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综合

春考走出“V”形曲线_上海考试相关咨讯

2020-05-04 17:30:02
相关推荐

春考走出“V”形曲线_上海考试相关咨讯

本月7日至9日,上海2017年春考顺利开考。作为“新年第一考”,赋予了考生充分的选择权。3项考试各自对应有不同需求的报考群体,每个考生只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参加其中一项。根据相关规定,2月23日至24日,达到最低录取控分线的考生须进行参加高校自主测试的确认,逾期未确认即视为自动放弃。也就是说,只要考生不确认,就不会被录取,也就继续拥有高考的报名资格。

2017年春考报名人数较去年有所增加,达到数万人,作为全国唯一保留高校春季招生的上海,今年大多数应届高三毕业生踏进了考场。而这一涨势,已经持续到第三年。

2014年,上海春考报名跌至谷底,当时还不足千人。面对冷清局面,当时高校、中学不止一位教育专家建言,“春考或已无存在必要”。短短几年过去,春考报名人数已达数万人之多,直追高考人数。

“鸡肋”变热门 春考迎来“春天”

春考,是国人几乎淡忘的字眼。

2000年1月25日,上海在全国首批试点春考,考试对象以往届高中毕业生为主。初期最鼎盛时,共有十多所高校参与招生,2000多个招生计划,12000余人报名。然而,随着考试方式的多元及名校相继退出,春考吸引力有所下降,同期试点的北京、安徽、内蒙古三地纷纷叫停,仅剩上海坚守,但参与院校、考生人数等已大幅下降。

2011年,上海春考报考者3000多人,8所招生院校中,公办学校只剩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上海商学院4所。包括高校、中学校长在内的多位教育界人士坦言,春考存在已无必要。有位大学招办负责人说,按照规定,应届生不得报名参加,使得春考的对象为“落榜生”和社会青年。虽然落榜生中也有一部分因种种原因发挥失常的考生,但大部分生源质量不够理想,致使春季班整体质量走弱,导致高校一方热情有所下降,参与大学数量以及专业数量也不断下滑。

另一方面,随着扩招和高校毛入学率不断提升,通过6月高考能吸纳的学生量已远远超过2000年春考起步时;同时,上海高考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方式,考生因填错志愿而落榜的情况大为减少,令需要通过春考“再战”的学生数量大为减少。两相对冲之下,春考被不少人视为“鸡肋”。2013年和2014年,上海参与春季高考的高校仅剩5所和8所,招生计划数分别为260人和488人,仅为秋季高考招生人数的“零头”。考生规模也从2006年的1.2万人缩减到2011年的3000多人;到了2014年,报名者仅为966人。

2015年,上海春季高考开考。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开放,又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二为一,新的春季高考试点方案大受追捧,当年的考试人数就从2014年的不足千人暴涨到2万多人。

多一次选择 提前进大学很不错

春考“回春”,不仅仅是人数上的猛增,越来越多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也参与其中。“我们班33名同学,有27人报名春考。”静安区一所区示范性高中的高三班主任说。浦东新区一位校长说:“我们算少的,约70%的人报名。你去那些名牌高中看看,今年的春考火得不得了。”

春考含金量高了很多,越来越多好的大学可以把优势专业拿出来。小李是上海一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学生。在他的印象中,参与春考招生的学校专业质量一般,考试难度也低,因此离他有点“远”。可没想到,本学期学校的一次高考报名前动员大会,让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老师在会上反复讲春考的重要性,老师的最后一句话是:希望所有人都报名春考。”小李说,他就跟同学们一起进入了春考的报名和准备阶段。这段时间里,他也开始对春考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仔细看了下招生的表格,发现其实里面有不少不错的院校和专业,比如上海理工大学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因为是中德合作的专业,只招15人,入围资格线分数也在所有春考招生专业中处于高位,竞争应该非常激烈;还有华东政法大学的公安类专业,也很吸引人。”

“冲一冲,试一试”,这是大多数参加春考考生普遍的心态。王女士说,女儿所在学校是“区重点”,她在班里成绩属于上游,照理说,高考机会更多,但春考因为有越来越多好的学校参与,并且又是高考之前的一次“试水”,考不上也不影响之后6月份的传统高考,“值得一试”。“其实春考是给了高三学生多一次的选择机会,这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理。”王女士说。

