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作家网策划|原创写作的“异质性”阐释与追求

2020-11-27 05:35:01
相关推荐

编者按:

2019年12月,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新版页面上线。原创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新颖度得到进一步提升。2020年起,网站又新增了推介优秀原创作者的“本周之星”板块,配发作品文本及点评文章,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微博共同推介,尽最大可能不辜负每一份热爱和创造。

当文学遇上新媒体,新的写作生态和样貌也随之出现,本期我们以同题问答的形式请曾入选“本周之星”的三位作者从自身的创作实践出发,审视并尝试阐释原创写作中的“异质性”追求。同时邀请津门六从观察者的角度解读三位作者的创作,探讨他们的独特性,以及“易帜者”对于丰富文学生态的重要性。

相关阅读:

本周之星 | 黎落:与命辞

本周之星 | 刘雪韬:春逝

本周之星 | 雪夜彭城:哭的艺术

中国作家网:请您结合自身写作经验谈谈对写作“异质性”的理解。

黎落:“异质性”原是指基因中变化或突变的部分。对于写作,简单说来,是指文本的探索与创新。对我而言,诗歌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反感自我重复和一味取悦阅读者的喧嚣式写作。诚实和求变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写诗时几乎是依靠直觉,并有意识地违反常情俗理,打破形式逻辑却又合于情感逻辑地去写,尽量做到变习俗为新异,追求“无理而妙”的境界。如在《走神的隐喻》里,一个女人的孤寂感是“床单先于我找到一个人形/窗半开/深陷的事物有我不知的虚空/我不过是,被早起的鸟提走了一小会儿”。“异质性”对于诗歌,关乎到作品的鲜活度和生命力。

刘雪韬:说实话,此前我从未认真深入地考虑过写作“异质性”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观察世界的方式,通过文字展现出来的内容和思想也肯定会不一样。尤其是小说,它涵盖了方方面面的事物。我个人理解写作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在不断的沉淀和累积中会自然地形成一些经验、想法或理解。但如果过分刻意去追求和强调经验的话,又难以突破一些局限和自我。这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和写作本身一样。我们在写作中不断地探索和追寻自我,又要不断地突破和粉碎自我。从这个意义来说,写作其实不需要经验,是自然而然的。就我而言,如果有经验可循的话,那就是保持童心,热爱自然。这多多少少会获得一些写作方面的灵感。就拿大地来说,它既为小草也为大树提供养分,不论是铁线草、还是金盏花、蒲公英、曼陀罗,它们都能在大地的怀抱中萌发出嫩芽,又生长着,结出果实,投入下一个循环。无论土地肥沃还是贫瘠,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就有植物的生存之所。我相信许多热爱写作的人都能从中受到触动和启发。而这份触动往往就催生了一些写作的愿望。

雪夜彭城 :多吃苦,多读书,用自己的方法,写自己感受到的东西,这样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痕迹,想来也算具备一定的“异质性”。

在我的儿童和少年时代,耳闻目睹过太多的哭泣,往事总是出现在梦中,某天我忽然醒悟到哭泣其实是一种呐喊和歌唱,甚至可视作一种野生的艺术形式,于是就写了《哭的艺术》,但这个“艺术”可能不同于多数人认为的艺术。

都市繁华,物欲旺盛,某天忽然想起曾在板门屋的理发服务里悟到了至诚、友善、静心、匠心。把事儿写出来,用什么题目呢?好似就该是《老街上的理发店》,但这样就静态、固化了。打个喷嚏,就有了《板门屋里的喷嚏》。一个“喷嚏”,可能让读者有了一点想象的空间,共情或许因此成为可能,或许这也算“异质性”。

中国作家网:如何界定和区分成熟的写作风格和写作“面目雷同”?

