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历史人物300字三年级

2020-11-04 19:10:01
相关推荐

2020 04 07 00:51:08分类:>作文300字

公元1235年,蒙古军队兵分三路,进举南宋的国土。第二年五月,在江西省庐陵淳化乡的富田村,一位以抗元保国名留青史的大英雄——文天祥出生了。

公元1252年,蒙古国大汗蒙歌命令弟弟忽必列和大将兀良哈台率领大汗蒙歌命令弟弟忽必列和大将兀良哈台率领大军攻占云南,灭掉大理。从此,南宋小朝廷便处在元军的包围之下了。在这十几年中,文天祥在父亲的教诲和乡贤欧阳修、胡诠等爱国志士事迹的鼓舞下成长起来。他在爱国英雄杨邦义、胡诠塑像前发誓说:“我将来死后,一定要像你们那样轰轰烈烈,那么现在我要以身许国,并为此奋斗一生。”

4.有关历史人物的故事,300字

岳母刺字

歌颂岳飞的英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传颂岳母刺字的故事也极为流行。

但是岳母刺字的故事,历史上却查无依据。宋人的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的曾孙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编》也没有记录。岳母刺字始见于元人所编的《宋史本传》.书云:“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但书中未注明此四字出自岳母之手。

至明代中叶,岳飞的故事开始广为流传。成化年间创作的《精忠记》,也仅提及岳飞背脊有“赤心救国”字样。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熊大本的《武穆精忠传》记有岳飞见汤阴家乡有人因生活所迫,聚啸山林,为自勉和勉人,乃去钱请工匠在背上深刺“尽忠报国”四字。明末,由李梅草创,冯梦龙改定的《精忠旗传奇》,内称:“史言飞背有‘精忠报国’四大字,系飞令张宪所刺”。如若这样,“尽忠报国”是岳飞成为大将后,命部将张宪刺的。

5.历史人物的小故事(300字左右)

商鞅: 商鞅,卫国人,又名卫鞅,原名公孙鞅,原是卫侯庶子一支的后代,平素喜欢刑名之学,因见卫国弱小,不足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来到魏国,投奔魏国相国田文。

不巧,田文已经去世,公孙痤接任了相国。于是,卫鞅只好委身在公孙痤门下。

公孙痤知道卫鞅是个贤才,就推荐他当了中庶子,每有大事,必定与他一起谋划、商量。卫鞅的计策没有不成功的。

公孙痤非常爱惜这个人才,想把他推荐到更高的职位,但还没有来得及,公孙痤就一病不起。魏惠王亲自前往看望公孙痤,见公孙痤病情严重,奄奄一息,就垂着泪,问:“先生,您如今有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寡人将把国家托付给何人?”。

公孙痤说:“中庶子卫鞅,虽然年轻,实在是当世的奇才。你把国家交给他治理,胜过我十倍!”惠王不吱声。

公孙痤又说:“您如果不用卫鞅,一定要把他杀掉,不要让他离开国境,以免被其他国家用了,成为魏国的敌人。”惠王说:“行!”离开公孙痤家,上了车,惠王叹了一口气,说:“公叔真是病的不轻,让我把国家托付给卫鞅,又说‘不用就杀了他!’卫鞅有什么本事?这岂不是糊涂话吗?“惠王离开后,公孙痤召卫鞅到床头,对他说:“我刚才对于国君是这样说的。

想让国君任用你,国君不同意。我又说,如不用就杀了你。

国君说行。我一向是先君后臣,所以先对国君说,然后再告诉你。

你必须赶快走,否则将大祸临头!”卫鞅说:“国君既然不能用相国之言用臣,又怎么能用相国之言而杀臣呢?”。卫鞅并没有离开卫国。

大夫公子昂和卫鞅关系好。公子昂也向惠王推荐卫鞅,惠王始终不用。

秦宫论道 闻听秦孝公下令求贤,卫鞅于是离开魏国来到秦国,求见孝公的宠臣景监。景监和卫鞅探讨国家大事,发现他是个人才,就向秦孝公举荐。

孝公召见,问卫鞅治国之道。卫鞅对以伏羲、神农氏、尧、舜,话还没有说完,孝公就睡着了。

第二天,景监见了秦孝公,孝公责备他说:“你的门客是个佞人。他的话迂阔无用。

你为什么推荐他?”景监退朝后对卫鞅说:“我让你面见君主,想让君主重用你。你为什么用迂阔之谈亵渎君主的听觉?”卫鞅说:“我希望君主行帝王之道,君主没有悟出来。

愿再见君主一面,谈一次。”景监说:“君主心里不痛快,非等五天以后不能说。”

