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读史记有感2000字

2020-11-06 22:05:01
相关推荐

看完了王立群先生的新作《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项羽的影子投射在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项羽有太多的遗憾,或者说本该成为英雄的人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但是他身上具有的素质断定了项羽这一生成就不了统一中国的帝业,辛苦打下的天下只能拱手让给刘邦。姑且不论项羽霸业未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但是读完此书后,觉得项羽乃至楚汉争霸对现代企业管理有如下启示:

1、单打独斗永远 团队作战:“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古语在项羽和刘邦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前者是失败的淋漓尽致,后者是成功的淋漓尽致。君不见,刘邦身边人才济济,文有张良、陈平、萧何等,武有韩信、樊哙、彭越等,也正是这些文臣武将充分弥补了刘邦个人能力的不足,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型团队,最终成就了帝业。而反观项羽,绝对是当时的单打冠军,名副其实的霸王,但身边真正派得上用场的得力助手又有几人。我们能记住的好像只有“亚父”范增和“堂叔”项伯,前者说实话也不是什么高水平的谋士,后者更是“吃里扒外”,不下三次救助了深陷危机的“亲家”刘邦。

2、最高领导人永远应当戒骄戒躁:项羽是霸业的创造者,同样也是霸业的摧毁者。由于自身能力超强,所以在项羽的眼中和心中几乎看不见能人,几乎看不到别人的长处。项羽的“不容逆耳”、“刚愎自用”、“心胸狭隘”、“所封不当”早就妇孺皆知。这里只想特别指出他性格上的一个致命弱点:易发怒。纵观《史记》,有关项羽的记载用得最多的两个词就是“怒”和“大怒”。整个《项羽本纪》记载了项羽一生中只有一次笑,那就是乌江自刎前的仰天大笑。实际上,项羽身上的弱点同样在很多企业的创业者和最高管理者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所体现。无论如何,即使昨日如何伟大,如何成功,都应当戒骄戒躁,永远不要成为企业继续创造辉煌的绊脚石。

3、战略永远 战术:对照项羽和刘邦,项羽是一个缺乏战略大局观的人,而刘邦在张良等人的辅助下则步步为营,很好地实现了起初的战略布局。荥阳会战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在这场耗时28个月的楚汉争霸中最长的一场战役中,项羽的疲于奔命就是“只重战术、没有战略”和“注重一城一池,没有大局观念”的鲜明体现,虽然荥阳大战从表面上看是以项羽的胜利而告终,但是真正的胜利者却是刘邦,除了双方“中分鸿沟、楚河汉界”,韩信还控制了整个黄河以北的广大区域,形成从北面、东面包围项羽的态势,为最终的十面埋伏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石。

4、虚心学习竞争对手的优点:论个人天赋,项羽应当强于刘邦。但为什么二流的刘邦最终战胜了一流的项羽,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刘邦的“三善”:善听、善用、善赏罚。翻译成现代汉语,刘邦是一个从谏如流、善于倾听;能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岗位;奖赏分明的优秀领导人。而反观项羽,这三个要素没有一项能得“及格分”。因此,最终的胜负可想而知了。这点同样适用于现代企业和企业家,重视竞争者研究,无论是系统的“对标”、“竞争者分析”还是“竞争者情报收集”永远都应当是企

开花落,落叶归根,不免有些凄凉;雨过天晴,百鸟齐唱,让人惬意。自古离不

开悲欢离合,离不开风情万种。昨夜赏花赏月,今朝回首,过去的终究已成为历史,只是那属于自己的,太平凡了。被喻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一书,是司马迁经历了这样几万个日出日落而写成的大作。区区风雪残月,区区孤舟泪影,儿女情长都置于身后。哪怕戈壁大漠,惊涛骇浪,都成了过往烟云,那只是生命沿途的风景,看似危机重重,对于司马迁来说,想必更是情何以堪啊。

我喜欢这样的人,这样的勇气,这样的灵魂。从三皇五帝到汉武帝,有多少情谊,多少无奈,多少磅礴,多少真理,那些不平凡的历史有谁敢去触摸,要知道,作为一名史官,是需要粉身碎骨的坚毅和对生命的执着的向往。正是司马迁,一个勇者,一个英雄,用双肩背负起这个使命,从此把一生奉献给它,奉献给古人和来者。自己只留下一身正气,一个不屈,永远向前的灵魂。

