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看脊梁为副标题作文

2020-11-06 09:35:02
相关推荐

者“攀登高峰”,让读者的视野越来越广阔,直至纵览“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从而使读者大开眼界.请看这篇以“感受诗意”为题的学生作文.

■[病文]

感受诗意

湖南汨罗一中 林 琳

我们有些人总是抱怨上苍:赐给了陶渊明一个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却让自己每天穿梭于灰尘废气之中;留给了郁达夫一个满眼诗意的秋,却让自己抬头便被砖瓦遮住了双眼;送给了李乐薇一座存在于世俗中却充满仙意的“空中楼阁”,却只给自己冰冷的墙壁……难道现实生活中真的已无诗意可言了吗?不,其实我们一样也生活在一个到处洋溢着诗意的地方.只要你发散思维,释放豪情,你就能感受到无限的诗意.

苏轼的一生是诗意的一生,即使经历了官场的失意他也没有让生活失却诗意.他寄情于山水,时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时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样诗意的生活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

陶渊明“误落尘网中”,当环绕其周围的阿谀之风、污浊之气遮挡了他“眄庭柯以怡颜”的明眸时,他便毅然突围彭泽,在南山脚、东篱下种下朵朵菊黄色的诗意,“晨兴理荒秽”理出了缕缕诗情,“带月荷锄归”荷归了浓浓诗意.他摆脱官场回归田园之日,正是他用心开创、精心描绘诗意生活的开始.

其实,人生就像爬山,如果你一心只往上爬,只在乎山顶终极的目标,那一路上簇拥着你的花草就会被你看成障碍,鸟儿对你的歌唱也会被你当作干扰,这一切诗意的景象都会被你狭隘的心胸挡在门外.因此,一杯苦茗,也能品出片片诗情,口口诗意.

海伦·凯勒,这个生活在无声无光更无诗意可言的世界里的伟大女性,却用手“聆听”到流过指间的细流的欢唱,用心“打量”着身边的红花绿草、蓝天白云,将爱撒入人们心中.她开辟了自己诗意的天地,更用诗意装点了这个温情的世界.因此,不会享受诗意的人不会发觉世界是充满诗意的.敞开你的心扉,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诗意无限.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就像安居一隅的凤凰古城,世代湘西人熟视无睹其简朴恬静,从边城走出来的沈从文,却汲一管沱江绿,采一瓣山花红,信笔绘成一幅诗意盎然的边城风情画,将凤凰鲜活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奇伟俊秀的张家界,也不知在山民眼中沉睡了多少年,却被一个香港摄影师用他那颇具穿透力的慧眼揭开了它的荒芜冷寂,一声声响亮的“咔嚓”声汇成了一首动人的诗,震撼着世人的心灵.

是的,擦亮你的眼睛,好好看清楚自己身边的无限诗意.清晨起来,看到窗外一只鸟儿飞过,扑落了树上的露珠,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幅画;上学路上,看到路边树上绽开了一片新叶,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景致;极目远眺,对面江心上一叶白帆在阳光下闪耀,这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诗意.

诗意,一种仿佛离你很远的感觉,但只要你用心灵去感受,诗意就将永伴你左右,永驻你心中.

■号脉

“诗意”是一个颇具内涵的话题,而“感受”本就存在深浅之分.因此,《感受诗意》很适合采用层进式的结构来布局,让对诗意的“感受”由表及里,步步深入,不仅解答了怎样的生活状态是“诗意”,更阐述了怎样去感受诗意的生活.

例文由古及今、由他人到自己,列举了不少诗意的生活状态,却没有透过这种种现象看到诗意生活的本质,也就未能提炼出感受诗意的具体方法.文章选例典型,却只是将例子简单地堆砌、杂糅在一起.一会儿苏轼不失诗意,陶渊明创造诗意;一会儿从爬山的过程中感受诗意,海伦·凯勒创造诗意;一会儿沈从文、香港摄影师发现诗意……没有逻辑,结构混乱,论述也因此缺乏力度和深度.不如按“发现诗意——享受诗意——创造诗意”这一逻辑顺序组成层进式的结构,既从诗意人生中提炼了感受诗意的具体方法,又让人们对诗意的感受由浅及深,一步一步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这样的结构,其意渐现,其旨渐明,引人入胜,让读者的感悟呈螺旋状上升,最终获得关于“感受诗意”较为丰富的理性认识.拟将原文修改如下.

■药方

感受诗意

我们有些人总是抱怨上苍:赐给了陶渊明一个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却让自己每天穿梭于灰尘废气之中;留给了郁达夫一个满眼诗意的秋,却让自己被砖瓦遮住了双眼;送给李乐薇一座存在于世俗中却充满仙意的“空中楼阁”,却只给自己冰冷的墙壁……难道现实生活中真的已无诗意可言了吗?不,其实我们也生活在一个到处洋溢着诗意的地方.只是,要感受诗意,就必须擦亮你的眼睛,敞开你的心扉,用心去描绘诗意的天空.

要感受诗意,首先就得擦亮你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无限诗意.偏居一隅的凤凰古城,世代湘西人熟视无睹其简朴恬静,从边城走出的沈从文,却汲一管沱江绿,采一瓣山花红,信笔绘成一幅诗意盎然的边城风情画,将其鲜活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奇伟俊秀的张家界,也不知在山民眼中沉睡了多少年,一个香港摄影师却用他颇具穿透力的慧眼揭开了它的荒芜冷寂,一声声响亮的“咔嚓”声汇成一首动人的诗,震撼着世人的心灵.

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或许,发现它们需要具备一双双与文化、品位、素养息息相关的审美的慧眼,平常的我们似乎难以企及,但这又何妨?清晨起来,看到窗外一只鸟儿飞过,扑落了树上的露珠;上学的路上,看到路边树上绽开了一片新叶,微微颤动;极目远眺,对面江心上一叶白帆在阳光下闪耀……睁大眼睛,你是不是看到了身边的无限诗意?

要感受诗意的生活,还要敞开你的心扉,好好享受生活中的诗意.人生就像爬山,如果你一心只往上爬,只在乎山顶终极的目标,那这一路上,花草对你的簇拥就会被你看成障碍,鸟儿对你的歌唱就会被你当作干扰,这诗意的一切都会被你挡在门外.

其实,敞开胸怀,一杯苦茗也能品出片片诗情,口口诗意.你看乌台诗案后的苏轼仍能以豁达的胸怀包容世间万物和种种不幸,一颗驿动的心渐趋于平静,于是有了“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悠闲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他正是放下了官场上的失意,才收获并真正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无限诗意.所以,敞开你的胸怀,诗意就在你的指间.

要感受诗意,更需要用心描绘诗意的天空,创造出诗意的生活.陶渊明,当“误落尘网中”,环绕其周围的阿谀之风、污浊之气遮挡了他“眄庭柯以怡颜”的明眸时,他便毅然突围彭泽,在南山脚、东篱下种下朵朵菊黄色的诗意,“晨兴理荒秽”理出了缕缕诗情,“带月荷锄归”也荷归了浓浓诗意.他摆脱官场、回归田园之日,便是他用心开创、精心描绘诗意生活之时.

再如海伦·凯勒,这个生活在无声无光更无诗意可言的世界里的伟大女性,却“聆听”到流过指间的细流的轻唱,用心“打量”着身边的红花绿草、蓝天白云……然后将爱撒入人们心中.她开辟了自己诗意的天地,更用诗意装点了世界.

诗意,一种仿佛离你很远的感觉,但只要你肯发现,懂享受,乐创造,诗意就将永伴你左右,永驻你心中.

第3篇 议论文—高考的脊梁系列三500字

莫让议论文的“脊梁”软下去之 议论文五字定乾坤学生写作时往往有以下毛病:开头导入太平凡,难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举事例往往堆彻材料而忽视分析;举例论证之后往往草草收兵,这样就难以提升论题的社会价值.高考作文时间短,考生心里又紧张,我们得有“一定之法”才能作出一篇考场佳作来.这里介绍的就是经营议论文整体结构的一种“万能”方法——五字定乾坤,即“引、理、事、联、结”.“引”,即引出论点;“理”,就是阐述论点包含的基本道理;“事”,就是举事例,对事例进行分析;“联”,就是联系社会现实加以说明;“结”,就是打造一个好的结尾,收束全文.

