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山东专升本语文真题2010

2020-05-12 09:03:01
相关推荐

0 2010 年 山东专升本语文真题 一、填空题 每空 1 1 分,共 0 10 分 1.我国文学史上第部诗歌总集是 . 2.晋宋之际第一个 大力创作山水诗的人是 . 3.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中 当 的意思是 . 4.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中 疾 的意思是 . 5.成语 信誓旦旦 出自于 . 6.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 7.《小城三月》的作者是 . 8.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 . 9.鲁迅的《秋夜》是一篇 . 10.一生创作三百多篇短篇小说的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 . 二、选择题 每小题 1 1 分, ,共 共 0 10 分 1.《郑伯克段于鄢》中 多行不义必自毙 这句话的指斥对象是 A.郑庄公 B.共叔段 C.姜氏 D.颖考叔 2.被刘勰称为 五言诗之冠冕 的文学作品是 A.《赠妇诗》 B.《咏史》 C.《古诗十九首》 D.《董娇娆》 3.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属于 A.爱情诗 B.政治讽喻诗 C.咏史诗 D.咏怀诗 4.提出词应 别是一家 的理论主张的词人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5.唐宋古文八大家之首是 A.苏轼 B.韩愈 C.柳宗元 D.王安石 6.《前赤壁赋》中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中 世之雄 是 A.曹操 B.李斯 C.诸葛亮 D.王安石 7.下面哪个作品描写了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A.《长恨歌》 B.《汉宫秋》 C.《西相记》 D.《桃花扇》 8.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9.冰心《往事》一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10.代表了解放区文学最高成就的作家是 A.艾青刘 B.柳青 C.赵树理 D.孙犁 三、释词题 每小题 2 2 分,共 0 10 分 1.姜氏何厌之有?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厌: 2. 既而大权命西鄙北鄙贰于已。《左传郑伯完段于不现环信市) 鄙: 3.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齐相晋文之事章》) 王: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靠罪。《诗经,采薇》 雨雪: 5.辟邪说,难主人,不为拘谨。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壬人: 四、翻译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 共 0 10 分 1.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2.居则日: 不看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论语侍坐》 3.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吊。《晏子春秋》 4. 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燕昭王求士》 5.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季世将伐颛臾》 五、 阅读分析题0 30 分 一 阅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然后回答问题。0 10 分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筱。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大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帝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请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1.诗中的意象是什么? 2.写出诗中用景物起兴,转人描写人物心理的诗句。 3.诗中哪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讨,体现了诗歌 哀而不伤 的基调? 4.试分析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二 阅读下面现代文,然后回答问题。 0 20 分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夏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走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全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 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1.你认为第一自然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试举例加以分析。 2.第 2 段中这样想时,严寒里竞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 一一句中, 这样 指 代的内容是什么? 3.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明弄吧,也算是安慰。 作者为什么说是 嘲弄 ?又怎么说是 安慰 呢?并谈谈你的理解。 4.作者引用或化用古典诗词人文有什么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5.举出 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引用或化用的相关诗作。 六、作文0 30 分 禁烟运动中民族英雄林则徐,1838 年升任两广总督后,亲笔在自己的府衙内题了一副堂联自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历来为人传诵,赞不绝口。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持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佩,为后人之鉴。 请以下联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1 2011 年山东专升本语文真题 一、 填空题 每空 1 1 分,共 0 10 分 1.我国第一部由私人撰写的编年体史书是 . 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出自的作品是 . 