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小标题式满分作文

2020-05-10 17:21:01
相关推荐

“可知道,有些事情有些人,停留在发生的那天不肯走。”打开回忆的影集,心中的珍藏,幸福的瞬间。 喜欢风,喜欢风的洒脱不羁,驰骋在风中的感觉,真好。当然,我向往杨柳岸的晓风残月;青睐“颠狂柳絮随风舞”的 美景;渴望“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壮观;钟情“剑吼西风欲 把春留驻”的豪放。最喜欢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 任平生?”尽管苏轼“身世浮沉雨打萍”,但“回首向来萧瑟处”却能慨叹“也无风雨也无晴”,试问能有“一蓑烟雨任平 生”之豁达的,世上能有几人? 我是一颗沙粒,我自知渺小,但我把这首《定风波》珍藏心中,自由自在地与风共舞,你呢 “天空中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是,我飞过了。”很喜欢这句话,喜欢这种“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的处 我们每个人都是茫茫天地间的一个点,微不足道。我不求青史留名彪炳千古,我不要永垂不朽百世流芳。我是一颗流 星,在天幕中留下了我瞬间的美丽;我是一束烟花,在夜空 中留下了我短暂的绚烂;我是一只小鸟,羽翼虽未丰满,但 我有搏击长空的勇气。在苍穹中画出完美的弧线是我的夙 愿。“我飞过了”,即使天之痕不属于我,我也会把这句话深 藏在心中,直到老去。 喜欢攀登文学的云梯,徜徉于浩瀚的书海,那是一种享受。最喜欢一部小说——《草房子》,内容很简单,讲的是农村 孩子的生活。但从中,我看到了人性的美丽,那种最纯最真 的爱,那份最善良最质朴的感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浪漫气 息感染了我,拨动了我内心最深处的那根弦,叫人性。但我 又不得不面对如今光怪陆离、纸醉金迷的城市,或许人们心 底最柔软的地方在那云之端吧。那儿,是这本书这份爱的归 喜欢听歌,从音乐中找寻自己的灵魂。最喜欢那首《星晴》:“手牵手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望着天,看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 颗连成线?”仰望天空,静谧,晴朗,星晴。 浑,也有“清泉石上流”的婉转。苍之涛,是天空的声音,是音乐的真谛,是我们灵魂的最深处。许个愿,告诉自己,连 同淡淡的《星晴》一起珍藏于心底,永恒? 一首词,一句话,一本书,一首歌,很简单。但珍藏在心中,是时间的积淀,情感的结晶,幸福的升华! 醒目的题记,鲜明的四个小标题建构成本文的血脉。小作者立足于“风之舞”、“天之痕”、“云之端”、“苍之涛”,在浩 瀚恢弘的宇宙背景中穿梭、搏击。散文诗般的语言犹如精美 的解说词,使读者受到感梁。文风大气,立意高远。结尾收 束恰到好处,妙不可言。 你所珍藏的都是文化知识的积淀。如果还能从家庭、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有所领悟,那么这将是你的财富,是你一生的 珍藏。 时光匆匆流逝,绵延成浩瀚无垠的长河。当我——一个后来者泛舟溯流而上,那些远去的历史,就在它的沿岸,画卷 一样地渐渐展开。我看见了一个个美好的乐园,那里烙印着 志士的行迹,洋溢着仁人的欢笑,回荡着智者的歌咏,令我 心驰神往? 高岗的半坡上,茂密的树丛掩映着一间简陋的草庐,十分自然,十分清新。高岗有了草庐,好像广阔的湖面飘过一片风 帆,辽远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草庐有了主人,好像小小的 石洞飞来神仙,浅浅的溪水藏卧蛟龙。诸葛先生深居在此, 闲云野鹤般地送走他平静的岁月。他外出,草庐是他快乐的 起点,徜徉幽径,抚苍松,听清泉,饱餐 山光水色;他归来,草庐是他幸福的终点,燃起青灯,调素琴,诵黄卷,占尽古风雅韵。他躬耕陇亩,没有苛政来相扰; 他谈兵论道,常见挚友来相邀。草庐充满了自由空气,他常 常酣睡到日上三竿,醒来则自我陶醉:“大梦谁先觉,平生 我自知。”草庐是他的乐园。他身居乐园,而志在天下。 陶潜东篱夕阳轰然下落在浔阳江中,溅起满天的晚霞,把江水染得赤红似血。江畔一处寻常人家的门前,斜插着一圈 疏疏的短篱。短篱的东边,菊花开得蓬蓬勃勃,活像一张张 天真的小脸,舒展着稚气的笑容。秋风轻轻地摇曳着她们袅 娜的身姿,飘溢出阵阵浓郁的芳香。花丛里,“五柳先生”陶 潜面容清瘦,两鬓微霜,正从容地采摘着一朵朵金菊。