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诗与词的区别:诗言志与词言情

2021-01-04 16:10:01
相关推荐

诗与词常被人合称为诗词,其实诗与词是有明显区别的。从风格来看,诗与词的最大区别,就是诗言志而词言情。

中国文学有一个重要的传统,就是“文以载道”。诗,也要讲“诗教”,因此“诗言志”,是古诗的一个重要特点。

古文的“文以载道”,古诗的“诗言志”,好处就是重视诗文的思想内涵,体现诗文的伦理道德价值,在读古诗文当中,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境界,进而引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古代文人写诗作文的重要追求。所以,古人读书,他们没有思想品德课,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不会感到有什么不妥。因为古人在读诗文的时候,就接受了大量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就是说,古代的语文老师,在教语文的时候,顺带把思想品德也教了。

但是,如果诗文过分强调“载道”、“言志”,这种“高大上”一统天下,难免也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文学艺术,之所以让人喜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打动人心,让人感动。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明珠,应该有感动人心的力量。过分强调诗歌的思想意义,强调诗歌的道德价值,强调诗歌的政治正确,虽然很有“意义”,但人们也有可能会觉得没有“味道”。打个比方,国歌很能体现爱国情感,但天天唱国歌,也没有意思吧?如果到歌厅K歌,你要是唱一首国歌,搞得歌厅里的人,都要起立给你行注目礼,就很没意思。

词,在中国的文学体裁中,具有非常微妙的地位。因为词在开始的时候,其中完全没有伦理和道德的思想内涵。为什么叫词?其实就是歌词。从隋唐开始,中国出现了一种新兴的音乐,词就是配合这些新兴音乐的曲调来歌唱的歌词。词,就是歌词的意思。这种歌词,最早是在民间流行的。所以,词从一开始,就像现在的通俗流行歌曲一样,并没有高深的思想内涵。后来,一些文人士大夫们,他们觉得这个歌曲的音调很美,很有意思,所以这些文人,就开始参与到填写歌词的队伍中来。因为文人参与词的创作,词的文学水平就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就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但是,文人填好了词,也还是要让人演唱的。

因此,词与诗,从内容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李清照在《词论》中说:“词别是一家。”就强调了词与诗的区别。

说起李清照,一般的说法,就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当然是女词人,她写的词水平非常高。其实,李清照的诗也写得挺好的。我们来听一下李清照写的很有名的一首诗《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慷慨雄健,借古讽今,正气凛然,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对当权者主和派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的指责,掷地有声。其浩然正气,傲然风骨,千年之后,我们读来,还是让人肃然起敬,也会让那些投降卖国者感到无地自容。

接下来,我们听一首李清照的词: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词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别后思念,写下这首词。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通过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心情。这种愁情,是离别相思之愁。

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首李清照写的词: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声声慢,是李清照的后期作品。李清照本来生活在官宦之家,过着上流社会的优越生活。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加之丈夫去世,国破家亡的惨痛,使李清照饱尝艰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词中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着意渲染愁情,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

看过李清照的诗与词,对比之下,我们就不难理解,“词别是一家”,诗与词,还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说,从思想内涵来看,“诗言志”,“词言情”,是诗与词最大的差异。

因为“诗言志”、“词言情”,从内容来看,体现出来的差别,就是“诗庄词媚”。就是说,诗显得庄重,词显得妩媚。因为“诗言志”,诗多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沉浮为主。因为“词言情”,词则多写男女爱情、相思离别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从语言风格来看,诗多严整庄重,词多婉约媚俗。

当然,后来苏轼苏东坡开创了词的豪放派,改变了“诗庄词媚”的传统,亮明了“以诗为词”的观点。从此,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豪放派的词,从思想内容上来看,就与诗没有多大的差别。苏轼开创了词的豪放派,开拓了词的表现能力,拓展了词的境界,提升了词的格调,对词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贡献。豪放派的词人,以苏轼和辛弃疾最为有名。在中国文学史上,将苏轼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下面,我们来听两首苏轼写的江城子。这两首江城子,一为婉约,一为豪放,大家可以体会词中婉约与豪放二者的差异。

先来听《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笔力矫健,气势雄壮,慷慨激昂,豪放旷达,气象恢弘,一反词贯有的柔弱格调,充满阳刚之气。是豪放派的经典之作。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是一首悼念亡妻的悼亡诗。词风清丽,缠绵悱恻,婉转悲凄,情真意切,是典型的婉约派词风。

下面,我们再来看两首词,感觉一下词的婉约与豪放区别在哪里。

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看完之后,想必大家能感婉约与豪放的区别有更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画肖像作文 按顺序写景的作文 以忘不了为题的作文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作文 放风筝的过程作文 温暖的作文1000字 分享快乐作文400字 三年级英语作文大全 鲸的自述作文500字 什么难忘作文 未来的地铁作文 英语作文介绍一个地方 我长大了作文指导 我是一头大象作文 2012高考优秀作文 小兔子作文500字 小猫打碎花瓶看图作文 处世之道作文 留住什么作文 描写历史的作文 狗作文 以希望为话题的作文 二年级作文找春天100字 这一天我铭记作文400字 立冬的作文 小学母爱作文 我的感动作文 作文杭州西湖 学校校规英语作文 关于八月十五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