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教师天地 > 教学反思 > 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课文-联系生活学数学

2020-01-03 14:15:01
相关推荐

新课程理念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接的形式和客观事物为载体加以呈现,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近对数学的亲近和理解。我们都知道,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而数学则是对生活现象、关系、规律的提炼、升华。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落实数学问题与生活相联系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 联系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要使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可以利用他们生活中的事物去激发兴趣。在学习“观察物体”时,我从生活中的实物入手,由直观到抽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认识、了解、归纳、总结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新课一开始,我先出示蜻蜓、蝴蝶、树叶、雪花、爱心等物体的图片。学生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感性认识这些事物,然后让他们沿着一条直线对折,观察直线两边会出现什么情形。学生拿到这些美丽的图片,兴趣盎然,都纷纷活动开了,有的这样对折,有的那样折叠,不经意中找到了一条符合要求的直线。细心一观察,对称图形的特点一下子就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感性认识变成了理性认识。紧接着,我要求同学们每人说一种生活中的对称图形,没有经过讨论,小手一只只都举起来了,从他们自信的眼神中,我欣喜的觉得他们都懂了,都认识了对称图形的特点。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学得很快乐,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也有数学的意念已无形的渗透到学生的认识之中,真正达到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效果。

二、 创设生活情境,学会发现数学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学习过程往往是一个经验被激活、利用、调整、积累、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有意或无意间所接触、所感受的数学事实,无不是他们数学学习的基础和重要资源,并深刻地影响着其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水平。既然数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在教学中应努力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中发现数学,从而产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在执教“买东西怎样付钱”时,为了让学生独立发现知识,激发探究的欲望,我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小明去买一个拼音本(每个5角),他有一张5角的钱,2张2角的钱,5个1角的硬币。请你猜一猜小明会怎样付钱?有几种办法?学生拿出代表不同面额的钱纷纷摆了起来,摆了一种又一种,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大多数人都摆了这样几种情况:一张5角;2张2角,1角硬币1个;1张2角,1角硬币3个;1角硬币5个。通过一个简单的买东西付钱的情境,学生非常容易地发现其中包含的数学知识,并且学得积极主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青春作文记叙文 插花作文 欢庆元旦作文400字 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500 走进教室作文 秋天的作文提纲 丰富多彩的暑假作文 观察物体的作文 科普类的作文 山西风景作文 中秋节的夜晚作文 遗憾的作文600字 小学生剪纸作文 我喜欢的地方作文 我的家乡宝鸡作文 望子成龙作文 帮助他人的作文600字 老师真好的作文 我懂得了珍惜什么作文 秋游作文结尾怎么写 介绍一种水果作文400字 疫情后作文 小学作文写作 诚信很重要作文 你是我最牵挂的人作文 高中励志作文800字 关于古镇的作文 找回什么作文 介绍信英语作文 什么最什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