黎落:成熟的作者,其作品质量稳定,写作风格业已或正在形成。不再受制于形式而更着重文本内核与质地,同时语言依旧能保持灵动不失稳重、素朴不失沉郁等特质。所涉题材更广,诗意游刃有余,且每次阅读都带来崭新体验。还有不少的作者,作品达到一定层次后,就停滞不前,甚至有下滑的迹象。究其原因,无非是找不到(或不愿冒险尝试)突破瓶颈的路径和方法,只好不断复制自己(包括模仿别人),“面目雷同”的作品只是数量的递增而已,类似语言游戏。

刘雪韬 :有好些人问我为什么要那样写故事?那些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吗?其实每个问题就是向我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思考平常不太去思考的问题。写作的时候,我像走进一个深邃的、与世隔绝的山洞,孤独地思考,独立地写作。我可能并不会想起读过的书和喜欢的作家,但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所以我不赞成固守一种模式的创作,写作宽阔而美好。人们可能因为读到某种风格的文字就联想到特定作者,但文学艺术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决定了风格不应该只局限于一种。

雪夜彭城:成熟的风格是具有活性的。比如惯用自然、朴素、灵动的语言,以小见大,写基层劳动者的人生是一种风格,其表达内容和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而面目雷同是静止,是重复。或内容、思想陈旧,或形式缺乏新意——是没有风格或风格死亡的表现。

中国作家网:如何避免写作出现“面目雷同”,遭遇“套路化”的瓶颈?

黎落 :方法大概有几点:一是沉淀。不是停止,而是积累不同美学风格、表达方式、思想深度等等,并思考和总结。二是同题练笔。做比较,取长补短。发现与别人雷同较多的,舍弃,重写。三是初稿完成后,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打乱重组。四是整理自己不同时期的作品,在比较中发现变化轨迹,重新梳理思路。五是将避免“面目雷同”培养成“下意识”行为。六是保持新鲜的心和观察的眼以及敢于冒险的勇气。

刘雪韬:要避免写作出现面目雷同,一方面是不刻意地为写而写,另一方面要拜生活为师。创作只是一种自我表达,不能给它设置太多附加意义,“借写而得到什么”的想法不可取,如果创作过多地负荷外在的、不必要的东西,往往适得其反。我一直都是顺其自然地“自我”地写作,偶尔投投稿,不投稿的时候也在写,因为这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宁愿去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作品,这可能会导致我写作的局限性,但如果不这样写,我简直找不到更好的途径来表达自己在思索什么,周围在发生什么,人们在经历着什么。有时候我是想通过观察和描写,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一种可供了解的联系。我从来不勉强自己去写,我会努力干好工作、做好家务、骑自行车、爬山、陪孩子玩,无论做什么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全力以赴地参与每一件事情。这样即便有瓶颈也很快就过去了,我又会恢复到特别想写的状态。

雪夜彭城 :写作不能在量上敷衍,没有新的或者至少能触动自己的东西宁肯不要写。写作要多找找自己的茬,如果感到新作暂时难以超越旧作就去读书,去跟劳动者打交道。

中国作家网:您认为“葆有个人写作特质”和“超越个人经验,从而站在观照时代和社会生活等更高的层面写作”之间存在矛盾吗?在写作实践中两者如何取舍和平衡?

黎落 :“葆有个人写作特质”是必须的,它是真实的自己。参与和进行高层面的写作,是从“小我”往“大我”发展的必然趋势,个人特质是前提,两者并不矛盾。取舍和平衡的方法很简单:试着接受你曾拒绝或反对,却找不到实质性反对理由的事物(只要它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以此打破或颠覆原有的模式和习惯(或规划与目标),让它们互相冲击,最后达成一种经验的融合。这需要勇气和耐心。个人特质的中心是人的灵魂,不用担心它因写作方向的改变而被消灭。

刘雪韬 :这个矛盾是不存在的。事物之间必然是联系的,这是哲学上的观点,我也这样认为。每一个人都很难超越其身处的时代,写作其实就是用语言文字描述认识,只要愿意,便可以站在更高角度去考量所身处的时代和社会生活,并从中提取素材。当然,有时候写作和前进一样,也意味着要克服很多沮丧、不耐烦和困难。

雪夜彭城 :矛盾肯定有。超越个人经验很难,但写作者该有超越自己的追求。超越不等于脱离,作者不能为了超越就丢掉个人好的写作特质,不要离开自己熟悉的题材去“观照时代”。一个人一辈子能做的事很有限,不需要面面俱到,这是我对自己的忠告和期待。