3.诗句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的作者是 . 4.诗句 凤凰山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的作者是 . 5.苏轼《水调歌头》词: ,千里共婵娟。 6.唐宋八大家中,唐代的两位作家是韩愈和 . 7.鼓吹诗的 三美 ,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诗人是 . 8.《骆驼祥子》是 .的代 表作。 9.吴荪甫是茅盾长篇小说《 》的主人公。 10.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是诗歌《乡愁》的诗句, 《乡愁》的作者是 . 二、选择题 每小题 1 1 分,共 1 10 0 分 1.诗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出自于 A.《诗经 桃夭》 B.《诗经 子衿》 C.《诗经 关雎》 D.《诗经 兼葭》 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 出自下面哪部作品 A.《春秋》 B.《左传》 C.《战国策》 D.《论语》 3.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最富文采、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散文的成熟著作是 A.《左传》 B.《国语》 C.《战国策》 D.《史记》 4.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 A.《十五从军征》 B.《陌上桑》 C.《孔雀东南飞》 D.《羽林郎》 5.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与王维齐名并称著名诗人是 A.王昌龄 B.岑参 C. 孟浩然 D.高适 6.诗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出自于杜甫的 A.《登高》 B.《春望》 C.《蜀相》 D.《陶官军收河南河北》 7.孙行者这一形象出自于 A.《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西游记》 D. 《聊斋志异》 8.《聊斋志异》的作者是 A.罗贯中 B.施耐庵 C.曹雪芹 D.蒲松龄 9.王实甫的代表戏剧是 A.《牡丹亭》 B.《桃花扇》 C.《西厢记》 D.《窦娥冤》 10.有人说: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这种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哈姆莱特的思想性格具有丰富的内涵 B.说明观众的鉴赏水平参差不齐 C.说明哈姆莱特这一艺术形 象的魅力和复杂性 D.这正是戏剧通过冲突塑造典型性格的艺术特色的表现 三、释词题 每小题 1 1 分, ,共 共 0 10 分 1.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是以: . 2.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敝: . 3.听其言而观其行。於予与改是。 与: . 4. 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诎指: . 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逑: . 6.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来: . 7.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窃: . 8.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为: . 9.寡人将谁朝而可? 朝: . 10.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当: . 四、翻译题 每小题 2 2 分,共 0 10 分 1.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郑伯克段于鄢》 2.子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学而》 3.无乃尔是过欤?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4.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固亲。《管晏列传》 5.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人秦,此所谓 藉寇兵而贵盗粮 者也。《谏逐客书》 五、阅读分析题0 30 分 一 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 ,然后回答问题。0 10 分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已。公子吕日: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日: 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已邑,至于廪延。子封日: 可矣,厚将得众。 公日: 不义不呢,厚将崩。 请回答: 1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郑庄公隐藏着什么用心? 3 分) 2共叔段和郑庄公的矛盾揭示了怎样的社会政治现象? 3 分 3本段的中心人物是谁?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一形象的?4 分 二 阅读茅盾先生的《香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5 5 分 天气虽然很好, 市面 却很不好。社庙前面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很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 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了,屋椽子像瘦人肋骨似的暴露在 光天化日 之下,一切都不是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请回答: 1.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 分) 2.分析 屋椽子像瘦人助骨 这一比喻的深层含义。3 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共 共 5 15 分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寒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 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请回答: 1.《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戴望舒由《雨巷》而赢得的雅称是什么? 1 分) 2. 诗中主要写了哪两种意象?分析这两个主要的意象。7 分 3.