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考作文六大绝杀技之一:命题作文审题三板斧

2020-04-27 11:36:02
相关推荐

二、第二板斧:补充成分 分析了组成题目的词语之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展开联想,补充成分。这样我们的思路会进一步打开,我们才会有更丰富的内容可写。 补充成分,就是给题目添加相应的词语或短语,把题目由宽泛变得具体,这样容易下笔。补充的成分可以加在题目前面、后面,也可以加在题目中间,还可以同时加在这三个地 方。 例:亮出自己依照上面的方法,我们可以补充为以下几种。 1、 在“亮出”前面补充:(“谁”亮出) (“怎样”亮出) 亮出自己→我亮出自己→我大胆地亮出自己 2、 在“亮出”、“自己”之间补充:(“怎样”的自己) 亮出自己→我亮出真实的自己 3、 在“自己”后面补充:(自己的“什么”) 亮出自己→亮出自己的美丽 4、 在 “亮出自己”的前、中、后同时补充:(“谁”亮出) (“怎样”亮出) (“怎样的”自己) (1)亮出自己→我亮出自己→我大胆地亮出自己→我大胆地亮出真实的自己(“谁”亮出)(“怎样”亮出) (自己的“什么”) (2)亮出自己→我亮出自己→我大胆地亮出自己→我大胆地亮出自己的美丽 温馨提示:补充成分时,我们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 补充什么内容? 在补充成分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人、物、性质、态度、方法等方面去添加内容: (1)人、物,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例1中的“我”、“我的”; (2)性质,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如例2中“真实的”; (3)态度,回答的是“怎.么.想.”的问题,如例2中“大胆地”; (4)方法,回答的是“怎.么.做.”的问题。 2、补充到什么程度?我们补充成分的目的是为了让作文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所以,如果补充成分之后, 我们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展开的新颖、独特的角度,那么我们就不必再往上加内容了。 学习必备2、 补充只是一个心理的活动过程,千万不要真的把那些东西放到命题作文原有的题目中去。 但可以以题记的方式放在正文之前,起到勾连文章主旨或选材的作用,该技法在“温州 中考作文六大绝杀技之四:情挑阅卷人”中“第一招:敢于抛媚眼儿”里重点讲解。在 这里提一句题记的拟写要尽可能做到:短短的句子;美美的语言;浅浅的哲理;淡淡的 情感。三、第三板斧:拓展词串 我们运用第二板斧,举例说明了怎样给作文题目补充成分,从而缩小题目范围,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如果想让这一板斧发挥出巨大威力,还必须依靠我们的第三板斧:拓展 词串。所谓拓展词串,就是把每一个补充成分拓展成一组词语或短语,从而让我们有更多的选 择。在介绍第二板斧时,我们已经把“亮出自己”这个题目补充如下: 亮出自己:我大胆地亮出自己的美丽。 补充的成分包括:“我”、“大胆地”、“美丽”。 (1)我们可以把“我”拓展为:我们、中学生、老百姓、中华民族、人类… (2)把“大胆地”拓展为:逐渐地、逐步地、慢慢地… (3)把“美丽”拓展为:优势、实力…通过拓展词串,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拓展思路,找到更多的立意角度,相信大家一定可 以从中挑选到最适合自己发挥的思路。那么,怎样才能拓展词串呢? 1、寻找相近或相关的词语 这是一种横.向.的联想方法,即寻找与前面补充的成分相近或相关的词语。 如向前走(温州中考2012年)中,从“我”向前走联想到“你”、“父母”、“爷爷”向 前走,再比如例题“亮出自己”中,从“真实的”自己,联想到“善良的”、“好学的”自 己。 2、从实到虚,扩大范围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一种纵.向.的联想方法,从实到虚,进一步扩大补充成分的范围,还 如向前走(温州中考2012年)中,从“我”向前走联想到“中学生”、“中华民族”、“人 类”、“文化”、“科技”向前走。利用上面纵向的联想方法,让大家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学习必备为了让大家更快地掌握和运用拓展词串的方法,更好地发挥这第三板斧的威力,我专门 列了一张表,表上的内容主要是在补充成分时经常会用到的一些名词,它们按照从小范围到 大范围,从实到虚的顺序排列,可供大家参考。更虚的范围思想(个人思想、成熟理论等)道德(勤奋、勇敢、负责等)陌生人/熟人情感(爱、恨、祝福、思念等)英雄/罪犯时间/空间穷人/富人生命/死亡各行各业的人成功/失败以上我介绍了命题作文三板斧:分析词语、补充成分、拓展词串。其中,分析词语是基础,补充成分和拓展词串密切相关,二者常常同时展开。学会了这三板斧,相信你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命题作文,都能轻松找到多种多样的思路,而且其中一定有最适合你的角度。最后,我们在审命题作文时也不要忘了审提示和要求。近年来,很多命题作文与材料相结合,材料大多是对题目的解释,对我们的作文内容也作了一定的提示。