有时 他把花瓣凑到鼻尖闻闻,眉宇间升起无限的喜悦。菊花,是 他的伴侣,是他的乐趣,是他的生命!忽然,他不经意间抬起 头来,目光正与隐隐的南山相接。那里烟飞云敛,林壑深深, 也许有与他志同道合的人隐居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他情不自禁地高吟。他的思绪被牵得很远,很远。他 忘却了那“环堵萧然,不避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艰辛生活,为能在这片小天地里放逸他的天性而满足。刹时, 一对结伴归巢的鸟儿掠过他的眼前,他怡然自得:“此中有 真意,欲辩己忘言。”东篱是他的乐园,他身在乐园,而心 怀时局。 大江咆哮,滚滚滔滔,向东急逝。一堆堆雪浪,翻卷跳跃,如万马奔腾。两岸青山,陡峭如壁,森严地对峙。苍鹰在山 峦上盘旋,江水随着绝壁激荡。山光水声,犹如一幅配乐的 风景画。江心一叶小船在急流中颠簸着疾驶,船头端坐着峨 冠而多髯的东坡居士。他的眼中折射出欣喜,他的胸中奔涌 着豪放。感谢上苍把他推到这赤壁古战场,让他远离尘世的 喧嚣,感受江山的壮丽,聆听涛声的雄浑。船行如箭,身轻 似燕,仿佛就在飞翔。他指点江山,举酒放歌:“桂棹兮兰 桨,击空明兮溯流光”。他思接千载,凭吊英雄:“遥想公瑾 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他将他的旷达疏狂完全展现在大江面前。他的灵魂在升华, 就如江天上空的那轮明月。于是,他喟然长叹:“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赤壁是他的乐园。他身游乐园,情系古今。 神思飞出古人的乐园,我感到了心灵的净化。它们向我昭示:寄托美好精神的乐园才是永恒的。它们让我懂得:怎样 去拥有这样的乐园,在坚守中获取人生的意义。 简评:本文巧用虚笔,大镜头广视野地描写古人的三处乐园,表现了他们崇高的精神品质,透出作者胸中的一股大气, 构思新奇,主旨深刻。主体部分运用三个小标题,并列地展 开文脉,结构严谨,思路缜密。全篇情感浓郁,语言优美, 很有艺术感染力,不失为一篇考场佳作。 篇二:2014高考满分作文——山东卷 2014高考满分作文——辽宁卷 800宇的文章。分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 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圈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 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2009年山东卷是命题作文,以“见证”为题;2010 料作文,以“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活”为材料;2011年是命题 作文,以“这个世界需要你”为题;2012 年是材料作文,以“孙 中山的一段箴言”为材料;2013 年是材料作文,以“给莫言挑 错别字”为材料。今年仍是材料作文,以“每个人看窗外都有 不同的风景”为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山东卷的命题形式基 本在命题作文与新材料作文两者之间互相交替,这不仅有利 地避免了猜题押题,也能有效地增加作文的区分度。从命题内容上看,2014 年山东卷高考作文题突出了山东人命题稳中 有变的特色和传统,凸显了务实、创新的科学精 神。从命 题方式上来看,命题人关注现实生活,着眼于“窗”、“景”, 凸显主体与客体的微妙关系,不仪具有现实性和直观性,更 具有深刻性和影响性。 纵观山东卷自2009 年以来的作文题目,不难发现,山东 卷常常以含义丰富的某句话或某件事物来命题。2010 住题目中的关键字“光和影”,而2012 年以孙中山的警句出 题,对考生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今年题目总体来讲偏向 简单化,为考生提供多个可入手着笔的关键词,作答时只要 沉住气,耐心审题,作文一定能发挥出较好的水平。 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关注身边的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2014 年山东卷作文所给材料与现实生活紧密相 连。中国正在走向成熟,中国需要更远的视野,需要成熟的 心态,需要更高的文化底蕴和更高的人文素养,才能走得更 引导考生自由思考,学会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观景看世、睿智生活。