《雨巷》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结合作品对此进行简要论述。7 分 六、作文0 30 分 要求:1以 学历与能力 为题目。 2写成议论文。 3不少于 800 字 2 2012 年 山东专升本语文真题 一、填空题 每空 1 1 分,共 0 10 分 1. 从编纂体例来说,《战国策》是一部 史书。 2. 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思想家和伟大的政治家,他的《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3.鲁迅的小说《伤逝》的主人公是涓生和 4. 所写的《尝试集》是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 5.戴望舒曾因发表了著名的诗作《雨巷》而被称为 诗人。 6.新中国第一位获得 人民艺术家 称号的作家是 , 他是《又是一年芳草绿》的作者。 7.王蒙创作的《春之声》体裁是 。 8.《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 。 9.李白《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 。 10.李清照《醉花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二、选择题 每小题 1 1 分, ,共 共 0 10 分 1.下列先秦思想家中,不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2. 苏轼留侯论》所写的 留侯 是秦末汉初辅佐刘邦统天下的谋士( ) A.韩信 B.张良 C.范增 D.萧何 3.唐诗《长恨歌》所写的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 ) A.玄武门之变 B.贞观之治 C.安史之乱 D .官官专权 4.《聊斋志异》是一部( ) A.长篇小说 B.元杂剧 C.短篇小说集 D.散文集 5.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被称为现代的 A.《官场现形记》 B.《金瓶梅》 C.《红楼梦》 D.《儒林外史》 6.朱光潜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 大师。 ( ) A.文学 B.文章学 C.哲学 D.美学 7. 余秋雨的《洞庭一角》探讨了 这一中国历史文化中特有的现象。 A.宦官专权 B.贬官文化 C.长官意志 D.副官形象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是贾平凹为妹妹过生日写的信,信中告诫妹妹,不仅要广泛阅读以拓宽思路,还要通过精读真正掌握本事。 B.在人生态度上,林语堂所欣赏的是一种 quot;闲适的生活 ,这种享乐主义的人生态度,在《失败了以后》一文中得到充分体现。 C.在《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一文中,胡适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如果不继续求学,就会走向堕落。 D.在《文学的趣味》一文中,朱光潜十分赞同孔子所说的 quot;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认为道出了艺术欣赏一层深一层的特点。 9.以下关于现代诗《西风颂》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西风颂》的作者是 19 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B. 全诗以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收束,具有振奋人心的力量。 C.诗歌塑造的西风形象威力无穷可以将一切腐朽的生命 枯叶、黑夜、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 扯碎,创造出全新的世界。 D.在诗中,诗人以西风自喻,表达了自已对生活的信念和向旧世界宣战的决心。 10.《赫克托耳之死》节选自( ) A.《赫克托耳》 B.《荷马史诗》 C.《奥德修斯》 D.《浮士德》 三、释词题 每小题 1 1 分,共 0 10 分 1.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亟: 2.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留侯论》 见: 3.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梁惠王下》 王: 4.向使刺谳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 《驳复仇议》 使: 5.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燕昭王求士》 今: 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醉花阴》 消: 7.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诗经 小雅 采薇》 孔: 8. 屈原日: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 是以: 9.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汉书 苏武传》 因: 10.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平来哉。《蜀道难》 胡为: 四、 翻译题 每小题 2 2 分,共 0 10 分 1.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日: 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於秦耳,请一切逐客。 《谏逐客书》 2.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史记 管晏列传》 3.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战国策 燕昭王求士》 4.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汉书 苏武传》 5. 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 典可乎?《驳复仇议》 五、阅读分析题0 30 分 一 阅读《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0 10 分 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 耳细听,又听唱道是: ,赏心乐事谁家院。 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道: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 你在幽闺自怜 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八个字的滋味。 请回答: 1.林黛玉所听到的曲文出自 朝代1 分作家 1 分 的剧作 1 分,戏剧女主人公名叫 1 分。 2.文中 赏心乐事谁家院 的上一句是 。1 分这两句曲文使用的修辞方法有: 。2 分 3.