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仔细阅读,反复揣摩,抓住其中的关键性词句,作为我们审题时的参考。四、小试牛刀(审题练习)1、请以“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2)字数不少于600。(3)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参考答案:分析词语:“微笑着”表示一种微笑的状态;“去”表示趋向;“唱生活的歌谣”,可以指唱一首生活中的歌谣(实),也可以指享受生活的快乐,迎接生活的挑战,认真、积极地面对生活等(虚)。“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是指要以积极、乐观、坚强、泰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补充成分、拓展词串:“谁”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我、朋友、亲人、偶像、中学生等”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为什么”要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这么做有什小结:这里的“谁”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物,然后记叙这个人物的动人故事;也可以把“谁”当做任何人,论述每一个人都应该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这一观点。2、竭尽全力分析词语:“竭尽”指用尽,“全力”指全部力量或精力。补充成分、拓展词串:“谁”竭尽全力——“我、中学生、国家”等竭尽全力。“为什么”要竭尽全力。竭尽全力“干什么”。小结:关键是先确定“谁”的身份,然后根据身份补充出相关的内容,再选择合适的角度,记叙与竭尽全力相关的人、事或议论竭尽全力的意义等。 学习必备五、满分作文举例: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你,见过海燕的微笑吗? 当天空凝聚起忧郁而暴躁的颜色,狂风吹来了一大片乌云时。看!海燕在波浪中忽隐忽 现,它扇动着那双宽阔的翅膀,尖细的嘴里发出一声声不屈的喊叫,在波浪的怒吼和雷声的 轰鸣中,这声音显得渺小而轻微。肥胖的企鹅低头了,聒噪的海鸭屈从了。只有海燕,高昂 着头,迎着海风,踩着波浪,面对着雷声的震怒,露出了充满胜利信心的微笑。那是一个怎 样坚毅的微笑啊!灰色的头颅上一双机敏的眼,燃烧着热情的火焰。黑色的嘴透着一种不屈, 突然,它的嘴角好像微微翘起。或许是被海风吹刮得麻木了,或许是被浪花打得疲惫了。但 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海燕的微笑。这是面对暴风雨来临时坚韧不拔的意志。 你,见过溪水的微笑吗? 当溪水遇到磐石时,他一往无前,勇敢地迎头撞去,但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它的努力化 作了一道残痕,在太阳的蒸发下消失殆尽。但你看到它的微笑了吗?水珠被巨石弹起时,刚 好连成一条美丽的弧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闪烁着绚丽的光彩,倾诉着永不言败的 精神。如此说来,那溪水的微笑便是人间最多姿多彩的了! 你,见过苍松的微笑吗? 当你去爬山时,可曾无意地发现过一棵苍松,倔强地立在石缝中,那么狰狞,又那么遒 劲。你能相信它此刻正在微笑吗?没错,风吹、雨打、日晒,造就了它身上一条条狭长的口 子,就是它这曾经感到痛楚的口子,愈合,开裂,再愈合。现如今,已成了一条坚固的狭长 “凸起”了,它再次面对风霜雨雪,春夏秋冬。这就是苍松那“坚硬”的微笑,纵使它没有 一点笑的温暖动人,但它是美的。它象征着苍松那坎坷多磨的历史,见证了苍松逐渐成长和 坚强,这是属于苍松最独特的微笑。 它们都是艰苦的,但他们却依然用微笑唱着生活的歌谣。 海燕把微笑献给风雨,纵然呼啸的狂风吹打着它灰黑的双翅;因为有了微笑,海燕才能 战胜风雨,翱翔天际 溪水把微笑献给磐石,即使磐石使它走上了绝路;因为有了微笑,溪水才能勇往直前, 绽放光芒。 苍松把微笑献给岩缝,哪怕这篇生养它的地方十分贫瘠;因为有了微笑,苍松才能汲取 营养,迎风挺立! 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时常会有无不如意,但那又能怎样。在苦难面前,怯懦和退缩 都只会使胜利的希望更渺茫。而苦难却抵不住一个小小的灿烂的笑容。所以,让我们怀着以 感恩的心,用微笑去唱生活的歌谣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相信,只 要乘着微笑的舟,总有一天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解读得分点: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在文中为我们呈现了“让暴风来得更 猛烈些”的海燕,“欢快前行”的小溪,“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苍松。可谓对“微笑”的见 解独到。海燕的“坚韧不拔”,小溪的“死而后已”,苍松的“哪里跌倒哪里爬起”,这些 都是微笑。可谓立意深远,不落俗套。