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热门话题 7种角度启发你如何撰写评论

2020-12-25 09:50:01
相关推荐

一位教徒在祈祷时犯了烟瘾,就问神父:祈祷时可以抽烟吗?神父瞪了他一眼说:不可以!另一位教徒在祈祷时也犯了烟瘾,他问神父:抽烟时可以祈祷吗?神父赞赏地说:可以!——《角度》

选了题目,然后就是角度了。从什么角度切入最能引起舆论关注?从什么角度写作会更能提出新的观点?从什么角度观察会更深刻地揭示出问题,让读者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一、角度不是迷信,角度非常重要

一个人的认识问题的角度,总是与他自己的知识结构、情感结构、他的“敏感点”紧密联系的。实际上,所谓“角度”是认识的结果。评论的不同的角度,恰是对事物不同的认识。一个人最终写出来的,恐怕就是他能够选择的角度;而别人写不出来的,恐怕不是他能选择的角度。

而角度则不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待一个问题要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就能见到不同的景象和问题。不同的人,看到的可能是同样的角度,而一个人,如果转移一下视野,则可能看到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度会呈现出不同的问题,不同角度的分析会呈现不同的表达和传播效果。所以,评论的角度不是迷信,而是真实存在,并对一篇评论非常重要。

当事件本身缺乏足够的新鲜性、引人注目的新闻价值时,就需要新的角度进行弥补了,以新角度来补充旧话题、抽象问题带来的关注疲劳。

二、新角度切入,提起对老问题的关注

评论写作时,一般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个老话题、老问题,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隔段时间舆论就会提出来,公众已经有了“审丑疲劳”,如果简单地重复谈论这样的话题,评论效果会非常差,读者一定会感觉你是老调重弹。

虽然是旧话题、老问题,可同样的话题却可以有不同的切入角度。以新的角度切入,则可以提起舆论对老问题的关注。问题虽然不是新的,可你切入的角度非常新颖,就可以补偿人们的“审丑疲劳”,从而提起舆论关注和讨论的兴趣。

旧问题每年都在重复,评论需要不断重申一些常识,重复一些老调,单纯重复是没有评论效果的,必须有新角度的切入以提起关注兴趣。

三、小角度切入,让大问题有贴近性

美国大报的评论员在操作宏大的主题时,也都会尽可能地从小角度切入。评论金融危机,不会一开始就写波澜壮阔的危机和影响,一般会从遥远的东南亚一个家庭这个月的经济支出谈起,一笔账一笔账地算,然后引出金融危机,既形象又贴切地告诉了人们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然后还是从这个家庭的命运谈金融危机的危害,以一个家庭及其周围人的命运来阐述自己对金融危机的理解和判断。

康拉德·芬克在《冲击力》中提到了另外一种“小角度切入”的例子,通过个性化的“你”,把巨大复杂的事物简化为可操控的简单事物。评论的话题是比较难懂的关于最低工资的争论,数十亿美元和数百万家庭都会受到这一争论的影响,如何让读者弄清这一复杂情况呢?《今日美国》的社论撰稿人是从这样的角度切入的:你想尝试用每年8840美元养活一家吗?

写宏大和复杂主题的评论,一定要学会讲故事,仰望星空的时候,一定要先脚踏实地地从地上的故事讲起。大主题往往是高度抽象的,小角度操作,就是要求你首先将抽象的化为具体、形象的,可以在现实中触摸到的具体事物。大主题还是普遍和宏观的,你要将其转化为个人性的。

四、跳出思维局限——“无话可说”也是一种角度

新闻虽然是新闻,但很多时候并不新,无非是重复一些老问题、旧问题。报纸上多数新闻,都是以前报道过的,不过换了个地点、形式、时间、人物或者由头而已,新闻的核心内容是一样的。评论者在写作中会经常遇到这类选题,应该从什么角度切入才不会让人有阅读疲劳呢?

无话可说,对评论者来说,也是一种可以言说的角度,为什么让人失语,为什么让人审丑疲劳,为什么“无话可说”,这本身就非常值得玩味。比如,2004年某次矿难发生后,我就写了一篇评论,题目就叫《对矿难,我已经无话可说》:记不清这是今年第几次矿难了,也记不清今年的矿难已经死了多少人,只知道自己打开搜狐网看到这条新闻时的第一感觉:对矿难,我已无话可说。

“无话可说”是一种角度,可以选择的类似角度是“为什么难以成为新闻”:某个问题虽然非常重要,很可恶也很荒唐,可为什么很难成为新闻,或者很难成为公众关注的新闻。

针对学术抄袭事件,我曾写过一篇题为《不搭院士身份,抄袭已很难成为新闻》的评论,就是从这个角度切入的。

人们对抄袭已经见怪不怪,只有当抄袭者有着特殊的身份,是一所高校的校长,是一个工程院院士,起码是一个中科院院士候选人,或者起码与这些身份挂上钩,人们的眼皮才会抬起一下并惊呼一声:竟然连校长都剽窃了,连院士都抄袭了。

只要能跳出框架思考问题,总会有新的角度可以切入,让你的观点在一种引人注目的新角度中表达出来,提起舆论对一个旧话题、老问题的关注。

五、见人之未见——在细节中寻找新的角度

评论的水平,除了知识储备的比拼外,另一个比拼就是对细节的关注,谁抓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评论就成功了一大半。因为抓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细节,就意味着你的评论有了一个非常棒的角度。

一个新闻事件可以有不同的观察角度。评论的角度不同,很大程度上就是不同的评论者关注的细节不一样。于是针对一个新闻事件可以有许多评论。

评论员不在现场作出判断,而判断又需要事实支撑,在现场的记者所写的新闻常常是评论员作出判断的唯一依据。所以,必须细读新闻,关注细节,才会有差异化的角度,并从差异化的角度中提升出差异化的观点。

六、寻找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角度

许多新闻,都有很多角度可以切入,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评论的价值,最好选择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角度去切入.

七、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几个案例

同一个新闻事件,有不同的切入角度;不同的角度切入,会有不同的问题指向。

当然了,角度并非完全是技术性的,也确实与一个人的知识密切相关,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视角,并不是通过技术性的训练就可以在每条新闻中找到新的角度。你的知识积累,你的思维习惯,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看问题的角度。坐井观天,视角永远只能是那样,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就能有更广阔的视角;占有的知识、掌握的信息越多,经验越丰富,就越能从新闻中发掘出别人看不到的视角。

视角的差异,形成了评论境界和评论家层次的高低。

-------------------------------本文摘录自曹林《时评写作十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意义的事作文800字 宁静的力量作文 有趣的名字作文 以理想为题的作文 喜欢的一种植物作文 七年级第一单元的作文 带上自信上路作文 遇见友谊作文700字 种糖果作文400字 我爱爸爸妈妈作文 焦虑作文 作文我学会了洗碗 蒙语作文网站 九上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我的目标作文600字初中 我好想 作文 青春校园作文800字 制作文字图片软件 描写校园四季的作文 宠物作文500字 弘扬社会正能量作文 写变脸的作文 值得600字作文 枇杷树作文 看戏的作文 我做错的一件事作文 一面之缘的作文 关于乌镇的作文 高中作文字数要求 生活中的套子作文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