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教师天地 > 教学反思 > 化学教学反思

分子

2019-12-11 14:27:34
相关推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子的特性,理解分子的概念。

2、运用分子的知识认识宏观现象,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建立分子概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教育。

教学过程

【引言】春暖花开,我们未走到花旁就可闻到花香。如何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呢?

师:(由学生议论后教师小结,然后引入新课。)花香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构成。这些粒子有气味,一旦它运动到你周围,刺激你的嗅神经,你就闻到花香的气味。我们把这些粒子就叫做分子。

【板书】分子

一、分子

1.分子的特性

(阅读课本有关内容,边读边总结分子的性质。)

(1)分子体积很小,质量非常小。

一滴水有多少个水分子?(l.67×1021个)

5 g水有多少个水分子?(1.67×1023个)

一个水分子质量是多少?(3×10-24 kg)

(2)分子在不断运动。

1)演示实验

演示氨水与酚酞混合的试管实验,学生观察、汇报实验现象(包括:混合前氨水、酚酞的颜色及混合后溶液的颜色;氨水的气味)并判断它们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2)指导学生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两人一组做书203页氨分子扩散实验。提出观察要点: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能否使酚酞变红?若有变化,变化的顺序是什么?(学生观察、记录并汇报实验现象)

3)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酚酞点也会变红?而且是由放氨水的地方由近及远地变红?老师补充问题:实验时,氨水滴在棉花上,为什么你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生活中白糖放在水里不一会儿就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湿衣服能凉干?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4)学生讨论

学生大胆想象物质的构成,四人一组讨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5)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6)解释

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我们可以想象到物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实验中氨的小粒子跑到酚酞点处,酚酞就变红。如果跑道我们的鼻孔里,接触到嗅觉细胞,就能闻到氨的刺激性气味。糖放在水中一会儿变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是因为糖的小粒子扩散到水的粒子中间去了。湿衣服能凉干,是因为构成水的粒子在风吹日晒下扩散到了空气中。现在科学实验已经充分证明:物质都是由相应的粒子构成的,分子就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分子间存在间隔。

为了加深学生对分子的认识,下面做一个比较形象的实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含笑奔跑的少年作文 心中的一缕阳光作文 英语作文书信格式范文 第一次做饭作文400字 以价值为话题的作文 再也没有作文600字 我最喜爱的美食作文 以感谢为主题的作文 打扫卫生作文100字 打阴部的作文 快乐六一300字作文 我的一天作文700字 家乡过年习俗作文 感恩母亲优秀作文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 你是我最欣赏的人作文 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 难忘的小学时光作文 国庆节的作文350字 乐在其中作文800字 插屁眼作文 乡村生活作文300字 走过那一个拐角作文 遇见作文600字记叙文 介绍自己的家庭英语作文 关于春的作文600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作文 作文难忘的除夕夜 征文是作文吗 民族团结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