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赏心乐事谁家院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3 分 二 阅读诗歌《春江花月夜》,然后回答问题。3 13 分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渡,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请回答: 1. 给下列词语注音 每小题 1 分,共 3 分 ① 霰: ?? 汀; ③砧: 2.解释词语每小题 1 分,共 2 分 ①人生代代无穷已 穷已: ②但见长江送流水 但见: 3.诗歌创作是如何实现诗情、画意、哲理的统一的? 4 分 4.诗歌围绕 春江花月夜 五字布局,而以 月 贯穿全篇,试分析其原因或效 果。4 分 三 、阅读散文《一棵野豆秧》节选,然后回答问题。7 7 分 那是秋天,我们乘两辆越野车到西藏去,车子整天颠簸在青藏高原漫无涯际的荒滩上,窗外旋转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色的地平线,没有树,没有人烟,除了铺向大地尽头的单调的电线杆和低空偶尔掠过一两只大乌鸦外,没有任何明显的标志物可以告诉我们已到什么地方。一次停车小憩,我跳下车来,争促的心跳使我意识到这里的海拔起码已在 4000米以上;脚下全是被强烈的风蚀作用造成的斑驳的荒滩,碎石沙碛严严实实地覆盖着坚硬的地表,舒缓起伏的荒原上留下一片片风的形状,在稀稀疏疏的不知名字的野草下,白色的大沙粒闪着芒刺的光芒。忽然,在脚下沙碛缝隙间,我发现一棵野豆秧,不错,真是一棵野豆秧,孤零零地生长在那儿,这使我大为惊异,这样的地方竟有这样的生命。我弯下腰来仔细观察,它矮小的褐色的茎秆上挣乱地生长着几根枝权,灰色的羽状的复叶几乎是匍匐在地面上,枝头高挑着 3 只黄褐色的千瘪的小豆荚,在寒风里瑟瑟颤动。我实在无法找到这样的生命能在这样的地方存在的理由,但它却长大了。真是一个奇迹!我想,这偶然的机缘,可是我和美的一次真正的邂逅!在这么浩瀚的荒滩上,有谁知道它呢?这个奇怪的勇敢的生命,这个顽强的生命之美,立即激起我心灵强烈的震撼。 请回答: 1.本段开头部分所描写的环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3 分 2. 这段环境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分 3. 这偶然的机缘,可是我和美的一次真正的邂近! 作者认为什么才是 真正的美?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 分 六、作文0 30 分 树有根,水有源。饮水思源,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根本.... 请以 源泉 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 800 字。 3 2013 年 山东专升本语文真题 一、填空题 每空 1 1 分,共 0 10 分 1.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我们常说 四书 、 五经 ,其中 四书 是指《大学》、《论语》、 、 。 3.乐府双壁是指 和 。 4.两汉文学最具代表的是赋,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 和 。 5.《在人间》的作者是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 。 6.王勃写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 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 7.《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中说 可怜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其中 咏絮才 是指东晋女诗人 的故事。 二、选择题 每题 1 1 分,共 0 10 分 1.先秦诸子百家中,主张 兼爱非攻 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2.以下哪位是唐朝 山水田园 诗作代表诗人 。 A.王之涣 B.李白 C.杜甫 D.王维 3.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出自 。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论语》 4.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 。 A.《生死疲劳》 B.《丰乳肥臀》 C.《檀香刑》 D.《蛙》 5.元杂剧《梧桐雨》写的是 的故事。 A.唐明皇与杨贵妃 B.崔莺莺与张生 C.杜丽娘与柳梦梅 D.汉元帝与王昭君 6.王小波 时代三部曲 中以文革为青景景的是 。 A.黄金时代 B.白银时代 C.青铜时代 D.黄铜时代 7.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是说 将词的表现范围发展到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的境界。 A.李清照 B.柳永 C.苏轼 D.秦观 8.杜甫诗作《蜀相》中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指的是 A.诸葛亮 B.刘备 C.张良 D. 萧何 9.《无题》中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用了下列哪种修辞手法 A.对偶 B.排比 C.互文 D.借代 10.以下关于钱钟书的《围城》说法错误的是 A.《围城》被很多人誉为现代的《儒林外史》。 B.《围城》作者善用新奇的比喻和辛辣的讽刺。 C.《围城》刻画了抗战时期一批知识分子形象:他们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 对现实不满,却又没有勇气奋起反抗。 D.《围城》男主人公方鸿渐通过努力进入了唐晓芙的 围城 。 三、释词题 每题 1 1 分,共 0 10 分 1.子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患: 2.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濯: 3.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屈: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凌: 5.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待: 6.子日: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平勇。《中庸》 知: 7.岂管仲之谓乎? 《管晏列传》 岂: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罪霏。《诗经》 来: 9.君子疾夫舍曰 欲之 而必为之辞。《论语》 疾: 10.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安: 四、翻译题 每题 2 2 分,共 0 10 分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 2.