中国作家网:对现实的敏锐感知和优异感受力催生有别于“大多数”的“异质性”,如何让写作体现感受力,既有细节捕捉,同时又不沉溺和满足于个人经验的碎片化表达,从而使写作具有历史的眼光,具有更加广阔的视域,达成一种智性的思考和书写?请结合自身的创作体会谈一谈。

黎落 :一首诗中最能反映感受力和创新性的,当属“细节”——不限于事件中具有代表性的、爆发点的,也涉及意象的精准选择和尺度的把握,以及语言恰到好处的温度,在场感、代入感等,这需要作者自身经验和神性顿悟。换位思考,克服自身表现欲,让观点由读者口中说出,即准确地呈现和还原事件,抛出问题,少议论。必须坚持写作是神圣的历史使命和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感与理性思考。我多次在医院陪护住院的父母,有一组《关于病房的叙事风格》。譬如“人间的镜子,比石头冷/雪越下越大。雪举着刀/我不哭,只是冷”,这里镜子不仅是人间百态的映照,更多是悲悯情怀的释放。

刘雪韬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音乐,喜欢看到万物和谐相生,这是我对待人生、生活、社会现象等诸多方面的一个基本态度。有时我喜欢面对无人的原野写作,到大自然中去写。有时我想象自己是在画一幅画,希望能够通过笔将大自然赋予的宁静自然地展现出来,是自然给了我力量。当一个人真正地接近自然,则更容易沉潜进内心世界,你思考过的事物、看见过的风景、遭遇过的暴雨、黑夜之中走过的路、流过的眼泪和汗水、攀登过的大山、清冽的山泉、开满山坡的金盏花、成片成片栽种的葡萄树、金色的夕阳……一切的一切会组成一个过去的你,意识的分裂和重组,则重新建构一个新的你,我认为写作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雪夜彭城 :有优异感受力的作者首先应敏感社会的心跳,敏感素材的社会内涵和历史意义。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要写什么,为什么写,写的这个东西可能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否则就不要写。

如果只是写看到的具象,那难免就是个人经验的碎片化组合。

我写过一篇《瞽人》,是关于盲人生活的。很真实、翔实,但始终都没有拿出来,我自己判断是没有观察到事物的社会内涵,所以从内心来讲不认可它是成熟的作品。

中国作家网:如今,创作中存在模糊文体意识的现象,这一现象在目前的很多原创作品中也有突出表现。比如有的小说写作有散文化和诗化的倾向,请结合自身创作谈谈这是有意为之的“实验性”尝试还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借鉴?

黎落 :的确有这种情况。这或因作者本身是多面手,或受环境的影响,又或身边有这样的作者,很难界定是否是水到渠成。古典与传统小说中也穿插散文和诗歌,更多是为引用或遵循内容表达的需要,和文体模糊有明显区别。就文学发展来说,尝试形式创新也是必要的。个人认为这种倾向不是必须品,写作还是需要遵循一定的体裁次序。小说毕竟以故事取胜,诗歌最好还是老老实实。

刘雪韬 :我认为这既有“有意为之”的尝试,也有“水到渠成”的自然借鉴。但我从不提前去思考框架、内容之类的束缚,我希望文字像流水一样保持自然和质朴的形态,该转弯的时候转弯了,碰到了石头自然就激荡起了水花来。我想总有一天每一个写作者都会明白写作的确是一件不需要“刻意为之”的事情。所以不管是诗化还是散文化的小说创作,顺其自然的创作都会很好。

雪夜彭城 :文体模糊只应是表象,本质不能模糊。小说总体上是虚构的,散文是作者本人的真实心境表露,不可混同。

“笔记体”小说读起来有散文叙事的味道,是一种小说创作技巧,是一种视角的选择。目的是以尽量小的篇幅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我的《马谣》《高腔》应当算是这类作品。是有意为之。

