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说数》教学设计

2021-03-29 00:25:01
相关推荐

《说数》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

教学目标:

1.把握科学小品的准确性、生动性特征,体会科学小品的文章美。

2.从文章的描述中感悟数字美、数学美。

3.拓展研究,认识科学美和科学精神之美,培养课外阅读科学文章的兴趣和能力。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课前阅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掌握文章基本信息,并完成课后习题一。

课文是以什么线索来展开说明的?请你根据作者的思路画出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华民族是个有着数字情结的民族。有人统计,一部《唐诗三百首》,嵌入数字的诗就有一百三十首之多。历代诗人以数字入诗更是随处可见,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数不胜数。清代文人纪晓岚更是别出心裁,他有一首咏雪的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芦花皆不见”,将数字运用得出神入化,堪称数字妙用的典范。

数字的背后,更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含义。它是记录人生的足迹。比如我们七岁背起书包进了学校的大门,十八岁庄严地宣誓成人。孔子还说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里的数字,成了人生中一道道里程碑,记录了我们的成长。

普普通通的数字原来拥有这样多的寓意,是这么的有趣。那么数究竟是怎么来的?数又是如何发展的?数还有什么新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准确严谨、情致盎然的科学小品文——《说数》。

我们先来明确一下这堂课的学习目标:一、把握科学小品的准确性、生动性特征,体会科学小品的文章美。二、从文章的描述中感悟数字美、数学美。三、拓展研究,认识科学美和科学精神之美,培养课外阅读科学文章的兴趣和能力。

二、梳理结构

1.小组讨论交流,推选两个小组的最佳示意图进行投影展示,教师从旁评点。

2.幻灯片放映教师整理的示意图:

3.教师总结:这张作者思路示意图其实就是数的发展史,作者是按数的发展史来安排行文结构、进行“说数”的。

那么作者到底是怎样将这个“数”说得准、说得好的呢?他“说数”的语言都注意了些什么呢?首先我们从科学小品的准确性特征角度把握文章的基本信息。(板书“准确性”)

三、分析文本

(一)文章的准确美

1.竞赛规则:全班按座位分为四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抢答。题目公布后,各组成员若有知道答案的,立即站起来回答,不用举手,谁答得快谁拥有答题权。要求不仅答对是非,更要在文章中找出理据。每组基准分为一百分,答对一题加十分,答错一题扣十分。

2.抢答题:

①自然数的实物原型是十个手指。

②负数概念的形成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

③虚数和虚数轴都是人们想象和创造出来的,并没有实际的原型。

④整数、分数填满了整个实数轴。

⑤整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

⑥无法用整数或者分数表示的数称为无理数。

⑦圆周率是无理数,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⑧所有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所有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

3.答案:(主要让学生动口说,教师只起到从旁指点和拔升之用。)

①错误。自然数的实物原型可能是十个手指。

②错误。负数概念的形成恐怕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

总结:“可能”与“恐怕”均是表示“估计、也许、大概”的副词。如果少了课本原文的这两个词,意思就变得绝对化,完全不容质疑了。在科学小品中,经常出现表示时间、范围、可能等的副词,如“往往”、“有时”、“一般”、“可能”、“绝对”、“根本”等。有时说话斩钉截铁,很肯定;有时话说得很灵活、有分寸。这些词恰恰显示了科学小品行文的严谨与准确。

板书:注意修饰限定词的功用

③错误。虚数轴是数学家为了解决虚数在数轴上没处摆而“创造”出来的。但虚数却在生活中具有原型:电工学中利用复数表示交流电,虚数代表虚功,使得电工学计算大为简化。

④错误。整数、分数只是有理数,实数轴上还有无理数。

总结:两题都犯了以偏盖全的错误,那么我们在阅读科学小品时,要注意信息提炼的完整性。

板书:注意信息提炼的完整性

⑤错误。零和自然数以及带负号的自然数统称为整数。作者的概念明确,表述严谨。带负号的自然数不等于负数,两个概念有交集。

⑥错误。实数范围内,无法用整数或者分数表示的`数称为无理数。注意概念提取时的范围限制。

总结:两题都犯了概念表述的错误,一个是概念有交集,一个是未加限制范围。

板书:注意概念表述的明确性

⑦正确。这是根据课文一个简单的推导。圆周率不同于有限位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包含着无限的信息,因而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像圆周率这样的数是无理数。因而无理数也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⑧错误。所有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这是我们从课文中得出的正确概念,但是并不代表所有小数也可以化为分数,比如圆周率。此推导不可逆转。

总结:阅读说明文,除了从遣词造句上精准掌握作者明确说出的意思外,还要学会运用逻辑推理,对作者尚未表达出的意思进行合理的推导。7、8两题,前者可以顺推,而后者不可逆推。要仔细研究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板书:注意逻辑推导的合理性

4.教师总结:科学小品文的作家们遣词造句时字字精准,句句严谨。那我们在提取文章信息时,也要注意修饰限定语的功用、信息提炼的完整性、概念表述的明确性和逻辑推导的合理性这四个方面,这样才能准确合理的把握文章基本信息。

(二)文章的生动美

1.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找出文章中生动有趣的描述并谈自己感想

刚刚我们是从黑板上的四点去把握科学小品的准确性特征。做到这四点,仅仅是将“数”说得准了。科学小品不同于一般的科技说明文,除了讲求科学性、准确性之外,还得具备小品文的特征——即文学性、生动性。大家读完《说数》后,觉得它跟你平时所接触的数学课本一不一样?它是以平实说明为主,还是以生动说明为主呢?如果是生动说明,它又是怎样深入浅出、活泼生动的来说明事物的呢?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前后交流讨论,找出课文中生动有趣的描述并谈谈这种描述方式的好处。

2.教师明确增强文章生动性和说明效果的几种方式。可让学生诵读文中优秀文段或字句。

⑴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做比较、引用。

⑵修辞方法:比喻、对比、拟人

⑶遣词造句:妙用成语、妙用佛语、嵌字、化用诗句、作诗。

⑷表达方式:说明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3.教师总结:以上这些方法均给《说数》增添了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得复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枯燥的说明读起来情致盎然。

准确性与生动性相结合,科学性与文学性并重,《说数》因而展现出独特的风采,成为一篇优秀的科学小品范文

三、拓展阅读

以沈致远为代表的科普作家们秉持着端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科学无比热爱的饱满情绪,成功地用文学语言展现了科学领域的知识,带给读者新的视野、新的感受。下面我摘录了一段文段发给大家,它出自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昆虫记》作者、法国学者法布尔之手。请大家进行堂上阅读,从准确性、生动性两点着手,筛选信息,体悟文字美感,回答大屏上的问题。限时五分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人生旅途作文 走亲戚的作文 三年级上册作文300字 有关艺术的作文 爱国主题作文 新年作文600字 开学作文400字 迎新年作文 日记作文300字 春节的作文400 校园一角 作文 九年级英语作文 小学生作文300字 三年级优秀作文 时间作文 三年级300字作文 九年级作文 成功的作文 科技作文 50字作文 作文四百字 高一作文优秀范文800字 开学第一天作文500字 新年愿望作文300字 温暖的记忆作文600字 最美的时光作文600字 少年风采作文600字 我的愿望作文400字 中考满分作文500 新年习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