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前赤壁赋》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分辞》 5.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管晏列传》 五、阅读分析题 共 共 0 30 分 (一) 阅读《御街行 秋日怀旧》,然后回答问题。10 分 御街行 秋日怀旧 作者: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这首词不直言秋而却使人知秋,请分析上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秋? 3 分 (2)有人认为 寒声碎 的 寒 、 碎 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3 分 (3)名家认为,下片写 愁 ,形神毕肖,请找出作者写 愁 的句子并进行简 要分析。4 分 (二)阅读《雾》,然后回答问题。0 20 分 1.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 2.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弥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万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棵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入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簌抖动,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 3.正当我失神落魄地自己暗笑的时候,忽然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咕咕的叫声。浓雾虽然遮蔽了形象,但是却遮蔽不住声音。我知道,这是鸽子的声音。当我倾耳细听时,又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的犬吠声。这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情景。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加德满都学会了喜欢的两种动物:鸽子和狗,竞同时都在浓雾中出现了。难道浓雾竟成了我在这个美丽的山城里学会欣赏的第三件东西吗? 4.世界上,喜欢雾的人似乎是并不多的。英国伦敦的大雾是颇有一点名气的。有一些作家写散文,写小说来描绘伦敦的雾,我们读起来觉得韵味无穷。对于尼泊尔文学我所知甚少,我不知道,是否也有尼泊尔作家专门写加德满都的雾。但是,不管是在伦敦,还是在加德满都,明目张胆大声赞美浓雾的人,恐怕是不会多的,其中原因我不甚了了,我也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去钻研探讨。我现在在这高山王国的首都来对浓雾大唱赞歌,也颇出自己的意料。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我眼前是由赞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赞美。雾能把一切东西: 美的、丑的、可爱的、不可爱的,一塌瓜子都给罩上 一层或厚或薄的轻纱,让清楚的东西模糊起来,从而带来了另外一种美,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种朦胧的美,一 种模糊的美。 5.一些时候以前,当我第一次听到模糊数学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曾说过几句怪话:数学比任何科学都更要求清晰,要求准确,怎么还能有什么模糊数学呢?后来我读了些介绍文章, 逐渐了解了 模糊数学的内容。我一反从前的想法,觉得模糊数学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糊的东西。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这些东西的模糊性。承认这个事实,对研究学术和制订政策等等都是有好处的。 6.在大自然中怎样呢?在大自然中模糊不清的东西更多。连审美观念也不例外。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的东西反而更显得美。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在这里,观赏者有更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纵横六合,神驰于无何有之乡,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样子,它立刻就成了什么样子,比那些一请见底、 纤毫不遗的东西要好得多。而且绝对清见底、 纤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 不存在的。 7.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一切。我自诧是神来之笔,我简直陶醉在这些幻象中了。这时窗外的雾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情,感激我对它的赞扬。它无法说话,只是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选自《中华散文珍藏本丛书 季羡林卷》,有删节 1.文章的第②、③自然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 从本文的主旨来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些主要特点?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 6 分 2.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第⑤自然段的主要观点。3 分 3. 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番情趣在心头吗? 根据第⑥自然段的内容,谈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5 分 4.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6 分 六、作文0 30 分 请以 我的中国梦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选 2.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3.不少于 800 字。 5 2015 年 山东专升本语文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史书,其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其他 2.《采薇》这首诗选自《诗经》中的( ) A.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3.在(逐客书)中,作者先列举公用由会、百里奚,孝公用商鞅,惠王用张,昭王用范唯的历史事实,然后得出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的结论。