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海燕”来源于课文,小溪来 源于生活,苍松可能来自旅行。这些都充分说明作者善于积累,善于观察,留心生活。而对 于这三个意象的描写,也不仅仅停留在粗枝大叶上,而是通过想象描写了他们“微笑”的细 节。这是本文最成功的地方。然后由物及人,物且如此,何况人呢?引人深思,妙不可言。■ 老师建议 面对这个充满诗意的全命题作文,最重要的是先把题目吃透。因此,审题非常关键。考 生不难理解“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题目内含一个比喻。但是关键是学生在思维上形成 学习必备了定势。认定了“微笑”就是一个表情。因此,考场中的很多作文立意不够高。有的写在痛 苦的时候微笑着去唱一首歌曲;有的分析某首歌应该用微笑的表情去演绎。这样往往不易得 高分。微笑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我们要认识到他的本质:乐观、坚强、泰然。其次,很多学 生用散文化的笔调和说教的笔调空发议论,言之无物,虽然语句优美,但没有自己独特的感 悟。如果真要写这类的文章,一定要做到对所选取的意象有相当的认识,而且这个意象要符 合“微笑”的特点。还有一类作文是企图通过描写一件与苦难有关的事情,然后得出感悟。 我想,这种写作的方式应该是首选。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步》就是一篇很好的例文。但是, 相当的细节描写才是成功的关键,很多学生就是概述事例,一件或者两件。读后不能给阅卷 老师留下深刻的意象。选材也大多死板,不外乎是亲人逝世,考试失败,朋友误会等等,这 样就更容易落入俗套。还有很大一部分作文的写作对象选择了别人,或者以小说的形式来展 现,毫无真实之感。这似乎在提醒学生平时多关注生活,不要把自己可以设置在某一个生活 圈子里,多参加社会实践,多融入社会,或许,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竭尽全力 我喜欢面对困难,并向它们挑战。因为彩虹总在风雨后,没有平坦的大道等着我走,只 有成功的喜悦才能鼓励我前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少的铮铮傲骨在困难之中奋起,成为滔滔历 史长河中璀璨的星星。 困难就是财富。 揭开历史的尘封,一起看看吧!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 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劂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这便是困难所产生的价值,我虽不如他们 之聪慧,坚强,可我却喜欢面对困难,砺炼自我。 困难又是动力。 蒲松龄曾先后参加了四次科举,却都未及第,但他并未因此而颓废, 而是立志要完成一部“孤愤之书”。他在压纸的镇纸上刻着这样一幅对联“有志者,事竞成, 破釜沉舟,有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以此自警 自勉,终于著就《聊斋志异》。 是科举的落第,磨砺了他的心志;是科举的落第,激起了他 的斗志;是科举的落第,著就了他的一生……我虽无蒲松龄的遭遇,可我却喜欢“有志者, 事竞成”、“苦心人,天不负”的执着、坚毅! 其实我知道,人生不可能是一条平坦的大道,路上总是布满了荆棘。可是,我也知道, 彩虹总是在风雨后,我喜欢那成功的喜悦,可能它是历经无数次困难换来的,就像爱迪生寻 找到钨丝之前,但他并末放弃。因此,我也不会放弃。 我喜欢面对困难,因为成功的喜悦鼓励着我前进!美在路上 拿起一本书,如果你只翻阅它的开头与结尾,你能读出其中的美吗?人生就像一本书, 如果你一出生就死去,你能享受生活的美吗?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只有静静体会学习的 过程,才能发现原来美在路上。 解一道数学题的过程就像是一个故事,开端是你要开始解这道数学题,而过程则是因人 而异。善于探索,积极进取的人往往反复读题,提取已知条件,通过思考、计算、检验算出 结果,而这个过程就是一种美,一种解题成功后的喜悦之美;不假思索、不求上进的人当看 到题目时就只顾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抱怨许久后向智者“盗”取答案,完成任务,这样的 过程不是学习,而是盗窃,丑陋皆暴露。 在路上,当美与丑相遇时,丑往往占优势,但学习的过程中只应有美,所以我们应奋勇 杀敌,战胜丑,体验学习中的美。美就在这一路上伴随着你。 学习必备学习是美好的,是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游动,是在文学的殿堂里玩耍,是在数字与图形 中探索,而美就在其中。求教的过程也是一种美,这是虚心学习之美。当你遇到难题,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如果 仍然坚持,就相当于把自己困在路边的一棵树上,死也不为自己松开。求教就等于请求一位 知识渊博的路人,请他帮助你解开绳子,这样你才能重获自由,又可以一蹦一跳地向前走, 继续体验路上的美。这就是求教之美,获得自由之美。如果你不注重学习的过程,就等于在毒害自己,就像是带着一条毒蛇走在路上,但你却 不知道它会随时把你咬死,这样,你得小心,带着毒蛇,最终被受伤的不是它,而是你自己。