请看以“守望”为话题的一篇议论文.

■[病文]

守 望

湖南汨罗一中 兰 影

总有人让我们翘首以待,当我们去寻找时,我们会因害怕看不到希望的身影而黯然神伤,于是只好默默伫立,将目光传递到远方,即使化作怨石,也心不变.

守望,是对情谊的最大考验.经过守望的情谊才是真正的情谊.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守望者,创造出许多凄美绝伦的神话.

牛郎织女是相互守望的一对怨侣.苦苦相守,望眼欲穿,等待七夕的鹊桥相会.

娥皇、女英千里寻夫,终于在君山上找到了丈夫舜的尸体,情深处,泪洒斑竹,化为两重山,守护着一代帝王舜的墓地——君山.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焦仲卿和刘兰芝,相守不成便赴死化作相思鸟.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看着远方守望自己的目光,又怎舍得离开?

他们因情谊而守望,因守望而被世人传颂.他们的守望饱含辛酸,又同时拥有着幸福.一个人若能牵挂着几个人,同时又被这几个人牵挂,那他就永远不会孤单.若能做到“情通四海,心系天下”,愿意为天下的苍生赴险,那他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守望者.

我们每次上路前,也应该感谢一下那些孜孜不倦的守望者,是他们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懂得为天下守望一生.

■号脉

该文首段导引太平常,应该形象导入,引出中心论点.其次本文把四则材料放在一起笼统分析,有堆砌素材之嫌,应对每一则材料进行简洁的分析.最后,文章未展开论述便草草收场,显得仓促,缺少回环曲折之致.拟将原文修改如下.

■号脉

守 望

(引)天山的雪莲,以千年的深情凝望着蓝天白云;蓬莱的青峰,以永恒的姿势聆听着碧海涛声;栖霞的丹枫,以含情脉脉的目光翘首企盼着归巢的鸟鹊.

(理)也许世界上本就充满守望的目光,也许守望是世界上最动人的目光.

守望,是对情谊的最大考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经过时间守望的情谊才是真正的情谊.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守望者,创造了许多凄美绝伦的神话.

(事)(在“牛郎织女”事例后加)因为守望,他们拥有了比云霞更灿烂的美丽.

(在“娥皇、女英”事例后加)因为守望,爱情超越了时空而显得更加崇高.

(在“焦仲卿和刘兰芝”事例后加)于是,在比翼鸟的鸣叫声中,世界便多了一缕温馨.

(联)一个人若能牵挂着几个人,同时又被这几个人牵挂,那他永远不会孤单.若能做到“情通四海,心系天下”,愿意为天下的苍生着想,那他无疑就是一个伟大的守望者.王顺有、黄伯荣守望着祖国和人民,他们不就是神州大地上最动人的守望者吗?

(结)当人生失意时,我们是否能感受到远方那些支持和鼓励的目光?或是父母的,或是朋友的,或是二者兼而有之的.我们每次上路前,也应该感谢一下那些孜孜不倦的守望者,是他们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同时也让我们懂得守望天下苍生.有了守望,幽暗的小径上便会投来希望的曙光,生活中的雨雪便不会再寒冷.

第4篇 议论文—高考的脊梁系列五500字

让议论文的“脊梁”软下去之 “扇”出妙文无数扇形结构如一把折扇,以扇柄顶端的某个点为枢纽,自如开合.分论点与所论述的中心论点呈扇面状态,在紧扣中心立意的前提下,作者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写作时,大体分为两种情况:(1)分解论点.分论点平行,处于并列的关系.若干个并列的分论点是从中心论点分解出来的,又反过来支撑着中心论点.有的考生在安排这种结构时,容易偏离这个轨道,要么几个分论点不属于同一角度,要么几个分论点之间呈现交叉包容的关系,因而写出来的文章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扇面结构,也就不是一篇合乎逻辑的文章了.(2)论据并列.譬如吴晗先生的《谈骨气》一文,文章一开篇便提出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接下来作者从三个角度予以论述:以文天祥拒绝降元的故事,从“富贵不能淫”的角度来论证论点;以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从“贫贱不能移”的角度来论证论点;以闻一多横眉怒对敌人的故事,从“威武不能屈”的角度来论证论点.

请看下面一篇以“感动”为话题的考生作文.

■[病文]

无处不在的感动

湖南汨罗一中 炀 舟

感动如同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拨动我们内心深处的琴弦,那些萦绕而上的音符有着最轻盈的身躯,清风轻拂,轻轻落入每一寸泥土.

天空的感动

我时常想起一只孤单的鸟.它在惊涛骇浪中嘶鸣,它把嘴里的石头投入汹涌的大海,随即又像闪电般向岸边飞去……

后人称它为精卫.我不知道它的这种坚持需要多少毅力,弱小的鸟与咆哮的海是一种强烈的对比.然而即使注定是悲剧,它也绝不放弃.当内心的磐石裂开丝丝的缝隙时,感动便油然而生.

海洋的感动

海洋有时候是我们的朋友,有时候又是我们的敌人.我想,若海洋有感情的话,它也会被有的东西所震撼,比如多年以前的那个渔夫,还有那条鱼.

那一定是海洋中最不可思议的战斗.渔夫套牢那条大鱼,双手放开了船桨,可船仍在前行——原来,那条鱼虽然被鱼钩钩住了,却毫无投降的心思.渔夫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力量与鱼僵持着.

那个叫圣地亚哥的渔夫便成为了一种象征.那是一个关于海洋的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腾起的巨浪便是感动的心潮.

墙壁的感动

有个人为了装修房屋而凿开墙壁,却发现了一只被钉住尾巴的活着的壁虎.这个人纳闷,它的尾巴被钉住了怎么生存?它是如何捕食的?当另一只衔着食物的壁虎出现时,这个人才恍然大悟.

听完这个故事,我的眼前忽然明亮起来,原来阳光并不遥远,因为爱一直都在.

我想,不管是蔚蓝的天空,浩瀚的海洋,还是近在咫尺的一隅,都埋藏着感动的种子.

当感动无处不在时,我们便感到了幸福.

■号脉

与“天空”“海洋”相对应的概念应该是“大地”,而不是“墙壁”,所以原文选择的三个角度并没有构成一个合理的扇形,这成为本篇文章的硬伤(选择的事例也不符合逻辑,因为壁虎的尾巴虽然被钉住了,但是壁虎是可以断尾逃生的).修改后的文章应涉及到“陆、海、空”,从同一角度的三个层面来凸显文章的主题词“无处不在”.这样,三个事例才能够缝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论述同一个中心论点.加横线的文字宜作如下修改.

■药方

大地的感动

大地有着最广博的胸怀.当我们把一颗心交与大地,便能体验隐隐的感动,正如多年以前那个忧郁的年轻人,推着轮椅压过潮湿的泥土,心事随着车辙印嵌在泥土里一样.他后来以一篇《我与地坛》而闻名于世.时光如水,但有一种力量不变,因为它缘于大地的坦诚与感动.

我想,不管是蔚蓝的天空,浩瀚的海洋,还是我们脚下广袤的大地,都埋藏着感动的种子.

当感动无处不在时,我们应感到幸福.

第5篇 议论文—高考的脊梁系列二500字

莫让议论文的“脊梁”软下去之 文有“灵犀”一点通犀牛角在古代被视为灵异之物,因为它的中央有一道贯通上下的白线,李商隐有感而发,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以此比喻相爱双方心灵的契合与感应.“比喻”也可以说是一篇文章中的“灵犀”,我们不只把它视为一种修辞和语言艺术,也可用它贯串全文,经营议论文的结构.即通篇用一个比喻,一喻到底,让它在全文中飞针走线,前后贯通,将各部分内容巧妙连成一体.这样以比喻贯串全文,则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某哲学家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议论文中,思想以感性的比喻来显现,自然就会产生美感了.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写作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设喻突兀,不能循喻取理;不能将比喻贯串到底,宛如串珠断线,没有整体的美感;意象与思想剥离,生拼硬凑,不能做到形神合一;衔接不自然,不能做到水到渠成.我们来看下面这篇以“淡泊”为话题的习作.

