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以家人之名》大结局:这三位父亲 揭露了中国教育的三个真相

2020-12-12 10:05:01
相关推荐

文丨国粹君

近日,热播剧《以家人之名》迎来了大结局。

两个爸爸,三个姓氏,毫无血缘关系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

这个有着神奇配置的家庭,上演了一幕幕悲欢离合,也让我们懂得了家和家人的真谛。

同时,该剧引发的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让无数观众产生共鸣。

从剧中的三位爸爸身上,国粹君更看到了中国教育的三个真相。

01.

李海潮:慢教育,才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

《以家人之名》,让“好爸爸李海潮”成为大家热议的对象。

既当爹又当妈,集家务、厨艺、营销等技能于一身,这样的稀缺老爸,现实生活中还真难找。甚至有网友说,“李海潮这男的,谁见了不想叫一声妈!”

年幼丧母的李尖尖,在父亲的宽仁包容下,养成了乐观开朗的性格。

而剧中其他几个孩子,却因为父母的种种做法,在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阴影。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十分巨大。

而让人感触最深的,是李海潮的“慢教育”。

李尖尖任性、脾气暴,身边有两个学霸哥哥,自己却学成了班级倒数第二。但她从小就十分自由快乐,她的家庭从没有压抑她的天性。

李海潮并非大富大贵,但是他懂得遵循孩子的意愿,尖尖喜欢画画,他给予支持鼓励,让她自由自在地学。

尖尖学习不好,家长会上,老师问尖尖以后是否要当艺术特长生,李海潮表示并没有考虑,只是任着尖尖的兴趣发展。

与其他家长相比,李海潮的教育理念无疑是另类的,甚至遭到群嘲:别人都在削尖脑袋琢磨怎么把成绩搞上去,你们这样得有多“不务正业”?

结局令人舒适:怀揣木雕梦的尖尖,凭借艺术才能和锲而不舍的努力,从高中一路坚持到大学,毕业后成为出色的木雕师,开办了自己的木雕工作室。

反观尖尖的闺蜜齐明月,身为学霸,却一直被成绩、被妈妈的期待绑架,活得唯唯诺诺,一点也不快乐。

武志红说: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

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

慢养并不是时间上的慢,而是说父母在教育上不要太担忧、太着急,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不以当下的表现评断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

真正的静待花开,不是真的放任孩子,什么都不管,而是父母在爱与尊重的同时因材施教——可以严厉,但要有耐心;可以慈爱,但要有威信。

真正的园丁是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他们知道每种花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是开花的早晚不同。

慢养,才能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

02.

凌和平:养而不教,是父母最大的恶

罗振宇曾在多个场合提到中国家庭中父亲的角色,他说:家里最没用的母婴产品是什么?是父亲。

虽然是开玩笑,却无情地揭露了很多中国父亲在家庭里的地位。

凌和平是片警,工作敬业,特别忙碌。他是个好人好警察,但是他真不算是个好丈夫和好爸爸。

平时,他对妻子、孩子都缺少陪伴。女儿的死,和妻子缺少看护固然脱不了干系,但是作为爸爸,他并不是没有责任。

与妻子缺乏沟通,不理解妻子的歇斯底里,只一味的逃避三连:道歉、逃跑、求放过。

最终,两人之间的问题愈演愈烈,以离婚收场。

对于凌霄,他象征性互动,不爱跟孩子交心,一交心就是问学习,后来更是把儿子丢给邻居,仿佛李海潮才是凌霄的“亲爸”。

凌霄从新加坡回来,多年未见的父子,独处时竟无话可说,气氛尴尬;凌霄得了焦虑症,他也是后知后觉……

“养不教,父之过”。古人尚且明白生、养、教的重要,如今时代在进步,在教育孩子上却问题频出。

2019年,13岁大连男孩蔡某将在同小区的10岁女孩小淇杀害,并抛尸灌木丛。

因蔡某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警方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对其进行3年收容教养。今年8月,法院判决男孩方赔偿原告128万余元,并公开赔礼道歉。但案发至今,男孩家人始终没有露面,更从未向受害者家属道歉。

杀人的男孩固然可恨,可是其背后家庭教育的缺失,何尝不是罪魁祸首?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优秀的孩子,都是父母以身作则、春风化雨引导出来的。

而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熊家庭、熊家长。

正因为身后有这些人的维护,他们才敢肆无忌惮;正因为知道即使自己犯了错也会有父母出面摆平,他们才无法无天有恃无恐!

