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范文大全 > 工作计划 > 机关政府工作计划

区农业局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计划

2017-10-02 06:55:46
相关推荐

区农业局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计划 区农业局工作计划,区农业局区农业局2009年工作总结,区农业局工作总结,2010年工作计划

2009年是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绩、再上新台阶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和区直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和“工业稳、农业撑、投资拉、三产带、消费促”的工作目标,以农民增收为重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依靠科技、创新机制、踏实工作,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了全区农业农村经济的平稳增长。

一、2009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完成情况

据调查,1-10月,完成农业总产值6.24 亿元,同比增5.9%,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3355元,比上年增10%。

(一)农业生产平稳增长

据农情统计,2009年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3961亩,与去年基本持平;完成粮食总产量50936吨,同比增长0.3%,其中夏收粮食产量6674吨,同比增长5.92%;预计秋收粮食产量44262吨,与去年基本持平。

完成油料产量969吨,同比增6.1%;烤烟产量1487吨,同比增长18.96%;甘蔗产量200吨;药材产量221吨;蔬菜产量32000吨;瓜果类产量2091吨。

预计完成水产品产量10145吨,同比增长0.5%,其中养殖产量10073吨,捕捞产量72吨。

截止11月18日,完成冬季农业开发总面积99018.8亩,同比增3.56%;订单农业7853亩,同比减15.3%。

(二)项目建设卓有成效

2009年实施国家、省、市级农业项目11项,争取市以上无偿资金1292.63万元,其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项目、中央现代农业蔬菜发展项目及**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建设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提高了我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蔬菜产业发展水平。

(三)蔬菜产业稳步发展

完成常年蔬菜种植基地2043亩,其中:**镇213亩、南屏镇200亩、倚象镇803亩、**港镇170亩、云仙乡504亩、龙潭乡128亩、六顺乡25亩。永庆村现已建成蔬菜大棚531亩,投入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补助资金300万元,整合资金235.2万元;完成龙潭乡大新(本文来自中科软件园www.4oa.com,转载请注明!)寨100亩高标准蔬菜基地项目建设任务。

(四)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及时兑付各种惠农补贴:截至2009年10月底,落实各项支农惠农资金总额为2180.74万元,其中:综合直补938.84万元;粮食补贴200.78万元;兑付2008年退耕还林补贴659.79万元;良种补贴2.67万元;畜牧补贴148.66万元;农机购机补贴270万元(1412名购机者,购买拖拉机类617台,总资金141万元,茶叶机械类745台,总资金77万元,咖啡削皮机50台,总资金2万元。)

以上各项补助资金除农机购机补贴外,均通过“一卡通”一次性补到农民手中,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完善村级财务“双代管”工作:我区7个乡镇60个村委会715个村民小组,已对59个村委会、91个村民小组实行了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代管集体资金总额3411万元,其中代管村级集体资金492万元,代管村民小组资金2919万元。

村容村貌整治和新农村示范点建设项目有序推进:2009年争取省级村容村貌整治工程项目3个,市级新农村建设项目4个,每个整治点补助资金10万元。

农民负担专项治理:经检查,我区农民建房不存在乱收费情况;农村生产、生活用水方面没有发生乱收费情况;涉农价格和服务收费合理、合法;农村中小学收费方面,除按自愿原则代收保险费,中学每学期每生收取50元外,其它不再向中小生收取任何项目费用。

“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及财政奖补监管工作:2009年,全区7个乡(镇)共申报待区人民政府审批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95个,涉及农户数9657户,人口38568人。项目主要是村级道路硬化和桥梁建设以及村内文化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4386万元。

(五)良种调供、新品试验示范及优质稻推广

1、调供良种:2009年,共调配种子105414公斤。其中以冈优12、冈优22、冈优881、冈优527等为主栽品种(组合)的水稻杂交种29300公斤,以会单四号为主栽品种的玉米杂交种72614公斤,小麦种3500公斤,保证了全区范围内不同地域、不同用种需求者的要求,实现良种覆盖率达85%以上。2009年5月我局种子管理站荣获云南省农业厅88万亩杂交玉米推广项目集体二等奖。

