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教师天地 > 语文优秀试卷

焦作市2009-2010学年(上)语文必修1水平测试卷分析

2020-03-31 17:05:01
相关推荐

作市2009—2010学年(上)必修(1)水平测试试卷分析

焦作市第十一中学 高一备课组

本次考试试卷由教研室命题,立足课本,充分体现了全和细的特点。试卷上很多命题材料来自课本,让学生既觉得熟悉,又觉得有难度。本套试卷既考查了学生两个多月来学习的踏实程度,又体现了一定的区分度。

各部分学生答题情况如下:

前5道客观题

统计正确率分别如下:

1—78% 2—88% 3—20% 4—22% 5—96%

其中,成语问题较大,学生对“五彩缤纷”和“不绝如缕”理解得不够准确,在A选项上出错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平日成语积累较少,没有深入理解成语的含义、使用习惯。在以后的阅读中,可以让学生加强成语积累。

病句问题也较大,学生对课文的原句并不熟悉,也不清楚病句的类型,所以,学生在病句题上出错率比较高。需要老师将病句类型,或典型的易错内容,在平常学习中进行渗透。

名句名篇默写题

完全填不出来的基本没有,主要问题是默写准确性不高,容易写别字、错字。

比如:

(1)、“寥廓”的“廓”字,多写为“阔”;

(2)、“凄婉”多写为“悽惋”;

(3)、“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的“箫”多写为“萧”,“别离”多写为“离别”;

(4)、“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萧”多写为“潇”;

(5)、“敢于正视”多写为敢于“面对”“直视”“直面”等;

(6)、“己欲立而立人”的“立”写为“利”。

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平时的背诵还算比较认真,绝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是别字较多,多以形近或音同、音近的字代替原字。所以,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检查力度,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背,而且还要能默写出来。

对联的排列

这个题目正确率较低。因为学生没有注意到对联仄起平收的原则,对梳理探究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新闻拟写标题

新闻标题要求内容凝练概括,一语中的。要求学生能抓住新闻导语,以“人物+事件”的方式来概括,语言要尽可能吸引读者。因为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到新闻标题的特点和写法,所以,失分较多。大多数同学得1分或2分,得满分的很少。

古诗文朗诵应注意哪些事项

学生得分大约在2到3分,基本上都能答出“要把握感情基调,注意文体特点,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内容,读懂文意,弄通字词,运用朗诵技巧”等内容,但往往忽略答案中的第二点“展开想象,加深体验”,因此失分。从大体情况来看,学生复习时不够仔细,忽略了对朗诵的复习,但学生答题时也比较灵活,多是结合自己的朗诵经验来答题,出现话多,但不够精确的问题。

诗歌鉴赏题

学生得分大约在2到3分,也有得到4分,得分率在70%,这道题共四个得分点,90%的学生都能写出表达技巧,但是在表达效果表述上,普遍出现表述不全的现象,学生都只能答出是表达作者对大堰河的爱或者赞美之情,忽略了诗歌最后三句的作用,没有把赞美扩大化,另外对于排比的总体作用,很多学生都没有答。对于这道题可以教给学生基本的做题思路:表达技巧+抒发感情+总体作用。

文言实词解释

学生得分多在3—4分,得分较高。出现问题如下:

因错别字失分,如“掠夺”写成“略夺”;

画蛇添足,如“足下”应为“您,对他人的敬称”,可有的学生为了更准确的解释这个词,答成“您,指燕太子丹”,其实指的是“荆轲”,这样学生就失掉一分;

文言功底差,完全解释不出来,如“顾”。

文言虚词的用法

学生得分率在60%,错的学生多选A,认为第四句“何以”中的“以”为介词,解释为“因为”,这样与第三句用法也就一样了。平时可加强学生对常用虚词的分析。

荆轲形象分析

因为学生对课文内容较熟悉,所以得分率在100%。

翻译题

①本道题学生答题情况比较好,有80%的学生得满分。失分主要在“遇”字上。出错的原因是:学生把“遇”翻译为“遇见”、“遇到”;把“深”翻译为“深刻”或者意译为不相关的文字。

