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散 文:西湖游记

2020-11-19 06:05:01
相关推荐

西 湖 游 记

严京平

六月初,离开酷热的北京,来到了美丽的西子湖畔。

以前曾来过西湖三、四次,唯有这次年龄是在夕阳之际感触最深。

西湖的魅力,在我年轻时就浸满了唐诗宋词中白居易、苏轼的款款英姿;还有爱情故事白娘子、祝英台的满纸凄婉;加之良渚文化的美玉、浮翠流丹的杭丝、细腻婉转的昆曲越剧……桩桩件件都是那么迷人。

这次西湖行,天气一直在断断续续的绵绵细雨中,历史的印记如烟如梦,如诗如画渲染开来……

西湖的国宾馆,亭台楼阁,古韵天成,垂柳低枝,花团锦簇。

此时正是竹风一窗,荷风半床的清恬之时,入夜,风送荷香,几声蛙鸣,让人不由的想起了苏轼的绝句:“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感觉吻合度绝妙好啊!

清晨在雾霭中,升腾的氤氲里看到了隔湖对面的苏堤,繁树葱郁,清风拂柳,游人如织。

遥想千年前苏轼修堤的壮举,不由令人感慨。那时西湖湖泥淤塞,葑草芜蔓,传说苏轼决心疏浚,但曾为湖泥何处堆放做难。他四下想辙,一日突然听到柳林深处传来一阵渔歌声:“南山女,北山男,隔岸相望诉情难。天上鹊桥何时落?沿湖要走三十三。”苏轼听罢,心中一乐,对!天上可架“鹊桥”,湖上难道不能修长堤?这样既解决了湖上葑草淤泥的堆放场所,又方便了南北两岸交通,妙哉啊!

试想如果当年杭州的主官不是苏轼而是其他什么人,假若那人身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任西湖淤塞爱怎么着就怎么着,那今天西湖是什么模样还说不定呢?

看来一个人的英名,并不在于他的学问高低,也不在于他停留的时间长短,更不在于他的官职大小,其实只要他有高风亮节之操,存为民谋利之心,做利民福祉之事,必将功盖千古,万民传颂。

历史可不是一块可以任意涂鸦的画布,为官者是谋福还是造祸,还是啥也没干出来,历史都将忠实地记录。记录论功是政绩,论人则是官品,政绩与官品怎么样,最有发言权的不是为官者自己怎么说,而是老百姓心中有杆秤。干年的西湖和苏堤已经印证了这个结论。

当年的苏轼,才华横溢,屡次上书谏事,却多次遭贬谪,若非经历之人,具有天生豁达脱俗的秉性,谁能有如此惊天动地的作为?他让苏堤春晓千年颂,让六桥烟柳添妩媚,让曲院风荷酒香飘,让柳浪闻莺游人醉。怪不得林语堂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啊,真是传奇!

晨雾渐渐散去,我在园中漫步,来到丁家山。沿着蜿蜒的石板小道一步一步攀爬,身边万木葱茏,曲径通幽。走着走着,渐行渐近时,一座飞檐翘脊,青瓦红墙的建筑耸立眼前。屋檐下悬着一块匾额“毛泽东读书处”。房屋门窗紧闭,无人值守,有些清冷萧瑟。此时我一个人伫立在门外,仿佛能看到那伟岸的身影在静静凝思,注视着身后的发生的沧桑巨变……

继续在园中浏览了“毛泽东赏雪处”、“毛泽东采茶处”、“毛泽东学英语处”等遗迹。

得知从1953年至1975年,毛泽东曾48次来杭州,27次入住此地。在这里接待了四十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包括尼克松、布什、曼德拉等;

这里还曾发生了举世瞩目的两件大事: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诞生、《中美联合公报》在此签署。啊,又是传奇。

还有更为传奇的是,如今这里继续演绎着辉煌。2016年G20峰会期间,习近平和奥巴马,结伴夜游西湖,二人谈笑风生,兴致盎然。并在清漪晴雨亭落座品茗。史称瀛台夜话......

天渐渐晴了,望着满湖的荷花,星星点点的游船,叠阙重檐的雷峰塔,时隐时现的小桥,吟诵苏轼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想当年苏轼恐怕也是看到这雨复晴,晴复雨的大自然,才写出这么即景的诗句吧?

体会中又不由得佩服苏轼的胸襟和大智慧,晴雨天,顺逆境,在他心里是“成固欣然,败亦可喜”,在他的眼中永远能穿透迷津看到美的真谛!

