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综合

2013江苏高考选修科目试题难度点评

2020-04-26 10:39:02
相关推荐

名师点评高考六门选修科目:总体难度“平稳”但设题更灵活

历史考“罗斯福新政题”引入心理史学等新的研究视角,政治主观题较难

“物理还好啦,就最后一大题的最后一小问没有答出来。”“历史考到罗斯福新政,角度很新鲜。”“这次化学整体难度不大,计算量也还好。”……2013年高考6门选修科目考试昨天全部结束。记者采访中获悉,今年6门选修科目试卷总体“很友善”,没有偏怪题,让大部分考生心情比较舒畅。本报昨天第一时间特邀我省6科名师,对各科试卷逐一进行解析。

扬子晚报记者王璟

物理

计算题难度明显低于去年,区分度好

-出场名师:江苏省海门中学黄晏(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中学物理特级教师)

今年物理高考试题总体难度较为适中,尤其计算题难度明显低于去年。试题阅读量适中,知识覆盖面广,各模块占比较为合理。试题总体侧重于基本概念及基本技能,对主干知识考查不刻意回避常规模型,但在题目编制的构思上比较灵活,不落俗套,能力倾向明显,重视考察考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本质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呈“锯齿形”分布(除选考模块外,每大题的最后1-2小题难度较大),区分度较好。具体来说:

1、选择题。九个选择题重点考查了计算题所涵盖考点以外的必考模块的其它主要知识,有些题目的一个题包含了多个知识点,增加了知识覆盖面。题目设计较为灵活,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应变能力。如第5题更适合用排除法解;第7题表面上看是学生不常见的斜抛运动,但完全可以转化为常见的平抛运动加以分析。

2、实验题。今年的实验题设计比较精巧,第10题重点考查了物理实验教学中两个最重要环节即实验的操作细节和用图线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第11题重点考查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实验设计能力,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

3、选做题。近几年,选考模块的难度呈上升趋势,这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区分度,另一方面也对各模块难度均衡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的选考题难度也不小,尤其对物理概念的考查比较灵活,光靠简单机械的记忆不能解决问题;另外有些题目(如12B3等)对审题的要求也较高。

4、计算题。今年的计算题比较平稳,没有过难的题目,其区分度应高于往年。13题相对容易,但概念性强,尤其第2问中电量的正负要特别注意;14题物理模型较为清晰,审题上应该没有太大障碍,但对基本方法和运算要求较高;15题提供了一个变化电场和变化磁场交替衔接的物理模型,有一定的新意,需要考生对物理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在模型构建时最好能借助于草图,这样有助于降低思维的难度。

历史

“罗斯福新政题”引入最新研究视角

-出场名师:江苏省镇江一中王生(特级教师)

今年的历史卷总体上比较平稳,难度适中(预估难度系数在0.55左右),没有偏、难、繁、怪、旧的题目,背景材料朴实,设问角度新颖,考生只要掌握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并能够准确地解读题目情境及材料信息,就会比较容易地获得均分以上的好成绩。

综观试卷,“亮点”是突出考查学生历史研究的能力和方法,在试题中引进了史学研究的新视角。如,第23题(“罗斯福新政题”)就引入了心理史学和计量史学的研究视角,考生要从“罗斯福的乐观主义情绪能够平复百姓心中的恐慌”这个心理学的意义层面分析促使其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要运用数据分析和统计的方法研究“影响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变化的两个因素”。在“罗斯福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道历史论证题中,更是明确提出要“多角度地研究”,以“便于立体地认识历史”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认识历史”,进一步强化了拓宽史学研究视野的重要意义。再如,选修模块《探索历史奥秘》的题目引入了推测史学的研究方法等等。在高考题中引入史学研究的新方法、新视角,不仅可以丰富史学研究的视域,丰满历史人物的形象,鲜活历史事实,更利于考查和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意识和素养。在这一点上,江苏历史卷引领了“潮流”,值得弘扬和借鉴,也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近年来,随着史学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展,生活史学、形象史学、气候和环境史学、推测史学、心态史学、风俗史学等等研究方法相继涌现,相信这也定会进入到高考命题者的视线中。