② 本题失误率比较高,学生不能理解“然”和“见”,多把“然则”单独翻译为“这样”或者“那么”,或者把“然”翻译为“然而”;“见”的被动意思,学生没有理解,大多的学生忽视了对它的翻译,所以失分。

现代文阅读题

本次考试所采用的现代文是鲁迅的《忆刘半农君》,文章本身思路清晰,没有太大的阅读难度;所用的试题是2007年湖南省高考卷的试题,试题本身是很规范的,答起来应该没有太大难度。但是,学生对鲁迅的文章有畏惧感,再加上没有系统的现代文答题技巧,所以,得分很低,大多数学生并没有从原文中找信息来答题,而是想当然地作答。具体表现如下:

考查学生根据语境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

此题满分2分,难度不大,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得分并不理想。问题主要出在审题上。有的学生把“弄”和“烂”的语法关系搞错了,把“烂”字理解为弄的补语;有的学生答成作者对刘半农“弄烂古文”持什么态度,造成失分。

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此题满分3分,难度适中,学生得分多为2分。多数学生在查找相关语段,找出相关信息时,都重视原文的第7段的内容,多以文中的“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等语句来回答问题,忽视了第11段中的信息句,概括不全面,造成一定程度的失分。

考查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

此题满分4分,有一定难度,学生得分在2—3分之间。有的学生概括能力不够,只会从文中找原句来回答问题,概括不出“刘半农的思想近几年发生了变化,是两人关系疏远的根本原因”这一要点,失掉一分。有的学生错误理解题意,主要分析了作者与刘半农关系亲近的原因,而关系疏远的原因只答了“懒于通信,两人疏远”这一点,失分较多。

考查学生根据语境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

本题失分较多,大部分的学生得2分,少有3分,极少4分。

在改卷中间发现学生多能体会到“因为是朋友,因为关心半农才会憎恶”,而答案的第二条学生回答很少,至于答第三条的学生就更为少见了。

此外,学生不能琢磨出卷老师的意图,许多学生只答1条,不能做到看分分条答题。而且,学生写的答案比较长,甚至写五六行,语言表达不够凝练,对于文章的理解不够深入。

作文

本次考试作文是命题作文,但是,还有一些学生另立题目,说明个别学生审题不够认真。另外,在对题目的理解上,有一部分同学理解得不够全面;在作文内容和表达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只写“感动”,没有注意到题目中的“伴我成长”,通篇都是举例来说自己怎么被感动,丝毫不联系自己的成长过程。

(2)选材不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地震、奥运、雪灾等,基本没有感情可言,泛泛而谈。即使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也突破不了父母老师这一范畴,选材不够开阔。

(3)所选材料缺乏细节描写,缺少“感动点”的表现,无病呻吟。

(4)语言幼稚直白,通篇文章读下来,看不见使用成语的现象,基本上没有表达技巧的使用。

(5)错别字比较明显,眼睛随便一扫,就能发现错别字。

范文:

感动伴我成长

焦作十一中高一(12)班 吕瑞卿

昨夜是雪的世界,我在窗前,看着漫天的雪满载着我的感动抚过每一寸土地。

雪中,匆匆忙忙的行人在路上小心翼翼地走着。一个不小心脚底打滑,她摔倒了,我轻轻地皱紧我的眉头,连忙上前扶起摔倒的她。“不碍事吧?”“嗯,谢谢你!”我心里顿时被一句“谢谢”感动得十分温暖。雪中到处洋溢着感动。

有时,我也能令人感动;但更多的人更多的事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我。

寒冷的冬天到了,书桌前的我瑟缩着身子,拿起笔在书上写写画画。这时总有一双尖锐的眼睛细细地注意到了我的一切。妈妈站在门外手中握着冒热气的茶杯,手腕上搭着一件柔软的外衣。当我放下笔时,妈妈早已将外衣搭在我的肩上,温暖的茶水烫热了冰冷的双手。

我感动,感动妈妈给予我的温暖。

学习生活的紧张急促让我们忙碌得不可开交,题海中的激浪时时困扰着我。这时候,总是有一双大手为我摆渡,让我安然度过风浪。我拿着题本走向老师的办公室,我悄悄地望进去,老师正埋头奋笔疾书,我不忍不敢不舍得进。当我转身要走时,老师已经在呼唤我的名字。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茅塞顿开,可老师的额头已经冒出涔涔热汗。

