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学生是一本书》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2022-01-15 13:30:01
相关推荐

《学生是一本书》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是一本书》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是一本书》读后感1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每个老师在这个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串联,就变成了心中的书。庄华涛的《学生是一本书》中记载了他和学生在一起的活生生的故事。记录故事就是回味故事,回味故事就是生长故事。因为记录,故事才会生长得更好。记录,是人对故事关心的一种表现。你关心了故事,故事就会成为冬日里的暖宝宝。

可以说,《学生是一本书》是庄老师二十几年工作积累下的故事集,书中记录了一个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这期间,庄老师做过家访、开过班会、个别交流等等,通过自己的教育方式,全心全意地帮助自己的学生,让自己的“琐碎教育”带给学生更多的温暖、自信、阳光、信任……就像他说的:“虽然这种琐碎教育缺少了系统性和普适性,但也是有一定价值与意义,因为这些故事中蕴含了我对教育最基本的认识。”

我也不禁思绪连篇:其实,学生何尝不也是一本书?当学生进入你的班级,意味着你成了他的人生引路人,使其长知识、明道理、育情感,最终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教师对其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痕迹深远。就像庄老师书中写的,他做过家访、开过班会、个别交流等等,通过自己的教育方式,全心全意地帮助自己的学生,让自己的“琐碎教育”带给学生更多的温暖、自信、阳光、信任……显然,教师教育水平优劣、责任意识强弱都将严重影响学生这本“书”质量高低。高明的教师,其学生相对聪慧;负责的教师,其学生相对谨慎;大气的教师,其学生相对豪放;大爱的教师,其学生相对灵媚……是呀,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独特生命体,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关系在教师身上,教师的担子不轻呀!

庄老师说过“学生是我们教育生命的‘贵人’,需要我们以感恩之心去将他们永远牢记心头。每一个学生都是值得教师潜心阅读的一本书,读好这本书,教师不仅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形象,以及自己形象背后的灵魂。”或许我无法翻阅每一本书,但至少我会把手里的这本书读完。庄老师还说:“在每一个教师的背后,都会有一些陪伴他走过职业懵懂期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教师生命中的‘贵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确实是教师生命中的“贵人”,学生在学校中不断成长,事实上,教师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尤其是那些或者个性张扬、或者调皮捣蛋、或者孤单古怪的学生,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与他们相处,去真心感受他们的想法,陪伴他们快乐成长。在所有的故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拔气门芯的“好学生”》,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首先在想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会怎么处理?这样的事情不是很好处理,如果言重了会伤害学生的自尊,但是如果对于这样的事情置之不理、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可能又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可能我会先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因,但是像思怡这样的好学生,她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觉悟,在了解情况的过程中,她就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看到庄老师的处理方法,我确实很佩服,非常恰当,既没有在学生面前批评思怡,也没有大篇幅的讲道理,而是心平气和地与思怡单独聊天,给思怡以足够的信任,让思怡能够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并将这件事作为与思怡间的秘密。通过具体情况的了解,庄老师适当地引导思怡认识自己的行为,让她能理解同学与妈妈,舒缓她的心理压力。庄老师真的是一个耐心、温和、有智慧的教师。

这样的事情其实在我们教师的工作中真的是很普遍的,但是我们很少会把这样的事记录下来,并辅以反思,所以这样的事情可能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并没有留下一些什么。尤其是教育的时间越长,越来越难有这样的耐心,学生间的很多事情可能也都习以为常、不足为奇了。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说明这样的经验已经在我们的心里了。庄老师是一个耐心细致的教师,她善于发现工作的每一件事,并且以生动的形式再现故事。

九和小学几年时间下来,时间让我跟孩子们逐渐了解彼此,每个孩子们都具有未完成性,他们正在书写着自己的点点滴滴,而我就是这点点滴滴的其中一个读者。

书都是有内容的,每一本书的内容是不一样的,这内容是需要人去读,但是真正去读孩子这本书的人恐怕不多。家长们忙于自己的工作往往会忽略孩子们的成长;教师因为孩子多的问题,全面关注每个孩子肯定是纸上谈兵,只能做到尽力而为。所有的读“书”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原意坚持,那便是成功的第一步。

世界是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书也一样。有的可能每一篇、每一章都精彩,使你愿意读下去;有的可能开头平淡无奇,但精彩却在后面;还有的可能在中间会有大的转折,原来平淡无奇的也许会突然精彩纷呈,扣人心弦。这些书都需要人去读,学生这本书是活的书、生动的书,真正以平等的心与孩子交流才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天真可爱。

《学生是一本书》读后感2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七彩的世界,一个学生就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这美妙的世界,需要我们发自肺腑的欣赏和鼓励。这丰富的书,需要我们去品读。

最近读了庄华涛老师写的《学生是一本书》,心中波澜起伏,不能自已。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问题是你有没有唤醒这种潜能。庄老师说,学生是我们教育生命的“贵人”,需要我们以感恩之心去将他们永远牢记心头。每一个学生都是值得教师潜心阅读的一本书,读好这本书,教师不仅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形象,以及自己形象背后的灵魂……我们对孩子期望值过于单一,总希望每朵花都开成牡丹,自然觉得很多花不合格。其实,这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只能扼杀正常生长的生机,从而断送可能达到的辉煌。

