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小学生作文 > 周记大全

始作俑者

2019-12-29 10:30:02
相关推荐

【成语名字】始作俑者

【汉语拼音】shǐ zuò yǒng zhě

【成语解释】

俑,古代用来殉葬的人偶。“始作俑者”指最初制作人俑来殉葬的人。孔子认为虽然用假人陪葬,在意念上实在仍与用真人陪葬无异,所以指责最初发明俑的人,一定会得到报应,绝子绝孙。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后用“始作俑者”比喻首创恶例的人。

【成语典故】

《孟子.梁惠王上》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挺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成语注解】

1、恶:憎恨、讨厌。

2、恶:如何、怎么。

3、仲尼: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亦称为“孔子”。

4、 俑:古代用来殉葬的人偶,通常为木制或泥制。

5、无后:没有后嗣。

6、 斯民:这些人民。斯,这。

【成语出处】

1、《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源)

2、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六.东坡九》:“则知始作俑者,大可罪也。”

3、《虞初新志.卷一.姜贞毅先生传》:“魏禧曰:『……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

4、《镜花缘.第七九回》:“你要提起『左手如托泰山』这句,真是害人不浅!当日不知那个始作俑者,忽然用个『托』字,初学不知,往往弄成大病,实实可恨!”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首创恶例的人。

使用类别 用在“祸源恶首”的表述上。

【始作俑者造句】

1、都是你这个始作俑者,害大家都受到牵连。

2、为收到杀鸡儆猴的效果,老师处罚犯规的始作俑者。

3、既然你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后果如何收拾,自然由你来承担。

4、事到如今,再去追究谁是始作俑者已无太大意义,当务之急是找出解决的方法。

5、在这片河川地,倾倒垃圾的始作俑者,实在可恶,如今垃圾推积如山,不知该如何处理。

辨识

【近义词】:罪魁祸首

【始作俑者的成语故事】

“始作俑者”的“俑”,指的是古代用来殉葬的人偶。“始作俑者”则是指发明以俑陪葬的人。在殷周时期,贵族或有身分地位的人,死后往往会以活人陪葬,例如春秋时的秦武公,死时陪葬者多达六十余人,秦穆公死时陪葬者更多达百余人。后来,以活人殉葬的风俗逐渐被废除,改以木制或土制人偶取而代之,即所谓的“俑葬”。孔子对于这样的习俗极为厌恶,他认为用像人的俑陪葬,在意念上其实与用真人陪葬没有差别,都是非常残忍的,所以他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就是指责最初那个发明以俑陪葬的人,一定会得到报应,绝子绝孙。后来孟子向梁惠王谈为政之道时曾引用孔子的这句话,他说:“大王您自己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人民却面有饥色,饿倒路旁,这跟带领野兽吃人有何不同?野兽相食,人民尚且觉得厌恶,为民父母者却率兽食人,这样如何为民父母呢?对于以俑陪葬这样的行为,孔子都因俑太过于像人而加以严厉指责,更何况您是真让人民活活饿死啊!”在此,“始作俑者”仍是指最初那个发明以俑陪葬的人,后来“始作俑者 ”则被用来比喻首创恶例的人。如清人张潮《虞初新志.卷一.姜贞毅先生传》引魏禧语:“北镇抚司狱廷杖、立枷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胜道哉!”意思是说,“廷杖”、“立枷”这样的刑罚,即使是秦代都没有,发明这种残忍刑罚的人,真是罪大恶极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军训拉歌作文 甪直古镇作文 秋天景物作文200字 描写树叶的作文300字 快乐的一次旅行作文 作文倾听 落叶的故事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800字作文 得到帮助的作文 我的青春作文600字 风景优美的作文 爱阅读的作文 张泉灵的作文课 北京的风景作文 责任为话题作文800字 关于奶奶的作文600字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350字 记忆的芬芳作文 我这个人450字作文 耀眼的光芒作文 检查眼睛的作文 拍苍蝇作文 暑假结束了的作文 心中的美景 作文 收获作文300字 作文的英文怎么写 初中写景作文大全 受伤的小狗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二百字 六年级第八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