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赖瑞和谈《唐代高层文官》与唐代官制研究

2020-11-30 08:35:01
相关推荐

赖瑞和(澎湃新闻 蒋立冬绘)

《唐代高层文官》出版之后,赖瑞和先生的“唐代文官三书”(基层、中层、高层文官)画上了一个句点。赖先生说,他之所以动念撰写三部曲,其实想法非常简单:“我常常读那些唐代墓志考释的文章,发现论者说了老半天,还没有告诉我们这官员到底是什么层级的,很不痛快。”因此,他才细读两《唐书》的列传、墓志和唐代的诗文,梳理唐代的官制和官衔,写成专著,初衷正是为了告诉读者,唐代某某官员“到底是基层、中层还是高层官员”,“这比告诉我们他是几品官,绝对更为立体”。在他看来,这可以显著提高我们的“历史解码能力”,让我们看到唐代政府的真正架构及其权力运作方式。目前,他的兴趣集中在人类进化史上,正在撰写一部关于人类进化史的书——早在2007年底他写完《唐代中层文官》,就开始有系统地阅读人类进化的著作了,“几乎全是英文本的,因为中文的好像一本也没有”,“所以我现在想写一本”。

“使职化”是《唐代高层文官》一书的核心概念。您在书中提到,最早是陈仲安在其专著《汉唐职官制度研究》中使用了这个词,但是您又强调说,此书并非受到陈先生启发。这让我对这一概念的由来感到很好奇,您是怎么想到使用这一概念的?

您在书中引用了廖伯源《使者与官职演变———秦汉皇帝使者考论》,作为专研唐史的学者,您用“使职化”这个概念,又是如何受到这位秦汉史学者的影响呢?

赖瑞和:

说来有趣,我的使职概念是来自现实生活!最初是在我任教的大学,有某学系的系主任,和系办秘书处得不好,认为这秘书做事没有效率,但又拿她毫无办法,因为她属于公务员(好比正规的职事官),不能随意撤换。这系主任也不想和她闹得太僵,于是索性改派他自己信任的研究助理(其实也就是他自己的研究生)去处理许多系务,把那位女秘书架空。这不就是很古老的使职办法吗?现代人都晓得使用。

《唐代高层文官》

这让我想到唐朝那些皇帝,不也常常把那些没有效率的职事官架空,改而任命自己的亲信为使职,如盐铁使、监军使等来做事吗?比如宇文融的括户使就是这样诞生的。当时发生了逃户问题,农民逃到他乡,脱离了户籍,朝廷找不到他们,收不到他们的税,国库税收不足,于是玄宗把户部那些原本负责户籍和收税的正规职事官架空,改派宇文融去充当他的特使,专为他设一个新的使职——括户使,授权他去括户收税,结果大有收获:“得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得钱数百万贯。玄宗以为能。”

(《旧唐书》卷四八)

后来我读到廖伯源的《使者与官职演变———秦汉皇帝使者考论》。他说:“使者之官职无限制,然多为亲近臣”,又说:“皇帝派遣何人为使者,无任何限制,合意即可,故使者可以是任何人。”这深得我心,更加深了我的使职概念。我在书中也五次引用了他的书,可惜至今还不认识他。我的研究也发现,任使职者,必须跟皇帝或掌权者有某种“私”关系,或某种信任关系才行,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位系主任,可以派自己的研究助理(研究生)去处理系务,正因为他跟研究生有师生关系,可以更灵活地去叫他们做事一样。这样的研究生,会比正规的系办秘书更听话、更好用,就像非正规的使职,会比正规的职事官更接近掌权者、更好使唤一样。

2010年,在台湾清华历史所那场硕论口试上,发生了那个“奇异的插曲”,我和另一考官激烈相争后,我便去研究了唐史官刘知几的官历,发现他当的史官,原来就是个使职

(见《唐代高层文官》第十章)

,从而解开了许多从前不解之“谜”,进而建立了我的“使职论”。

至于把某某人架空,改派亲信去做事,这种办法,该叫什么?我想到了陈仲安用过的“使职化”一词,太好了,便借用了他这个绝妙好词,另一方面也向他致敬。

我们都知道,《唐代高层文官》与您之前出版的《唐代基层文官》与《唐代中层文官》是“姊妹篇”,合而成为“三部曲”,那么这三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呢?或者换句话说,普通读者应该采用一种怎样的方法来阅读这三部曲呢?