2、新品种引试工作

蔬菜新品种引试:引进云鸿6号大白菜,糯玉米珍玉、香科糯2008,南瓜美香和美栗2号,辣椒勇士2008,黄瓜碧泉、寒露、北海道,无筋豆、牛心形甘蓝、早冠丝瓜406F1、翠玉苦瓜F1、西葫芦等14个蔬菜新品种引试种植。如三棵桩木里河小组引入的2个黄瓜新品种北海道和寒露,1月15日先各试种1亩,通过农业站技术员的精心指导和农户的精细管理,北海道亩产可达3400公斤,寒露亩产可达2700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2.00元,北海道亩产值可达6800.00元,寒露亩产值可达5400.00元,而且北海道果型漂亮、口感好、有卖样,极大的带动了当地农户种植,面积扩大到了40亩分批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曼连麦子地小组引入的无筋豆,首先确定在李相波家试种了0.4亩,亩产达1032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3.00元,亩产值可达3096.00元,该品种于2009年3月10日种植,5月29日采收完毕,周期短,见效快,抗病、适应性强,已逐步扩大到三棵桩、南岛河等地进行示范种植。今年麦子地引试种植的玉米香科糯2008,亩产达1148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2.00元,亩产值可达2296.00元,冬季安排在南岛河茶树林示范种植5亩,三棵桩风光山示范种植10亩;大白菜云鸿6号、翠玉苦瓜F1、辣椒勇士2008等蔬菜新品种,也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示范效果。

水稻新品种引试:完成了普洱市种子站下达的78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试验地点在南岛河村茶树林小组,面积30亩,筛选出了适合于**区气候条件具有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新品种18个:宜香481、冈优363、泸香615、荣优19、T优6135、冈优825、Ⅱ航优1号、中优9801,这8个新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在653.3-733.3kg之间,均比对照品种汕优63增产10.1-23.6%,农艺性状明显优于汕优63;川香31A/成恢727、丰优281、中优117、川优1586、泸优2154、川优8号、浓优18、G优716、岗香725、绵7优725这10个新品种综合性状也很好,产量在666.7-786.7kg之间,均比对照品种Ⅱ优838增产13.7-34.1%,农艺性状明显优于对照品种Ⅱ优838。这些新品种拟在我市杂交籼稻适种范围内继续扩大示范推广种植。

完成了文富7号、吉香203、绵香3优725、内香2128、宜香4106、宜香3551、裕香优530等15个水稻新品种品比试验,试验地点选择在龙潭乡龙潭村龙潭、南本,六顺乡官房村大平掌和**港,通过试验,吉香3号、渝优10号、吉香203、绵香3优725、宜香4106、内香2128、宜香3551等7个品种,亩产量在638-845.8kg以上,品质、口感中上,抗性总体上较好。

杂交玉米新品种引试:完成隆单8号、鄂玉25、迪卡007、迪卡008、迪卡2号、云单14、JD03、ZY-05-1、JD01、玉1号、楚白单4号、宁玉507等12个杂交玉米新品种的试验工作,试验分别安排在云仙乡云盘山、龙潭乡龙潭村两地,试验随机排列,每个品种0.5亩,不设重复,及时防治病虫害,做好田间观察和记录,分析品种农艺性状。通过试验,ZY-05-1品种亩产达866.7公斤。

3、新品种示范工作

水稻新品种示范:完成了宜香203、宜香725杂交优质稻示范,样板地选择在龙潭村那赛隆,面积26.56亩,对照品种岗优12、岗优22和汕优63。种植示范品20.06亩,实收13620kg,平均亩产678.96 kg;种植对照品种6.5亩,实收3090kg,平均亩产475.38kg,优质杂交稻较常规杂交稻亩增产203.58kg,增产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杂交玉米新品种示范:完成了大丰3号、大天6号杂交优质玉米示范,样板分别安排南屏镇整碗村三组、六顺乡官房村等地,三个品种测产结果:大丰3号亩产量884.4公斤,大天6号亩产量805公斤,会单4号亩产量791.4公斤,通过三个杂交玉米品种的高产样板栽培试验,三个品种均达到试验目的,起到了示范样板的作用。