初写小说的时候,像写散文那样表露心迹,作品成了“夹生饭”。这该是不熟悉小说创作规律的表现。

文体模糊大概也包括“散文小说化”,散文不能虚构,这是必须坚守的原则。但作者可以写自己的幻想或想象(必须让读者知道是作者的幻想或想象),这是作者真实的心理活动,不是虚构。

如果公开的想象或叙事、修辞技法使散文有了小说的味道,这不是什么坏事,算是一种风格吧,应当就是水到渠成的自然借鉴。

中国作家网:新的农村的经验、新的中国的经验、新世纪的生活经验怎么进入文学中,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入文学中,这对很多作家构成挑战。请结合自身创作说明如何将新的生活经验带入到自己的写作中。

黎落 :这一点和“写作具有历史的眼光”相似,都离不开对历史的了解和重新认知。写作时,要把从生活中获取到的经验和感悟,应用到离你最近、因熟悉而被你忽视的事物和事件身上。发挥想象力,使它们陌生起来——剖开它们的平面,让读者走向内部。将枯燥和寻常转化成惊艳,离不开诗人持久的好奇和深入的挖掘,但首先必须树立信心并行动起来。

雪夜彭城 :这个我也很惶惑。旧的农村、农业文明以飞快的速度丢失。那些苦痛的美丽残留在一些农村出身的作家的梦中。新的文明还没形成规模,或还没有得到彰显,尚未得到足够的观察和审美的审视,那就只能写旧的了,写旧东西的现实意义。

新的文明、文化是存在的,或者正在酝酿和孕育。我在《板门屋里的喷嚏》说:好的东西猫在田野里某个地方,等着风吹日夜生,或许一场天街喜雨,那绿绿的东西就冒尖了。”

我尝试着写了《那是我耕作的土地》《鲫鱼逗水在洲上》等,其实说的还是丢失农业文明的痛。后来写了《琴语》,就是因为意识到新世纪生活经验已经出现,就想把旧的和新的连起来写。

要写好新东西,就要深入生活,感受生活,重新积累,重新思考。

中国作家网:除了内容和作品内涵上的考量,您认为从写作技术和审美层面考虑,如何体现写作的“异质性”?

黎落 :逆向思维既是文本构思的一种方法(技术),也是创造审美惊诧和神奇的方式。技术是复杂和多样的,有时需要有逆天的勇气。除了构思和切入角度的多变,意象的二次开发对“异质性”也至关重要,对惯性的审美具有极强的冲击力。比如赋予意象更多的可延伸性、联想性和突变性,包括运用多个意象的共性进行串联与拉伸,让他们既独立又呼应,看似断裂却总有一个支撑跳跃的点。像我有一首《雪或者其他》中“雪是无心之师。覆盖山川,荒野/让更多的黑止于白,止于幽深,置于双脚踏空的可能/雪的前身近乎马,有一闪而过的疾/那种痛快和苍茫,在你的喉管放出猛虎,江水之前/已经抵达”就是通过意象的反复开发,二维甚至三维空间的心象具体化,加上隐喻与象征手法的运用,虚实的互补与阐释,来完成对于“雪”的多指向性,从而抵达“异质性”。

刘雪韬 :我认为作家就是不停地追寻内心的东西,并努力去寻找一些合适的、不过分夸大的词语将之描绘出来。当然,每个人对待文学都得用一种严谨的态度。就像有时候我起得很早,可我的内心里依旧没有觉察到这是新的一天开始了,当我梳好了头发起身向放置梳子的地方走去,会刚迈出了几步便从心底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我会加快步伐朝前走去,我会告诉自己:每一天都要怀揣着美好出发。正是这些点滴集束成一种状态,给予我一种感受生活的方式。这或许就是我文字中体现的不太相同的东西。

雪夜彭城 :有话好好说,是创作的要点。

长话短说,繁话简说,深话浅说,难话易说,狠话善说,平话巧说,死话活说,虚话实说,官话民说,一人一说(个性),废话不说,找好角度说,心平气静说。要做到这些,就得发挥很多个人的特质和个人经验,异质性也就得以显现。

