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初三议论文

寒窗苦读十年书 只为一朝救国来作文2700字

2020-01-02 03:00:02
相关推荐

她是那样的义无反顾,面对严刑拷打依旧是坚贞不屈,就算是死到临头也毫无畏惧。她,谱写了一首生命之歌,一首壮烈的激昂之歌,她将这首充满对国家走向光明、走向繁荣富强的歌曲一直唱到现在,一直唱到我们莘莘学子学子的心中······

——题记

开慧,一个熟悉又充满着神秘的地方。那里离长沙县仅仅只有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但是因为一个特殊的人物——杨开慧,那里变得不同起来,一切安详宁静的花草树木背后,仿佛都蕴藏着些独特的气质。空气中都洋溢着坚忍不拔的信念,还漂浮着烈士的点点鲜血,我们这群不知世事的孩子,贸然闯进了这份安静之中。

一把“金钥匙”帮我们启开了神秘的大门,我们在开慧故乡里尽情遨游,感受她与“红色”的不解之缘,感受她与“伟人”的不解之缘;感受她与“救国”的不解之缘。

寒窗苦读十年书

在开慧纪念馆里,陈列的一件件杨开慧用过的生活、学习物品,听婉转南音萦绕耳畔,如同丝滑的苏杭绸缎,娓娓道来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和‘开慧’这个特殊的名字之间发生的情缘。

杨氏一家在清朝时期就是“书香世家”,家里的先人有几个都中了举,而家族对于学文化的重视度及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在清咸丰年间,杨氏举家搬迁至如今的开慧乡,僻了一栋大院,在青山绿水的怀抱中,过上了类似隐居的生活。杨开慧的祖爷爷将一大家子的人全都安置在这个安逸舒适的院落里,仿佛就是陶渊明笔下的那个“世外桃源”一般。

可是好景不长,清朝的灭亡带来的是将相当动摇的局面改变成无比动荡的局面:北方有袁世凯的重兵想“换汤不换药”的一改为“袁姓”称帝,而南方的国民政府也毫不退让,坚决反对封建的称帝,要以和平的方式妥协。双方各不让步,南北方对立的势头愈发的猛,谁先触及了边线,那战事就将一触即发,势不可当。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无数文人墨客弃笔投戎,无数隐居多年的雅仕也被迫“出山”。杨昌济,在湖南一师担任了一名教书先生,遇到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有着抱负的青年才俊。而他的女儿——杨开慧,也将其送至周南学校念书。

在学校的那几年时光中,杨开慧逐渐形成了“报国”的意识,良好的教育使她如沐春风,身上印刻的“新青年”的标志也越发的清晰。面对军阀的压迫,她一小小弱女子却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生命的价值和革命无悔的信念!

不能打仗,她就用手中的毛笔写下无限讽刺当时社会黑暗、人民痛苦的篇章,在一些具有时代特征、具有进步思想的报刊读物中,到处都能够看到她的文章。那一句句的铿锵誓言,那一篇篇的热血倾注,就像一朵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睡莲,我仿佛嗅到墨迹留下的丝丝飘香,是那样的动人心弦,又更是震撼人心!似警钟的敲响,敲开了五千年泱泱大国这头一直昏睡的狮王,敲醒它赶紧振作起来,为人民、为中国、为中国更好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十年,或是更长的时间,一个在当时不受到重视的群体,是怎样的毅力使她能坚持不懈的学习,而不是只知道图安逸、图自在的生活?是怎样的力量,使她有着男儿一样的铮铮热血,愿意为国家奉献青春年华?炎炎酷暑,她也许只是把自己闷在房间里读书看报,寒风凌厉,她也许只是把自己定在椅子上写字发文,春雨蒙蒙,哪能挡得了她救国的步伐,落叶纷纷,哪能挡得了她救国的信念!