优质稻示范推广:2009年推广楚梗、楚恢、宜香303等优质水稻11998亩,平均亩产量445.47公斤,总产量534.5万公斤。

(六)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成效明显

大力开展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全年开展稻飞虱、玉米叶斑病和稻纵卷叶螟等病虫鼠害预测预报122次,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25 万亩次。开展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示范推广,最高产量667.7公斤,最低产量559.4公斤,平均产量617公斤。在云仙乡、龙潭乡各完成100亩的玉米高产创建核心区、1000亩展示区、10000亩示范区,万亩示范区经组织有关专家现场测产验收,亩产达556.7公斤,比邻近非示范区亩增产150.7公斤,增产37.12%;比项目区前三年玉米平均亩产400公斤亩增产156.7公斤,增产幅度达39.17%;增产显著。实施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开展了水稻、玉米、小麦、茶叶20组3414试验,为今后水稻、玉米、小麦、茶叶配方施肥打下良好基础。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拟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5.2万亩,五本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证书,即:**区粮油蔬菜基地,**区茶叶咖啡种植基地,**区水果种植基地,**区水产养殖基地,**区畜禽养殖基地,现已完成布点土样173个、水样18个,年底完成样品取样、制样和送检。实施了农产品产地质量安全普查项目。

(七)科技培训力度不断加大

2009年共举办各类培训134期7623人次,其中:举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题培训1期120人次;举办植保技术人员及乡镇植保员专题技术培训1期21人次;举办咖啡种植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1期97人次;举办农药经营户培训1期106人次;农机驾驶员考试合格294人,增驾13人,审验换证2人;采取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形式,举办蔬菜种植、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渔业养殖新技术、茶叶栽培等实用技术95期6320余人次,发放各种技术培训宣传材料及农机安全宣传单0.8万余份。

举办由农业局中层干部、项目技术负责人参加的新品种引试示范现场观摩及经验交流会1期40余人次;检验拖拉机2195台,占全区3500台的63%,检修农机1700台/套,举办农机具进行现场演示3次,培训农机操作手480人。

2009年云南省农业厅未下达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完成了06级4个中专班教学教务工作,办理了毕业证。目前中专在校生83人,全部为农村学员;在**区云仙乡、龙潭乡、六顺乡官房村、南屏镇大开河村开展咖啡和烟草种植培训473人,通过组织考试,有201人符合发放绿色证书条件,其中:烟草专业128人,咖啡专业73人。

(八)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初步形成,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其中:粮食作物4个,蔬菜7个,水产3个,畜禽3个,经果3个;开展了蔬菜农药残留抽检工作,在蔬菜基地、农贸市场、超市、酒店等抽样检测18次,共检测蔬菜品种800个次,农药残留超标90个次,占抽检总数的11.25%。

加大农资市场整治和渔政行政执法力度。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767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04台/次,整顿市场102个/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市部(点)155个/次,查处种子、农药、化肥、渔药饲料违法经营行为63起,非法捕鱼船只7艘,立案查处12起,查获违法经营农资数量3117公斤,货值3.29万元,罚款6.09万元。

二、扶贫挂钩工作稳步推进

我局十分重视挂钩扶贫点的经济发展,局党政主要领导先后5次带领局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到挂钩村与村委会干部认真分析研究镇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共同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并对该村委会的农业生产、党建工作给予实质性的支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完成《**区机关事业单位挂钩扶贫考核表》的各项任务。农业局还专门抽派一名政治素质强、经验丰富的技术员分别到倚象镇干海子村委会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主要做的实事有:争取市级新农村示范点项目1个,投入资金15万元;站(校)投入帮扶资金1.27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人,开展茶叶培训等技术培训3期150人次。

