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满分作文 北京卷2018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

2020-05-11 09:42:01
相关推荐

原标题:高考满分作文 北京卷2018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

关注

2018年各地高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由一线名师分析命题规律及趋势,通过满分范文真实再现考场作文的评分标准,为2019年高考作文写作提供有效建议。

『一堂作文课』会持续推送各地2018高考作文真题及范文解析,有需要的小伙伴要持续关注并记得转发分享哦!

北京卷

1

高考真题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50分)

(1)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2)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2

评分细则

第(1)题

说明:作文没有抄写题目,扣2分。

第(2)题

说明:作文没有抄写题目,扣2分。

3

名师解读

2018年北京高考作文依然采用了二选一的命题形式。从充分尊重考生的个性角度出发,让每一名考生在试卷上都能够找到展示自己的平台,这是北京卷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这种选择性强调“以考生为本”,赋予了考生更多的展示空间,受到了考生和教师的欢迎。作文试题还明确了体裁,第一题规定写议论文,第二题规定写记叙文。如此设计既改变了高考作文只考查议论文的单一性,也给教师的教学以明确的引导;既为考生展示自己的个性搭建了平台,又致力于改变以往考生写作文体意识淡薄等情况。两道作文题所涉及的话题均比较大,关系到祖国建设、民族发展和个人成长,都特别强调考查考生的社会关注度和思维品质。虽然需要表现的是大的方面,但是从小处落笔会更容易写好。

一、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

命题解码

根据本题的题目,应谈新时代的青年在祖国的发展中成长,考生不仅要对新时代、新青年有明确的认识,还要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为博大的情怀,同时熟悉祖国的发展历程。此外,还要明确成长的意义,不仅是身体上的成长,还有思想上、认识上的成长。通过高考试题来立德树人,教育考生、引导考生思考自己的成长与祖国发展的关联,体现了命题组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的意图。

试卷上所呈现的考题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提示语、题目和文体要求、写作要求。这三部分密不可分、互为补充。考题的提示语部分共有两句话,第一句“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设置了一个真实的情境,一下子就拉近了考试与考生的距离;第二句“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提示祖国在发展,大家与祖国同步成长。提示语给试题做了一个导引,设置了一个宏大的背景:祖国发展,青年成长。

第二部分明确了题目和文体要求。题目为“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要求写议论文。在题目中,副标题对主标题做了限制,“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界定了写作的具体范围,考生不能够随意泛谈。经过分析组合,所写的内容可以细化为:谈新青年在祖国发展中成长,谈新青年在新时代中成长,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新青年。

考生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仔细研读题目。题目中的主标题和副标题可以互为条件。祖国发展既可以是新青年成长的条件和环境,新青年成长也可以是祖国发展的前提或者助力。考生既可单向写,也可双向写。通过“成长”和“发展”等词语可以看出,题目中含有比较性思维,如将过去、现在、未来加以比较,能够更好地写出具体的成长和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对于写作的要求凸显了文体特征,强调观点、论据和论证这三个方面,对于议论文的教学有着明确的引导。

审题误区

1.审题失误,缺乏关联。题目明确要求写“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新时代新青年与祖国发展,二者都需要有。如果文中只有新青年的成长,而没有放在新时代中,没有放到祖国的发展中,举例并没有建立“新青年”与“祖国发展”双方的合理联系,例子不能论证所要阐释的问题,就应该视为审题不到位。阅卷中发现,部分考生在审题时忽略了这个关联,写作时没有紧扣二者,影响了整体得分。

2.分析肤浅,表述模糊。主要表现为观点不能充分表达考生的认识,对关键词的内涵或新时代与新青年的关系有一定的分析,但分析缺乏深度。文章中只有新时代或新青年成长,与祖国的成长二者间没有关联起来,只在开篇、结尾提到文题,内容与题目没有实际关联;或者对“新”的把握不够准确,对“祖国发展”“青年成长”的特征表述得比较模糊。

综合起来看,既有认识的问题,又有思维的问题。认识要深刻全面,思维要有力度,这是议论文的较高要求,但是考生往往顾此失彼,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关联。由此可见,考生不仅要积累素材,还要对其加以深入的分析,在平时要多进行一些时事评论之类的小专题训练。教师要能够对一个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引导性的分析。只有让学生养成以读书和生活为基础,深入思考的习惯,才能够在试卷中呈现更高的认识水平和思辨能力。

二、绿水青山图

命题解码

“绿水青山图”也是命题作文,要求考生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这里的“绿水青山图”有着较强的指代意味,既可以指环境,也可以是“绿水青山”的图案——城市所呈现出的和谐生态,不必是实际意义上的绿水青山。这道题的命制,明显是在引导考生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即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生态文明的意识都要贯串其中。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不仅要关注自己所生存的环境,更要思考自己身在其中应该是什么角色,应该如何去做,这样才能体现成熟公民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试卷上所呈现的考题同样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提示语、题目和文体要求、写作要求。提示语只有一句话“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这句话是一个真实情况的表述,为考生展示了一个大的背景: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关系,生态环境与国人心态的关系。

第二部分也明确了题目和文体要求。题目为“绿水青山图”,要求写记叙文。在这部分中,还提出了构思的路径——展开想象。关于想象的提出,是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的。想象能力的匮乏会限制考生在创新方面的思考,能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也是构思出一篇好的记叙文的保证。

第三部分是写作要求,要求也比较清晰: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这里的要求越细致,就越容易对教学方向起到引领作用。

审题误区

1.审题不准。对于导语中给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这样的重要提示语缺乏足够的认识。所写内容跟生态文明和生态环境没有关联,这样的文章从整体方向上就出现了问题。