对中等学生而言

春考机会大于高考

今年是实施新高考方案的第一年,高考将首次施行3+3模式,并且不分文理,而上海春考只考语数外三门。许多人对高考会出什么样的试题,以及难度如何、题型有何变化等都没什么底,而春考在科目设置、题目及难度呈现等方面与高考基本持平,许多学生就把春考当成了高考的练兵场。

某区重点中学的小严说,“春考有我心仪的专业,如果考上了我也心满意足了;如果没考上,对我的影响也不大,因为试水之后,我还有高考另外一次机会。”她认为,这两个专业入围资格线都很高,如果能考上,可以充分证明自己的学习水平:“那样的话我肯定很满意,放弃高考也不会觉得可惜了。”

而对于普通高中而言,春考显得更重要。小唐是泾南中学的高三学生。从高二开始,他就参加了学校加开的英语听说课程,老师和每个学生一对一操练,为的就是参加今年的春考。今年的春考英语考试,第一次加入英语听说环节。小唐很看重这次春考,因为对于他这样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春考的机会大于高考。

泾南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该校非常注重春考的准备工作。校长赵春芳说,“像我们这样的普通高中,在高考中的整体能力应该不算太强,而春考的院校、专业都比较适合,加上2015年第一年改革之后,招生要求比较明确,考生准备也比较有底了。”赵校长表示,和高考相比,春考更注重语数外三门的基本功而不是加深难度,春考对于中等学生而言,花时间在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掌握上,更有针对性。

观点争鸣

春考赢在定位

王军荣

上海春考走出一条明显的“V”形曲线,这其实是一条考生理性选择的轨迹——春考“卖点”多,吸引力就强;反之,考生自然用脚投票,甚至弃之如“鸡肋”。这不足为奇。

2000年上海在全国首批试点春考,考试对象以往届高中毕业生为主。由于参与招生的高校多,招生计划人数多,考生自然热烈响应,而随着考试方式的多元及名校相继退出,春考吸引力就开始下降,考生人数也大幅下降。现在春考热回潮,其根本原因在于定位变化,从最初的“守门人”功能以及最初的“补充”角色变化成为“多元录取”的方式之一。随之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允许应届生报考;鼓励招生高校拿出更多“拳头”专业参与,有了这些吸引力,考生人数也就上升了。

春考定位准确才更具吸引力,这需要出台相关诱人政策。比如,2016年,上海市明确规定各参与院校拿出的必须是学校的国家级特色专业或是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今年,上海大学继续拿出招牌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参与招生,计划招生30人,与秋季招生计划持平。

当春考热起来,有人建议,是否将春考打造成为与高考并列的选拔通道?在我看来,这大可不必。一方面春考毕竟不同于高考,无论是影响力还是考生的理性选择都不可同日而语;另一方面春考只是成为“多元录取”的方式,是让考生多一种选择。而一旦将春考和高考一样对待,则会产生诸多影响,这反而让考生无所适从。

无论是考生还是高校,均对春考热情高涨,这是好现象。春考正渐入佳境,这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春考,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严密的制度,而如果相关政策发生变化,则需要经过专家论证、民意调研等程序。如此,春考才会永葆“春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400字作文稿纸a4打印模板 那一次我真开心600字初中作文 我在什么中成长作文600字 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什么的魅力作文600字 消防安全作文500字左右 心中有话对你说作文600字 解开缚心的绳索作文600字 一个难忘的眼神作文600字 阳光灿烂的日子作文600字 我的未来不是梦作文600字 记事文作文600字 西游记观后感800字作文 亲切的怀念作文600字 我想唱首歌作文600字 我的拿手菜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作文800初中 有什么真好作文600字 我喜欢的小动物作文400字 关于寒假的作文300字 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我得到了表扬作文400字 成长的代价作文600字 爱就在身边作文300字 我懂得了珍惜作文600字 成长中的烦恼作文400字 打屁股作文5000字 非凡的美丽作文600字 新年愿望作文450字 何以解忧唯有什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