当千古遗韵撩动着我们的心弦,当各种美好展现在我们面前,一种胸襟的升华,一种人生的启迪,一种浸骨的感动,油然而生,充斥于心,我们怎能不赞美不叹服啊,伟大的人物,美丽的西湖......

(美丽的西湖)

(西湖国宾馆)

西湖的魅力,在我年轻时就浸满了唐诗宋词中白居易、苏轼的款款英姿;

还有爱情故事白娘子、祝英台的满纸凄婉;加之良渚文化的美玉、浮翠流丹的杭丝、细腻婉转的越剧……桩桩件件都是那么迷人。

这次的西湖行,天气一直在断断续续的绵绵细雨中,历史的印记如烟如梦,如诗如画渲染开来……

西湖的国宾馆,小桥水榭、曲廊修竹、古木奇石,花香沁脾。

此时正是竹风一窗,荷风半床的清恬之时。

入夜,风送荷香,几声蛙鸣,不由的想起了苏轼的绝句:“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感觉吻合度绝妙好!

清晨在雾霭中,升腾的氤氲里看到隔湖对面的苏堤,繁树葱郁,风拂柳枝,游人如织。

遥想千年前苏轼修堤的壮举,撤废了湖中私围的葑田,禁止在石塔范围内养殖菱藕,又把疏浚出来的大量淤泥,在湖中建筑了一条沟通西湖南北岸的长堤。

堤上建有六座石桥流通湖水,全堤遍植芙蓉、杨柳和花草。

当年的苏轼,屡次上书谏事,却多次遭贬谪,若非经历之人,具有天生豁达脱俗的秉性,谁能有此惊天动地的作为?让苏堤春晓千年颂,让六桥烟柳添妩媚,让曲院风荷酒香飘,让柳浪闻莺游人醉。怪不得林语堂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看来一个人的英名,并不在于他的学问高低,也不在于他停留的时间长短,更不在于他的官职大小,只要他有高风亮节之操,存为民谋利之心,做利民福祉之事,必将功盖千古,万民传颂。

晨雾渐渐散去,我在园中漫步,走到丁家山旁。沿着蜿蜒的石板路拾级而上,密林静谧,曲径通幽。

走着走着,渐行渐近时,一座飞檐翘脊,青瓦红墙的建筑耸立眼前。

屋檐下悬着一块匾额“毛泽东读书处”。

得知从1953年至1975年,毛泽东曾48次来杭州,27次入住此地。在这里接待了四十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包括尼克松、布什、曼德拉等;

这里曾发生了举世瞩目的两件大事: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诞生、《中美联合公报》在此签署。

这里有“毛泽东赏雪处”

“毛泽东采茶处”

“毛泽东学英语处”。

(西湖文化陈列馆)

(摆放着G20峰会各国的国旗)

(各国首脑政要合影照)

(陈列了用餐的餐具。)

(各国记者休息的场地)

更为传奇的是,如今这里继续演绎着辉煌。2016年G20峰会期间,习近平和奥巴马,结伴夜游西湖,二人谈笑风生,兴致盎然。

(在清漪晴雨亭落座品茗。史称瀛台夜话。)

天渐渐晴了,望着满湖的荷花,星星点点的游船,叠阙重檐的雷峰塔,时隐时现的小桥,吟诵苏轼的诗句:水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胧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

想当年苏轼恐怕也是看到这雨复晴,晴复雨的大自然,才写出这么即景的诗句吧?

当千古遗韵撩动着我们的心弦,当各种美好展现在我们面前,一种胸襟的升华,一种人生的启迪,一种浸骨的感动,油然而生,充斥在心间,我们怎能不赞美不叹服啊,伟大的人物,美丽的西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乡下人家作文 高中记叙文满分作文 英文作文我的朋友 介绍文具盒作文 傻逼作文 带着友情出发作文 写运动会的作文200字 劳动之美作文 春天英语作文 二十年后的乡村作文 作文方格纸模板 有趣的事物作文 有关扫黑除恶的作文 观察动物的作文150字 教资综合素质作文素材 第一次学做饭作文 海边玩的作文400字 关爱的作文350字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750字作文 校园的一处景物作文 坚守作文800字记叙文 坚守800字作文 坚持就是胜利作文 一幅漫画给我的启示作文 描写秋天夜晚的作文 寒假见闻600字作文 企鹅的作文400字 作文评语缺点 难忘的生曰作文 这就是我作文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