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点希望之灯 架爱心之桥

2021-01-04 18:00:01
相关推荐

湖南日报评论员

“她非湘人,一心行善舍家离子,千里驰援湘西南;年本古稀,二次奉献支教扶贫……”当年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为周秀芳写下这样的颁奖词。

今年72岁的周秀芳,来自东海之滨的宁波。她用一腔大爱为溆浦贫困山区的孩子点亮希望之灯,为帮助贫困山区群众走上致富路,架起爱心之桥。在她的影响、感召下,宁波、杭州、上海等地数万名爱心人士、慈善企业的爱心,源源不断涌向贫困山区。从支教到扶植产业,从关爱孩子到帮助贫困群众,爱的火焰在溆浦燃起了燎原之势。这份爱,深似大海,这份情,比金子还贵。

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一位千里之外的老人对湘西贫困山区如此牵挂、对山区的孩子如此倾情?

周秀芳一生为师,是一个纯粹的人。见不得孩子受苦,是她扎根溆浦支教时最朴素的初衷。回首当年,只是抱着“看一看”的想法来到溆浦,是山区极其简陋的学校、极度匮乏的教师资源,与山区孩子对学习的渴望之间的差距,触动了老人内心最柔软的心弦。近五年的坚守,老人用爱心唤醒了山区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激发山区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

到山区支教,老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为了山区孩子,老人几乎倾尽所有。她原本可以在家里含饴弄孙、乐享天伦,却把全部心思放在山区孩子身上;她当初原本可以接受家乡私立学校的聘任,拿着一份高薪,但在溆浦,老人把自己的退休金花到了山区孩子身上。与刷光工资卡帮孩子治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在他乡却过着清贫的生活:一碗米饭、一个素菜,就是她的一餐饭;最“穷”的时候,银行卡里只剩下3块多钱。正是这种源于骨子里的善良,孕育出感动世人的大爱,为贫困山区带来了温暖与希望。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周秀芳老人支教的故事,拉近了湖南与浙江、溆浦与宁波的距离,进而汇聚成一曲爱的合奏。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周秀芳的爱心团队,这其中,有一次捐出250万元建希望小学的耄耋老人,有率先响应老人支教的实业界成功人士,有来自上海的高等院校,更有无数与周秀芳老人素昧平生的爱心人士。爱,会激发更多的爱;善,能感动更多的善。

周秀芳还是一位“扶贫带头人”。2017年开始,老人以爱心支教为支点,尝试在劳动力转移、产业扶贫等领域对溆浦贫困山区进行帮扶。经她牵线搭桥,不少当地人走出大山谋生计,让沿海地区的产业项目落户溆浦。老人播撒的正能量种子,在这片山区生根发芽,唤醒了贫困乡亲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心里有光,脚下有力。平时,常有人抱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感叹“古道热肠”成了“稀缺品”,但周秀芳和围聚在她身边的爱心团队,用行动作出了最生动的诠释。慈心为人,善举济世,周秀芳为我们、也为全社会树起了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向这样的好人致敬,既感恩他们的无私,更寄托着一份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新湖南客户端读者热线:0731-84326002。转载授权:0731-84326133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姚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手机迷作文400字 初中写同学作文 作文巨人的花园 2021高考作文题 我心中的英雄作文700 等待春天作文 我的朋友韩语作文 有关骨气的作文 有标题的作文 迎着风作文 诗歌作文400字 写景的作文650 吃晚饭的作文 禁止吸毒作文 写童趣的作文 描写窗外的作文 红的作文 印象中最深刻的人作文 高二暑假作文 饺子的英语作文 我喜欢的动物作文小狗 我的人生态度作文 踢足球400字作文 在孤独中成长作文 海边游玩作文600字 水果西瓜作文 民族团结作文600字 教师节关于老师的作文 作文难忘的生日 关于奉献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