反复修改作品。把人云亦云的东西去掉,把敷衍的东西去掉,把自然、真实、灵动的东西找出来。改到最后,自己的东西就冒出来了,异质性就得到体现。

为平平无奇的易帜者喝彩

津门六

文学的易帜者,天然地带有异质性。如果追溯起来,歌唱“候人兮猗”的涂山氏之女与不断完善讲述《荷马史诗》的吟游诗人们都是伟大的文学易帜者。他们身体力行地完成了一场从无到有的文学革命,让不见经传的语言披上了光亮的外衣,后世的爱美爱智之人回望大河源头的丰茂草地,断然不会遗漏这充满魅力的遥远回响。不过,在继承与超越的博弈中,文学和社会革命的逻辑仿佛,“一将功成万骨枯”永远是易帜者的遭遇,自我实现的同时即被自我定格,等待着后来人的超越。新的易帜者带来新的异质性,“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大旗下,文学的前浪后浪交错,汹涌朝前。

如上的文字读着爽快,却极易让人产生一种今非昔比的豪迈感,好像文学的易帜者与异质性先验合法,隔三差五就改弦更张一次,在取得了某种文学观念的自我满足之后,就会匆匆忙奔向下一片未被开垦的田野。可是,现实情况既有“人生代代无穷已”,更有“江月年年只相似”。呼唤易帜者出现改变一代文学面貌,不过是一个美好的幻觉气泡——毕竟,文学的新变不是真的暴力革命,写作者无法期盼在黄昏的地平线上振臂一呼,就目睹下一日黎明破晓时诞生伟大的异质巨作。文学异质的不断更生,在更大程度上来源于涓涓细流的百川汇海,来源于一个时代的精神背景墙。

2020年初,中国作家网原创频道开设“本周之星”板块,无论对于中国作家网还是原创投稿作者,都是一种新的尝试。除优质作者作品的文本展示外,中国作家网还邀请文学编辑进行点评,并在网站、报纸、微信、微博等媒介平台发布推介。在和原创投稿作者日常沟通中编辑们发现,原创作者不仅在作品上常令人眼前一亮,他们的文学观念火花也为文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观察视角——他们的创作同样是文学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此,中国作家网编辑组织了这次关于原创写作“异质性”的同题问答,“本周之星”第14、15、19期入选作者黎落、雪夜彭城、刘雪韬就何为“异质性”、“如何避免写作套路化”、“个人经验与时代共见之关系”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在这份同题问卷中,三位作者的回答虽然在理性分析上还有继续深入的必要和空间,但鲜活的写作经验又让人格外欣喜。

“衔一小块镜子,在理想国的发际里飞/打破界限,让一个人的白昼与黑夜/接住来自乌托邦的隐喻/肉身肥美。思想的河水高人一等/擅长暗中放冷箭,或者把一只虫子 拔高到飞鸟/为逼雪地现身,这大地鼻尖上的浪子/要做一回证词”从一小段诗歌中,便能读出黎落赋予语言秘密的苦心孤诣。乌鸦的飞行轨迹很有些奇怪:衔着“镜子”,从理想国飞往乌托邦,速度是它的奥义,上下间闪烁突然,让虫体会到鸟的生活轨迹——当然还有最重要的转化,让黑色逼白雪现身,让局部瓦解整全。黎落说她的写作依靠直觉,在不自觉中下意识地抵抗人为的工巧,但不破坏诗歌本身的情感逻辑,致力于“无理而妙”的境界。“无理而妙”说源于清人贺裳对唐人李益和宋人张先的诗文评,在《皱水轩词荃》中,贺裳称“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李益)与“沉恨细思,不知桃杏,犹解嫁东风”(张先)的描写都是“无理而妙”。这种妙法,是从平地骤起波澜,在日常叙述中曲折地进入内心的隐秘,因为“有情”,所以“无理”的关联也能产生即景会心的独特魅力,“无端之事”与“有关之想”的思虑联结,体现了情与理的文学辩证,异质性的表达即由此发生。