赖瑞和:

我是先写基层、再写中层,最后才写高层文官。在唐代,官员只分官品,没有分基层、中层和高层。但我觉得,以基层、中层和高层来区分唐代官员,更为清楚。我常常读那些唐代墓志考释的文章,发现论者说了老半天,还没有告诉我们这官员到底是什么层级的,很不痛快。真希望,以后学者提到唐代某某官员,最好能告诉读者他到底是基层、中层还是高层官员。这比告诉我们他是几品官,绝对更为立体。

这三部曲当中,我比较满意《唐代高层文官》,因为它有一个使职论贯穿全书,结构最为紧凑。我想,读者若还没有读过这三书,那不妨从高层读起,有了一个使职的架构,再往下看中层和基层,就更清楚了。

您提到,不少学者深信三省六部制是最完美的制度,认为是使职化造成了这一制度的破坏与崩解,而您又在前言中提到,对唐代高层文官的充分了解,有助于我们对唐代政府的架构及其权力运作方式,产生全新的、动态的理解。对此,我们应该怎样理解?

赖瑞和:

我说不少学者深信三省六部制是最完美的制度,其实等于说这些学者不了解唐代的官制,没有看出唐朝经常以使职来治国,任由三省六部闲置着。但唐代的职官书如《唐六典》和两《唐书》的职官书部分,却又只描述三省六部制(也就是职事官制),不提使职,让后世学者以为唐朝一直在行用三省六部制。所以,如果你只读这些职官书,根据《唐六典》等书来论述(像目前许多《中国政治制度史》那样的写法),那你就上当了,因为《唐六典》等职官书所载,几乎都是死条文,或过时的条文,没有任何实际案例可佐证,看不到唐代政府的真正架构及其权力运作方式,看不到动态的、活的官制。真正的官制和官衔,要去细读两《唐书》的列传、墓志和唐代的诗文,才能梳理出来。这就是我在文官三书中所做的工作。

您谈到,唐史研究生经常抱怨,好题目都被前辈做光了,而唐代职事官的使职化,却是有待深耕的处女地和尚未开采的金矿,“处处都是题目”,能否请您介绍一二?

赖瑞和:

我书中已介绍了几个,如医官、天文官和宦官的使职化

(见页420)

。我只研究了唐代士人官职的使职化,但还有不少官职还没人去研究。例如,近年有不少突厥和粟特武官将军的墓志出土,就可以拿来研究唐代武官(如十六卫)的使职化。杜牧写过一篇《原十六卫》,就说这十六卫在他那个时代,早就没用了:“然自今观之,设官言无谓者,其十六卫乎?”换句话说,十六卫将军被使职化了,改由那些突厥、粟特番将取代。马驰和台湾学者章群写过唐代番将的书,但他们不是从使职的角度去看,还有许多地方可以补充和改写。

《唐代中层文官》

再如,唐代的地方官,也有相当程度的使职化。如果你单单读《唐六典》等职官书,你会以为唐代的州县官(如录事参军、县令等),是由中央派去的,那你又上当了。因为我常常在墓志和唐代诗文中发现,唐代有不少州县官是由节度使或刺史自行委派的,再请朝廷授给他们一个中央官衔,作为一种荣誉加官,如朱巨川的“试大理评事兼豪州锺离县令”(见《唐代中层文官》封面)。他这个锺离县令,是由豪州刺史独孤及自行委任的,再奏请朝廷认可。于是朝廷就发给朱巨川一个告身,授给他试大理评事的京衔,但这只是个虚衔,不职事,又同时让他带豪州锺离县令(“兼”字作“同时” 解,不是“兼职”去当县令)。锺离县令才是朱巨川的真正工作。这等于地方首长,派“自己人”去管理州县,是一种使职化,或把州县“幕府化”了,把州县官当成幕府的僚佐来雇用管理。我写过一篇论文《论唐代的州县“摄”官》,但只点到为止,没有深论。我想这可以写成一篇博士论文或一本书,可以改写唐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史。严耕望写《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只写到魏晋南北朝,没有写到隋唐代部分就放弃了。

您在三部曲中对杜希德先生再三致意,之前也曾拜读过您追忆杜希德先生的文章。我不禁好奇,有哪些唐史前辈对您的研究产生过影响,能请您谈谈吗?

赖瑞和:

当然,我们研究唐史的,总逃不掉陈寅恪、岑仲勉和严耕望三位先生的影响。我的研究范围最接近严先生的,他给我的启示最多。1981年我刚念博时,第一次读到唐长孺的一篇论文《晋书赵至传中所见的曹魏士家制度》,大为倾倒,觉得有创见的论文就该如此,以小见大,让人读后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唐先生的文笔非常简洁、优雅,是我十分欣赏的。后来读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很有感觉。他善于叙事布局。蔡鸿生的《唐代九姓胡和突厥文化》写得精彩。他的论文句子还常常讲求对仗,很别致。王勋成那本《唐代铨选与文学》,揭开了唐代“守选”之谜,给了我不少启发。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您在《唐代基层文官》中,曾向陈郁夫教授的《全唐诗》及《太平广记》电子资料库致谢,又在《唐代高层文官》中谈到史语所电子资料库对您的帮助之大。那么,您怎么看待数据库与当今史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在您看来,史学研究者可以怎样利用电子化的数据工具来进行学术研究?