我感动,感动老师给予我的援手。

当国家面临深重的灾难时,我们又收获了多少的感动。南方的雪灾,汶川的震荡,宝岛的台风……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我感动,感动世界赋予我生命;

我感动,感动人间真情的温暖;

我感动,感动世人劳动的艰辛。

……

我们身旁时刻洋溢着感动的气息,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都是感动。

一路成长,感动相伴。

感动伴我成长

焦作十一中高一(7)班 王瑞雪

明媚的阳光泻了一地,花香漫天弥散,在微风的轻抚下,坐在窗前,安然地品一口茶,不禁发现手捧的古典文学里到处都有感动,感动伴我成长。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友情好似雪,纯洁无暇;友情如阳光,温暖无限。我想,这就是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情谊吧。虽然君子之交淡如水,却也有千尺深。桃花潭边,踏韵而歌,送别好友,依依不舍。这感动我的是何等深厚的友情啊!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傲立寒冬,即使飘落成尘,依然暗香长留。爱国诗人陆游即使逝去,赤诚报国之心依然长存。这感动我的是何等炽热的爱国之情啊!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种豆南山下的陶公,洁身自好,身处浊世,却不迷失自我。富贵于我如浮云,宁愿贫寒,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一生以菊为伴,诗酒琴书。这感动我的又是何等高尚的精神境界啊!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志向远大,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慨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解救中国劳苦大众,他构建社会主义宏伟蓝图。他敢为人先,舍我其谁。当历史蜕化为泛黄的书页时,感动我的是深深的爱民之情啊!

聆听古典文学,在文学的殿堂里畅游,不经意间,你会发现感动无处不在,感动伴我成长!

附加题

最高得分19分,最低3分。(个别没写的除外)

一、按要求改写下面划线的文字。

(一)改否定句(3分)

1、得分情况: 80﹪是0分。

2、改写误区:改变了语句的原意,或偏离了句意的重点。

3、改写误例:

(1)到了一定的时间不要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改变原意)

(2)不到一定的时间不要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偏离句意中心)

4、注意事项:

(1)改换句式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意。

(2)改写句式要把握句子含意,不能偏离句意中心。

(二)改被动句(3分)

这种句式变换题,学生掌握得比较好,98﹪是满分。

二、给六个字添加一个相同的偏旁部首分别变成另外一个汉字。

1、得分情况:或6分,或0分,个别2——5分。

2、错误情况:

(1)选错偏旁部首,有的选“单人旁”,可组成:伙、俗。有的选“木”旁,可组成:枫、槁、极。这些都是0分。

(2)选对偏旁部首,上下、左右组合错误,错误较多的是“火”、“及”与“山”的组合。

3、错因分析:学生对形声字的组合已没有什么概念,对上下、左右、内外的组合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丢失了小学的基本知识,对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的内容没有认真学习领会。

三、结合你自己的阅读,谈谈对“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理解。

1、得分情况:2—7分,大部分4—5分。

2、错误情况:

(1)讲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话环境,没有谈对它的理解。

(2)完全照抄题干,没有理解提炼。

(3)证明“半部《论语》治天下”。

3、错误示例:

《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精读细研这一千古不朽名著,一定能使我们受益无穷,所以说半部《论语》是能治天下的。

4、参考答案:

这句话有些夸张,也有它特定的说话环境,但也反映了《论语》的影响之大。《论语》在治学、从政、修身养性乃至交友之道等方面都有深刻的见解,的确能让我们受益无穷。

5、注意事项:

(1)加强关于《论语》的基本文学常识的了解。

(2)结合《于丹论语心得》,理解《论语》的思想实质。

(3)大量背诵《论语》名句。

作市2009—2010学年(上)必修(1)水平测试试卷分析

焦作市第十一中学 高一备课组

本次考试试卷由教研室命题,立足课本,充分体现了全和细的特点。试卷上很多命题材料来自课本,让学生既觉得熟悉,又觉得有难度。本套试卷既考查了学生两个多月来学习的踏实程度,又体现了一定的区分度。