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 C.比较法 D.类比法 4. 却宾客以业诸侯 中的 业 是名词活用为( ) A.使动用法 B.意动用法 C.状语 D.表示方位与处所 5.《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 ) A.七言排律 B.七言歌行 C.新题乐府 D.古题乐府 6. 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 一句出自( ) A.《雨巷》 B.《听听那冷雨》 C.《洞庭一角》 D.《怀念萧珊》 7.现代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是( ) A.《丧钟为谁而鸣》 B.《永别了,武器》 C.《老人与海》 D.《太阳照常升起》 8.莎土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是一部( ) A.小说 B.悲剧 C.长篇叙事诗 D.史书 9. 世界要是没有光,等于人没有眼睛 两句的作者是 A.艾青 B.郭沫若 C.戴望舒 D.雪菜 10.下列作品中,以 20 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的生存与婚姻状态为表现内容的是 ( ) A.《伤逝》 B.《围城》 C.《春之声》 D.《失败了以后》 二. . 填空题(本大题共 0 10 小题,每空 1 1 分,共 0 10 分) 1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 歌 首。 12. 渔父莞尔而笑,鼓楫而去 句中的 莞尔 ,意思是 。 13. 君何患焉 中的 焉 意思是 。 14.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句中的 见 是表示 的副词。 15.古诗《长恨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16.《又是年芳草绿》的作者是现代作家 。 17.余秋雨在其散文《 》中提到了 贬官文化 。 18.培根的《论言谈》是一篇 文。 19. 春天的旋律,生活的密码,这是非常珍贵的 数句出自王蒙的小说《 》 20.《西风》是 19 世纪英国诗人 三大颂 诗作中的一首。 三、释词题(解释加点词,本大题共5 5 小题,每小题2 2 分,共0 10 分) 21.无庸,将自及.。 22.帝.者与师处。 23.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 24.遂去.,不复与言。 25.不爱.死,义也。 四、翻译题(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 8 8分) 26.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 27.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28.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29.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 五、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 32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0 10 分) 《牡丹亭??游园》(节选) 汤显祖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响、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行介)步香女怎便把全向现! (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倞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30.文中 行介 、 步步娇 是什么意思?(4 分) 31.两段文字用了多种作辞手法,请列出其中三种,并举句例说明。(6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2 22 分) 文学的趣味(节选) 朱光潜 文学作品在艺术价值上有高低的分别,鉴别出这高低而特有所好,特有所恶,这就是普通所谓趣味。辨别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评判,玩索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欣赏,把自己在人生自然或艺术中所领略得的趣味表现出就是创造。趣味对于文学的重要于此可知。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是趣味的修养。趣味是一个比喻,由口舌感觉引申出来的。它是一件极寻常的事,却也是一件极难的事。虽说 天下之口有同嗜 ,而实际上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 。它的难处在没有固定的客观 的标准,而同时又不能完全凭主观的择。说完全没有客观的标准吧,文章的美丑犹如食品的 甜酸,究竟容许公是公非的存在;说完全可以凭客观的标准吧,般人对于文艺作品的欣赏有许多个别的差异,正如有人嗜甜,有人嗜辣。在文学方面下过一番功夫的人都明白文学上趣味的分别是极微妙的,差之毫厘往往谬以千里。极深厚的修养常在毫厘之差上见出,极艰苦的磨炼也常是在毫厘之差上做功夫。 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置信语体文时,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文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 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创造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 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趣味才是活的趣味,象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32.文章题目中的 趣味 指什么?如何理解 活的趣味 和 死的趣味 ?(6分) 33.文中划线部分引用了古语。这两句话分别出自哪两部作品?(4 分) 34.这两段文字语言深入浅出,将抽象的理论阐述得清楚明了。请从论述技巧的角度,写一段不少于 200 字的评析。(12 分) 六、作文(本大题共 0 30 分) 35.2007 年 12 月 31 日晚,北京大学在百年纪念讲堂举行一年一度的新年联欢晚会。校长许智宏致词鼓励北大全体学生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随后演唱了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赢得了台下数干学子们的热烈掌声。 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 2016 年 山东专升本语文真题 一、单项选择愿 本大题共 0 10 小题,每小题 1 1 分,共 0 10 分 1.下列文章中,以驳论为主的是 A.季氏将伐颛臾 B.寡人之于国也 C.秋水 D.谏逐客书 2.宋代开豪放词风的词人是 A.柳永 B.李清照 C.苏轼 D.辛弃疾 3.以下哪位是唐朝 边塞 诗作代表诗人 A.高适 B.李白 C.杜甫 D.