2014 年山东卷作文题目非常开放,材料提供了非常 广阔的“图画”,完全由考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透“窗”观云赏 霞。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来写作,考生的自由度高,也体 现了科学民主的气度。思考主客体世界,蕴含深刻的辩证 关系。今年山东卷作文题目需要考生辩证地看待主体观景人 与客体窗外图画的关系。观察世界的人是主体,图画是客 体,窗子不过是一个媒介、方式。人是主观的,图画是一种 现实存在,主体的认知构成了客观图画的缤纷,把握了这个 关系,也就把握了命题写作的内核。 2014年山东卷高考作文将视野投向了身边“窗外的世界”。 材料在人与画、窗与景的微妙关系上,蕴含了更为广泛的潜 在发挥空间。就审题而言,材料紧紧围绕并且指向一个中心 ——人与图画的主客关系。 1.从人与画的角度立意。不同的人或一个人面对同一幅图画,角度不同,自然会从中看到或体悟不同的意义和内涵。 唯有看到了或感受到了图画内涵之后方能揭示不同的原因, 进而思考用行动改变圈嘶、创新生命。 窗外的图画是自我心境的曲折反映。世界精彩,我心自知;唯有调整自我,才能体悟美好,丰富精彩人生。 3.从“我”之心态的角度立意。着眼于透窗观景的主体,强调自我胸襟、心态是改变世界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可 以从生活、社会改革中的世人胸怀、心境等角度立意写作。 不同、“静闹”有异,正在于对“自我”与“图画”位置关系的理解迥异:以“我心”为主体还是以“图画”为 主体,反馈到写 作时,即体现在时代观念更新的拐点上,提出自己的变化, 才更具备了思辨之价值。 5.从放低眼光,和谐世界的角度立意。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是一道风景。放低自我,以低姿态处世观人,才能发掘 别人的精彩,才能协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实现自己的价值。 6.从妙眼观景,智慧生活的角度立意。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图画”之所以不同,在于观景人的视角不同,观景人的 素养不同。画中有话,画即人生。透过画景,我们当看出世 人的胸怀气度,看出世人的见识眼光,看出世人的文化底蕴。 因为,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这个人的见识眼光;一个民族 的振兴与发展,取决于这个民族的胸怀气度和长远眼光。 今年的山东卷高考作文采用的仍是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难度不是很大,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角度都可,但以下几类 作文可能会导致赋分较低,应引起考生的注意: 1.忽视真实感受,片面注重语言的华美、形式的创新。纵观考生作文,考生在语盲,结构上“花费”巨大,而在文章 内容、思想上下的功夫很少。书写生活真实感受,才能深厚 文章思想内容,但不少考生注重的往往是花哨的表达,滥题 记,滥修辞?虚张声势;滥成段,滥小标题.滥套作?思想 10 肤浅。毕竟,有创意的表达依赖的是朴实真诚的文风。 2.从考生作文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作文的实际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因为审题立意出现偏差的可能性减少,偏题 的考生作文较去年有所减少,各分数段的分布比去年更为合 理.出现高、中、低三个分数段,高分段明显增多,改变了 集中于中间段的现象,平均分为43.5 3.面面俱到。各个论证角度均有涉及。个别考生一篇文章中论证角度泛滥,有引用,有例证,有分析论证,但是, 往往前后缺乏必然的联系。专家组认为,这类文章的弊端主 要表现在:中心不明确。分论点与中心油水分离;内容 不充宴,缺少深入的分析论证;结构不完整,思维能力欠 缺。忽视中心的统一,忽视思维的严密,简单罗列素材,生 搬硬套,甚至流于表面文章,这至少在发展等级上是不会给 高分的。 叔本华说:“从青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曲欢快的协奏曲;从老年人的角度看,生活是一汪寂静的死水。”角度不 同,心态不同,我们所看到的也不同。 