各部分学生答题情况如下:

前5道客观题

统计正确率分别如下:

1—78% 2—88% 3—20% 4—22% 5—96%

其中,成语问题较大,学生对“五彩缤纷”和“不绝如缕”理解得不够准确,在A选项上出错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平日成语积累较少,没有深入理解成语的含义、使用习惯。在以后的阅读中,可以让学生加强成语积累。

病句问题也较大,学生对课文的原句并不熟悉,也不清楚病句的类型,所以,学生在病句题上出错率比较高。需要老师将病句类型,或典型的易错内容,在平常学习中进行渗透。

名句名篇默写题

完全填不出来的基本没有,主要问题是默写准确性不高,容易写别字、错字。

比如:

(1)、“寥廓”的“廓”字,多写为“阔”;

(2)、“凄婉”多写为“悽惋”;

(3)、“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的“箫”多写为“萧”,“别离”多写为“离别”;

(4)、“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萧”多写为“潇”;

(5)、“敢于正视”多写为敢于“面对”“直视”“直面”等;

(6)、“己欲立而立人”的“立”写为“利”。

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平时的背诵还算比较认真,绝大多数学生的问题是别字较多,多以形近或音同、音近的字代替原字。所以,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检查力度,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背,而且还要能默写出来。

对联的排列

这个题目正确率较低。因为学生没有注意到对联仄起平收的原则,对梳理探究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新闻拟写标题

新闻标题要求内容凝练概括,一语中的。要求学生能抓住新闻导语,以“人物+事件”的方式来概括,语言要尽可能吸引读者。因为很多学生没有掌握到新闻标题的特点和写法,所以,失分较多。大多数同学得1分或2分,得满分的很少。

古诗文朗诵应注意哪些事项

学生得分大约在2到3分,基本上都能答出“要把握感情基调,注意文体特点,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内容,读懂文意,弄通字词,运用朗诵技巧”等内容,但往往忽略答案中的第二点“展开想象,加深体验”,因此失分。从大体情况来看,学生复习时不够仔细,忽略了对朗诵的复习,但学生答题时也比较灵活,多是结合自己的朗诵经验来答题,出现话多,但不够精确的问题。

诗歌鉴赏题

学生得分大约在2到3分,也有得到4分,得分率在70%,这道题共四个得分点,90%的学生都能写出表达技巧,但是在表达效果表述上,普遍出现表述不全的现象,学生都只能答出是表达作者对大堰河的爱或者赞美之情,忽略了诗歌最后三句的作用,没有把赞美扩大化,另外对于排比的总体作用,很多学生都没有答。对于这道题可以教给学生基本的做题思路:表达技巧+抒发感情+总体作用。

文言实词解释

学生得分多在3—4分,得分较高。出现问题如下:

因错别字失分,如“掠夺”写成“略夺”;

画蛇添足,如“足下”应为“您,对他人的敬称”,可有的学生为了更准确的解释这个词,答成“您,指燕太子丹”,其实指的是“荆轲”,这样学生就失掉一分;

文言功底差,完全解释不出来,如“顾”。

文言虚词的用法

学生得分率在60%,错的学生多选A,认为第四句“何以”中的“以”为介词,解释为“因为”,这样与第三句用法也就一样了。平时可加强学生对常用虚词的分析。

荆轲形象分析

因为学生对课文内容较熟悉,所以得分率在100%。

翻译题

①本道题学生答题情况比较好,有80%的学生得满分。失分主要在“遇”字上。出错的原因是:学生把“遇”翻译为“遇见”、“遇到”;把“深”翻译为“深刻”或者意译为不相关的文字。

② 本题失误率比较高,学生不能理解“然”和“见”,多把“然则”单独翻译为“这样”或者“那么”,或者把“然”翻译为“然而”;“见”的被动意思,学生没有理解,大多的学生忽视了对它的翻译,所以失分。

现代文阅读题[文章来源于 www.qwen.cn]