《学生是一本书》是由一个一个的教育故事编织而成的书,书中记录了许多“特殊”“个性”学生发生的事,这期间,庄老师做过家访、开过班会、个别交流等等,通过自己的教育方式,全心全意地帮助自己的学生,让自己的"“琐碎教育”带给学生更多的温暖、自信、阳光、信任……。就像他说的:“虽然这种琐碎教育缺少了系统性和普适性,但也是有一定价值与意义,因为这些故事中蕴含了我对教育最基本的认识。”

还记得小班刚入园的那天,孩子们哭的哭,闹的闹,吵着要自己的爸爸妈妈,完全没有接纳作为教师的我。所以我改变了策略,做孩子们的妈妈、朋友,时时刻刻关心他们,倾听他们。经过长期的磨合后,我跟孩子们逐渐彼此了解了,他们会主动与我分享开心的事儿,诉说自己的烦恼,会第一时间发现我“换了眼镜”的事儿,会和家人表达对我的喜欢。我开始觉得孩子们,他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来印证,就是孩子们都具有未完成性,他们正在书写着自己的点点滴滴,而我们教师就是读这点点滴滴的一个读者。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们,他们天真、懵懂,更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耐心地翻阅。

学生既然都是一本书,那么书的整体风格就是不一样的。有的可能每一篇、每一章都精彩,使你愿意读下去;有的书可能开头平淡无奇,但精彩却在后面;有的书可能在中间会有大的转折,原来平淡无奇的也许会突然精彩纷呈,扣人心弦等等。这些书都需要人去读,学生这本书是活的书、生动的书,因此,真正以平等的地位与学生交流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天真可爱。

《学生是一本书》读后感3

转眼,做老师已经一年半了,想想觉得很不可思议。始终认为自己还是个学生,怎么有资格做别人的老师呢?这一年多我一直在摸索中成长,尤其是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有资格教别人的老师?在困惑和迷茫中,我利用寒假闲时,仔细阅读了庄华涛老师的《学生是一本书》,很是受益。

这本书共有五个专辑,第一辑:做学生心理的“及时雨”;第二辑:随时播下美好的种子;第三辑:比对与错更重要的;第四辑:教育是相互磨砺;第五辑:做沟通家校的高手。

书本的序写的好,好老师的标准一般来说,就是公开课要上得好,论文要写得好,学生成绩要考得好,但我认为,好老师最重要的标准是,他有一肚子的学生故事。故事、教育、教师这是一串多么美好的姻缘。这本书将每个学生比作一本书,他会很多时间去细细品味每一本书,不只课堂,更多的是课外。庄老师的书中,有拔气门芯报复同学的思怡的故事,时常装病的焕玲的故事,爱哭佬佳轩的故事,被推进女厕所的修文的故事……光读这些故事,你就知道庄老师花了多少时间在陪孩子一起成长。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陪伴的故事,温暖的故事。

有人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一本书,父母是他的出版社,他的名字是书的名字,他的出生日期是书的出版时间,身份证号是他的书号。那每个学生何尝不是一本书呢?可以说,教师是学生的出版社,毕业时间是学生的出版时间,学生的面貌、仪表就是书的封面和底面,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思想修养等就是书的内容。

学生这本书不是摆在书店里让人随意翻阅的书,他是一本不喜欢被随意翻阅,对于那些用过即扔,或者随意撕毁书的人,他们是绝不愿意给你翻阅的;对于那些断章取义、甚至误解扭曲书的人,他们也不会让你翻阅;而对于那些爱惜书、以书为友、热忱对待书的人,他们不但欢迎你来翻阅,还会主动对你敞开胸怀。学生有千千万万,所以书本也是形色各异,学生的内向、开朗、深沉、轻浮、勤恳、懒惰、骄傲等等性格使学生成了一本深奥的书、不易理解的书。

任何一个班级,都会存在不同类型的学生。俗话说“人的十指都有长短”,何况人呢?每个班级存在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是正常的。作为班主任,我们不能只把爱播撒给优等生,而忽视后进生,处罚差等生。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早就给我们敲下警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啊!我们有时在处理同学之间的纠纷时,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只抓住差生训斥一通。这样,往往使这些后进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他们有理不敢申诉,只好憋在肚里。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感,渴望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也渴望能受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同。所以,做一个会读书的老师,读懂学生这本书,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消防安全作文 今天我当家作文 窗外作文600字 小作文给对象 梅花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 说明文作文 我的自画像作文 笑死人的高考零分作文 我的烦恼作文500字 700字作文 写给女朋友的小作文 关于坚持的作文 坚持作文 熟悉的陌生人作文 作文过年 关于学习的作文 作文怎么写 作文大赛 英语小作文 说明文作文600字 作文开头 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3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 成长作文 在路上作文 旅途作文 英语春节作文 节日作文 作文集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