■[病文]

淡泊是菊

湖南汨罗一中 雨轩

淡泊就如一朵菊花,让人久久回味.

淡泊以修身.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淡泊让花开灿烂,花落凄美;让云卷壮观,云舒飘逸;让人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以苔痕阶绿作点缀,以帘青草色进行渲染,以酒为食,以陋室为家.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读书而不求甚解;可以大呼“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后低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陋室清静,无丝竹管弦,无案牍劳形,则身心舒畅.游山走水,自放白鹿,以淡泊之故,德馨之由,可以修身.如此修身,身如白菊,异香满室.

淡泊以明志.

渭水垂钓,庄子面对楚王的重权相托,说自己要做拖着尾巴在泥土里爬的乌龟.

扬帆远航,约瑟夫·班克斯抛开安逸的贵族生活,甚至掷金无数,只因淡泊,只因求知,只因一心想探知绿色的世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抛开自身利益,只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他们不就是高洁的金菊么?用淡泊作火星,借以风力燎原,以燎原之势燃烧雄心壮志.

淡泊以致远.

他拥有了财富,但他还心系百姓.他在悬崖峭壁上行走,从与世隔绝的山崖间开启一扇希望之门,让贫困的乡亲探出头来观赏到世界的繁华.他再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在淡泊的舞台上舞蹈.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一个人淡泊了生死,他就真正成为了侠之大者.巨浪中的三进三出,危险面前的镇定自若,都源于心灵的淡然.

从镜头前走出,走出了戏中或真实或虚伪的角色,他是真正的濮存昕.他没有炒作,没有绯闻;他不摆架子,不耍大牌.他微笑,他行动,他默默无闻地用双手建筑抗艾滋病的防护网.他,感动你我.

他们不就是一株株丹菊么?悠悠菊香润泽着人的心田.贫者不戚戚于贫贱,如菊雅;贤者不汲汲于仕途,如菊淡;富者淡然于财富,名人不依赖潮流的吹捧,如菊心.给人生播下一粒淡泊的种子,培植生命的菊花,我们就真正走进了人生追求的高境界.修身是叶,明志是花,致远是香.

■号脉

原文运用了比喻的方法,但存在几个问题.首先,文章开头设喻显得突兀,给人感觉有点牵强,应该由菊花过渡,导出淡泊,才显自然.其次,各部分在论述时,先阐明思想,最后以菊花作“光明的尾巴”,淡泊修身、明志、致远的道理与菊花没有联系,这样一来,论述的思想与形象剥离,未能有机统一,而应由菊花特征引出做人的道理,方显水到渠成.文末又谈对贫贱与富贵的态度,有重复之嫌,并且末段与前文关联不紧,最后一句有节外生枝之感,应尽量与前文照应.另外,从整体看,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并列关系,没有充分利用菊花这个比喻把思想形象化.其实可以分立小标题设比喻论证,那么在议论文中,思想以感性的比喻来显现,自然就会产生美感了.按上面说的调整,很多文字也必须作改动,方能使全文的语言风格显得自然.拟将原文修改如下.

■号脉

开不败的菊花

小桥流水边观赏菊的雅然之态,风声雨声中品读菊的淡然之姿,风吹云散时回味菊的悠然之韵,它脉脉的幽香总让人想到君子的意趣.

菊之雅

人生也当如菊,在素淡中追求君子的雅趣.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花应该是白菊,花开灿烂,花落清雅;那云应该是开在天上的白菊,云卷飘逸,云舒素雅.去留无意,宠辱不惊,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是君子之风,君子之雅.

君子的生活有弦歌雅意,苔痕阶绿作点缀,帘青草色作渲染,他们以酒为食,以陋室为家.他们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读书而不求甚解;可以大呼“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而后低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们端坐桌前,无案牍,不劳形,身心舒畅;环顾室内,别无他物,唯有酒盈樽;游山走水,自放白鹿,栖身青崖.君子修身,唯吾德馨,尽显雅致,一如白菊,异香满室,雅满乾坤.

菊之淡

金菊临风怒放,默守一方净土.

君子心淡如菊,坚守心灵的宁静,在名利面前,淡泊明志.

渭水垂钓,庄子面对楚王的重权相托,说自己要做拖着尾巴在泥土里爬的乌龟.

扬帆远航,约瑟夫·班克斯抛开安逸的贵族生活,甚至掷金无数,只因不慕富贵,只求探索未知的绿色世界,只求登上真理的净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抛开自身利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他们不就是脱俗的金菊么?淡然而立,淡然而开,坚守着美丽,灿烂了人间.

菊之悠

丹菊盛开,异香悠远.

君子怀德,仁爱远播,心能致远.

他拥有了财富,但他还心系百姓.他在悬崖峭壁上行走,从与世隔绝的山崖间开启一扇希望之门,让贫困的乡亲探出头来观赏世界的繁华.他再现了愚公移山的壮举,拥着开拓者的光环在生命的舞台上舞蹈.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一个人淡泊了生死,他就真正成为了侠之大者,巨浪中能三进三出,危险面前可镇定自若,处之泰然,心已致远.

从镜头前走出,走出了戏中或真实或虚伪的角色,他是真正的濮存昕.他没有炒作,没有绯闻;他不摆架子,不耍大牌.他微笑,他行动,他默默无闻地用双手建筑抵抗艾滋病的防护网.他,感动你我.

他们不就是一株株丹菊么?情悠悠,菊悠悠,香悠悠.伴一缕清风,悠悠菊香远远飘去,润泽着无数人的心田.

给心灵播下一粒淡泊的种子,培植永开不败的菊花吧!即使风雨载途,霜雪凌野,你也能坦然安居斗室,心游天下,你的人生将会雅意盎然,心志澄澈,意趣悠远.

第6篇 列举事实证明式500字

列举事实证明式

模式要点:

写作议论文,除了观点鲜明正确、论证有力外,还必须做到论据充分可靠.而在诸多论据中,事实论据是考生用得最多的,“事实胜于雄辩”.应该注意的是,列举的事实,要科学可靠;要处理好典型事实和一般事例的关系,要对事实作必要的分析说明.一般说来,例子不宜举得过多,例子要有典型性;在叙述事实时,语言要概括凝练;要能紧扣话题旁征博引,撷英采华,处处流淌着墨韵书香,给人以证据丰富而实在的魅力!

例文

全国卷高考作文(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语)

2.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3.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

4.相信一切任何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相信自己,相信他人

相信自己是一种信念,它不是繁花如梦似锦,却如青松雪压不倒.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我们才会坚持到底,自信永远.

听取意见是一种气度,它不是高天辽阔无际,却如大海容纳百川.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气度,我们才会集思广益,从善如流.

不是吗?相信自己不意味固执己见;听取意见也不代表亦步亦趋.

唐太宗自由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他不怀疑自己的才能,但同时也接纳了魏征的“十思”,而不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

齐王也有管四方,理朝政的能耐,他也不会怀疑自己的才能,但他同时也接受了邹忌的“纳谏”,而使“燕、赵、韩、魏皆朝于齐”.

谁都不会轻易怀疑自己,可谁又能像前人那样善于纳谏,听取别人的意见呢?总以为“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势不两立,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或总以为别人无往而不胜,何必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在相信自己,满怀自信的同时打开那一个个布满友爱之心的劝烟箱呢?

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明天大地飞歌,相信未来有我们开拓.

相信别人,尊重别人,相信别人为你着想,尊重别人理想的选择.

是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它们如同玫瑰,刺痛了你我的手,但是,心灵的创伤要靠我们自己修补,手上的伤口还得让别人为我们包扎.我们相信自己会战胜困难,但我们从不否定他人的帮助,没有谁能独自生活而没有他人的帮助.

所以,不要固执,偏激,不要一味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有时别人的劝言犹如良药,虽然苦,却能根治你的病痛.也有时,别人的劝言犹如毒药,它的外表也许是鲜美的,但却能要了你的命.所以,我们让需相信自己,有选择地,理性地,明智地对待别人的意见.好的,拿过来就是;不好的,任它去吧,春风吹了又吹,花儿开了又谢,我们管得了那么多吗?

相信自己,你做到了吗?听取别人的意见,你会吗?