本次考试所采用的现代文是鲁迅的《忆刘半农君》,文章本身思路清晰,没有太大的阅读难度;所用的试题是2007年湖南省高考卷的试题,试题本身是很规范的,答起来应该没有太大难度。但是,学生对鲁迅的文章有畏惧感,再加上没有系统的现代文答题技巧,所以,得分很低,大多数学生并没有从原文中找信息来答题,而是想当然地作答。具体表现如下:

考查学生根据语境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

此题满分2分,难度不大,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得分并不理想。问题主要出在审题上。有的学生把“弄”和“烂”的语法关系搞错了,把“烂”字理解为弄的补语;有的学生答成作者对刘半农“弄烂古文”持什么态度,造成失分。

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此题满分3分,难度适中,学生得分多为2分。多数学生在查找相关语段,找出相关信息时,都重视原文的第7段的内容,多以文中的“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等语句来回答问题,忽视了第11段中的信息句,概括不全面,造成一定程度的失分。

考查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

此题满分4分,有一定难度,学生得分在2—3分之间。有的学生概括能力不够,只会从文中找原句来回答问题,概括不出“刘半农的思想近几年发生了变化,是两人关系疏远的根本原因”这一要点,失掉一分。有的学生错误理解题意,主要分析了作者与刘半农关系亲近的原因,而关系疏远的原因只答了“懒于通信,两人疏远”这一点,失分较多。

考查学生根据语境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

本题失分较多,大部分的学生得2分,少有3分,极少4分。

在改卷中间发现学生多能体会到“因为是朋友,因为关心半农才会憎恶”,而答案的第二条学生回答很少,至于答第三条的学生就更为少见了。

此外,学生不能琢磨出卷老师的意图,许多学生只答1条,不能做到看分分条答题。而且,学生写的答案比较长,甚至写五六行,语言表达不够凝练,对于文章的理解不够深入。

作文

本次考试作文是命题作文,但是,还有一些学生另立题目,说明个别学生审题不够认真。另外,在对题目的理解上,有一部分同学理解得不够全面;在作文内容和表达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只写“感动”,没有注意到题目中的“伴我成长”,通篇都是举例来说自己怎么被感动,丝毫不联系自己的成长过程。

(2)选材不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地震、奥运、雪灾等,基本没有感情可言,泛泛而谈。即使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也突破不了父母老师这一范畴,选材不够开阔。

(3)所选材料缺乏细节描写,缺少“感动点”的表现,无病呻吟。

(4)语言幼稚直白,通篇文章读下来,看不见使用成语的现象,基本上没有表达技巧的使用。

(5)错别字比较明显,眼睛随便一扫,就能发现错别字。

范文:

感动伴我成长

焦作十一中高一(12)班 吕瑞卿

昨夜是雪的世界,我在窗前,看着漫天的雪满载着我的感动抚过每一寸土地。

雪中,匆匆忙忙的行人在路上小心翼翼地走着。一个不小心脚底打滑,她摔倒了,我轻轻地皱紧我的眉头,连忙上前扶起摔倒的她。“不碍事吧?”“嗯,谢谢你!”我心里顿时被一句“谢谢”感动得十分温暖。雪中到处洋溢着感动。

有时,我也能令人感动;但更多的人更多的事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我。

寒冷的冬天到了,书桌前的我瑟缩着身子,拿起笔在书上写写画画。这时总有一双尖锐的眼睛细细地注意到了我的一切。妈妈站在门外手中握着冒热气的茶杯,手腕上搭着一件柔软的外衣。当我放下笔时,妈妈早已将外衣搭在我的肩上,温暖的茶水烫热了冰冷的双手。

我感动,感动妈妈给予我的温暖。

学习生活的紧张急促让我们忙碌得不可开交,题海中的激浪时时困扰着我。这时候,总是有一双大手为我摆渡,让我安然度过风浪。我拿着题本走向老师的办公室,我悄悄地望进去,老师正埋头奋笔疾书,我不忍不敢不舍得进。当我转身要走时,老师已经在呼唤我的名字。一番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茅塞顿开,可老师的额头已经冒出涔涔热汗。

我感动,感动老师给予我的援手。

当国家面临深重的灾难时,我们又收获了多少的感动。南方的雪灾,汶川的震荡,宝岛的台风……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我感动,感动世界赋予我生命;