过了五天,景监又跟孝公说:“我的门客,话还没有说完,希望您能再见他一面,望您答应。”孝公再次召见卫鞅,卫鞅详细陈述了夏禹画土定赋,以及商汤武庚顺天应人的历史。

孝公说:“您确实博闻强记,然而古今情况不一样,你所说的还是没有用。”于是挥手让卫鞅退下。

景监早在门外等候,见卫鞅从宫中出来,迎上前问道:“今天谈的怎么样?”卫鞅说:“我给君主谈王道,还不满君主的意。”景监不高兴地说:“人主任用人才就像猎人制造猎具,一天到晚指望着能打到猎物。

怎么能舍去眼前的礼仪而效法远古的帝王呢?先生算了吧!”卫鞅说:“我原来没有体察出君主的意图,恐怕他志向高远,而我故意用那些话试探他。现在我知道怎么办了。

如若再让我见君主一面,不愁不被任用。”景监说:“先生两番觐见,两次让君主不高兴。

我还敢饶舌让君主发火吗?”第二天景监入朝谢罪,不敢再说卫鞅的事。景监回到府上,卫鞅问:“您又向君主提我了吗?”景监说:“没有。”

卫鞅说:“可惜呀!君主下求贤令,而不能任用,卫鞅将离开了。”景监说:“先生,上哪里去?”卫鞅说:“还有六个国的国君,难道就没有比秦君更好贤才的吗?即使没有,难道没有想方设法超过您的吗?卫鞅将求他们去。”

景监说:“先生,您不要着急。再等五天,我跟君主说。”

又过了五天,景监进宫陪伴孝公。孝公正在饮酒,忽然看见飞鸿,停杯叹息。

景监上前说道:“君主为何看见飞鸿而叹息?”孝公说:“过去齐桓公说:‘我得到仲父,就象飞鸿有了羽翼’,寡人下令求贤已经好几个月了,还没有一个奇才来,就象鸿雁,徒有冲天之志,而没有羽翼之资,所以叹息。”景监说:“臣的门客卫鞅,自言有帝、王、伯三术。

过去说帝王之事,您认为迂远难用,现在还有‘伯术’呈献给您,希望您拿出一点点时间,让他把话说完。”孝公听说有“伯术”,让景监马上把卫鞅找来。

卫鞅来到,孝公问:“听说您有伯道,为什么不早赐教给寡人?”卫鞅说:“臣不是不想说,但是伯术与帝王之术不一样。帝王之道在于顺民情,而伯之道在于逆民情。”

孝公勃然大怒,手按宝剑,脸色大变,说:“伯道难道一定要逆人情吗?”卫鞅说:“琴瑟声音不和谐,一定要改弦更张。政治不改革,不能实现国家治理的目标。

小民安于目前现状,不顾长远利益,可以共享成功之乐,难以共谋事业开端。比如仲父相齐,改革内政和军法,把国家划分为二十五个乡,使各地的民众各守其业,使齐国旧制彻底变革。

这难道是小民所乐于支持的吗?等到国家内部安定团结、外敌威服,君主有明君之名,百姓享受改革的好处,然后才知道仲父是天下的奇才。”孝公说:“您确实有仲父那两下子,寡人怎敢不把国家交给您,听您的。

但不知您的本事在何处?”卫鞅说:“过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要。

6.三年级作文300个字以上人物

你是要写人的作文吗

最熟悉的人作文300字

她中等身材,微胖,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弯弯的眉毛下边一双明亮的眼睛,好像两颗黑宝石。

妈妈最大的特点就是善良,我从小她就教育要做一个善良、懂事的孩子。记得有,我和妈妈去逛街,在市场门口,有许多乞讨者。妈妈给了我一些零用钱,让我给那些乞讨者。我觉得很害羞,随手把钱扔在了乞讨者面前的盒子外边,就立刻跑回妈妈身边。本以为妈妈会表扬我,谁知妈妈却严厉地批评了我,严肃地说:“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今天你帮助了别人,当你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会来帮助你。‘贫者不吃嗟来之食’,即便是乞讨者,他也有他的尊严,你刚才扔的动作会让别人认为你是一种施舍,帮助别人时要发自内心,一定要诚心实意。”

听了妈妈的话,我既惭愧,又为我刚才的行为感到后悔。我重新走到乞讨者面前,掏出零钱,双手轻轻放在盒子里,抬头一看,站在远处的妈妈向我伸出了大拇指,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这就是我善良的妈妈,从她的言传身教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浅。

7.小学三年级作文我心目中的一位伟人三百字

我心目中的一位伟人

回首历史,我们曾为岳飞精忠报国的壮志豪情所折服,我们也为屈原的壮烈投江而伤情,我们还为海瑞的忠直而震撼……历史名人如明镜,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自己;历史名人如明灯,照亮我们的人生之路。——题记