例文

过分珍惜是一种错

过分地、超出一定限度的珍惜,绝对是一件坏事.

我的父母都是从艰苦年代过来的,对什么都抱着珍惜的态度.有段时间,我在家里住,用完的圆珠笔顺手丢进垃圾桶.第二天,这支圆珠笔准会出现在桌上的玻璃瓶里———这个玻璃瓶是十年前的空药瓶.圆珠笔是父亲捡回来的.这种废旧的圆珠笔父亲积攒了一抽屉.因为舍不得丢弃废旧的东西,家里壅塞不堪,充满了垃圾:用坏的餐具,折了一条腿的木凳子……家居环境被破坏得一塌糊涂.要找有用的东西得翻拣半天.这是过分珍惜的结果.

有一年秋天,我给母亲买了一瓶护肤霜.一天早晨,母亲往脸上涂护肤霜的时候,不小心碰翻了瓶子,护肤霜洒了一些在桌上.我正要拿毛巾把洒落的护肤霜擦掉,母亲飞快地用手指将它们抿进了瓶子里,说:丢掉多可惜,这么贵的东西.结果,几天后,整瓶护肤霜都变质了,只好丢掉.这也是过分珍惜的结果.

过分珍惜还表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过分珍惜一份工作.其实这份工作并不适合你,你的价值也得不到更好的体现,甚至已成一种负担和痛苦,却舍不得放弃,一直用“工作难找,毕竟生活还算稳定”来安慰自己.结果你这一生就在这种痛苦的珍惜中堂皇而过,失去了更多发展自己的机会.这种过分珍惜是一种自我阻碍.

比如过分珍惜一段旧时光和往日的某个恋人.明明知道一切都已经结束,一切都已过去,再多的思念和留恋已无济于事,偏偏要沉湎于往事,痛苦不堪,不能自拔,结果忽略了近在咫尺的芳草,错过了眼前可以把握的更为美好的风景.这种过分珍惜是一种自我伤害.

生活的路太漫长,生命的容量太有限,我们不能在一种过分珍惜的心情中把什么都握在手里,放在心上.我们必须放弃一些无用的东西,给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腾出足够的空间,然后轻装前进,去追求一种充实丰盈的人生.

例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一句着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所以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莫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洋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这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着《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了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做梦,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着,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第7篇 鲜活形象议论式500字

模式要点:

为了证明观点或阐释论题,在摆在事实讲道理的时候,有意识地借助一些生动的形象的东西,比如描写某个鲜活的事物、介绍某个大家熟悉的艺术形象、引用某些脍炙人口的生动感人的诗词话语或家喻户晓的歇后语等来加强议论的形象性、感染力,这种论说招式即是“鲜活形象议论式”借助于形象的感染力来议论,可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加强说理的效果.写好这类论文,需要有一定的文学根基,需要有较高的语言描写能力.使用时要“因人制宜”.

例文

那一缕馨香

曾经,我们在日落中感叹一季夏花洒落的斑斓;曾经,我们在云卷云舒中体会洗尽铅华的宁静;曾经,我们在结合感情的波澜中降生,而我们父母对我们的爱就是这世上永不凋谢的最美丽的花朵.那一缕馨香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

对于花朵,它永远不会凋谢,因为它饱含世事的沧桑与真情,它的朵是永恒的;对于那一缕馨香,则是绵延不绝的,在遥远的将来,未知的国度,早已香气弥漫了.古时,便有父母对子女久长的爱.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岂非计久长而有子孙相继为任也哉!”

那份沉重、真切的爱,我们无法回报,唯有默默接受.

于是,我选择了在宁静、平凡的一天,早早地起,为父母做好早点,做好一切父母该做的一切:打扫、收拾……

在父母上班的时间里,做好一切我该做而平日里没有做的……

傍晚,及时地准备好饭菜,餐后积极地洗碗筷,随后,陪父母聊天……

简单的一天很快度过,而我却不能忘记这简单的一天.清晨,早早地起床,是一个多么严峻的考验.平日里,为了学业,毫无理由.而今,自觉起床,对我而言,好难.回想父母,每日、每年都是如此,从没有假期,也没有怨言.面对那些油腻的碗碟,平日里我是生产者,而现在我却要消灭它,还真“不忍下手”.更何况那冰冷的洗碗水,从双手直冻到心脏,这就是“十指连心”哦!窗台、家具、地面,每块地面,每个角落都必须擦试一遍,一尘不染.终于明白为什么母亲总说腰酸背痛,原来这些都是罪魁祸首.

……

原来这就是家务.

四季有规律地进行着冷暖交替,大自然就一直按照这样的规律不停地忙,而我们的父母亦是如此.而今,一次简单的角色调换就让我明白了一切,理解了一切.

原来,每个父母都把自己的子女当作一片戈壁滩,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在那里洒下自己的心血,播种爱心鲜花,让馨香弥漫那里的每一个角落.这就是他们一切付出的动力.

付出不求回报,这是人类闪耀着的最美丽的思想,就让这纯洁的思想化作那一缕沁人心肺的馨香吧!

例文

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们悄悄地走过,贪婪地看着这些晶莹珍贵的财富,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怀着一份爱的心情、感恩的心情,好好收藏,以作纪念.

沙滩上有颗饱经沧桑的贝壳,那是犹太人民族的故事.在二战被逼迫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时候,犹太人们仍抱着复兴的希望,他们从不放弃,从不妥协,他们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因为他们有一个信念———来自于哭墙.那堵饱经历史沧桑的哭墙,记录着民族的苦难与过去,光荣与梦想.每一个犹太人都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来到哭墙下,纪念自己的前人,正是这份纪念的心情,让这个民族保存着自信、坚韧,让他们再一次在地平线上高高站立.

沙滩上有一颗闪亮的贝壳,那是居里夫人对民族的怀念.居里夫人一生清贫,在年少求学之时已离开祖国.在科学领域里孜孜不倦追求多年之后,她终于在金属中提炼出“钋”这种放射性元素.她知道这元素将带给她数不尽的荣誉,而她,这位感恩的科学家,立即想到以“po”来命名这元素,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或许正是这份时刻惦记着祖国的心情,让居里夫人一直不懈努力着.之后,她又提炼出“镭”,并成为少数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沙滩上有一颗感恩的贝壳,那是作家三毛心中的那棵“草”.三毛在异地求学时曾经失落无助,就在这时,有一位陌生的同学送给她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并鼓励她振作起来.三毛的心灵十分感动,她在《有人送我一棵草》中写到:“草会枯萎,我不知道用什么方式纪念这位不知去向的同学.我只有把这份帮助人的心,这份感恩的心传递开去,去帮助更多的人.”三毛用她的真切行动做到了,她用细腻的文字和真挚的感情,感动和滋润着读者们的心灵,这便是她的纪念方式.

有人从黄河的各水段中采集不同的样板,来纪念创造灿烂华夏文化的先人;有人羁旅在外,仍随身带着泥土,纪念自己的祖国;而我们,在细雨纷纷的清明时节,总会带着思念,去纪念为我们幸福献出生命的烈士们.怀着一份感恩,怀着一份信念,我在沙滩上拾取几颗贝壳,珍藏在身,纪念历史,心中已准备好,创造未来.

简评

此文可以说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作为考场,作者能根据话题提示,准确、深刻地把握题意.选择“纪念”犹如拾起“沙滩上一颗颗贝壳”为组织材料的线索,串起作者精选的三个事例.三个事例,展现了纪念给人们心灵带来的各种真切的回响.文章叙事析理放得开、收得拢,将多种纪念方式及动机、意义,缝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心突出,可以看出作者写作的功底是扎实的.语言上,文字意蕴深刻,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看问题.以纪念的方式为角度,抒发了纪念情怀.写出了三种纪念:一是犹太人哭墙下纪念,保持民族风格;二是居里夫人用命名元素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纪念;三是三毛传送感恩来纪念那个同学.

不仅写了纪念方式,还写了动机和意义.

表达上符合散文要求,文字流畅,书写工整,文字有意蕴.

第8篇 民族的脊梁800字

我们读到了一个平凡的故事,再次感受到了伟大来自平凡.

一位漆工做了一件好事:在一次为人漆船的过程中,不声不响地将船上漏洞补好了.而这一平凡的举动,最终却救了几个年轻人的生命.

