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走出才女和名媛窠臼的林徽因

2021-01-03 15:55:02
相关推荐

原标题:走出才女和名媛窠臼的林徽因

——看《风雨琳琅》如何解构知识分子的命运

阅读提示

市面上有关林徽因的各类传记版本不胜枚举,但鲜有认真书写,历史中的林徽因被淹没在凡世的尘埃中。《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是作者陈新华第二次执笔写林徽因。她在书中构建出两幅图景,一个是作为新型知识女性的林徽因,另一个是从父辈到林徽因、梁思成和他们的朋友们从末代的“士大夫”转向新型知识分子的命运图鉴。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是金岳霖在林徽因追悼会送上的一副挽联。美则美矣,但林徽因的一生绝不只是“一身诗意”和“四月的天”。

关于林徽因,市面上流行的各类传记版本不胜枚举,不少见诸报端网络、连篇累牍。据多年来致力于林徽因研究的学者陈学勇说,“林传之多几乎要与张爱玲传记相当了。”这些文字或是迎合大众对花边逸闻的追逐,或是对资本市场的曲意逢迎,间或有认真的书写,但大抵还是将林徽因刻画成世俗的网红脸,一个民国时期的才女、美女、名媛、情种模样,于是历史中的林徽因竟这样被淹没在凡世的尘埃中了。

对于《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1月版)的作者陈新华而言,这已经是她第二次执笔写这样一本以林徽因为主线的专著。从2003年的《百年家族:林徽因》到2020年的《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她以两种叙事方式完成了两个关于林徽因的故事。“10多年前,我完成的是一个人年表一样的一生。10多年后,我试图探究一种命运,在剧变的、忧患的时代下,个人乃至一个群体的命运。”在这本前所未有的厚重的林传大书和近百页的注释、索引中,作者构建出两幅图景:一个是作为新型知识女性的林徽因,她的个体成长和生命体验;另一个是从父辈的林长民、梁启超到林徽因、梁思成和他们的朋友们,从末代的“士大夫”转向新型知识分子的命运图鉴。

一个独立自主、成长中的新时代女性

到底是怎样的林徽因?无论是对于读者,还是这本前后浸透了作者近20年时间检索、考证、思考、完善之功的传记来说,这都是一个必先回答的问题。书中,作者对围绕在林徽因身上的“传言”一一做出回应——徐志摩、金岳霖在林徽因的生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太太的客厅》的前因后果、凌叔华为什么要争着保管徐志摩遗书……不为迎合、不为猎奇,但见一个历史学人对史料运用的功力和秉笔直书,从日记、信件、家书、回忆文字等旧史料中打捞出历史的真相,展示一个真实的林徽因,一个从传统家庭生长出、带有“新女性”的行事风格,一面备受宠爱、一面又备受争议的林徽因。关于过往那些从历史的故纸堆中扒出的鸳鸯蝴蝶梦,我想,也该就此终结。

同为女性,即便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作者依然展现出与林徽因的深深共鸣,这是一种解读的深度,也是一种观照的视角,为读者呈现了关于林徽因,以及她的母亲何雪媛、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陆小曼、才女冰心、凌淑华等的女性书写。在描摹林徽因的爱情、婚姻、家庭、事业的时候,在书写她作为女儿、妻子、母亲角色的时候,作者的女性自觉为读者展示了一个独立自主、成长中的新时代女性形象,一个诗人林徽因、一个建筑师林徽因,人性中有光和影、明和暗的林徽因。作者在文中引用林徽因之子梁从诫的话,这样写道,“在旧时代……她虽然也在大学教过书,写过诗,发表过学术文章,也颇有一点名气,但始终不过是‘梁思成太太’,而没有完全独立的社会身份。”在1949年之后,建筑师林徽因则让她“感到兴奋与骄傲”。而本书对抗战中、1949年后的林徽因的描写也是迄今林传中笔墨最为丰厚的。此外,作者还细腻地刻画了林徽因母女新旧两代女性的世界,展现了经过五四运动洗礼,中国社会开始有的女性意识萌芽,以及张幼仪等女性个体时代下的心路。当然,这或许只是本书的一个副产品。

末代“士大夫”转向新型知识分子的命运图鉴

作者说,“林徽因恰好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和连接点,她的成长、她的经历、她的生活、她的交友可以串起整个民国知识分子的一个群像。”这也就是那个托起林徽因的更为宏大的故事。

民国以降,正是社会精英阶层经历大变动的时代,是像林长民、梁启超这样集道统与政统于一身,以参政议政为己任的“士”转向对政治议而不参,专做学问的知识分子的时代。正如历史学家罗志田所言,民初的知识分子虽然有意识要扮演新型的社会角色,却在无意识中传承了士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及其对国是的当下关怀。身已新而心尚旧……这也正是作者在书中反复书写的“安身立命的那个东西”。

书中,作者着意完成了一个“士”的形象就是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他的一生始终追随政统,最终在追随郭松龄反奉中遇难,享年49岁,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而林徽因对父亲的评价则是一句话,“他像晋代士大夫,清谈误国。”这也道出了林徽因这代知识分子的转变。

不只林徽因,还有梁思成和他们的朋友圈,作者将之作为转变路途上承前启后一代人的群像加以刻画。他们的幼年接传统余绪,青年经“五四”洗礼,留学欧美,壮年带着使命和责任在苦苦追索。作者笔下再现了这一代知识分子在剧变、忧患的时代下的来路与归途、勇气与坚持、软弱与改变、浮沉与思考。这也是本书的终极追索和思考。

不同于一般的传记,本书更胜在作者的书写技巧、历史技艺和文化情怀上。对于这史诗般的长歌,作者没有局限于一般编年体的叙事,也很难看到宏大场面,而是以一种个人化的叙事方式、对人物的细致体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来解构这个时代。这个解构的过程作者形象地称之为“剥洋葱”,人生的黑与白之中,有多少不可言说的灰色地带?(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语)而“对历史人物,我们应该做的是寻找真相,不神化,也不妖魔化,看到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有真实质感的人。”

短暂的荣耀、持久不息的疑问和困惑、在孤独和寂寞里走到生命的尽头,这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交响,大概也是“风雨琳琅”表达的真实含义吧!(蔡敏)

[责编:周佳]

[来源:中国妇女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庭分波作文 文学类作文 付出总会有回报作文 以满足为题写一篇作文 以波折为话题的作文 改变的作文素材 关于九月份的作文 难忘的那一刻作文350字 开学第一天作文600 小学三年级作文关爱 推荐一篇文章作文 传统文化的作文好标题 浮生若梦作文 黄冈优秀作文 运动员作文 茉莉作文 海滩之旅作文 我的朋友乐于助人作文 作文春游 观影感作文 军训团结作文 中考常考作文 她感动了我作文500字 六级作文要写题目吗 那件事感动了我作文 青春的味道作文800字 我敬佩的人500字作文 不虚此行作文 关于旅游的英语作文 写大自然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