窗子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这图画是虚幻的现实。内心云 11 白山青的人在喧闹中看到的也是寂静的美好,内心乌云密布的人在文雅中看到的却是低俗的趣味。要从画框中望这个 世界,首先收拾好自己的心态,用冷酷的哲思与美好的遐想, 还现实这幅画本来的美好。 近代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一生钟情于林徽因,但他的爱坦坦荡荡,朋友与当事人都知道,他不学心碎浪子远走他乡。 也不学乡里霸王强拆鸳鸯,而是在林徽因身旁默默守望,这 一守便是一生。旁人看到的可能是金岳霖一生的孤单寂寞, 是林徽因的不识才子,其实从金岳霖的眼中去望,没有比这 更加美好的了,他抵住了诱惑,稳稳站在属于自己的角落, 这才让美得以持久。守住自已的本心,你从窗子里望见的图 画,一定被涂上了最美丽的色彩。 去望这个现实,这是生活的本质。你我都去望,生活这幅画面却截然不同。你我望孤独,望见的是满目的黑色,而村 上春树望孤独,它只是他熟悉的朋友。也许村上春树洞悉了 人生,他并不将孤独视作洪水猛兽,而是用一种玩味的笔调 给我们望见的黑色涂上了美丽的觏色,村上春树的眼中,生 活不可变,只有心态可变。图画不可变,只有看画人的心情 可变。那何不调整自己的心态,走出人生最为瑰丽的舞步呢? 在这个万般千态的浮世绘中,在错乱复杂的名利场里,我们容易在无端狂热中迷失方向,在无畏竞争中迷失自己,其 实人生如梦,年华似雪,梦醒了,雪停了,我们将一无所有。 12 我们看到的窗子外的图画,不是眼中所见,而是心中所感悟 的,只有守住我们的本心,用澄澈的心去看现实的画卷,才 能感悟生活的美好色彩,看破这释厄梦境,走出这无涯雪场, 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任世事无端变幻,我心自有云白山青。守住内心,弘一法师方能发出“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感悟,三毛才能在丈夫 死后仍拥抱寂寞。《菜根谭》有言:“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曰 尘世苦海。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 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苦其自心尔。”让我们用积极的 心态面对这个现实,用心灵的画笔遮住现实中不完美的画 专组句评:文章以“我心自有云白山青”为题,以金岳霖、村上春树等鲜活素材深入挖掘窗与景、画与心的微妙关系, 深入论证“角度不同,心态不同,我们所看到的也不同”这一 中心论点,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精警,意蕴无穷。 看什么呢?奶奶,是你。别人透过窗子看到了静,看到了动。看到了雅,看到了俗。而我,却只看到了你。 13 窗外,你牵着我的小手,去附近的小卖店给妈妈打电话。跟着你在乡下住了几十天,我欢喜地想扑到妈妈怀里。可是, 我却忽略了你的不合,你的蹒跚。我忽略了离开之后,你整 夜整夜地睡不着觉。你是孤单的,后来懂事了,我明白了你 的心酸。下次往窗外看,我愿 看到我们相见时的笑脸,看 见你有我陪伴的心安。 窗外,瘦小的体弓着身子从车站往回走。那时我不懂孤单,更不懂你心里的悲凉。后来,我发现从车站到家里的路是那 么长,我不敢去想,那时候你一个人,是怎样走完这么长的 路,怎样踏进清冷的家门,怎样忍受一个人的不堪。我再也 不敢去体会你的感受,因为那让我心 看着看着,眼泪就滑落下来。别人是不会明白我的感受的,正如我那时不明白你对我的好。 窗外,你躺在病床上,苍白,无力。我不知道两个月以后你会离开我,真的,正如我不知道此生已尽,便不会再有来 世。我理所当然地索取你的爱,你的关怀,幻想今天过后, 你还会一直为我付出。直到你真的离开,我才明白,你是彻 底放弃了我。让我在今后的日子里,怀着遗憾去忏悔。忏悔 我的任性,忏悔我的无知和不懂事。奶奶,请原谅我,请你 原谅我! 窗外,我捧着一束菊,伫立你的坟前。你安静地躺 14 在这里,和黄土融为一体。这时的你不会孤单,因为我不会 再任性了,因为我的心一直守着你。 窗外,我跪倒在地上,捶打着黄土,呼喊着你。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泣不成声,什么是无法挽回。现在的我不会再任 性了,因为你,我懂得了珍惜。 我收回目光,不再向窗外看。我跟身边的人提起:“我有一件最后悔却无法弥补的事。”其实那件事,就是你。 