另外还有两点需要指出的是,此份试卷也凸显着对历史情感价值观考查的自然渗透和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如第21题以“家族宗规”为切入点,对考生渗透着道德伦理观的教育;第22题紧扣时代热点,弘扬着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个主旋律,等等。关于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在主观题中可见一斑,几乎所有主观题的最后一问都是要求“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这既是对题目材料的整体认知和运用,也是对前述几个小问题的综合与深化,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最好载体,收到了画龙点睛之效。

化学

试题整体难度不大,对规范答题要求较高

-出场名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陈廷俊(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2013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相对比较稳定,整体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和2012年相同。考生反映试题整体难度不大,计算量不大。但是有些试题较新颖,灵活性较大,对规范答题的要求较高。

1、注重基础。试题突出了对中学化学核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如: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物的连续转化、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电化学、离子浓度讨论、化学平衡问题、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物质结构与性质等内容。如:21A考查ZnS晶胞中的原子个数,H2S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SO42-的空间结构、等电子体等。体现了“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特色。

2、强化能力。试题注重对考生学科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突出对信息摄取、吸收和整合的能力。如:17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和有机合成的信息,设计合成环己醛的路线;其中对于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定,学生感觉较难。18题结晶水合物化学式的计算要求学生通过EDTA滴定计算Ni2+的物质的量、氢氧化钠滴定计算NH3的物质的量,再通过电荷守恒计算SO42-的物质的量,最后由质量守恒计算结晶水的物质的量。

3、突出实验。试题加强了对化学实验步骤和图表等信息的识别与解读能力的考查。如:16题中MgSO4和C反应产物的检验;19题中由废铁渣制备绿矾,要求学生通过所给试剂Fe、H2SO4、NaOH完成制备绿矾的实验步骤,其中还涉及硫酸亚铁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的分析。尽管平时教学中教师已经加强训练,但对于实验步骤的规范叙述和表达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

4、贴近生活。试题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关注新的科技成果、新能源和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征。如:1题的清洁能源、16题由磷镁矿制备氧化镁等。

5、注重创新。14题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讨论通过图表让学生分析,15题绝热条件下的化学平衡讨论等,20题通过化学反应确定物质的结构简式。让考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政治

难度比去年有所增加,主观题很灵活

-出场名师: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余剔非(中学高级教师)

今年的江苏高考政治试题一如既往地体现了“关注热点”的学科特色和“稳中求变”的江苏特色。

据考生普遍反映,客观题与平时模拟卷的难度相当,但主观题较难,主要是问题的设置的角度与平时训练的不太一样,回答起来有点别扭,对自己的答案缺乏信心。总体上看今年的政治试卷与去年相比难度有所增加,尤其是表现在主观题。

1、把握时代脉搏,紧扣社会热点。今年的试卷纯时政题减少,变成了4题,这点变化在考试说明中已经有所体现。在主观题中涉及的热点有城镇化的问题、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法国的政体以及法国与欧盟的关系问题和新型工业化过程中中国面临的挑战等问题。

2、平稳中求创新,突出能力立意的改革方向。江苏高考政治命题一直以来就有“稳中求变”的特点。相对稳定的一是表现在试卷的宏观布局上:题型的设置、各个模块在考查中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二是表现在考查的重点都是主干知识、与热点相联系的知识以及基本技能;三是难度相对适中;四是一直在向注重能力考查的方向发展。今年的试卷应该体现了上述四点,尤其是在能力立意的方向上迈出了较大的一步,使今年的试卷显得比较灵活。

(1)充分发挥各种题型的作用,把主观题和客观题的这两种题型有机结合起来。比如第35题的第二大问包含了两小问,第一问实际上是选择题,第二问才是主观题;(2)在主观题的问题设置上更加注重对考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如第34题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关系”,第36题“法国与欧盟的合作给欧盟作用的发挥带来什么影响”,第37题第三问“……政府和公民如何良性互动”,第37题第二问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反驳“中国制造业无法摆脱……困境”的观点;(3)选择较小的命题角度,既避免了猜题押宝,又避免了靠死记硬背、“普遍撒网”碰运气得分的现象,提高了在知识理解上的要求。这类题目更多的是能够考查出考生平时的学习状况,而不是光靠复习能够解决的问题。比如第34题第二问“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关系。

生物

难度稳中略降,“遗传题”成拿A拦路虎

-出场名师:邵宝洋(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级教师)

