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学科教案 > 语文教案 > 三年级语文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

2020-01-05 17:45:01
相关推荐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文章由www.qwen.cn收集。《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丹阳市前艾中心校 马良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2、围绕主线,紧扣关键词句,深入感知人物形象,感受了不起的父与子,感悟真挚的亲情。

教学重点:紧扣3个关键字词,深入理解语言,感受人物。

教学难点:亲情的感悟与升华。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切入主线。

1、地震:地震这个词,对2008年的中国,对2008年的我们,显得格外刺眼。

看到“地震”这个词,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废墟)

内心有怎样的感受?(可怕的灾难)

文中是怎样写的?(感情朗读)

2、地震中:

加一个“中”字,你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危险)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地震中是危险的?(6、8自然段,感情朗读)

3、地震中的父与子:

课文讲了父亲经历38小时的挖掘,十四个小孩在废墟下也支撑了38个小时后却得救了。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得救?是什么创造了这一奇迹?是父亲常对儿子说的一句平常话(出示: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板书:跟你在一起。)

同学们,父亲常对儿子说的这句话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请画出来。(3处)这就是贯穿课文的一条主线。

二、紧扣“挖”字,感悟父亲。

1、自读:就是这平常的一句话,使得父亲的形象感人之深。我们先来感受父亲,请自读课文,描写父亲的哪些场面让你感动,画出来仔细读读,并把自己的感受用词语旁注。

2、紧扣“挖”字:

挖前,父亲的表现怎样?(第3自然段,痛苦、绝望——坚定、勇敢)

挖时,父亲的表现又怎样?(第12自然段,体会执著:时间长、劳累、饥饿——痛苦:孤独、担心)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趣文网]www.qwen.cn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文章由www.qwen.cn收集。想象:闭上眼睛,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小结:父亲挖的哪是废墟啊,分明挖的是执著,挖的是信心,挖的是对儿子的爱啊!

3、引读:

当他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当人们都来阻挡他,让他放弃时,回响在他耳边的依然是这句话——

当他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三、紧扣“说和让”,感悟儿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春节的作文 英语作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400字 春节英语作文 春节作文600字作文 元宵作文 雪的作文 作文四年级下 运动会 作文 我的乐园作文400字四年级下册 拜年作文 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六年级 年味作文 作文100 寒假作文 包饺子作文 寒假生活的作文 除夕作文 过年的作文 作文300字 放烟花作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作文 写人的作文 新年作文 春节作文300字三年级 年夜饭作文 关于春节的作文 过年作文 寒假趣事作文 元宵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