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高三叙事作文

跨过才是真英雄作文1000字

2019-12-23 12:00:02
相关推荐

人生处处是围城,毅然越过,你便是勇者,万类霜天尽收眼底;逃避蜷缩,你便只是懦夫,坐观井底仅享一隅。

评:起笔不俗。从文字上看,语言简洁,句式整齐;从内容上看,照应了材料,提出了观点,并预示了对照式的论证结构。

何为城?城即阻碍人生前进的障碍。若说实,它便是使蝶欲飞不能的茧,是个人困苦却无奈的家境,是民族富强却仍落后的现实;若谈虚,它便是玫瑰的畏惧幻化出的刺,是个人踯躅不前的畏葸,是民族狂妄自大的固守。

评:阐述“围城”的含义,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对材料的理解,一方面体现了作者严密的逻辑思维。

面对垒起的围城,无外乎两种选择:越过与蜷缩。

有人越过了:困窘的生活环境曾是他的围城,但他及时跨过,尽管“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他也“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终“不以心为形役”,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愚昧的旧理曾是他的围城,但他敢于越过,独身走遍东南沿海,提出“潮和日而应月”的潮汐论;残缺的四肢曾是他的围城,但他乐观越过,小鸡腿是他对唯一行走部位的自嘲,他的演讲遍布全球,振奋着所有悲观失落的困难者。陶潜、燕肃与尼克是真英雄,“雄关漫道真如铁”他们也仍“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他们是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他们是真的勇士,敢于突围那垒起的围城!

有人却蜷缩了:江淹少有文名,面对四方赞誉,他夜郎自大,不求突围,最终落得江郎才尽,令人扼腕;蒋介石面对美方的威逼利诱,不惜割让祖国山河只求苟且偷安,钓鱼岛的遗留问题让国人义愤;十八位路人面对血泊中的小悦悦,蜷于冷漠的人性围墙之内,致使本该获救的小生命自此在人间消失!

评:上三段是文章的主体。正反对照,观点鲜明;简例排比,句式整齐。蒋介石一例不尽符合历史真实,但瑕不掩瑜。

两种态度,两种人生。然而,被围之时,你又是否能当机立断,开始那勇敢的突围呢?

古有十面埋伏,当今的中国正处在重重的围城之中。外有霸权强国的围堵,有宵小邻国的挑衅;内有人心冷漠、诚信缺失的种种社会危机,食品安全、见死不救、肇事逃跑,正在一次次地打击着这个民族脆弱的心灵。面对重重围城,我们只有突围。不突围,民族复兴的伟业将毁于一旦;不突围,大国崛起的蓝图将化为泡影;不突围,百年耻辱的历史将要重复。我们正在突围,对外,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群策群力,在外交的舞台上,纵横捭阖,一次次地化解危机;对内,群众在批判懦夫,党和政府在教育国民,一系列以人为本的制度正在制订和完善。相信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必能突破重重的围城,实现十万万人集体突围的壮举,那一刻中华民族必将昂首屹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评:此段宕开一笔www.qwen.cn,看似突兀,实为神来之笔。从逻辑上,论述的是如何突围的问题;从内容上,是从一般的论证过渡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赋予了文章以强烈的现实意义。

无数围城从头越,从头越,江山如火,残阳如血。真的勇士们,享受这广袤的风光无限吧!

总评:本文是就材料写作的典范的议论文。语言凝练,结构严谨,内容充实,逻辑严密。评56分。

文 学 突 围

是谁的大江东去淘洗过今宵的晓风残月?又是谁不愿登上富贵之船只愿放白鹿于青崖,执短剑而笑孔丘?文学是一座不断被突围的围城,谁的文章光芒万丈?谁又在独领风骚?

评:此段四处暗引。“大江东去淘洗晓风残月”是豪放突围婉约,“放白鹿于青崖”“凤歌笑孔丘”是自觉突围功利。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者,愁也。自宋玉以来,文坛平平仄仄的悲秋之声填满了每一个韵脚,是谁的眼眸望穿了这一片萧瑟?“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多么有力的呐喊,心态一变,便引诗情到碧霄。你独上高楼,“蒹葭杨柳似汀洲”,可又是谁在提醒着“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收获之秋并不比别离之秋差。

评:此段四处明引。有吴文英的《唐多令·惜别》,有刘禹锡的《秋词》;有许浑的《咸阳城登楼远眺》,有苏轼的《赠刘景文》。两两对举,乐秋是对悲秋的突围。

文人的命运自庄周持竿不顾开始,便开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苦旅,仕途似乎永远不能如意,谁的马蹄急促,“一日看尽长安花”,而惟我的颓唐相,是“十年一觉扬州梦”,惟我的旧衣裳,是“襟上杭州旧酒痕”,但那是谁“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又是谁“侣鱼虾而友麋鹿,举匏樽以相属”?即便是“拣尽寒枝不肯栖”,也终会找到让自己不知东方之既白的赤壁。

评:此段八处明引,一处用典。孟郊、杜牧、白居易,追求的是文学的功利;庄周、李白、苏东坡,追求的是人性的自由无羁,表现的是文学的自觉。从功利到自觉,正是文学的大突围。

从谢灵运到陶渊明,从阮籍到欧阳修,哪一个不是在突围中大放异彩?从韩愈的“文以载道”,到胡适的“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吟”,哪一个没有打破文坛的靡靡之音?

评:此段涉及六个人物,有文学题材上的突围,有文学观念上的突围。阮籍和欧阳修虽同为文学家,相似之处却甚少,从题材上说两人都没有固定的题材,从风格上说,一个是放浪形骸,一个是清新如泉;从文学观念上说,欧阳修直承韩愈,为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人物。所以将他们二人相提并论,不甚妥当。

文学是能给一个民族以精神力量的,文学的突围又何尝不是一个民族自身的突围?而鲁迅先生的突围便是打破旧思想旧社会的迷梦。先生说,讽刺应是让人觉得有希望的,并要改变的,那些恨恨之声只能算作“冷嘲”,先生从这里突围了,所以鲁迅的讽刺成为一座丰碑,而那些呻吟早就随着时代的洪流消失不见。

评:谈论文学突围,鲁迅不能不提,作为现代新文学的旗手,小到标点符号的使用,大到文学观念、文学实践,都居功至伟。本段中,评述鲁迅的突围,没有抓住要害。“民族自身的突围”属于空设观点,缺少内容。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不能止于古典文学,我辈应认真审视当下的文学,从过去找到我们未来必须仰仗的东西,实现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喜的突围,而中华民族也亦然。

总评:少年胆大,很佩服作者的勇气;文章明引暗引一十八处,且引用准确,自然,佩服作者的才气和深厚的底蕴。孔子云,不读诗无以言。腹有诗书,出口有文气,下笔是华章。为作者读过那么多古诗文叫好。评56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父爱的作文 小升初作文 命题作文 爱国 作文 写动物的作文300字 关于传承的作文 我爱我的家乡作文 幸福是什么作文 盼望作文 雅思作文 幸福的作文 这边风景独好作文 兴趣爱好作文 国宝大熊猫作文 幸福作文500字 成长的作文600字 作文难忘的一件事 看图写作文 优秀作文题目 未来的我作文 等待作文 绽放作文 6年级作文 写自己的作文 三年级下册作文我的植物朋友 保护环境的英语作文 学无止境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可爱的小狗作文 下象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