个‘耍’嘛。再坐下去,我都要犯心脏病了!” 有一天,我和母亲黄昏散步时路过文化宫,看见王全安导演的《图雅的婚事》在上映,立刻买了两张票。我知道这部电影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拿了奖。按照票上的时间,它应该开演5分钟了,我正为不能看到开头而懊恼呢,谁知到了小放映厅门口却吃了闭门羹。原来,这场电影只卖出这两张票,放映厅还没开呢。我找来放映员,他说坐飞机要是一个乘客,人家都得给飞,电影票呢,哪怕只卖出一张,他也会给放的。放映员打开门,为我和母亲放了专场电影。故事很简单,一个女人征婚,要带着“无用”的丈夫嫁人,而这个丈夫之所以“废”了,是因为打井所致的。这背后透视出的是草原缺水的严峻现实。虽然它与多年前轰动一时的《老井》有似曾相识之处,但影片拍得朴素、自然、苍凉而又温暖,我和母亲被吸引住了,完整地把它看完了。出了影厅,只见大剧场里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正在高潮,演员在台上热闹地和观众做着互动,掌声如潮。 我和母亲有些怅然地在夜色中归家,慨叹着好电影没人看。快到家的时候,母亲忽然叹息了一声对我说:“我明白了,你写的那些书,就跟咱俩看的电影似的,没多少人看啊。那些花里胡哨的书,就跟那个刘老根大舞台一样,看的人多啊。” 母亲的话,让我感动,又让我难过。我没有想到,这场两个人的电影,会给她那么大的触动。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母亲在,我生命中的电影,就永远不会是一个人的啊。 赏读心得 这是一篇作家迟子建的文章,文中重点记叙了母亲观看“刘老根大舞台”演出和《图雅的婚事》影片的两次经历,充分表现了母亲对高雅艺术的欣赏水准和对“我”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热衷于“刘老根大舞台”这些文化的不解。作者十分善于处理文章的详略,叙述母亲观看演出和影片的经历十分详尽,但在写母亲身体的康复,陪母亲逛街购物、赏花、享受美食等,却一笔带过。之所以这样安排详略,则是服从于中心思想的表达,让我觉得“因为有母亲在,我生命中的电影,就永远不会是一个人的啊”,这样就深化了主题的表达。

析读佳作

乡村晨曲颜若水

这是我此次旅行中在乡下度过的第一个早晨。 门前有我熟悉的空地、花园、茂密的果树……我的视线越过了它们,停留在远处的田野上。这是初秋的金色的田野,田野上淡淡地笼了一层蓝紫色的雾,显得很恬静。我走进清晨有些慵懒的阳光里,眼前一片淡金色。原来是桂花开了,浓郁的香味把整个院子都包裹了起来。 家里的小狗兴冲冲地跟来了,爪子上还粘着露水,蹦跳着奔到了我面前,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不好意思地舔了舔爪子。我不禁要为它可爱的举动微笑了! 离早饭还有一段时间。我沿着小路漫无目的地走着,公鸡不厌其烦地叫着,一只白色水鸟掠过河面,某个角落里,喜鹊突然惊叫一声,路边的花开了,花瓣上残留着几颗清凉硕大的露珠……一切都昭示着清晨的活力。并且到处都有使我惊喜的景象:河边,一条小鱼浮出了水面;树上,发现有一只小巧的、棕褐色的鸟巢;路旁,一户人家晒的玉米粒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喜悦的光芒;青色的,饱满的,手一捏就裂开的凤仙花种子。这应该是城市里最美丽的景象。 已收割的和未收割的稻田,是奔放热情的金黄色,也许在一般人看来没有韵味,但在我看来,它就像凡高笔下狂野质朴的油画,它们是美丽的,真实的,彰显着乡村独有的颜色。 瞬间,我有了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这个宝贵的清晨,被我尽情地享受了。 快乐原来如此简单。 (作者系江苏省镇江外国语学校学生) 析读小语 这是一帧乡村风景画,画风清新自然纯净淡雅。对农村其他的生活略而不谈,删繁就简,只抓住乡村早晨的景物特征,勾勒描摹。这个早晨的画面由几张速写组成,有远景,有近景,有全景,有特写,景物的叠加很有层次。观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定点观察,一是移步换景。对“远处的田野”和“近处的小狗”采用的是定点观察;“沿着小路漫无目的地走着”采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要想把这些风景写得详细,就要学会观察,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全方位地感知自然。

