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综合

文明的韧性_2019年高考北京卷范文800字

2020-05-09 14:45:01
相关推荐

文明是有韧性的吗?面对这个问题,大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对”,“是的”,“当然”。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活在文明当中,文明的韧性时时刻刻都从我们的身体、思想、行为传递出来,甚至成为一种本能,比如早晨醒来第一件事是抓起床头的智能手机,这就是科技文明赋予我们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行动力。

文明的韧性体现在它的变迁当中,刀耕火种时期的锄头与镰刀,现在还在用着;蔡伦老爷子改进的造纸术,在温州等各地民间几乎还在原样操作;网络写手日产万字,但公认还是李白时代的中文最美……

可就算再有韧性的文明,也面临着被覆盖或取代的可能,举镰收割已成农耕文明最后的风景;数字传播早晚要消灭纸张——李白的地位倒是不会受到冲击,因为他会永远活在教科书里。看来,教科书很重要,但也不是谁都能一直呆在里面的。

凡事都有两面性,文明也不例外,在它的韧性特征之外,还并存着短暂、脆弱:玛雅文明短暂到如昙花一现,秦始皇嘴皮子上下一碰,“六艺从此缺焉”……你看看,许多人消灭文明一种的时候,就是这么理直气壮。

庞贝、罗马、海德堡城堡,玉门关、阳关、锁阳城,废墟之所以让人珍惜,觉得有价值,不在于它们是文明的韧性象征,反倒是文明的脆弱符号。“废墟曾经辉煌”,作家张翎用这六个字概括了人们对消失的文明的普遍心理。游客到废墟参观,寻找的不就是一个进行古今对比、唏嘘一番的契机吗?房地产商除外,他们就算八月十五看到月球,也都想着怎么能开发出一片高档小区出来。面对文明,咱们可不能有“房地产商心态”。

比起谈论文明的韧性,不如谈谈人的韧性。毕竟人是文明最好的承载体,有人才有文明。中华文明的绵延,首先得益于中国人的韧性。这种韧性体现在,不管经历多少苦难,遭遇多少屈辱,中国人都能熬过去。能有一片人种天收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被打碎了膝盖也要“活着,并且活下去”。

电影《一九四二》里,张国立饰演的老人一家人都没了,路上捡个小女孩。张国立对她说,“你要喊我一声爷,咱们就是亲人了”……这句台词听得人眼泪哗哗,要是没这点韧性,中华民族能活到现在13多亿人吗?

文明是会消失、会迁移的,文明不是固态的而是液态的,文明的流动是因为人的传承。只要人性是好的,文明就会一直在;人性一恶,文明便没了。所以,守护文明,不如守护人性,人类文明的进步,归根结底是人性的进步。

尼采说,人性是“由无数世代苦心积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庙堂珍宝”。保护好这些“珍宝”,而不是摧毁它,文明的韧性就会一直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写什么好 介绍北京作文 景色作文400字 我的发明作文 写景作文三年级 写诗的作文 茶花作文 烧烤的作文 300字作文写景 弹钢琴作文 吃苦 作文 初中好作文 圆梦作文 作文写景300字 学期计划作文 阳光作文600字 爱的作文300字 一件事情的作文 亲情600字作文 描写山的作文 因为你作文 中考万能作文 种花的作文 感恩600字作文 作文名句 游记英语作文 作文150字左右 600字作文写人 写鱼的作文 期盼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