赖瑞和:

电子数据库是当今史学研究的一个工具利器。从前我们读陈寅恪、严耕望等人的论文,觉得他们好有学问,可以引用那么多的材料来讲一件事。现在有了数据库,任何人只要懂得使用,都可以像陈严两位先生那样充分占有史料了,可以随时引用许多相关的材料来佐证他的论点,一点都不难。

比如,我写基层文官的校书郎时,在史语所那个《汉籍电子文献资料库》检索,以关键词“校书”两字搜寻,一秒钟就找到五百多条材料,分散在三十多本史书当中,好些还是大部头的书,如两《唐书》《通典》和《册府元龟》,没有遗漏。一秒钟就让我占有这么多的材料。我再用这资料库的“检索报表”功能,把这五百多条材料全部打印出来,竟厚达A4纸三百多页,无字数限制。接下来的工作,便是细读这些史料,细心比对、分析,必要时和原书对校,结果发掘出好些研究课题,可以深入探讨,把校书郎的各个面貌研究个透彻,最后才写成一个研究报告,也就是我《唐代基层文官》的第一章。

在陈寅恪的时代,他可能得花上好几年的时间,才能把那三十多本大书,从头到尾一字不漏读完(不能漏一页),才能找到那五百多条材料。如果还要请助手把史料抄录下来,那就更花时间和金钱了。单单《旧唐书》一书,可能就要花上一年半载,才能读完吧。现在还有学者宁可不用数据库,而去用陈寅恪的老方法吗?我觉得不必。你可以把搜寻材料的时间省下来,用来做其他更有创意的工作。

台湾史语所这个数据库的“检索报表”功能,我一直很欣赏,常常用。可惜大陆最通用的《中国基本古籍库》虽然收书比较多,但竟没有这样的“检索报表”功能,常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我一直很好奇,大陆学者在使用《中国基本古籍库》时,岂不是处处受限制(如复制打印时,有字数上的严格限制,一次只能复制打印数百字等等)?那不是很不方便吗?可见数据库也有好坏之分,不能一概而论,要找到好的才行。坏的数据库,甚至把古籍原书的页数,统统涂白不让人看到,完全不合学术用途,真是帮倒忙。

您之前曾提到,您想要写《唐朝官制》及《唐人的官历与远行》,不知这两本书是否还在您的写作列表上?另外,您一再提到想要写以唐朝为主题的小说,请问现在进展如何了?

赖瑞和

:“唐朝官制”及“唐人的官历与远行”这两个题目,是我在写《唐代基层文官》期间想到的,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我后来继续写《唐代中层文官》和《唐代高层文官》,已处理了大部分的官制和唐人的官历。若再去写这两书,许多内容恐怕会跟文官三书重复。我现在退休了,不想一直停在唐代官制,想转换研究范围,写其他新鲜题目。

比如,我最近就发表了两篇唐代财经货币史的论文,一篇还算“通俗”,长达四万字,叫《唐人在多元货币下如何估价和结账》

(发在2016年《中华文史论丛》第三辑)

。另一篇就很“冷门”,叫《唐代除陌法和除陌钱新解》

(发在2016年9月《唐史论丛》第二十三辑)

。这其实也算是步我老师杜希德的后尘,因为他最初是研究唐代财经史的。此外,我还回到我早年的文学兴趣,写了一篇快两万字的长篇论文,叫《韦应物的诗〈送杨氏女〉——历史和文学的解读》,有一些新发现,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原来诗中那位杨氏女的真实故事,竟如此动人、曲折、悲伤。此文即将发表在《唐史论丛》第二十六辑,今年2月左右出刊。

至于那本唐代的历史小说,不急,因为我的兴趣很广,还有许多题目想写。目前正在写一本关于人类进化史的书,属于历史普及类,写给一般的读者和历史迷读的。讲人类怎样在非洲和黑猩猩有过一个共同的祖先,在六百万年前左右分化,然后各自进化。人类那支系谱,最后在大约二三十万年前,演变成我们这种智人(Homo sapiens)。在约七八万年前,智人走出非洲,扩散到全世界(包括中国),并在中东和欧亚,和更原始的尼安德特人碰面并交配,有基因交流,把尼人的基因约1%到3%,也传给了现代人。在一万多年前,智人又创造了农业、城市和上帝(宗教信仰)等等。以后就进入世界文明史的范围了。

正好您在《唐代高层文官》中也谈到了,您阅读了许多关于人类演化的著作,这给了您一个宏大的、长远的历史观,能否请您详细谈一谈这个过程是怎样的?