我感动,感动人间真情的温暖;

我感动,感动世人劳动的艰辛。

……

我们身旁时刻洋溢着感动的气息,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都是感动。

一路成长,感动相伴。

感动伴我成长

焦作十一中高一(7)班 王瑞雪

明媚的阳光泻了一地,花香漫天弥散,在微风的轻抚下,坐在窗前,安然地品一口茶,不禁发现手捧的古典文学里到处都有感动,感动伴我成长。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友情好似雪,纯洁无暇;友情如阳光,温暖无限。我想,这就是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情谊吧。虽然君子之交淡如水,却也有千尺深。桃花潭边,踏韵而歌,送别好友,依依不舍。这感动我的是何等深厚的友情啊!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傲立寒冬,即使飘落成尘,依然暗香长留。爱国诗人陆游即使逝去,赤诚报国之心依然长存。这感动我的是何等炽热的爱国之情啊!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种豆南山下的陶公,洁身自好,身处浊世,却不迷失自我。富贵于我如浮云,宁愿贫寒,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一生以菊为伴,诗酒琴书。这感动我的又是何等高尚的精神境界啊!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志向远大,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慨叹: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解救中国劳苦大众,他构建社会主义宏伟蓝图。他敢为人先,舍我其谁。当历史蜕化为泛黄的书页时,感动我的是深深的爱民之情啊!

聆听古典文学,在文学的殿堂里畅游,不经意间,你会发现感动无处不在,感动伴我成长!

附加题

最高得分19分,最低3分。(个别没写的除外)

一、按要求改写下面划线的文字。

(一)改否定句(3分)

1、得分情况: 80﹪是0分。

2、改写误区:改变了语句的原意,或偏离了句意的重点。

3、改写误例:

(1)到了一定的时间不要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改变原意)

(2)不到一定的时间不要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偏离句意中心)

4、注意事项:

(1)改换句式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意。

(2)改写句式要把握句子含意,不能偏离句意中心。

(二)改被动句(3分)

这种句式变换题,学生掌握得比较好,98﹪是满分。

二、给六个字添加一个相同的偏旁部首分别变成另外一个汉字。

1、得分情况:或6分,或0分,个别2——5分。

2、错误情况:

(1)选错偏旁部首,有的选“单人旁”,可组成:伙、俗。有的选“木”旁,可组成:枫、槁、极。这些都是0分。

(2)选对偏旁部首,上下、左右组合错误,错误较多的是“火”、“及”与“山”的组合。

3、错因分析:学生对形声字的组合已没有什么概念,对上下、左右、内外的组合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丢失了小学的基本知识,对梳理探究“优美的汉字”的内容没有认真学习领会。

三、结合你自己的阅读,谈谈对“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理解。

1、得分情况:2—7分,大部分4—5分。

2、错误情况:

(1)讲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话环境,没有谈对它的理解。

(2)完全照抄题干,没有理解提炼。

(3)证明“半部《论语》治天下”。

3、错误示例:

《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书,精读细研这一千古不朽名著,一定能使我们受益无穷,所以说半部《论语》是能治天下的。

4、参考答案:

这句话有些夸张,也有它特定的说话环境,但也反映了《论语》的影响之大。《论语》在治学、从政、修身养性乃至交友之道等方面都有深刻的见解,的确能让我们受益无穷。

5、注意事项:

(1)加强关于《论语》的基本文学常识的了解。

(2)结合《于丹论语心得》,理解《论语》的思想实质。

(3)大量背诵《论语》名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书的作文结尾 家务事作文300字 写环保的作文300字 如何写介绍自己的作文 快乐的新年作文 父爱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小学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450 设立一个节日作文 英语图表分析作文 东方作文怎么样 消息的作文 关于家庭趣事的作文 分享爱作文 描写绿萝的作文600字 森林音乐会作文300字 我是一只狼作文 五年级上册八单元作文 小学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最苦与最乐作文500字 如何保持健康英语作文150字 感恩老师的英语作文 创新作文300字 感恩妈妈400字作文 可爱的小动物作文200字 我助人为乐的作文300字 我心中的雷锋作文400字 介绍南瓜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小猫作文 2019高考语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