我还是愿意往窗外看,透过窗子,看着我一天天成长,看着你一天天苍老,看着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对你的心从不 改变。 专组句评:文章简洁,但冲击力强。围绕“灯光和星光相比谁更美”这个论题,双方各自摆事实,讲道理,引经据典, 纵横捭阖,思辨强烈,读后让人哲思不断。 仿写点:情思细腻细节制胜 推开一扇窗,欣赏一片景。窗外风景如何,源于内心。只要内心充满光亮,窗外风景自是无限明媚。在心中种一簇淡 菊,身入俗世,眼中亦是优雅之景;在心中洒一树荫翳,身 处樊笼,眼中是清爽之色;在心中坠一滴甘露,身处闹市, 眼中亦是寂静无限。 15 林徽因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放 弃执念,便可寂静安然。是啊,保持内心的平静,方可看到 寂寞恬淡之景。 打开《围城》的窗子,钱钟书先生饱览寂静学问之景。不管外界如何吹捧,钱钟书只管在清华园那盏孤灯下,持一颗 寂静之心与学问为友,在书海中泛舟。推开窗,钱钟书看到 了静,而这静,正是来自他本心的寂静安然。 而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急于炫耀自己的一时成就,内心浮躁,推开窗子,他看到的只能是喧闹嘈杂。只有内心平静 的人,才能看到寂静恬淡的景色。 我不禁想起,三毛内心保持优雅,推开窗子,她看到的是撒哈拉的长河落日。保持内心优雅,三毛与丈夫荷西投入沙 漠的怀抱,远离俗世,她做了她的“素人渔夫”,以内心的优 雅,看到了她那灿烂的依米小花。正如同她自己说的:“如 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 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 阳光。”保持内心的优雅,启而视之,三毛看到了黄沙漫漫 中的优雅落日,沐浴阳光。 而在民国这个乱世,阮玲玉作为一代默片之后,却没有以内心的优雅对待流言,她从窗子里看到的只是人言可畏,遂 陨落香江终入尘土。看吧,只有内心优雅的人,才能洞见窗 16 外的优雅美景。 史铁生曾说,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这悬崖的边缘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唱 支歌给你听。是什么让史铁生得以赏烟霞,游地坛?不正是 来自他内心的寂寞与优雅吗? 让我们在心中种一份寂寞与优雅,推开小窗,赏窗外明媚风光。 名师句评:议论文以说理为主,也要有文化情感。融说理于浓郁文化因子,或娴熟运用课内外经典素材,或恰当摘引 名言警句?考生旁征博引,深入剖析,使得文章意蕴丰富, 思想卓然超群。“推开一扇窗,欣赏一片景”,“窗外风景如 何,源于内心”等妙语点题, 画龙点睛。 优秀作文一类文上 张大了那双空洞的双眼,想从那些画面上找出一17 篇三:2014年高考湖南卷作文分析及满分作文 2014年高考湖南卷作文分析及满分作文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 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发奋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 了美丽乡村。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 地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仔细分析历年来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其实不难发现一些客观的“规律”,北京卷偏重于对传统文化、社会发展的思考, 如北京的符号(2006 年)、诚信(2011 年)、爱迪生是如何 看待手机的(2013 年)、老规矩(2014 18年一直在传递拼搏、奋斗的正能量,如坚强(2008 生的几何体(2010年)、总有一种期待(2011 年)、站起来 世界才能属于你(2014 年)等,还有些省市偏重考核学生对 社会热点的思辩,有些省市则倾向于对人性的反思。 而湖南卷的高考作文,我们简单看几年的题目:意气(2006年)、诗意地生活(2007 年)、踮起脚尖(2009 年)、手(2012 年)、我愿意(2013 年)、心在哪风景就在哪(2014 部分的题目都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并且特别注重对学生人文思想的考核。什么是人文思想?