写作训练5

明末散文家张岱有一句名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所谓癖好,就是特别的爱好。生活中你会发现形形色色的人有各种各样的癖好。请以“的癖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 所写内容要注意详略安排。 对癖好要有细致的描写。

作文百宝箱

名人名言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德〕歌德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英〕莎士比亚 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美〕爱因斯坦 精彩片段 十几年前我们在北京的大杂院养过只猫,叫黄风。它总是居高临下,从房顶俯视我们人类卑微的生活,总是骄傲地竖着尾巴,像一根旗杆。记得那天我从办公室用书包把它带回家,洗完澡,它一头钻进衣柜底下,最后终于探出头来,我们不禁打了个冷战:一个世界上最小号的鬼。黄风祖籍不可考,必是野猫无疑。它从不恋家,吃完饭掉头就走,不饿绝不回来。我们住的说是五进院,其实早被自盖的板房挤压成胡同,而我家的小厨房恰好盖在那胡同的顶头。夏天做晚饭时,只见黄风竖着比它高数倍的尾巴大摇大摆地回来,检阅着分列两边半裸着乘凉的人们,那些摇动的蒲扇让人想起古代的仪仗队。最终黄风和它的情人私奔了,翻越海浪般的屋脊,弃我们而去。 ——北岛《失败之书》 名人故事 世界著名博物学家达尔文,幼年时期和其他孩子一样,看不出有什么“天才”的灵感。但从7岁开始,他就很有兴趣地搜集许多风干的植物和死了的昆虫。为此,他曾经受到过校长的训斥:“如果还玩这些与学习不相干的玩艺儿,就把你从学校里赶走!” 可是达尔文的父亲却非常支持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他把花园里的一间小棚子交给孩子,用来做化学实验。10岁那年,父亲允许小达尔文到威尔士的海岸去度假。他在那里观察和采集了许多海生动植物的标本。 小达尔文爱好幻想。一次,他在众人面前宣称,他搜集的几块化石是价值连城的奇珍,说有一块硬币是罗马造的。人们认为他养成了一种最不好的习惯——说谎,而他的父亲却不想制止他。达尔文的父亲说:“这说明这个孩子富有想象力,这很可能是一种才能,有一天他可能会把这种才能用到正事上去。” 为了使他写的东西更流畅,达尔文的父亲帮助他读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他最喜欢的是弥尔顿的十四行诗。精彩的句子,他竟能倒背如流。在父亲的关怀帮助下,达尔文从小养成了搜集动植物标本的爱好,并富有幻想,学会了做严格科学的记录,也学会了用优美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而这一切,正是他在日后作出成就所必需的素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未来生活的作文 伟大的爱作文 普通话测试命题说话30篇作文 西瓜作文 面对缺点作文 作文什么的眼泪 我的语文作业作文 什么都去哪了作文 新学期的打算作文500字 亲情类作文片段 采摘草莓作文 枇杷树的作文 运动健将作文 什么的芳香作文 作文结构框架 初中六百字写景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模板 作文童年趣事三百字 园博园作文300字 真情作文结尾 军训作文600字初二 一句话照亮世界作文 童年趣事高中作文 庄严的升旗仪式作文 写热带鱼的作文 校园风景线作文600字 科幻作文大全 北京天坛作文 母亲的呼唤作文 游南雁荡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