只为一朝救国来

在开慧纪念馆里,陈列了许多开慧的遗物,但是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那雕刻得栩栩如生的一幅“画卷”。雕刻的场景相当写实,正是模拟了在杨开慧与毛泽东结婚后,开慧与毛泽东带着她们的孩子回到了家。在夜色蒙蒙之中,简陋的家具摆设、有了许许多多刻痕的老榆木木桌,静静的呈上那一份隆重的贺礼——一桌的美味佳肴,这其中,就不乏毛泽东最爱的红烧肉。

在饭席上,雕刻家灵巧的双手细致的想象到了杨开慧的一举一动,以至于手指甲的一个摆放也逼真的让人惊叹。仿佛那双有神的眼睛带着我们穿越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尘埃,拂去些些灰尘,留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场真实的“饭席谈国”。而她们对于国家的情感,已经远远超过自己生命的价值,她们的一切,是为中国,那个当时的动荡之国,也是如今的世界富强昌盛之国而努力。

场景的布置,相当符合当时的家庭现状。母亲抱去了大儿子,小妹抱去了二儿子,泽覃就在一旁坐着。毛泽东和杨开慧在边吃边谈,激动之时,开慧竟然站起了身来,两眉弯成线条状,紧紧的蹙着,眼睛里透出的光让人感到一股寒气,如果不是事态所逼,一个母亲、普通女子的眼神中,怎么会放出那样独特的光来?

她背微屈,却依旧因为正义而挺直,手指上棱骨分明,纤细的手背上却是爆出了青筋来,瘦弱的身子完全没有当时上流社会女子的翩跹迤逦与脸上因为得到物质的笑靥如花。

她的无悔青春,就在一次次的思考中失去了三千青丝的光泽,就在一次次的演讲中失去了婉转动听的声喉;就在一次次的书写中失去了顺滑纯白的柔荑。她还失去了多少,我不能计量,也不是我们能计量的。

无数先辈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终是换来了如今安定和平的生活,杨开慧也是其一。

不能忘记的是她的从容淡定,革命工作从未失手不是每个共产党员能够做到的事情,但是开慧,她做到了。不能忘记的是她的宁死不屈,面对严刑拷打却从来没有想过退缩,但是开慧,她做到了!

当红色剧集如洪水般向我们涌来,无数扮演杨开慧的演员,用自己的生活扑捉杨开慧的特质,却不管是江铠同的活泼可人,还是李沁的乖巧懂事,或是周冬雨的令人怜惜,都无法用自己呕心沥血的学习成果来诠释开慧带给我们的精神价值。因为开慧,不是电视上的角色,而是应当我们每个人去认真学习的榜样,是无法模仿、无法雕刻的活生生的人物,她已经烙在我们的心中,没有人能够将其动摇了。

“寒窗苦读十年书”,曾几何时,父母从这句话开始,教导我们刻苦学习,不想退缩,而是坚定的、扎实的学好知识。“只为一朝报国来”,我们在电视上听过的宣传语,又有谁真的将它铭记在心,从生活中开始落实呢?当我们马马虎虎的完成作业,嫌弃教室里连电风扇都吹不到自己,不愿早起上学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当年,开慧烈士还需在恶劣的社会环境,恶劣的生活环境中求知报国,这会是一种怎样精神?是不是该令我们中华儿女都为之学习、为之努力呢?

刀,从那一刻斑驳出血迹,染红了沿街的路,铁索终是裂开了,拖着沉重的步子,沿着血迹斑斑的街巷,走啊走,走到了人间的尽头,迎来了天堂的曙光。

那一刻,她回头遥望,却望不到心爱的丈夫的影子,却望不到心爱的孩子的影子,但是她望到,却奇迹的望到了革命胜利的影子,望到了人民在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影子,望到了中国正繁荣富强的影子。

“啪···”木棉花从枝头落下,宁死也不肯屈服自己的身子,是美艳到极致,所以成了凄凉。

她笑了,从没有笑得这样开心快乐。寒窗苦读十年书,只为一朝救国来,她做到了,真的做到了。所以她成了今天我们传诵的开慧烈士,成了我们今天长沙县人民都深感自豪的开慧英雄!

她的笑容依旧浮现,只是无法复制容颜,她的笑颜依旧浮现,只是无法复制生命,她的笑音依旧浮现,只是,无法复制灵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好高兴作文300字 为什么点赞作文600字 感恩母亲作文1000字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作文 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 什么的启示作文500字 成长的味道作文600字 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作文 关于国庆的作文450字 我们是一家人600字作文 关于六一的作文三年级 一个什么的人作文400字 里的微感动作文600字 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100字 可爱的小兔子作文400字 做一个有准备的人作文 雪中情作文800字 以酷为题的作文 快乐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游黄鹤楼作文400字 我眼中的自己作文600 全运会作文800字 一个有趣的人作文600字 我真的很棒作文500字 作文怎样算套作 快乐的一件事作文300字 那次玩得真高兴300字作文 难忘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我的梦想作文600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