就是对家庭、社会的关注, 对历史、文学等知识领域的领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和想象。 基于这样的“规律”,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五花八门的“高 考作文预测”泛滥于信息窗口,令广大师生心怀期盼又倍觉 迷茫。究竟我们应该如何去备战高考作文,如何在茫茫信息 流中找到那一颗流光溢彩的“珍珠”呢?作为在作文教学研 究一线奋战多年的我,给广大学生的建议就是:培养多角度 的思维模式,打好扎实的文字表达基本功,积累丰富的写作 素材,以全面的素质迎战高考作文,而不是刻意去“押宝”。 在下文对2014 年湖南高考作文的解析中,我转 网:高考小标题式满分作文将谈到麓山妙笔专家团队在多年的教学研究中总结的 构思立意法宝——“十大主题”立意法,让学生科学整理写作 思路,轻松应对高考作文。 19 审题,首先要学会找准关键词,关键词有时在材料中非常明显,有时需要我们通过思维的延伸找出来。这个步骤非常 重要,一旦在这个步骤出现差错,后面所有的努力可能都是 无用功了。 通过通读“最美乡村”的材料,我们不难提炼出以下几个关键词——“梦想、追求、守 望、坚持、成功”等。八年的坚守和付出,把穷乡僻壤变成了“最美乡村”;“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抓住了这两 点,就抓住了材料的核心。所以,“坚持信念成就梦想”、“守 望铸就成功”等就是立意的首选。此外,如果能把“坚守八年” 和“干两年就走”的行为形成比较,通过乡村的变化,得出“谋 事在人”、“环境并非成败的决定因素”之类的结论,文章则 更能出彩。 我记得曾经有一位语文教育专家曾经说过,所有形式的作文其实都是命题作文。这句话并不难理解,不管一篇作文能 分析出几种角度,不管你是正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去写,出 题者本身是有他们的立场和观点的。紧紧围绕着他们的立场 和观点,也就是材料给出的关键词去写作,就不会出现跑题 的现象。 我们把所有写作的立意归纳为了“十大主题”——亲情、友情、师生情、故乡情、民族情、社会现象与风气、战争与和 20 平、理想与追求、环境保护、哲理。无论我们拿到哪个作文 题目,都可以尝试从“十大主题”去构思,非常有效。 材料作文的体裁要求一般是议论文或记叙文都可以,今年也不例外,两种体裁各有优势,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去选择。通常来说,议论文更具有思辨性,犀利独特的观点 更容易让文章出彩,而记叙文,更便于运用优美的文字,形 式上也更灵活。 俗话说:题好半篇文。作为角度灵活的材料作文,能够拟好个作文题,非常关键。 个人以为,考生可以借助一些诗 文来拟题,也可以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格来拟题。 以下几 个题目仅供参考: 四、关于结构21 传统的议论文结构“引”、“析”、“议”、“联”和“结”在这里我就不具体分析,谈一谈近些年高考中越来越多的高分考生 都在运用的议论性散文分论点的结构形式。即先用一段优 美的语言(多为排比)引出一个中心论点,接着,再用一段意味隽永的语言讲道理,之后再用三个分论点逐层展开论 述,第六段联系实际,做点简要的分析,最后再用一段话或 总结全文、或引人深思、或呼唤号召。 例如:我们可以以《守望的力量》作为本次高考作文文题,中心论点可以是“只要守望与坚持,就能实现梦想”,我们可 以将其分解为这样三个分论点:一、因为守望和坚持,可以 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二、因为守望和坚持,可以沉淀了更多 优秀的品质和强大的能力;三、因为守望和坚持,可以影响、 改变周边的人和环境。 如果写记叙文,最好也是紧紧围绕主题来写作,文字优美、内容翔实、富有哲理的散文是最好的,对于过渡能力较薄弱 的考生,可以使用小标题的形式,非常灵活、实用。 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俗话说得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视野才会变得更加广阔。人生也是如此,只能经历了 他人所未曾有过的风雨磨砺,思想才能变得睿智而旷达。这 其中体现着一种意志,更彰显着一种智慧。 22 山顶有山顶的风景,沿途有沿途的美丽,风景不在别处,风景在路上。若只想着山顶的风光,忽略了沿途的风景,那 么,换来的是一场辛苦和疲惫。若懂得欣赏沿途的风景,那 么,收货的是一路的愉悦和轻松。同一个风景,不同的角度, 会看到不同的画面,不同的眼光,看到的画面会有不同的感 受,不同的人,看到的风景也各有千秋。 