据考生反映,今年的生物试卷比较容易上手。确实,今年生物试卷整体上遵循考纲要求,知识点覆盖面较广,突出考查重点,考查角度灵活多样,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不过第31题将两种遗传病综合在一起考查,难度较大,侧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最后一题探究NaCl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并要求画图,与2012年高考题有相似之处。

1、突出考查主干知识,注重基础,覆盖面广。今年的高考试卷突出了重点和热点内容考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高中生物学的C级考查点之一,第33题通过柱形图分析探究NaCl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一方面注重基础的知识考查,另一方面通过要求学生画出总光合作用强度随NaCl浓度变化的曲线图,侧重于学生能力考查,不仅考查了细胞呼吸,还打破光合作用强度受光照强度影响的思维定势,角度比较新,侧重于能力立意。第26题考查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知识,明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特点,难度较小。第32题考查了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是遗传部分的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同时本次试卷注重模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体现能力立意,突出考查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全面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试卷图表题多,信息呈现多样性,能力考查的综合性,加大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在新情境材料下的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注重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处理能力的考查。第31题遗传题是本试卷较难一道题,创设全新的情景,突破思维定势,考查学生应变能力。平时训练中强调“分枝法”和典型图谱的分析,但今年考题从打破传统的思维角度,没有将两种病明确注明,而要通过排除、选择进行分析,进而确定遗传方式。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较难下手。

3、关注考试说明的变化,加强实验内容的考查。实验设计与分析的考查是生物学考试永恒不变的主题,今年的考纲增加了“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考查内容,在选择题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实验考查涉及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题量较多。在选择题中考查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无菌操作技术、DNA的粗提取,微生物的发酵技术、酵母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在非选择题的第27题侧重考查“模拟膜选择透过性的实验”,难度不大,但注重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分析能力。

地理

难易适中,出现多个热点

-出场名师:徐州市第五中学滕磊孙慧敏(把关教师)

2013年江苏地理高考试题难易适中,设题灵活,突出能力应用,试题命题既充分体现往年经典又不失创新。有笔者在地理高考结束后随机发放了43份调查问卷,受访学生普遍反映高考地理试题的难度“和平常的测试题类似”,“题目并不陌生,做起来很顺利”。

1.试题类型与往年保持一致。今年高考地理试题与去年相比,保持了试题形式的稳定。地理学科以材料引题,凭图解题的特点在本张试卷中得到充分体现,试卷中出现阅读材料21篇,地理统计图、地理景观图、区域地图等共计24幅,选择题共26题,其中单选18题,双选题8题。以两题为一组,除3、4两题仅一则材料外,其余均是以材料+地理图表的形式引出。综合题从27—30题,其中30题为选做题,从A、B、C、D四小题中,由考生根据自己所学习的选修内容选做两题。

2.试题内容依旧偏重人文地理与区域发展。自然地理所占分值进一步减小。据统计,选择题和综合题中自然地理分值分别为24分和11分,仅占总分值的29.2%。本次对自然地理内容的考查限于地球公转,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天气与气候,洋流等经典内容,对以往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大气的运动,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没有涉及。本张试卷依旧偏重于对人文地理及区域发展的考查。城市化的进行,区域和工农业发展的条件,区域环境问题的讨论等是本张试卷的重点。

3.出题内容紧跟社会热点。以近期发生的社会热点组织材料引出问题,是地理学科主张的出题方法。本次地理试题中出现多个热点,如2012年6月三沙市的设立;2013年3月初我国北方发生的大面积的沙尘天气;2013年4月四川雅安地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在救灾中发挥巨大作用;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出访,以及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日均值的报道等,除了这些近期发生的热点外,试题中出现的材料还集中在江苏省区域规划与发展,农业政策制定,旅游景区变化等热门话题上,体现了地理学科与时俱进并贴近生产、生活的特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以阅读为话题的作文 成长的脚印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400字 让我欢喜让我忧作文 因为有了你作文 friendship作文 闲不住的奶奶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400字 我熟悉的一个人作文 代写作文 知足常乐的作文 我喜欢的一个人作文 我们一起走过作文 关于大海的作文 春天在哪里作文 雷锋的故事作文 英语作文写信格式 扳手腕作文 10篇优秀作文 记一件事作文 反邪教作文 关于写老师的作文 未来的房子作文 我想对妈妈说作文 快乐暑假作文 考试失利作文 好人好事的作文 关于运动会的作文 好作文大全 感恩祖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