2.想象力匮乏。很多考生的想象苍白无力,让阅卷老师们感慨不已。很多孩子写的是自己的所见所闻,令人遗憾。为什么不能由眼前而想到过去乃至想到将来呢?要以现实为基础来关照未来的世界,写未来的发展要立足于现实社会,这样的想象才是合理的。如果只是单纯地罗列各种美好的事物,未免缺少思想的灵动;人的因素是不可以忽略的,写山水,其中应该有人,为美丽的山水而努力就是和谐。和谐可以是静态的描摹,也可以是动态的叙述,从文字角度一定要有清晰的呈现。

3.不会写记叙文。很多学生不会编故事,有的学生完全用叙述替代描写,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细节。有的学生虽然编了故事,但故事缺少波折,不吸引人,难打动人。那些充满想象力、构思颇具匠心、描写生动传神、细节耐人寻味的文章数量还是太少。

(命题解读:张卫)

4

新时代新青年

——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

北京一考生

拿破仑曾预言:“中国是头沉睡的狮子,当她醒来的时候,世界都会为之颤抖。”如今这头狮子正高昂起头颅,铿锵有力地向新时代迈进。而我们,这群新时代的有志青年,踏在雄狮坚实的脊背上,一路高歌,与新时代的中国一同成长。我们正手握鼓槌,一起敲响新时代的最强音!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是在新时代的起点,习总书记的一番振奋人心的话语。短短几十年间,在无数青年人的努力下,中国站起来了,并走向新的辉煌。回望过去,我看见浴血重生的中国,经历了几代青年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从“弱国无外交”到“外交强国”,从“落后就要挨打”到“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正如著名学者李世默所说:“两岸猿声啼不住,中国已达新时代。”可中国飞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这群新时代的青年人,功不可没。

祖国的发展,离不开我们青年人的努力,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祖国是位伟大的母亲,她看着我们的步伐愈加铿锵有力,盼着我们青年一代长大,我们这群“婴孩”,靠着她的哺育一步一步长大成人。是责任,更是一份中华儿女的民族情,将我们与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她强大了,我们才能变得更好。而我们恰恰也是她飞得更高更远的羽翼,在这个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在一起共同成长。

若说起祖国发展带给我成长最深的影响,便是那为泱泱中华而艰苦奋斗的建设者们的精神财富。我恰恰赶上了这个“最好的时代”。王亚平的太空授课,让我初尝科学的魅力;南仁东主修的“天眼”,带给了我面对外界质疑去挑战不可能的勇气。尽管我们曾面对灾难,曾面临考验,但汶川十年,又让我感受到了与建筑一同崛起的中华儿女的坚韧。华夏巨龙一步步的腾飞,一代代青年人的民族精神,都在推动着我的成长,滋养着我的心灵。或许,我们与祖国母亲生来就是命运共同体,血液中奔流不息的长江与黄河,注定了我与您的“母子情深”。您欣慰地望着我一步步变得更好,看着我向新时代优秀青年的行列迈进。而我,也在骄傲地望着您一步一个脚印挺立于世界的东方,欣喜地看着您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张开火红的双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飞来。我们,又一起飞向更高的远方。我正挥舞着日渐成熟的羽翼,与您并肩翱翔,同游于苍穹之下。

有道是“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无数的青年才俊在通过努力变得更优秀。我们在成长,而这千万点努力汇聚在一起,便成为前进中的伟大中国。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这群有志青年,就是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习总书记曾经在十九大报告中也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新时代,我们理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中国发展中成长,在成长中推动中国发展。

忽然,我的眼前闪现出一片红光,那是五星红旗的颜色,那是新时代青年们挥洒热情的姿态,那是正在飞速发展的中国红!我看见,辉煌的我们,肩并肩,奔跑于不远的前方。

5

阅卷现场

观点明确,论证过程清晰,切合题目要求,语言表达流畅,引用到位,句式的配合恰当,记叙与议论融合较好。

考场作文取胜的前提是准确地把握住文题,这位考生对于“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这一题目的把握是非常到位的。文章通过新时代中国所发生的沧桑巨变,来阐发祖国与新青年一代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血肉联系:“祖国是位伟大的母亲,……我们这群‘婴孩’,依靠着她的哺育一步一步长大成人。是责任,更是一份中华儿女的民族情,将我们与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她强大了,我们才能变得更好。而我们恰恰也是她飞得更高更远的羽翼,在这个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在一起共同成长。”这一认识使得行文紧扣题目,把二者之间的关联阐释得非常透彻。

本文另一大亮点是优美的语言。整篇文章表达流畅,语言整体上充满了张力。考生开篇就引入拿破仑的名言,使读者的目光瞬间聚焦。全文所引的名句名言共有十几处,但因为引用得恰到好处,读来非但不觉得累赘反而使文章文采斐然,也彰显了考生丰厚的积累。在句式的使用上,整句与散句结合,长句与短句交替出现,记叙、议论、抒情能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文章充满了昂扬向上的力量、浓烈的爱国之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读后让人荡气回肠。

(点评教师:张卫)

以上内容来源华语教学出版社

品牌图书

《2018高考满分作文特辑》

END

"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突破 作文 人生感悟作文 做自己作文 变作文 好朋友作文 回家 作文 作文八百字 旅游的作文 高中800字作文 作文开头怎么写 父亲作文 写年的作文 作文五年级 人的作文 公园作文 作文英文 400作文 自动生成作文的软件 我们班的故事600字作文 我的梦想的作文怎么写 初三作文《因为有你》 多肉植物作文300字 几分甜蜜在心头作文600 雅思大作文要求多少字 五一假期作文350字 元宵节小作文 春节优秀作文 渴望 作文 小学生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