的确是那样意犹未尽,看《史记》不仅是看它的内容,还要汲取它的精神和作者的人格魅力,看它横穿千古,纵贯时光的豪迈和风采,让我心生感激,想去拥抱奇迹的冲动,大气。

我喜欢这样的境界,这样的传奇,这样的感慨,字里行间的呕心沥血,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笔触,写下了一页页,一篇篇,一种种传说,美丽的传说。

春秋五霸,秦王赢政,我读出了那种霸气;四面楚歌,屈原投江,我读出了它的沧桑。西施范蠡,乱世情缘;千金一笑,荒唐可耻;破釜沉舟,勇往直前;完璧归赵,大快人心。包揽了三千多年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历史动态,以及帝王将相,儒林侠士,名人雅士的种种事迹。

我喜欢这样的语言,这样的丰富,这样的多彩。《史记》语言丰富多彩,具有辞赋的洗练,散文的晓畅,杂文的警策,它的语言风格也是精华。说《史记》具有史鉴的明智,诗歌的颖慧,数学的细致,博物的深沉,伦理的庄重,逻辑与修辞的善辩,是不为过的。

这部恢弘巨著,我不知该把它比作什么,也找寻不到该用怎样的心态去品读它。或者说,只要有空闲时间,即使读了上百遍《史记》,还会有不一样的心得和体会。这分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要把它装进心里,那是简单的,要把自己融入那个时代,就只有《史记》可以熏陶了。

我更多走进了历史,在一样的大地上,不断演变着不一样的传奇。追朔过去,这本厚重庄严的文字记载了一切,如今,它又要从封尘中活跃起来,在中华大地上诉说不老神话。

窗外,是高楼,是大厦,是21世纪的科技。仰望蓝天,仍是曾经的一幕,或许湮灭是尘土飞扬,更加荡气回肠。

踏遍千山万水,不如品味一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与鸿毛。

我敬佩司马迁能把《史记》写得那么深动,敬佩《史记》当中的每一个英雄人物,敬佩中国拥有那么丰厚悠久的历史。今天,我终于把厚厚的一本《史记》读完了,读完这本书后,我的收获还真是不小。

《史记》这本书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叙事简明生动,非常得吸引人。《史记》是历史的“实录”,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它的文学价值表现在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并且成功地塑造出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在人物塑造上,司马迁真正做到了将历史、人物和主题统一起来,这样既写活了历史,人物也栩栩如生,看完了每一篇故事,好像每个人物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他还非常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我觉得,《史记》的语言真不愧后来被奉为“古文”的最高成就。

在《史记》这本书中,使我印象最深的历史故事是:《五张羊皮的故事》。这则故事主要讲了:春秋战国时候,爱惜人才的秦穆公为了赎回聪明才干的百里奚,用五张羊皮去跟楚人交换他,最后,秦穆公赎回了自己最喜欢的大臣百里奚。读了这篇故事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凡事都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就像文中的秦穆公一样,他如果用重金去赎回百里奚的话,楚人觉得秦穆公很看重他,一定不会轻易交换。但是如果用五张羊皮去交换的话,楚人必定会很轻视百里奚而同意交换。聪明的秦穆公就换了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最终如愿以偿。我觉得我应该向秦穆公学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乡下人家的作文 爱的味道作文 三年级下册300字作文 打屁股作文女 工作文件夹 钓鱼作文300字 龟兔赛跑的作文 我喜欢冬天作文 作文800字初中优秀作文 作文放风筝300字 描写仓鼠的作文 陪伴作文400字 高中语文作文题目 妈妈生病了作文 游华山作文 阅读类作文 初中600字作文大全 父亲的背影作文 写景作文三百字 谈读书作文 我最喜欢的书作文 优秀作文800字初中 捉蝴蝶作文 同步作文三年级下册 有趣的一件事作文 童话作文200字 再也没有作文 农村风景作文 小狗作文100字 消防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