三、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及政风行风工作取得成效

(一)加强思想教育,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根据《中共**区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我局及时成立了由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局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站(校)及党支部负责人为成员的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思农发〔2009〕21号),把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切实在落实上做文章,在成效上下功夫。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全局干部职工撰写心得体会和读书笔记110篇,积极参与“我为**科学发展建一言”活动收集合理化建议92条,做试卷60份;邀请老干部作专题报告1次;局领导班子结合“四进四谈”到乡(镇)开展调研,为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出谋献策,形成调研报告1篇;向有关单位、局机关和局属各站(校)发出征求意见表37份、152张,共征求到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61条(其中班子26条、个人35条);在分析检查阶段,局班子成员之间、部门和单位领导干部之间开展各种形式交心谈心55人次,局班子成员撰写了发言材料,分别参加了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所在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在活动期间,确定民心工程7件,投入物资资金51.87万元。

通过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活动,广大干部职工开阔了思路,提高了认识。尤其是通过系统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对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有了新认识,增强了我局党员干部从事“三农”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认真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

根据《**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要求,结合2008年农业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了《**区农业局2009年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整改措施》(思农发〔2009〕17号)及《**区农业局200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整改方案》(思农发〔2009〕18号),与局属各站(校)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了整改重点,将全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任务逐项细化分解,落实了责任单位和责任领导,进一步增强了责任制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年底由局政风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和党风廉政领导小组对局属各单位进行检查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干部业绩评定、奖惩、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1、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建立和完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局机关和局属16个单位财务集中管理核算,实行零户统管。从制度管理和健全机制方面强化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管理。为充分调动各站(校)的工作积极性,强化各部门履行工作职责的监督、督促,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各部门工作实绩,结合实际,我局制定了《农业局主要工作目标考核办法(试行)》(思农发〔2009〕16号),年终先由各单位根据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考核内容进行自查、自评,写出自查报告。局考评领导小组对责任单位进行实地考核,主要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核实有关数据、实地考察、抽样调查等方式,并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行风评议跟踪检查”及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考核。

认真开展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工作。根据**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农业工作机构设置及编制核定的通知》(思编发〔2009〕2号)文件精神,**区编委核定**区农业局机构及编制为:机关核定编制19名,其中行政编制17名,事业编制2名,内设办公室、农渔业股、科教法规股、农业机械化管理股4个职能股室;设置区级综合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9个,均为股所级格的事业单位,隶属**区农业局管理。核定事业编制共109名。

结合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我局狠抓局机关股室和局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建设,根据领导班子个人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特长,进行科学合理分工,先后下发了《关于局中层干部任免职的通知》(思农发〔2009〕25号)和《关于调整局班子领导分工的通知》(思农发〔2009〕80号),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

2、加大政务公开,实行服务承诺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质量,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强化工作措施,更好地服务于全区农业发展这个大局,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局在**区农业信息网站及“数字乡村”网站上公开《“三农”服务承诺书》及《**区农业局践行科学发展观服务承诺》,整合了农作物种子、农药、化肥、饲料、渔政等农业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方便了服务对象,干部职工工作责任感、群众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3、认真抓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为了加强和规范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保证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利,维护农业局机关工作的正常工作秩序,我局对区检察院下发的《检察建议书》非常重视,局班子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如何按照《检察建议书》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要求局中层干部和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检察建议书》及相关法律法规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要意义。局领导利用开展的政治学习时机,组织领导干部和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学习《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等与工作实际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在公务活动中,要求领导干部正确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不越权不失职,树立爱民意识,全心全意为服务对象服务,做依法行政的楷模。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在思想上敲警钟,在行动上行规范。组织观看《盛世警钟》等反腐倡廉录像片。通过典型的案例剖析,加深干部职工对手中权利和肩负职责的认识,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公仆意识。