赖瑞和:

我从小就很好奇:人是怎样来到这个地球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还是从什么生物(比如常听说的猴子)“变”出来的?中国人又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都是读《世界上古史》或《世界文明史》不能解决之谜。为了解开这些大谜,2007年底我写完《唐代中层文官》后,在书稿审查期间,无所事事,便开始有系统地阅读人类进化的著作(台湾多说“人类演化”),几乎全是英文本的,因为中文的好像一本也没有(所以我现在想写一本),有的话也是过时的。中文翻译本不算。台湾清华有个人类学系,图书馆这方面的英文著作收得还相当齐全,缺的我推荐请馆方购买。清大也订了许多电子期刊,如顶尖的《科学》(

Science

)、《自然》(

Nature

)和《美国人类基因学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等等。最新和最重要的人类进化研究成果,一般都发表在这些期刊。我那几年度过一段很愉快的阅读时光,也解开了我小时候的那个谜(谜底刚刚写进我那本书稿《人类进化史》的第一章)。现在退休了,还可以从我老家马来西亚联线到清大图书馆网站,去免费阅读这些电子期刊(这是清大授给我“荣誉退休教授”附带的好福利),以追踪最新的研究成果。

古人类学、进化生物学和古基因学家,谈到人类进化,往往是以几十万几百万年来计算时间的。比如,直立人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二百万年才灭绝。中国历史的五千年,跟直立人的二百万年相比,真是微不足道。若以中国史五千年转一圈计算,这可要转上四百个圈圈才转完。河北张家口那个泥河湾遗址,在大约一百九十万年前,曾经有直立人(比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还古老),在那里用最原始的石器,宰杀了一头大象,举行过一场“大象餐”,因为他们留下了大批象骨和石器,被中国科学院的古生物学家发掘了,并发表了研究报告。

但一般历史学者的时间概念,只停留在最多五千年前。五千年以前的历史,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历史学者常常“画地自限”,认为那不是历史学的范围,他不管。所谓上古史,最多也不过是三千多年前的夏商周史罢了。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家津津乐道的所谓“长时段”,其实最多也只是几千年,跟古人类学家动不动就是几十万到几百万年的时间概念,真是天差地别。我最近读到古气候和古地质专家T. E. Cerling发表在2011年《自然》期刊上的论文。他研究的竟是《过去六百万年非洲的树木覆盖和原始人的生存环境》(Woody cover and hominin environments in the past 6 million years)。他是纯科学的论述,有地质科学数据为证,对我们了解最初的人类进化环境,大有帮助。以此看来,历史学者是很“短视”的一群,只看到几千年,甚至几百年前的事而已。我读了人类进化的著作以后,才发现我们可以探知的人类历史,远不只限于五千年,至少可以追到六百万年前。这给了我一个宏大的、长远的历史观。我也常劝学生去读点人类进化史,可以开拓许多新视野。我们念历史的,如果连人类从何处来,连人类自已的历史都不知道,可乎?

有了这样的历史观和人类进化的知识,比如人类大约在十五万年前,开始学会说话,具有语言能力,我就可以比较自信说,使职应当诞生在这个时候,在旧石器时代最原始的小规模游群(band)社会,就已经存在。使职才是最原始的官制。职事官制度,应当是农业和城市兴起后(约一万二千年前)的产物

(详见《唐代高层文官》第一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0-07-26 00:42李丽[辽宁省网友]IP:3075389139
    听这本书对唐代官制研究很有深度值得读呢!
    顶0踩0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意义的事作文800字 宁静的力量作文 有趣的名字作文 以理想为题的作文 喜欢的一种植物作文 七年级第一单元的作文 带上自信上路作文 遇见友谊作文700字 种糖果作文400字 我爱爸爸妈妈作文 焦虑作文 作文我学会了洗碗 蒙语作文网站 九上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我的目标作文600字初中 我好想 作文 青春校园作文800字 制作文字图片软件 描写校园四季的作文 宠物作文500字 弘扬社会正能量作文 写变脸的作文 值得600字作文 枇杷树作文 看戏的作文 我做错的一件事作文 一面之缘的作文 关于乌镇的作文 高中作文字数要求 生活中的套子作文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