他,曾师从于鬼谷子,深受鬼谷先生的信任。他,曾受同窗庞涓之忌,忍受膑刑,受尽磨难。他,曾用避实就虚之术、退兵减灶之法力克对手庞涓,功成名就。他,就是名垂青史的战国军事家孙膑——我心中最闪亮的星。

公元前三百多年,一盏明星出现在齐鲁大地上空,孙武之孙孙膑在齐国阿地出生,从此他神话般的一生开始了!很快,少年的他成为老师鬼谷子的得意门生。可是,学成后的同窗庞涓虚有其表,竟身为魏国大将,命运的不公让满腹真知的孙膑依然身无分文。于是孙膑想到魏国寻出路,满腹信心的孙膑没有想到故事的结局却是这样——原来庞涓是一个口蜜腹剑的小人,深忌孙膑之才,先发制人,把刚到魏国的孙膑加以膑刑。顿时,孙膑明白了一切——他恨,命运的不公!他恨,同窗的背叛!可是,强权之下的弱者又有什么权利呢?于是,孙膑隐忍心中的怒火,在魏王的威逼利诱下,装疯,装傻,学狗叫,直到有一天——

齐威王派人出使魏国,使者看到了在狱中的孙膑,在一番触膝长谈后,使者同情他的怀才不遇,在回国的路上把孙膑藏在车轨之下。孙膑历经千辛万苦,受尽人间的百般折磨,终于回到了故土,旋又成为大将田忌的手下一员门客,田忌赛马中深展其才,并且受到了齐威王的重视,没过多久孙膑就成为了齐王亲信谋士。此时的孙膑心中只有一个欲望——复仇!

常言道:“苍天不负有心人。”威王四年,孙膑击魏救赵,被威王正式任命为军师,并且杀得庞涓一败涂地,但他丝毫没有松懈,而是关注着时局,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十二年后,星光骤变、升华,发出炽热耀眼的光芒。魏军攻韩之际,齐国新君宣王令田忌、孙膑举兵救韩。孙膑梦寐以求的一天来了!马陵之阻打得庞军如一团乱麻,军心已乱,庞涓自刎而死。

战场上的孙膑功成名就。可是,时不待人,转眼间当年齐国人心目中的大英雄已白发苍苍,于是,老人利用余生的精力,完成了《孙膑兵法》,名垂青史。

公元前316年,孙膑与世长辞。虽然寒星陨落,可是星光依旧、我心依旧。

……

面对强权,孙膑不屈服、勇敢对待;面对身体上的缺残,孙膑不气馁、等待时机;面对胜利孙膑不自傲、步步为营;面对刀兵,孙膑不矜持、智慧超凡。怪不得唐朝诗人周昙评价他:“断足尔能行不足,逢君谁肯不愁君。”呢!孙膑正如我心中的星儿,照亮我的人生之路……

仰望星空,其实满天星宇、满眼星光,只要我们踮起脚尖,一定能在历史长河中采撷到属于自己的星!

8.收集历史人物故事(字数不少于300字)急~~~

司马迁 天汉二年(前99),司马迁的同僚李陵出征匈奴时被围,在矢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匈奴。

消息传到长安,武帝大怒。朝廷的文武百官,都大骂李陵投降可耻。

司马迁不作声。武帝问他有什么意见,书生气十足的司马迁百言不讳地说:「李陵转战千里,矢尽道穷,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

他虽投降,尚属情有可原。臣以为只要他不死,他还是会效忠汉朝的。

」盛怒中的汉武帝听了司马迁这番话,认为他是为李陵辩解,是在故意贬低当时正在打匈奴而又很不顺利的李广利,于是命令把司马迁判为死罪(或以腐刑代替)。汉武帝时代,判了死罪的可以出钱五十万减死一等。

但家境并不富裕的司马迁拿不出这一笔钱,只能受「腐刑」(宫刑)来选择「偷生」这条路。不幸的遭遇,使司马迁精神受到极大刺激,曾一度想自杀,但他想起了父亲的遗言,又以古人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韩非等在逆境中发愤有为鼓励自己,终于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身心备受摧残、忍辱含垢生活的司马迁深知,「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决心以残烛之年,完成父亲要他完成的史书。

经过六年的囚禁生活,征和元年(前93)终于出狱。武帝对司马迁的才能还是爱惜的,任命他为中书令。

从此他埋首奋发著述,终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中家之言」的巨著——《史记》。司马迁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突出的地位。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当之无愧的。 李时珍 于行医的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 “品数既繁,名称多杂。

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特别是其中的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而遗祸无穷。

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从三十一岁那年,他就开始酝酿此事,为了“穷搜博采”,李时珍读了大量参考书。

家藏的书读完了,就利用行医的机会,向本乡豪门大户借。后来,进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医院,读的书就更多,简直成了“书迷”。