学习是一个故事,有了一个美好的开端,又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那又何必在这个过程 中残害自己呢?给这个故事一个最美的过程吧!开端与结果只是一个短暂的时间段,过程却 与你时刻相伴。美在路上,时刻等候与你相约。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美在学习之路上,一路欣赏美景,一路收获果实, 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为何要让自己带着“毒蛇”前进?美在路上 看飞流直下三千尺,美得是一种豪迈;看傲雪青松屹立于北风,美的是不屈不挠;看皎 洁的月光高挂星河,美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境。美,在每一缕清风,每一 分芬芳,每一步前进的脚步上。美就在路上,就在心中。(一) 文王屈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挫折是路上的一个个陷阱,给了 我痛,也给了我 清醒。又一次的失败不代表永远地沉寂,只是为我又关闭了身后的一扇门,指引着我去找寻 找身前的窗。即使遍体鳞伤,可总算走过了身后的荆棘,眼前便是鲜花与阳光。 这美,是挫折的赐予,是挫折缔造这雨过天晴的美。美,在挫折路上。(二) “把汗水放在努力的锅中”翁动的嘴唇迎着朝起的第一缕阳光吐出了一个个英语的音 符;专注的目光回到了课堂上听讲中;再没有投机取巧的作业。“用坚忍的小火慢炖,”星 河流淌,披一袭星光摇笔与于数学题海中,清风扬起发丝,有的是充满坚毅的面庞。“就能 煎出美味的成功。”一抹黑色染上的眼眶,可鲜红的成绩也已然跃然纸上,似一缕清香穿透 身心,终化为舒心的微笑。 美在成功之后,美得自然而舒心,呵,美得这么甜;这么香;美,在成功的路上。(三) 又一次被父亲笨手笨脚地盖上被子而从梦中苏醒,正好对上父亲歉疚而不好意思的目 光,没有最开始的恼怒,反而嗅到到了黑夜中弥漫的温馨。多少个寂静的深夜,父亲赤脚踏 着冰冷的地板,强行驱走倦意给不老实的儿子盖上被子,超劳了多少次已不清楚,只知道我 已比父亲更高了半头。 美,美在天言,美在细微,美在时间磨洗不去的爱,美在父母关怀的成长路上。(四) 美,一直都在路上,都在我们身边,用美的心灵,用能发现美的眼睛,用能倾听美得耳 朵,去寻找美的踪迹。 美在每一个角落,在心中,铭刻美得记忆走在人生路上;踏着节奏的步伐,迈着坚实而 轻快的脚步,我知道,美,在路上!美在路上 人生是一条单行线,无论怎么拐弯都不会回到原点,美不是最后的结果,美只是路上的 风景。 学习必备——题记 屈原的美在路上。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首离骚,弹落千古文人骚客的泪;一曲楚辞, 吟碎多少壮志男儿的心。他雄心壮志,他要这天下的人过得富足安康。主张彰明法度,举贤 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无奈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 王疏远。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流落到汉北。秦军攻破 楚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他最终没有完成报国的雄心。壮志难酬 的英雄男儿却永远的或在老百姓的心中。端午的粽子,包着的是千百年来我们对他不尽的追 念。 辛弃疾的美在路上。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就是这么一个将祖国与自己系在一起的男子,却碌 碌无为。报国无门的苦闷尽数写在一首首诗中。在战火兵分的南宋,辛弃疾抗击金人的战斗 过程中,将原名“坦夫”改为“弃疾”,旨在效仿西汉大将霍去病。他没有挽救北宋灭亡的 道路,但是他的忠心为国,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贯彻千古云霄。 李白的美在路上。 “乘风破浪必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是诗人,是中华历史上永垂不朽的诗人。贵 妃斟酒力士提鞋,玄宗赏识。他却空留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便潇洒于天外。他一声 也没有完成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有谁会说他的人生不够精彩,他的美,全在那坎坷的人生 之路上。 细数中华五千年历史,自己的抱负落空的人何止千万,但是有谁说他们活的不美,他们 的美在于一次次执着的对抗,他们的美在于从不放弃,他们的美在于路上。 不论结果是怎样,只要付出了,努力了,那么美就在路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想象作文 关于坚守的作文 初中语文作文题目 关于自强的作文 寒假的作文400字 努力作文800字 作文翻过那座山 冬日的温暖作文 初二满分作文 乡下人家的作文 爱的味道作文 三年级下册300字作文 打屁股作文女 工作文件夹 钓鱼作文300字 龟兔赛跑的作文 我喜欢冬天作文 作文800字初中优秀作文 作文放风筝300字 描写仓鼠的作文 陪伴作文400字 高中语文作文题目 妈妈生病了作文 游华山作文 阅读类作文 初中600字作文大全 父亲的背影作文 写景作文三百字 谈读书作文 我最喜欢的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