风景无处不在,风景到处都有。美丽的风景,尽收在会欣赏人的眼里,潜在了会思考人的脑海里,藏在了有心人的心 里。旖旎的风光,愉悦着人们的心情,也调节着人们的生活 情趣。 风景在路上,人生也是如此,人生短暂,是一趟没有往复的旅行。从懵懂的童年到暮暮垂老,我们收获的是什么?不 是名利的多寡,不是财富的积累,不是地位的高低,也不是 你一生成就了多大的事业,是一路的成长,是一路上思想的 锤炼和提升,其中的经历才是生命的价值所在。 人生是一场经历,更是一场领悟。人生路上,既有春光明媚的日子,也有风雨兼程的艰辛,它不可能是笔直的坦途, 难免会经历曲折和坎坷。我们就在这坎坷和挫折中历练,用 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这一切,去品味人生。在这曲折磨砺中 平淡,在那粗茶淡饭中生香,人生旅途,虽没既定的路线, 但有它特定的美丽,最美的不在终点,而在沿途的芬芳,学 会欣赏这个世界,学会欣赏这一趟人生,无论顺境还是逆境, 23 都是岁月的一种馈赠。 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不然,不管你是熟悉还是陌生,风景,就在那里, 不离不弃,不动不摇。之所以看不到风景,是因为我们的心远离了这片风景。只要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人生处 处都是风景。在这个意义上说,风景既在山顶,也在路上, 更在心中,心中的风景,千般妩媚,万千婀娜,旖旎怡人, 沁人心扉。 人生处处有风景,人生处处是风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视觉与感悟。心存美好,用积极 的心态去生活,原来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幸福,时时存在着快 乐,在热爱生活的人眼里,生活无处不是美好,无处不是诗 意人生。 生命就是这样,它的绽放与凋零,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幸福也好,不快乐也罢,日子都在继续,只是我们要在这悲 欢离合中,能够顺其自然地接受,坦然地面对,那些聚与散、 来与去,既然挥之不去,不如去分享这一路的风景。 孙中山说:“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将心灵安放于所向之事,倾注全身力量执著向前, 才能成就一路绮丽而我满的风景。 “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跟随心的指引,为此心而用24 心,以此身来安放心灵,风景便在远处迎接着你。复旦大学 陆谷孙教授潜心于学术,将一颗沉静执着的赤子之心安放于 汉语言学的研究,以十三年的探索研究成就了最为权威的 《英汉大辞典》;无腿青年马陆残缺的身躯中却有颗坚定炽 热的心,他将心安放于登遍五岳的冀盼之上,先后征服了泰 山、嵩山等名山大岳,成就了生命中搏击长空的奇妙风景; 梭罗将心灵安放于对自然的追求,对“物我合一”境界的崇 尚,他栖居于瓦尔登湖畔,用心生活,与自然毗邻,在天地 辽阔自由的地平线上观赏他独有的人生闪亮的曙光,那是用 心追求的最美风景。安放心灵,则一路花香鸟语,一路绮丽 风景,而这,无一不是用心的结晶。 正如“最美乡镇干部”安放心灵于为人民谋福祉,我们也应安放心灵于更崇高的境界。左拉说过:“一个人只有献身于 社会,才能找到那短暂而有风险的人生的意义。”这正如曼 德拉在种族歧视严重的南非安放心灵于黑人权益保护,以一 己之力奔走呼号,全心带领黑人与不公正的命运战斗着。他 最终成就了“彩虹国”的绚丽风景;正如邓稼先、钱学森等一 批科学界元老,安放心于国家振兴与民族崛起,使“两弹一 星”的风景灿烂了整个中华大地。将执着奋斗的心灵与荣光 满溢的出发点融合为一,安放心灵,用心才能成就别样而博 大的景致! 然而,正如香港传媒人梁文道所说“浮躁是这个 时代的集体病症。”当浅尝辄止成为思维定式,急功近利成 25 为文化景象,喧嚣肤浅成为喜闻乐见的行动方式,人们势必 会消解了用心而行,安放心灵的执着、理性、深刻。许多青 年人好高骛远,不能安放心灵于当下,相反对工作对学习百 般挑剔;学者们无法安心于研究,不能全心于探求学术真谛, 于是,纷纷提着裙边蹬着锃亮的皮鞋穿梭于灯红酒绿的晚 会;官员们不能安放心灵于为人民服务,贪污腐败,在盲目 追求政绩的道路上迷失,用心于本职成了遥远的绝响。当心 灵被物质的琐屑蒙翳,用 心的行为在文明的浮华下委顿不堪,也就失去了成就一路风景的所有根基。