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三作文:清明乡下行

2023-06-18 02:13:06
相关推荐

高三作文:清明乡下行

古人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的作文,欢迎阅读与分享。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CNFLA的相关栏目!

篇 一:

久居市区成天行走在高楼之间,眼前晃动的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和来来往往的车辆,今年的清明节到随着父母一起去乡下老家南科村扫墓。车行在乡间的小路上,开阔的视野,碧绿的农田,新鲜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一路上,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举目远眺,群山连绵不绝,山上满目青翠,就像一块大地毯镶嵌在大地上。近处的树木时而静止不动,时而随风摇摆。各种不同的花朵也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机灵的小鸟在树枝上飞来飞去还不时地回过头来望望我们。在这古老的山村中,显出从未有过的生机与活力。

不知不觉中,目的地到了,我们放下祭品,就开始忙开了。由于天气炎热,此时的我们都已是汗流浃背了。大人们在忙着扫墓和摆祭品,我们小孩子则趁着这个机会,有的在树阴下乘凉,有的则在忙着捕蝉,好不热闹,山村中不时传来欢乐的笑声。

过了一会,长辈们已经把祭品摆好了,便招呼我们过来祭拜。祭品很丰富,有水果、食物和冥钱等。我想:这是子孙们对长辈们的一种孝敬方式吧。于是,孩子们便和大人们一起祭拜。祭拜完后照常理是要放鞭炮,这也是小孩子们喜欢清明的一个原因之一。可是今年却没有放,我问爸爸这是为什么?爸爸说那是因为每年清明时放鞭炮都会发生太多火灾,所以不许燃放鞭炮,难道你没有看告示吗?听了爸爸这段话,我脑海立即浮现出那张告示来,上面确实有不许燃放鞭炮这一条。没想到爸爸还挺守规的嘛!

在扫墓时,我看到了许多来扫墓的人,但他们好像没把那张告示放在眼里,同我爸爸比起来,他们真是不如我爸爸呀!我想倘若人人都守规的话,那该是多么和谐的一个社会呀!

让我们现在就行动起来,改掉以往社会中的陋习,人人争做文明人,让崭新的社会呈现在我们面前吧!

篇 二:

依稀记得小时候语文课本上的那篇《乡愁》,不太懂,也没有细读。然后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年龄越大,离家乡越远。等到自己真正认真去回想家乡的时候,已经不知不觉离开10几年,景色依旧,斯人已去。家族的亲人大部分都外出工作或移居外地,但大家都会有个共鸣,无论多忙或多远,春节可以不回家乡,但清明一定是会回去。因为先人辞世时,曾给后人留下一句遗言:无论今后去了哪里、有了什么地位,万不可忘本。 所以10多年过去了,后人一直以这句话为归属的理由。

4月2日,清明节假第一天,我也踏上了清明之行。从广州到湖南衡南,一路驾车北上。已经有一年没回去过了(上一次回去是去年清明),一种乡愁的"意念由然而生。这让我想起前几天和一位朋友聊天,问他清明节是否回老家扫墓,他说,已经多少年没有回去扫过墓了,估计回去连祖宗的墓都已经找不到了,所以没有回去的打算。这让我不由感叹,也许这也是目前我们社会不断“进步”的一种趋势吧,因为浮躁,很多人已经忘记了找来时的路,忘了自己的根本是什么,真正追求的又是什么。

篇 三:

追溯起清明节的源头,那就有些不得了了。据历史,是因为清明节在寒食节的前一天,久而久之,人们便把两个节日合二为一,索性直接过清明节了。而清明节主要活动便是祭祀,是由帝王将相家流传下来的,民间纷纷模仿,形成了清明节的主要活动。在乡下的过的清明节比起城里来,更为传统。

最传统的扫墓,是要亲戚们都到坟前清扫,除去坟前杂草。而坟头的杂草不可以拔,还得栽花花草草,乡下有传说称谁的坟头草长得旺,谁的子孙后代有福气。许多农户将这一习俗看得十分重要,体现了中国人重孝道的精神,若是谁家坟前荒草多了,便会被别人取笑。除此之外,行祭祀礼还有个一直都在进行的活动,那便是“挂青”。在城里的公墓或许有些少见,但在乡下几乎是必有的活动。挂青便是在坟头插上枝桠,在枝桠上挂三条白色的草纸,若是直系亲属,得挂五条。刚死去一年的还得挂彩色的,配上花圈立在坟头两边。祭祀的时候家中必须留下一个女人洗碗,上坟的女人只准烧纸,不许烧香。有的对死者感情深厚的,还会烧包袱。便是把阳间的包袱烧掉,以为这样便可以寄去阴间。这是因为封建迷信,直至今天,已没有多少人家还烧包袱了。总之,说起来这些礼节繁琐至极,我也只归得来一二条。等傍晚时候,农户基本上都挂完了青,这时候便可以看见谁家坟头的白草纸多,预示着这个死去的人子孙后代多,且孝顺。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比赛了。但对于少部分的人来说,这是他们尽孝道的方式,也不可说这是什么虚荣的比赛。

说起美食的话,清明果是最为出名的,但在乡下,他们称作“清明团子”或“清明饼”,少数南方地区称“清明粑”。都是用清明草混糯米粉做的,但并不是清明果。清明果外形似饺子,清明团子外形似馒头。且清明果注重味道,清明团子注重一个“饱”字,吃一个基本上便可以饱腹了。因为在乡下干活需要许多劳力,人们追求的往往不是味道了,是这些较实惠的食物。农妇们做起来也省时,捏成团子便可,不用做花之类的,所以清明团子对于乡下来说,要实际得多。如今,许多习俗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已经快要泯灭完了。于我来说,我更偏喜乡下的节日,过得十分传统。

言而总之,不过都是人们怀念先人的方式,虽各有不同,却没有相互影响。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应该是体现在这类传统节日上吧。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阅读:

1.高三作文:关于清明节的作文

2.诗意清明

3.家乡的清明节作文

4.清明节扫墓有感作文800字

5.关于写清明节的作文:清明节有感

6.又是一年清明节作文700字

【高三作文:清明乡下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国庆游记作文300字 欣赏作文结尾 在我的成长道路上作文 爸爸戒烟作文 勤劳的爸爸作文 雷锋在我心中作文400字 幸福的滋味作文500字 中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高中作文素材名言 大爱作文 中考优秀作文500字 班级建设作文 写溜溜球的作文 贵州黄果树瀑布作文 在海边玩的作文 公交车让位作文 作文漫画老师500字 倒叙的作文500字 告知信英语作文 有关困难的作文 挫折 作文800 炒糖豆作文 考试结束后作文 高考万能作文英语 春节前奏曲作文 二三事作文600字 关于六年级的作文 感悟亲情的作文 篮球比赛作文500字 我变小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