这样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当“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震撼杭城、感动中国的时候,他的姐姐说了这样一段话:吴斌一生很平凡,他只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让人们记住了他.

船主与漆工的故事,让我们领悟到深刻的人生道理.

首先,莫以善小而不为.漆工是在做生意.从一般意义上讲,船主委托漆船,我保质保量,按时漆好,就完成了任务.船上的漏洞是在漆船的过程中发现的,并不在交易合约内.漆工悄悄把它补好,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次,责任比金钱更重要.漆工进行的是有偿服务.发现漏洞,补没问题,提出加钱也顺理成章.但漆工想到的不是金钱,而是社会责任.修复船的隐患同样是他的职责.

漆工的行为让我们肃然起敬.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孩子们平安归来,心头阴霾烟消云散.送一大笔钱表达感激之情是船主最原始也是最真诚的方法.漆工却用两句平淡的话婉言谢绝:“工钱已经给过了”,船的漏洞“那是顺便补的.”

两句平淡的话,揭示了漆工在平时的工作中,一贯低调助人为乐,不分分内分外,不计报酬,视信誉、责任为生命,高大形象跃然纸上.

船主与漆工的故事,也深刻批判了金钱至上主义.救人生命,拒收一大笔钱,可见漆工的义利观符合当今时代精神,对金钱拜物教是有力鞭挞.

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船主与漆工的故事告诉我们,今天社会真正富有的人,不是富可敌国的富豪,不是沟壑难填的贪官,不是只会数钱的富二代,而是漆工.正是千千万万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漆工”,成就了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第9篇 以手为脊梁800字

“心存良知璞玉,笔写道德文章”,巴金老人如是说.用一只手握住一支笔,用一只手指点江山,用一双手托住道德脊梁.

曾经,我亦不懂,不懂在十年浩劫的黑暗枷锁中,总有人扪参历井,仰天痛哭.他们栖身于牛栏猪棚之中,食糟糠,饮泥流,亦不肯低下呐喊的头颅.这是为何?终于我读到了老舍先生与小狗包弟的真情大爱,我读到了马寅初“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倔强与不挠.

是他们,用布满岁月痕迹的手紧握着笔杆,花白了头发却孜孜不倦地在砚纸上行走.化笔为匕,如鲁迅先生所冀,文人们以手为脊梁,摸着自己的良心随社会前进.

也曾,为社会道德的滑坡而捶胸愤然;也曾,为市侩人心而悲悯气急,但最美妈妈吴菊萍用双手毫不犹豫地托住了初生的婴儿,我看到母性的光芒;年过古稀的医者吴孟超秉持他谦逊的仁心,一直持刀伫立手术台,用手挽住了医德,我看到了老人不变的纯真;花季少女孟佩杰用一双小手照顾母亲,自强自立,我看到了“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那份爱与孝.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正直,中国便不会堕落;你善良,中国便不会沉沦.愿我们,以稚嫩双手,凭赤子之心,支撑起我们的中国.

春秋战国,群雄混战,杀人盈野,民不聊生,但人们都退缩了吗?儒者在颠沛流离中寻找王道之始,孔夫子遍访中原,推广仁义之道,用手,镌写儒道细文;战者在流血漂橹中寻找“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法,韩非子用手写就兵法传奇,止戈为武.

他们,用手书写丰满理想,用手创造力量,为自己插上翅膀,无论是在战火弥漫的远古还是在层楼耸立的如今,都飞出了他们自己的一片天.

可曾听到快门按下的“咔嚓”声?这就是以道德为信义的记者在定格真相.他们有的不顾堪忧生命,毅然前往战地忠于工作;有的不顾“上级压迫”,坚定地深入群众,挖掘真实生活.他们一点一点地用手记录,用手拍摄,给我们最真实的社会.

这些都是中国的勇士斗士们,他们伸出双手只为送上温暖服务,他们敞开心灵只为澄静世界.他们以苦守的姿态,以自信的眼神,以坚毅的面庞,以倔强的精神,以热情的双手拥抱这个世界,撑起这个世界的脊梁.

第10篇 钱学森是中国人的精神脊梁500字

缅怀钱老,不妨学学其人格精神

大师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钱学森留给我们的,永远是充满神秘色彩的爱国符号,而其历史功勋更是铸就了难以逾越的丰碑.11月1日,新华社发表了《“钱老就是我的亲人,就是我的恩师”——秘书兼学术助手涂元季缅怀钱学森》的文章,让笔者对一代大师有了新的了解和认知.除了奉献和爱国情怀,钱老身上散发出的人格力量,同样可学,值得尊重,值得宏扬.

反对浮躁和作假歪风.有人把在钱老指导下发表的论文署上他的名字,钱老很郑重地给作者写回信说:“把我的名字放在文章的作者中是不对的,我决不同意,这不是什么客气,科学论文只能署干实活的人.”再环顾当下,浮躁盛行、作假成为潜规则,就连曾经圣洁的高校也成为重灾区.近年来,高校学术造假丑闻屡屡发生,不学无术者有之、挂羊头买狗肉者有之、金钱权力开路者有之、请枪手捉刀者有之,再想想钱老为署名的较真劲,实在让人为当今学术道德地沦丧而悲哀,更为钱老的高洁而钦佩.

不居功自傲.钱老一向反对人家称他为“导弹之父”.钱老反复强调,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的研制成功,是几千名科学技术专家通力合作的成果.反对“导弹之父”称谓,既表明钱老的谦逊,也表明他内心的自省,更有着强烈地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面对荣誉、面对光环,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定力.钱老反对“导弹之父”称号,季羡林请辞“国学大师”帽子,体现的正是传统知识分子内心所坚持的学术操守.反观当前,不少人挤破头要搞虚名号充门面,发表了两篇文章,出了两本书,电视上露了两次脸就以“大师”自居者大有人在.如今是一个流行的时代,也是一个“大师”贬值的时代.季老钱老的相继离去,真正的大师又有几人?

“在任何新的领域,我们都是小学生.”笔者认为,钱老这种理念,确实值得许多人好好学习.人贵有自知之明.可有些人恰恰恰缺少自知,不懂得自谦,一招鲜吃遍天下.有人讲了两篇三国故事,就敢到娱乐节目当评委;有的人刚主持了两场节目,就敢在大学客串教授;有的官员连会议名称都没搞清楚,就敢滔滔不绝发表重要指示.没有人是全才,不懂也没关系,怕就怕不懂的人还要装懂,最后还要发号施令就麻烦大了.

钱老看到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时,说“真是心急如火”.一位只能座在轮椅上的老人,在风烛残年之际,依然关注社会腐败现象,关心国家大事,如果没有对国家的深厚的感情和浓烈的爱,是断然不会“心急如火”.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明哲保身的多了,关心自身利益的多了,钱老身上透射出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社担当,在当今时代格外弥足珍贵.

真正的大师,除了事业的建树外,还有着崇高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缅怀钱老,感叹仰慕后有所悟:天才是无法复制的,而世间更多的是凡夫俗子,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大师,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完人,但至少可以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我们无法复制大师的学术成就,但可以复制传承大师的人格,注定会受益无穷.

第11篇 写好2010高考议论文的新技巧 附范文一篇500字

谈到议论文的结构思路,则必说“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套逻辑严谨的写作模式,但现实的问题是,面对今天崇尚创新、推重个性的一代学生,他们需要探究一些思维有个性、表达有突破的写作方式.这里介绍一种 “回环叠唱法”,这类文章的特征是,当中写了几个各有光彩的片断,人事不同,而神韵相似,文章在各片段醒目之处,使用大致相同的一句话,一而再,再而三地迂回咏唱,反复渲染,既使全文紧紧联成一体,又能把浓烈的情韵传染给读者.

例文

境出南山

有一种境界,它游离于世俗标准之外;游离于金钱权位之外;游离于声色犬马之外.它仿佛飘渺不定,仿佛似有若无,甚至仿佛无关紧要.但是,它撑起了一个人的脊梁.

它,出于南山.

那位彭泽县令该是只愿呆在自己的南山之下了.当他决绝地说出“不为五斗米折腰”时,便开启了南山脚下的一方境界.