因为抒情诉求而产生文学异质的,还有雪夜彭城,在自述中他谈到少年时代耳闻目睹的“哭”对他创作的影响。儿时往事不断入梦,进行着新一轮的加工与转化,某天他“忽然醒悟到哭泣其实是一种呐喊和歌唱”,“甚至可视作一种野生的艺术形式”。在散文《哭的艺术》中,他讲述三娘、祖母、西厢房有个大姑娘、兰叔婆等人的“哭艺”,不同的人“哭艺”大相径庭,但都让听闻之人“要悲伤三天”。哭泣,意味着悲伤,但雪夜彭城笔下的哭泣,还意味着话语溃败时代乡村女性情感出口,那些无人倾诉的委屈,那些无法形容的苦闷,那些无处言说的心事,那些无从谈起的希望,都在一场哭歌的表演中一览无余,相比而言,眼泪只是“哭艺”附着的生理宣泄而已。其实,以上种种难解难分,在乡土中国的熟人社会里并不罕见,但雪夜彭城别出心裁地发现了哭泣中的异质性,他视这种在情绪上共担忧愁和共享希望的方法为一种艺术。此外还需留意的一点是,雪夜彭城在众多的哭中还写到了“不哭”:在很多“非哭不可”的人生境况下,他的母亲真不会哭,这让曾经的他常感到难堪。尽管作者对这份孤迥的难堪未能展开,但这种对无意识的关注恰恰是异质产生之处。

生活是现实的一部分,写作却不一定是现实的倒影。朦胧中那些光线不强时所形成的模糊影像,正是异质诞生的家园。小说《春逝》中,老人与保姆的故事没有开端,也没有结尾,琐碎庸常中时间流逝是文本的主题。这种摆脱了惯常叙述调性的叙述是作者有意为之的一种“有意义的结构”,并通过诗化的语言铺张哲学思索,隐喻人与记忆、与想象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刘雪韬说自己日常有时会起得很早,但并没有认为新的一天已经开始,但当她梳好头发收拾完毕后,便很快意识到了一个新的来临。“于是我会加快步伐朝前走去,我会告诉自己:每一天都要怀揣着美好出发。”刘雪韬认为在这些点滴中所形成的思考,给予了她一种感受生活的方式,从而使她的文字展现出某种异质性。

无论是黎落的乌鸦,雪夜彭城的“哭艺”,还是刘雪韬的《春逝》,其中都包含着他们对习见文学表述的变法,这种对文学异质性的自觉追求以及对文学易帜者的自觉担当,是他们入选中国作家网原创选稿平台“本周之星”的重要理由。这些微小的改变无法与马原们的叙事圈套、余华们十八岁的出门远行、莫言们笔下黑娃的金色红萝卜相提并论,不过毋庸置疑的是,有着“异质/易帜”愿景的也远不只黎落、雪夜彭城和刘雪韬。尽管他们的创作缺憾于文学史的谱系与理论的规约,其异质的对照仅为过去的自我,尽管无数的写作者也许穷尽一生也只能是平平无奇的“文学新人”,但在不间断地突破和粉碎自我的过程中,他们的观念与写作确实在进行着一次次、一点点的重组和更新。与那些伟大的作家作品相比,他们是平平无奇的易帜者,他们创造的是点点星星的异质性,但在面对广阔生活的具体切面时,这些潜藏的火种与基石中仍然冲撞着惊心动魄的能量。不妨试想,在每一次建立新的探索时,他们的心底都暗暗闪耀着一块独一无二的宝石。

来源:《文艺报》与中国作家网合办“文学观澜”专刊

2020年6月24日第5版,微信编辑:邓洁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那一束阳光作文 我喜欢小狗作文350字 珍惜的作文800字 初一作文600字叙事 尊老爱幼作文 禁毒心得体会600字作文 小学三年级过生日作文 童年趣事写一篇作文 自己的优点作文300字 给某某的一封信作文 描写风景的英语作文 珍藏友谊作文600字 他感动了作文500字 零作文 随便作文300 带提纲的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开头 这一刻 作文 关于积极向上的作文 暑假生活作文 扫黄打非作文400字 小考的作文 生活经历作文300字 母亲的关爱作文500字 生命是什么作文300字 学包饺子的作文300字 有家人真好作文 幸福的约束作文600 你最喜欢的食物英语作文 叙事作文五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