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安放心灵,用毕生精力倾注于它的实现,那么无论是于春风得意中跑马,或是 在艰难困顿中蹒跚,亦是一道夺目的风景,人只因安放心灵 而使生命得以丰盛而充实。 最美乡镇干部用心血与汗水浇灌了一方土地,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的乡村。凡事贵在用心,只要有了坚定的信念, 我们就能创造出一片绚丽的风景,让我们用坚定的信念去开 拓进取,以梦为马,养就心中一段春。 记得《荒岛余生》中的查克,在时机与风向中苦苦地等待而终于到来之时,他依然没能逃出荒岛,原因就在于信念不 26 够坚定,而《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人公,在经历了重重困 难后依然没有放弃希望,信念之歌在他心中回荡,于是,他 终于摆脱了一切束缚,重获自由!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 如果你自己不带着坚定的信念去努力拼搏,还有谁会来帮 你?有了坚定的信念就有了“雄鸡一叫天下白,敢教日月换 新天”的魄力,有了坚定的信念,就有了“虽千万人,吾往矣” 的勇气,有了坚定的信念,我们必能养就心中一段春,养出 属于自己的风景! 曾经,黄永玉受尽迫害,可他丝毫没有向厄运屈服,只因心中有一个信念:苦难的生活终会拨云见日,走向光明。于 是,这个无愁河边的浪荡汉子每天只是静静地做好本分的工 作,没有一丝懈怠地地等待,终于等来了苦尽甘来的时候, 等来了他与叔父沈从文平反的时候。经年之后,有人问他: “在当时的环境中何以如此从容?”他笑着答道:“黑就是黑, 白就是白。”守住内心的信念,处事亦带来春风,这是黄老 的人生哲学,我们也应用坚定的信念去坚守心中的理想,养 就心中一段春。 不由得想起了创刊30周年的《南方周末》,始终恪守着以 真实展现当代中国风貌的信念,彰显当代媒体的报格。它时 而宏大叙事,时而犀利评论,但绝不只是冷冰冰的记录者, 而是真实地讲述着大时代里的一个个小人物大人物的命运, 讲述着当代中国发展的眼泪与欢笑。真实是它孜孜不倦的追 27 求,而这份办报的信念也让它在报业独树一帜,给其他媒体 树立了榜样!有信念的报社才能办出让人鼓舞的报纸,而这 种对于信念 30 年如一日地坚守也是当今中国发展所必不可 生活如海,信念作舟,行舟于海,方知海之辽阔;生活如山,信念为引,寻路攀山,方知山之奇伟;生活如歌,信念 为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优雅! 让我们带着坚定的信念,养就心中一段春,走进天涯,洗尽铅华,拣尽寒枝,歌尽桃花。 [得分]内容18+表达19+发展等级20=57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800字 以回味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为自己竖起大拇指作文600字 中考英语作文范文30篇带翻译 我是劳动小能手作文300字 舌尖上的端午作文600字 无声的语言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首歌作文600字 以距离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走在什么的路上作文600字 什么真让我着迷作文400字 生活处处是课堂作文500字 江西省今年高考作文题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600字作文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300字作文 给自己一个微笑作文800字 外星人来我家作文350字 以美好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苹果的自述作文300字 行走在美好中作文600字 我的暑假生活300字作文三年级 我最熟悉的一个人400字作文 我的暑假生活三年级作文300字 让我感动的一件事500字作文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500字 作文我做了一项小实验300字 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作文 什么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什么的呼唤作文600字 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