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国学精粹 > 对联

高考经典对联漫谈

2019-12-25 09:15:01
相关推荐

贾平

对联作为一种高考题型,最早可追溯到1932年,时年的清华大学入学试卷中,陈寅恪先生命了这样一副上联:孙行者

当时的考生周祖谟巧对了“胡适之”,也有对“祖冲之”的,至今作为美谈。

在2004年的全国及有关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都不同程度地设置了一道对联考查题,被视为是一大亮点。因为它替代了句子仿写、句式变换、句序排列等题型,同时也视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脉搏和精神。其实这种回归也体现在今年央视的春节和元宵两台晚会中,以对联为线串起了整台晚会。

这节课我主要谈以下三个个问题:

一是历年高考中有关对联的题型;

二是对联的特点与撰写;

三是有关老师和专家对2005年高考对联题型的预测。

历年高考对联题

1987年: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句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 )

A 柳絮池塘淡淡风 B 榆荚临窗片片雪

C 带水芙蓉点点雨 D 丁香初绽悠悠云

1991年: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回答13——14题

1、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耳间皮厚腹中空

3、 座上日月照珠玑

堂前黼黻焕烟霞

13、上面三副对联都出自中学语文课本,请你依次写出这三篇课文的作者。

14.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事;

②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

③用来批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

B.①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

②用来讽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

③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奢华。

C.①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传统;

②用来批评主观主义的作风;

③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

D.①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

②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

③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

1992年:下列这副对联说的是( )

10.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A.贾谊B.诸葛亮 C.屈原D.文天祥

2004年高考:

全国(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卷对联题: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

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植物的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500字 作文题材 我长大了作文600字 收获作文 我学会了作文 小标题作文 温暖 作文 爱的作文 介绍春节的英语作文 我的假期英语作文 春游作文 想象作文 初二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 写事的作文600字 形形色的人500字的作文 童年往事作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 宽容作文 写人写事的作文 关于理想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文化自信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书信作文 我的心愿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300字 春节作文200字 作文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