王维 4.以下哪个成语不是出自《战国策》 A.画蛇添足 B.惊弓之鸟 C.狡免三窟首 D.守株待兔 5.《采薇》诗中没有表现的思想感情倾向是 A.对周天子的愤怒 B.对战争的厌恶 C.对和平的向往 D.思乡自伤之情 6.李清照曾因三句带 瘦 的诗词而被称为 三瘦诗人 ,下列不属于李清照的三瘦的是 A.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B. 加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C.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搜 D. 是人总道新来瘦,也著甚来由。 7.下列不属于汤显祖的 临川四梦 的是 A.《牡丹亭》 B.《紫钗记》 C.《邯郸记》 D.《紫箫记》 8. 叙如一夜春风起,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诗出自岑参的 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C.《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D.《天山雪歌》 9.下列哪首王维的诗歌体现的是初冬的幽美景色 A.《江汉临泛》 B.《山中》 C.《鹿柴》 D.《消城曲》 10.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C.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D.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9 9 小题,每空 1 1 分,共 0 10 分) 11. 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 305 首。 12. 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3. 天苍苍,野茫茫, 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诗句、描写了北方大草原的风光。 14. 是北朝民歌的杰出代表作,描写了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动人故事。 15.我国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 16.《天狗》节选自郭沫若的长诗 。 17.在我国首开意识流小说先河的作家是 。 18.《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大戏剧家和诗人 。 19.《春秋》三传是指:《左传》、 、 。 三、释词题(解释加点词,本大题共 0 10 小题,每小题 1 1 分,共 0 10 分) 20.不顾义,畔.主背亲。(《苏武传》) 2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2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观书有感》) 23.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管晏列传》) 24.姜氏何厌.只有?(《郑伯克段于邮》) 25.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留侯论》) 26.行道迟迟,载.渴载饥。(《采薇》) 27.则将焉.用彼相也?(《季氏将伐颛臾》) 28.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 2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翻译题(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 5 5 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 共 0 10 分) 30.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汉!(《苏武传》) 31.语日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岂管仲之谓乎?(く管晏列传》) 3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33.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3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五、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 0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0 10 分) 春思 作者: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云,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历乱,形容花开极其茂盛 35.这首诗名为春思,前两句通过哪些意象表现春色?(3 分) 36.诗中前两句和后两句表现感情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 分) 37.后两句抒情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4 分) (ニ)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0 20 分) 我爱水 我爱水。多少年来,生活的戏刷虽几易市景,但我总喜欢滨水而居,为了在梦中可以听到那清淡的柔声,明展启扉,更可见到那一片照眼的清光。一湾澄明的流水,静静地向前滑流着,滑流着,把我的思念与忧虑都带走了,最后只将我留在岸边,悄然独立,盈耳只有那净琼微响,向我诉说一个无终结的故事。 我最喜爱的那片水,该是故都城北的什海了。那如一块青玉的平静流水,曾做了我四年的伴侣。 什刹海正位于我母校的后门,度过一道筑在溪水上的石桥,再一转弯,便会听见那愉快的水声,伴着水滨青翠的树色在欢迎来访者了。 清晨无课,我总是拿了一本诗集,在水边倘佯,那时候,正是充满了诗意与幻梦的年纪水边有时是 自在飞花轻似梦 的诗境,有时是 无边丝雨细如愁 的凄凉境界,还有什么更适于少年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2-27 10:13心仪[广西网友]IP:1728999910
    @dell希望能够分享一些备考经验,谢谢!
    顶6踩0
  2. 2021-01-14 00:21dell[山东省网友]IP:3392955098
    考试的重点主要是哪些方面的知识?
    顶10踩0
  3. 2019-12-01 14:29草烟残意[新疆网友]IP:763173589
    这套真题难度如何?有没有什么经典的题目?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农村作文 社会作文 树作文 美景的作文 作文坚持 传统作文 作文礼物 家人作文 作文观后感 作文题目新颖 作文1000 假如作文 作文《过年》 爷爷作文 教育作文 难忘的作文 他 作文 自然作文 作文植物 作文是什么 作文感动 比赛作文 一天作文 作文幸福 同学作文 高考高考作文 主题作文 爸爸作文 感受作文 生活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