陶渊明穷困潦倒,甚至连沽酒的钱也囊中羞涩,只得寄望于友人的馈赠.可是,他不仅没有颓然消沉,反而自得其乐得很.因为他结庐的那个人境,没有车马之喧,只有日夕佳美的山气,只有相与返还的飞鸟,只有东篱边的那捧菊花,和那一抬头便慢慢显现的南山.

于是,那就足够了.

精神既已为之舒展,万钟于我又有何加焉?

然后,这方境界出乎南山,进了一个人的酒杯,摇曳生姿.

青莲本是可以在那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呆下去的,可是他偏不,他偏偏要高力士为之脱靴,要贵妃为之捧砚.他不在乎天子之宫,固执地不上天子之船,固执地酒家眠.

于是他离开了,离开了那歌舞升平的皇宫大殿,那个物质极其丰富而精神极其匮乏的地方.

他仰天大笑甩门长扬,何等疏放!他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岂不正脱胎于陶潜所鄙夷的“五斗米”吗?

率意如李白,无钱时他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于是,那也就足够了.

失之者财物,得之者岂止一坛美酒而已?这更是一种精神的张扬啊!

再后来,这方境界出乎于酒觞,进了一位女子的青袖之中,暗香浮动.

清照不算是大富大贵家的女儿,却与夫婿心心相印,收集金石字画,不亦快哉!

为了金石,他们在集市上脱衣易之,为了金石,他们相对惋惜,只恨钱少.

他们爱财,为了研究金石而爱.为了研究,他们倾囊而出,生活简朴,因为清照心中,一直有一位敬者,否则她不会取他《归去来兮辞》中的“容膝之易安”而自号,也不会把酒只在东篱.

于是,那真正够了.

将毕生之精力财力寄托在毕生的事业之上,是何等乐哉?又是精神何等的享受!

他们共同追求一种境界,这境界来自南山,犹如日,犹如月光,照亮人前行的方向;犹如杖,犹如指南,坚定人前进的步伐.

这境界,告诉我们物质为何精神又是什么.

它去向无穷远方.

以上文为例,想使“回环叠唱”法写就的文章出彩,最要紧的还不是如何写这个“叠唱”的句子,应该在如何写好几个精选片断上.陶渊明、李白、李清照这三人的人生经历各不相同,关键看作者怎样写好这三人处世“游离于世俗标准”,且活出各自的真性情.这就像按快门不算重要,重要的是怎么选景,怎么调焦距、调光圈.写作上若采用“傻瓜”相机操作法,其作品有几人会叫好呢?

第12篇 常见作文文体之议论文500字

高考专题辅导:作文文体-常见作文文体之议论文

议论文重在说理.道理贵在深刻而广博.但是太多数学生都只满足于树立明确新颖的中心论点,而缺乏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形成了观点加论据的简单议论文.语言平淡、苍白,思维缺乏张力.

第13篇 2010年高考考前议论文探秘之新材料作文审题的矛盾切入法500字

新材料作文审题的矛盾切入法

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高考语文的命题模式一直处于不断探索之中,尤其是作文题的命制,也正稳步向更大的自主性、选择性和探究性方面努力.新材料作文作为一种新的作文题型,近几年来倍受关注,尤为全国卷和部分省市的命题专家所偏爱.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更需要开启学生的发现能力、认知能力,更能提供给学生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的机会和权利.“新”就新在了立意的放宽上面,这样也就使得作文有更多的写作角度,有更多的写作个性,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改的新精神.

新材料作文的备考难度相对较大,原因在于:首先:作文提供的材料多为叙事性材料,并且大部分并没有很明显的提示立意的词句;其次,考生长期以来缺少思维训练,对材料不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容易审题走偏;第三,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还没有形成既定的认识,各地各校各一线教师对作文的审题存在不统一的看法.因此,就出现了考生不知怎么写、教师不知怎么改的备考局面.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就是要进行有效的审题思维能力的训练.针对新材料作文大多为叙事性材料的特点,这里提出一种新的审题立意的切入点——矛盾切入.

所谓矛盾切入法,就是找到材料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组或多组存在着反差或者矛盾的关系,然后分析造成矛盾的原因,进而确定写作的角度和立意.

一、材料的矛盾

矛盾切入法,主要是针对叙事性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而言.综观近几年的高考和模拟考的作文题,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反差或者矛盾.这种反差或者矛盾实际上就是材料中存在着鲜明对比的若干组关系.这并非命题者有意为之,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本来就是与矛盾密切相关的.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卷)

小兰和妈妈都喜欢听小鸟唱歌,看小鸟飞翔.母女俩第一次养鸟,母亲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母女相约要好好对待小鸟,这次养了一个月,小鸟长得很好.但是朋友说,你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的自由唱歌、自由飞翔的权利,母女俩依依不舍地把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参加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放生活动既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的有好几百人,一声礼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十.母女下山后,听见花鸟市场的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鸟儿的需求量大增,要每天起早摸黑捉鸟才能供得上.

要求: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个作文题没有提示性的引语,自主性似乎更大,但实际情况是,考生审题时却找不到明确的方向.

试着把材料中存在着反差或者矛盾的关系逐一找找出来:母女俩喜欢小鸟与二人未善待小鸟的矛盾;母女俩养鸟与剥夺小鸟自由的矛盾;母女俩参加放生活动与市场老板借捕鸟发财的矛盾;放生活动的盛行与鸟儿捕捉量大增的矛盾……这些矛盾是统一在材料之中的,审题之时只要从中选择一个矛盾作为切入点,就基本可以把握好材料的含意,找到思维的聚合点.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

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旅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小幼龟是个“侦查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个作文题存在着反差性更加强烈的矛盾:游客的好心之行与海龟的最终结局的矛盾;游客的好心之行与老鹰的捕杀海龟的矛盾;海龟的小心翼翼与最后遭遇伤害的矛盾;老鹰被赶走和最后飞回来的反差……这基本上就是材料所展现的立意的方向,从这样的角度去切入思考,审题的思维不至于在一个点上展开,而是在一组关系上展开,基本可以避免偏题甚至离题的错误.

对以上两个材料的矛盾的列举,可以大致归纳一下新材料作文的矛盾类型:

1、做法(想法)与结果的矛盾

材料中的人物或事物做了某一件事,或者有某一种想法,但是结果却与他们的初衷存在极大的反差.比如例1中的母女俩参加放生活动,本意是慈善的,却导致了鸟儿的捕捉量大增的事实;例2中,游客好心赶走老鹰,却传递了错误的信息,导致海龟遭遇不幸的命运.

2、不同人物(事物)之间的矛盾

材料中所提供的人物或事物也许不止一个,不同的人物或事物之间的想法、行为以及最终的结果可能存在极大的反差.比如例1中,母女俩和市场老板之间,想法、行为截然不同;例2中,海龟与老鹰在对时机的把握上存在着明显的反差.

3、时间的先后的矛盾

材料中的人物或事物的想法、行为在时间的横轴上的前后不一,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比如例1中,母女俩一开始未善待小鸟,到后来善待小鸟、参加放生活动;例2中,老鹰被人赶走,后来又再度出击.

事实上,材料中所出现的诸如此类的矛盾,总有一类矛盾是主要的.主要矛盾往往是反差最大的最激烈的矛盾.抓住此类矛盾进行审题立意,实际上就是抓住了材料的主要倾向和主要立意.当然,新材料作文要求的是选择一个角度构思,因此,有些次要的矛盾自然也就可以成为立意的思考方向.

第14篇 求美更求和谐 谈议论文章的开头500字

古人讲究“凤头、猪肚、豹尾”,意思是文章的开头要引起人们的审美感受,感到引人入胜,愿意读下去.所以在中学生作文中,开头求美已蔚成风气,目的是用精采的开篇艺术来吸引老师的眼球.我们在评改学生作文或审阅学生投来的稿件中,确也发现不少文章,开篇文采蜚然,令人拍案叫绝,但再读下去,就会发现内容空泛,“底气不足”,给人一种失落感.其实,文章是一个整体,开头和结尾只是这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和整体和谐的开头,才是好的开头.如果是“猪肚”,配上“猪头”、“猪尾”未尝不是最合适的.开头艺术主要是与其内容相谐适,为内容的展开创造一种“机势”.尤其是议论文章,开篇应该写得生动、精警,如异峰突起,令人耳目一新,但这样做只是为论点的阐发和说理层次的展开创造一种机势,使下面的层段写起来更顺畅,离开了这一宗旨,美丽的开头就变成了“哗众取宠”,令人生厌.