然而,无论是熊家长还是熊孩子,迟早都要为“教养缺失”付出代价,你不管教,总有人替你狠狠管教!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养育出一个好孩子也是父母的义务。

传之以道,授之以德,教之以行,督之以练,才是最为宝贵的财产授予和传承,才是子女终生享用而不竭的财富。

03.

赵华光:生而不养,是孩子最大的痛

早年,赵华光借口家境贫穷,坚决要求贺梅打掉孩子,被拒绝。

后来二人离婚,贺梅独自生下子秋,却在与李海潮相亲后不久,扔下子秋不辞而别。

子秋长大后,赵华光则上演了一系列令人气愤的骚操作。

娶了富家女,飞黄腾达了之后,因为妻子未能生育,就赶来让子秋认祖归宗,还用一些卑劣的手段对李海潮的面馆搞破坏。

后来,子秋跟随赵华光去国外后,因为妻子终于生育,赵华光竟再度抛弃子秋,并断绝其经济来源,子秋只能辛苦打工。

种种悲惨经历,让子秋自小超乎常人的懂事和自觉,也一直摆脱不了自卑、敏感的底色。

得知尖尖和凌霄相恋后,更是喊出:“为什么你们都不要我?”

赵华光这种“生而不养”的做法就像是杜鹃鸟,把自己的蛋生到别的鸟窝里,让别的鸟去抚养,自己逍遥快活,简直是个冷血动物。

后来,则是把子秋当成了认祖归宗的工具,等到子秋没有了利用价值后,又完全不念父子亲情。

影视剧难免有虚构的成分,回到现实,“生而不养”的家长在我们的身边并不鲜见。

看过一则“13岁男孩住进养老院”的新闻。

父亲被拘、母亲消失,亲戚也不愿收留。男孩无依无靠,无奈向民警求助。

当民警好不容易联系上孩子母亲,对方却哭诉一通自身难保,便无情地挂了电话。

无家可归的男孩,只能暂时被安排在养老院生活,让人心酸。

而被父母狠狠伤害的幼小心灵,可能早已千疮百孔。

金星在《妈妈咪呀》中曾说:“如果你不想当妈,不想养孩子,千万别生。生了你不养,你生她干什么?”

从古至今,生养不分家。

孩子不是一件物品,你想要就抱在怀里,不想要了就随意丢弃。

生而养之,既然决定要生下一条小生命,对于这条生命便有养育的义务。

如果做不到这最起码的一点,那也不配为人父母。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说:

“一想到为人父母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毛骨悚然。”

父母是门槛最低的职业,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及格。

“创造一个生命并不伟大,只是本能;人性与良知,才能赋予生命真正的意义。”

当你没有十足把握可以让自己的小孩过得幸福的时候,请不要生孩子;

当你已为人父母,就要对这个生命负责,为其注入灵魂,完善其人格。

纵观《以家人之名》这三位父亲,赵华光生而不养,凌和平养而不教,李海潮教养兼备。

愿所有的家长,多学学李海潮,不做凌和平和赵华光。

愿所有的家庭,都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愿每一个孩子,心怀爱与勇敢,亦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秋天的作文叙事 家庭风暴作文 最珍贵的礼物作文800字 作文那只手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 令我陶醉作文 我学会了下棋作文 女人作文 黄瓜作文300字 父亲节英语作文80词 以后的生活作文 黄瓜炒鸡蛋作文 作文写作网课 观察落叶作文 与书相遇作文 龟兔赛跑的作文 英语作文20词左右 如何管理好班级作文 插叙作文800字 感动的事作文350字 妈妈真能干作文 珍惜时间400字作文 以蜕变为话题的作文 学会留心作文 假如我是天使作文 圣诞礼物作文 习爷爷我想对您说作文 相伴话题作文 绿水青山的作文 遇见春天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