通过开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整顿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政策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

4、强化内部管理,完善监督机制

进一步完善了局务会议制度,规范了各种议事规则和程序。凡是涉及重大问题的决策都由局务会讨论;研究问题时严格按照议事规则办,不随意简化、变通;充分发扬民主,注重调查研究,高度重视咨询论证工作,保证了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局务会讨论问题不搞临时动议,不以传批方式决定重大事项;决议一旦形成就坚决执行,狠抓落实。

注重发挥班子的整体合力。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坚持定期不定期地交换意见、沟通思想,特别是一些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始终坚持不酝酿充分不上会,不形成统一意见不公开。例如: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干部人事的安排、重大项目的建设等,都是在领导深入调研、充分酝酿、反复论证后,再进行研究决定的。

5、抓好措施落实,建立自律机制

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做到廉洁不贪占,勤政不失职。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对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约束,督促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管好身边的人,用好手中的权,不谋私利;加强对领导干部在公务招待费用报销等问题的监督管理。

总之,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跟踪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作风的转变,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总体来说,2009年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虽然我区农业生产条件近年来有了很大改善,但保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条件还不稳定,农业防灾抗灾能力较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农业成本增加,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带来了不利影响;三是由于农业行政执法经费严重不足,随着农资市场的全面放开,市场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四是农业产业化进展缓慢,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少,带动能力弱;五是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水平与农产业发展需要差距还很大。

五、2010年预期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主要预期目标

完成粮豆播种面积23.5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000万公斤左右;完成杂交玉米推广7万亩,冬季农业开发10万亩;农作物新品种引试90个,推广30个;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58万亩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45.2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在7 %。

(二)重点工作措施

1、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

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减弱。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贯彻中央和省、市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抓好种粮直补、良种、农资、农机补贴,退耕还林等惠农政策的贯彻力度,把措施落到实处。

2、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以落实粮食播种面积和重大农技推广措施为重点,切实抓好粮食生产。按照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利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管理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正确处理粮食与经济作物的关系,落实好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实施好水稻、玉米、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区项目,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应用。通过提高单产,确保总量增加。

3、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已成为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资源为依托,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规模化、集约化为方向,以品种、质量、价格取胜。调整中要在保持粮食生产总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推进农用耕地改革,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原则,鼓励耕地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适当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发展集约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根据我区农业现状,建议重点培植畜牧、蔬菜、茶叶、咖啡、烤烟、蚕桑六大农产业。

蔬菜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核心,优化品种、调整种植结构,推广大棚、地膜、滴灌、喷灌、无性系繁殖等综合配套技术,扩大规模,提高设施蔬菜种植比重。在交通、水利等条件较好的低热河谷区,集中力量建设5-7个设施蔬菜基地。以改善硬件设施为突破口,以提高技术队伍素质和培训农民为切入点,着力打造好永庆、龙潭、骂木、那澜四个无公害蔬菜基地示范点。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紧紧抓住我省中低产田改造十二年规划机遇期,坚持以治水改土为中心,地力建设为基础,重点工程为龙头,建设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加快山区、半山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10年,力争完成中低产田改造面积1.58万亩。

5、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农业科技应用和普及力度,强化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推广新机制,使我区农村每户有1-2个科技明白人,70%的劳动力掌握2-3门实用技术,主要粮食作物良种综合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按照“边发展、边规范、边提高”和“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壮大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畅想未来作文 我成功了作文 描写风景的作文 我的祖国作文 母爱的作文 毕业作文 我的作文 围绕中心意思写作文六年级 十年后的我作文500字 关于合作的作文 推荐一个好地方作文 团结作文 游泳作文 合作作文 动物的作文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作文600字 我的好朋友作文500字 一件有意义的事作文 有关亲情的作文 高中语文作文 家乡的作文 诚信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感恩作文400字 童年趣事的作文 有关春节的英语作文 自我介绍作文300字 与你同行作文 高考作文多少分 对手作文 我的发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