生活如酒,或馥郁或清冽,它需要有心人去品尝;生活如画,或多彩或灰暗,它需要一颗蕙质兰心去体察;生活如风,或凛冽或和暖,需要一双手去感知;生活如歌,或轻快或低靡,需要一只用心的耳朵去聆听.酒有清冽,画有灰暗,风有寒冷,歌有低沉,一如生活,不会一路坦途,面对风雨,面对挫折的乐观与旷达,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文章的开头用了四个比喻,构成排比句,确实增色添彩,作者运用比喻的目的,旨在论证生活的“两面性”,它有顺境,亦有逆境,有坦途,亦有挫折,面对挫折怎么办,文章顺理成章地推论出结论:应当乐观而旷达,而且要将其做为一生的追求,意思是要形成一种性格:笑看风雨,笑对人生.

论点树立之后,围绕论点进行阐发:先用例证法:“形容枯槁的屈原一声长吟,‘路漫漫其修远兮",无惧无畏继续上下求索;乌江畔血染征袍、极度疲惫的项羽,一声断喝,力拔山兮气盖世,但苍天不佐,任鲜血点染乌江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一声轻叹,放达而飘逸,临清流而赋诗;侠气与才气纵横的李白一声长啸,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然后再用引证法:“《易经》中有句话: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然后得出结论:“生活中,坦然而执着,顺境中,居安思危,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我们面对生活亘古不变的准则.只有如此,才可以去留无意,宠辱不惊.坐看庭前花开花落,笑望天间云卷云舒;岂不惬意哉!”

刘勰说:“论如析薪,贵能破理”,劈木柴要顺纹理,要寻找到最好的切入口,使之迅速破裂.写文章也如此,切入口选得好,说理就顺畅.切入口不止一个,议论文可以迂回入题,你可以从这边迂回,我可以从那边迂回.

人只有一生,我手只握一个筹码,手起处,转骰间已报出点数,属于我的搏戏已告结束.盘古一辨清浊,便过三万六千载;李白蜀道不通的岁月,“忽忽竟有四万八千岁”,神话中的樵夫一驻足观棋,便已柯烂斧锈、沧桑几度.

是啊,人生如此短暂,为何拒绝阳光射入潮湿的心扉呢?为何让悲观失望甚至主观臆想的阴影笼罩在你那本应是“雄姿英发”的面庞呢?

应该说文章的开头有文采,连用三个神话和传说,旨在说明人生苦短,日月如梭,正因如此,我们就应该让有限的岁月过得愉快而充实,让生活充满阳光.

但是,神话毕竟是虚妄的,用来作为论据来证明时光短暂本来就勉强,再用以证明应笑对人生就更加牵强了.另外,把乐观地面对生活的理由归之于人生只不过是一场搏戏,也缺乏说服力.对赌博者来说,赢不足喜,输不足悲,“胜败乃兵家常事”,这种“乐观”带有“麻木不仁”的味道,它和面对生活逆境的达观和奋斗不息精神是两回事.仔细分析,这篇文章的开头并没有起到为下文张本的作用,反而有“卖弄”之嫌.

“万事开头难”,文章如何开头,必须从整体构思、全文布局来考虑,开头是凤是鸦,也必须从整体效果来衡量.

第15篇 议论文写作十忌500字

一忌审题片面,要把握主旨.

近年高考作文,大多为提供材料写议论文.考生只能在材料提供的范围选题论述.但因许多考生草草看题,浅“思”辄止;只重一点,忽视全面,使得所论述的问题与所给的材料的主旨命题的意图和要求,超过材料的范围或没有涉及到有关材料,就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例如1984年高考作文题,题目中的两段对话,实际上是让你介绍当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而尚未解决的问题.你应该从学生你自己写作和老师教学两个方面来谈如何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可是,不少考生却不是这样,仅仅谈学生作文的艰苦,这就犯了片面性的毛病.又如,1996年高考作文《我更喜欢漫画》,可不少人写成《我喜欢漫画》,忽略了“更”字,没有对两幅漫画作比较分析,写得再好,也只能得第三档分.

二忌论题贪大,要准确简明新颖.

考试作文,文章的主旨由自己确定,千万不要贪宽求大.“范围大了,你一定讲得不深入,不透彻”王力《谈谈写论文》.考生一定要根据文章的主旨,选择合适的角度展开论述.例如1997年高考作文题,有的自拟论题为《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有的考生自拟论题为《雷锋精神永放光芒》.相比之下,前者恰当可行;后者则大而无当——即使你知识渊博,具有驾驭庞大题材的能力,也无法在考试时间内“言之有理,持之以故”去完成自己的论证,至少写不深刻.又如,1995年高考作文:有感于《鸟的评说》,自拟标题有:《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人》、《金无足赤》、《正人必先正己》、《牢骚太多防肠断》,按这些观点鲜明、蕴含哲理的标题行文,考生就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三忌下笔拉扯太远,要小巧俊美.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话足以说明文章开端的重要.从文章的本身来说,开篇是文章的“切入口”,是文章的脸面,宜紧扣题意,提出论点,一锤定音;从阅读角度来说,开头是阅读老师首先接触的部分,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影响最大.而许多考生一味贪大求全,人为地长出赘疣开头前有“笼盖”,此乃考试作文的一大通病.与此有关的连锁反应是“前面有余,而后面不足”;头重脚轻或有头无尾.常见议论文开头的方法有;直接提出论点、间接提出论点、迂迥提出论点.如1998年高考作文《习惯》议论文的开头:“一个人,总会形成许多习惯;一个社会,也有其习惯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各种各样的习惯呢?我想,我们应该敢于创新,不受习惯的约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所作为.”这个开头,在一句分析之后,即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提出中心论点:“我们应该敢于创新,不必受习惯的约束.”美如“凤头"!

四忌立意雷同,要独僻蹊径.

中学生写文章时,常按求同思维习惯思维去进行文章的立意,因而囿于陈规俗套,步于人后,很难出新.要想文章出新,在立意上与众不同,方法之一就是运用逆向思维,对司空见惯的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想一想”,因思考方向不同,往往会有新颖独到的发现,出奇制胜.例如1991年高考作文题《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任选一题.大多数考生因为学了一点辨证法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第二种,写法用例自然有雷同之处,给阅卷教师以味同嚼蜡的感觉,想得高分是很难的.而假若此时选择第一种,由于所选论题与众不同,已经有了新意;接下分析、说理,由于“熟”而头头是道;最后逆向思维简要分析少数人近墨不黑.文章就会新意迭出,岂不高一个分值?

五忌用例不当,要扩大幅射面.

事例是议论文的重要论据之一,典型而有力的论据具有无法替代的论证效果.但有些议论文虽然列举了不少事例,可信度仍不强.原因之一就是选用的例子拘泥于一隅,不具有较大的代表性.一般说来,用作论据的事例应注意古今结合、中外兼收,文理渗透——所有适合于说理范畴的,都可以作为撷取之例.这样的论据才具有代表性.例如,1989年广东高考作文《失败是成功之母——由世界上第一辆火车跑不过马车谈起》的展开段:“其实只要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便会发现,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才取得伟大的成绩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落第之后,愤而著书,才写出《聊斋志异》;著名化学家欧立希经过六百零五次的失败,才发明了药物六o六.有“发明大王”之称的爱迪生,一生发现了一千多件新产品.但每一个新发明的诞生,他都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在一次新发明的试验过程中,他失败了八千多次,但他仍然乐观地说:“失败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八千次失败,起码使我知道了有八千个办法行不通.”由此可见,不经失败,便没有成功的果实,害怕失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或许今天的失败,正预示着明天的成功呢!”试想,如果作者仅用清一色的“进口”例子,是令人难以信服的.