他自述“长耽嗜典籍,若啖蔗饴”(《本草纲目》原序)。顾景星在《李时珍传》里,也赞他“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

他不但读了八百余种万余卷的医书,还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及敦煌的经史巨作连数位前代伟大诗人的全集也都仔细钻研过。 他还从中摘录了大量有关医药学的诗句。

而这些诗句也确实给了他许多真实有用的医药学知识,帮助他纠正了前人在医药学上的许多谬误。如古代医书中,常常出现“鹜与凫”。

它们指的是什么?是否有区别?历代药物学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李时珍摘引屈原《离骚》中的“将与鸡鹜争食乎”,“将泛乎若水中之凫乎”两句,指出诗人把“鹜”与“凫”对举并称,就是它们不是同一种禽鸟的明证。

他又根据诗中对它们不同生活环境的描绘,证明“鹜”是家鸭,“凫”是野鸭子,药性不同。屈原的诗赋,竟成了李时珍考证药物名实的雄辩依据。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的混杂,使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十分的不明。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

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像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像萆薢,有的说它像拔葜,有的又说它像贯众,说法极不一致。

类似此情况很多,李时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搁下笔来。这些难题该怎样解决呢?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

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

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

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

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

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

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注解出来了。 不论是在四处采访中,还是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

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

李时珍早就研究它。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

9.作文,写一个人物,300字,三年级

我的妈妈是家中的一家之主,大事小事都归她管,她做事既认真,又麻利,怪不得她属猴呢!我妈妈每天晚上给我们父子俩做晚饭,打扫房间,洗衣服。因此,她对在做饭方面有一些“创新”……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见桌上有一个里面盛着像蜂蜜一样东西的碗,我端起来又看又闻,有一股醋酸味。心想:要是毒药一定不会放在饭桌上,八成喝了不会死!我就尝了一口。这时,妈妈从她的阵地——厨房里走了出来。我强咽了下去。她对我说:“好喝吗?”“这是什么玩意呀?这么难喝?”我愁眉苦脸地说。“这是蜂蜜加醋”我大吃一惊,说:“这俩能放一起吗?”妈妈胸有成竹地说:“绝对没问题,这个,还对你身体好呢!”

我听完妈妈这话,就回房间写作业去了,边走边想:以后我死也不喝这东西了。这就是我那在做饭方面颇有创新的妈妈!

家中有位“唐僧”

我的家中还有一个爱唠叨的爸爸,整天对我说这说那。

我刚刚把钥匙捅进门的孔里,就听见我那位爸爸唠叨说:“快去洗澡,又出一身汗,洗完澡赶紧吃饭!”我总说等会儿,可又被他那一句又一句的话逼进了浴室,去洗澡。到了晚上也不得安宁。我写作业时,听见削皮刀有动静的时候,心想:完了,又该吃苹果了。我心里默数着:5、4、3、2、1、0!门开了,爸爸手中拿了一个翠绿色的苹果对我说:“该吃苹果了!”我总是找借口说,我写作业呢!没时间,可又被他那一句又一句话逼着吃起了苹果。不过还好,我已经习惯了。我和妈妈受大话西游中唐僧的一句又一句的话所启发,给爸爸起了“唐僧”的外号。

我的家是快乐的,是温暖的,是幸福的,我爱我的家 采纳 我

10.中华传统文化作文三年级300个字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采。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 剪纸。

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鸟虫鱼兽,花草树木,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寿"喜等贴在门上,窗户上来表示庆贺。

瞧,这幅剪纸作品多有趣呀。一只小老鼠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爬到灯台上去头油吃.它的眼睛滴溜溜地四处张望,害怕人们发现呢.等它把灯油装到葫芦里的时候,葫芦却有个窟窿.灯油一滴一滴地流到地上去了.小老鼠急得直跺脚,连忙跳下灯台趴在地上用舌头去舔,那贪婪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剪纸艺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像活了一样.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来夸赞.十二生肖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见识到中国的剪纸文化是多麽精彩。

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它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

转载请注明出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西游记观后感800字作文 亲切的怀念作文600字 我想唱首歌作文600字 我的拿手菜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作文800初中 有什么真好作文600字 我喜欢的小动物作文400字 关于寒假的作文300字 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我得到了表扬作文400字 成长的代价作文600字 爱就在身边作文300字 我懂得了珍惜作文600字 成长中的烦恼作文400字 打屁股作文5000字 非凡的美丽作文600字 新年愿望作文450字 何以解忧唯有什么作文 新学期的我作文600字 一件伤心的事作文400字 我的假期生活作文500字 我与什么有个约定作文 一件快乐的事作文300字 一道风景线作文600字 快开学了作文400字 青春的味道作文600字 遇见你真好作文50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 主动为话题的作文 大年初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