六忌“油水分离",要深入论证.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作文对所举论据不知如何去分析,在举出论据后就圈句号另列其它论据.当堆砌了大量论据之后,便“由此可见”,从论据直接跳到论点,结果使议论文变为“论点+论据”.这类文章,观点是观点,例子是例子,油水分离,不能融为一体,怎么能有说服力呢?油水分离,常见的错误有:例而不议、引而不证.正确的做法是在列举事例之后或引用经典之后,依据论据的性质,向论点的方向进行分析:或揭示事实的要点,或揭示事例本身的因果联系,或挖根追源,或假设推论,或比较分析.譬如毛泽东同志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作者在列举自由主义的十一种表现之后,便对自由主义的危害、来源、实质一一作了剖析,步步深入,层层递进,令人信服.

七忌以叙代议,要叙得简明.

有些考生在运用事例论证时,事例往往是生活的实录或原材料的照抄照搬,甚至在叙述时尽情发挥,结果一篇800来字的文章,叙述却占了大半篇幅,这就是“以叙代议”.它使一篇议论文面目全非,文体难辨!事实上,议论文引用的事例,不像记叙文那样的要求形象生动、情节曲折.议论文的叙述力求抓住人物、事件的本质特征或精神实质,进行高度概括与浓缩,做到简明、干练.例如,1980年高考作文题是供料作文.试题上给的是一篇短文《画蛋》,要求考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读后感,题目是:《读 画蛋 有感》.某优秀作文的开头是:“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是不假.依我看原因有二: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名师’,也出不了‘高徒’.名画家佛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达·芬奇,便是很好的一例.”此文一落笔,就把《画蛋》的要点概括成一句成语“名师出高徒”,何等精当.

八忌说理杂乱无章,要条理分明.

对于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说清楚,就扯那个问题,那个问题没有说清楚,又扯其它问题;有时把几个问题放在一起,扯来扯去,没有一个头绪,没有一个中心,没有逻辑,叫人不知所云,令人莫名其妙.这一通病尤其表现在关系型的作文题中.例如1986年高考作文要求以《树木·森林·气候》为正标题、副标题自定作文,有不少考生就犯了这一毛病.写作此题宜下笔一两句话就要点清题目中三者的关系:树木与森林之间属于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森林与气候之间属于辨证统一的关系.然后把这三者的关系引申到“个体·群体·风气”上,重点逐层论述三者的关系;一是个人风气和群体风气的关系;二是群体和社会风气的关系;三是社会风气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最后号召大家都来做一棵调节社会风气的树木.这样的文章,分层说理,条理清晰,怎么能不赢得阅卷老师的高分?

九忌远离生活,要贴近时代.

白居易曾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鲁迅也说过:“对于有害事物,立即给予反响或抗争.”我们写议论文一定把握时代的脉搏,选择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点的材料,使文章富有新意.这就要求我们每天看报纸、读时文、听广播、看电视、注意这个“时代”下的“事”.然而,事实上,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闭目塞听,宛如“套中人”.因此,他们写议论文、论点平稳、论据陈旧.例如写先进:老是雷峰;谈奋进:外有爱因斯坦,内有陈景润;议反腐,正有方志敏,反有刘青山.而那鲜活的徐虎、孔繁森、李素丽、王宝森、陈良宇等却被轻易放过了.这样舍“新”求“老”,又怎么能不使一天要阅上百份试卷的老师生厌呢?再如,1996年高考作文题:《我更喜欢漫画()》.很多考生由于不贴切时代生活;一味就两幅画揭示的医德医风进行议论,而不能就画的深刻命意去联系相关的世态人情一一领导部门,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管了;青年学生,该学的不学,不该学的学会了;奖懒罚勤等等.这样的文章,其思想观点与当前的形势不相吻合,文章立意平平,千人一面,怎么能得高分?

十忌结尾草率,要发人深思.

结尾的好坏可以影响一篇文章的好坏,一个精彩的结尾,可以使文章灿然增辉;一个低劣的结尾,可以让全文黯然失色.好的结尾,或归纳总结,深化论点;或呼应开头,严谨慎密;或言简意丰,给人以启迪;或发出号召,催人奋进;或引用格言,重申论点;或正反对照,优劣自现;或笔势雄健,发人深省.结尾在句式上以短句为主,整散结合,宜多用祈使句、反问句、陈述句和感叹句.例如1997年高考优秀作文《人字是支撑的结构》一文的结尾:“付出不一定有回报;然而,没有付出,绝没有回报.伸出援助的手挽起来,是一个天;撑起来,就是高大的‘人’!”再如《该做!该做?》的结尾:“该做!该做!”这样的结尾照应文题,短小精悍,像“豹尾”.

高考作文质量的好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这种因素有知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上面谈的十忌都是知识上的,务必请每位考生注意. 冠华作文网

第16篇 思辨,高考议论作文“核元素”500字

大家都知道,高考作文大都是以考“议论文”为主的.因此,在文章里能够以“哲理思辨”来表达,就十分重要!所谓“思辨”,简而言之,就是“思考辨析”.那么,你怎么去“思考辨析”呢?在此教你学会四种“思辨”表现形式.

第一种,内涵周密的思辨性.在撰写文章的前夕,你首先要对题目进行全面的审察,不要遗漏一个议说的可能项.比如,我曾出过一道题为《谈“学问”》的大作文,请应届毕业生来习作.不少同学都东拉西扯的说了不少道理,然而却不能“科学周密”地将“学问”的全部内容论证到.我在进行作文评讲的时候,就给同学们写了下面四个写作提纲,它们分别是:(1)、“只学不问”,是“掉书袋”;(2)、“只问不学”,是“偷懒虫”;(3)、“不学不问”,是“大白痴”;(4)、“又学又问”,是“智慧人”.我用形象化的比喻,来告诉同学们:“学”与“问”,实际上它有四种辩证关系.所以,你在论说时,一定要“面面俱到、不可缺一”.由于“人生阅历与实践经验”的不足,同学们在撰写作文时,往往会“挂一漏十、偏面不全”.而改变这一毛病的最有效方法,那就是多多参加“社会实践”,从中“观察、体验、了解”之.

第二种,开掘深邃的思辨性.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应该认识到:任何事物,它都是“一分为二”的.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么你对2011年的上海高考大作文,就不会有误解了.比如,我曾出过一道有关牙买加百米女运动员奥迪的材料作文,全文如下:“42岁的奥迪,在国内参加选拔赴‘北京奥运会’的女子百米竞争.我们知道,一般运动员的最佳竞技时期是18岁到25岁.然而42岁的奥迪,在预赛里就被淘汰了,因为她没有跑入国际田联规定的百米比赛起码资格线.失望的奥迪,流着热泪,只能低头慢步走出田径场.请自拟题目,撰写800字的议论文.”怎样理解本材料的正确内涵?我们知道,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不离不弃、顽强拼搏.人道中年的奥迪,依然在自己钟爱的事业上奋斗不已,即使失败,也毫不后悔.“精神”比“金牌”更显重要,奥迪的精神,就是“永不言败,在挫折中奋勇挺进”!她“虽然成绩失败,但却是精神的成功者”.

第三,逆行反跌的思辨性.这是一种“理念持续引伸、反向深化分析”的议论形式,在议论方法上我们把它叫做“归谬论证”.这种说理,是思维的流程作逆反假设,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第四,对立统一的思辨性.在现实生活中,“苦乐、祸福、爱恨、毁誉、美丑、好坏、成败、”等等事件,它都是“运动、发展、互转、变化”的.此外,“快与慢”、“个性与共性”等社会现象,从根本上看,也都应该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承”的.我们一定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写高考作文时,你就不会产生疑惑或偏颇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春天的声音作文400字 寻找幸福的作文 英语作文万能套用 九峰公园作文 星空的作文 国庆一事作文 写游乐园的作文 有关家人的作文 秋天作文小学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作文 小鸡作文100字 一次难忘的旅行作文300字 介绍自己家人的作文 爱在心口难开作文 音乐带给我的快乐作文 描写芦荟的作文 家务事作文300字 蜘蛛织网的作文 月亮的心思作文 我学会了滑板车作文 红歌作文 我学会了感恩500字作文 国庆景色作文 关于葫芦丝的作文 狗作文五年级 关于规则的英语作文 用心做事作文 以菊花为题写一篇作文 三年级作文童话故事 母校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