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2020-05-19 09:18:01
相关推荐

中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莫秋英 培养学生作文能力一直是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之一。中华民族向来就有重视文章写作的优良传统。圣先贤曾提出“人生有三不朽”的著名论断:“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经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也就是说,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确立独到的论说言辞,当是人生三大目标和理想。作文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但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写作文似乎是一件非常困难和痛苦的事情。多数学生不喜欢写作,学生对写作积极性不高,没有什么创作的欲望,甚至是“讨厌”写作,通常东拼西凑、敷衍了事。他们发表着生涩的见解,抒发着不甚成熟的情感,议论着自己未曾体验过的事物。他们从小学就开始写作,一直到初中、高中,久经训练,写出的文章却依旧兴味索然,干瘪空洞。更严重的是,学生的作文虚假、浮夸、矫情,这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操极为不利,不能不发人深省。 一般人可能会认为作文是一项特殊才能,甚至以为所谓作文就是文学创作,增加了对于作文的畏惧感,觉得会不会作文都不重要。但是,作文并非只有作家们才需要掌握的特殊才能,作文是每一个人的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人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个体,必须与社会中不同的人和组织或机构发生关联。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作文,尤其是各种实用文体的写作。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不是仅仅为了抒发闲情逸致,而是生活的必需,是用笔来说话。作文也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基本表达方式之一。“人生而有欲”,不仅有物质的欲望,还有审美的欲望和自我实现的欲望。“有话要说必说之,乃人之本性”。人天性就需要表达,需要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感等等与他人交流。写作,用文字表达,用笔说话,也成为表达人的情感,向他人呈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以寻求他人的理解或赞同的方式。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写作交流是出于实际的需要。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学会用笔说话,学会作文,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社会功能,并实现自我表达欲望的满足。 作文的目的是表达,表达的对象是思想和观点,语言只是工具和手段。写作是一种思维的过程,提高作文能力,就是提高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好文章必须有鲜明观点,言之有物。因此,我认为,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是作文训练的核心内容。而且,思维训练当为首要。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写作能力是需要有逻辑有创造的思考、合情合理的分析判断,以及对于如何解决问题的设想。写作比说话更适合于培养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因为写作训练相对于说话有更长的时间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反过来可以说,写作是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的作文在逻辑上漏洞百出,可见他们在思想上极为贫弱。因此,学生作文难的最根本问题是他们一些恶劣的思维习惯。学生畏惧写作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缺乏分析思考能力而无话可说。其次,语言训练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准确表达自己所想,这可称之为写作技能。作文不应完全着重于对技能的培养,而应从其目的出发,注重思想表达,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人的情感、思想都是对于自然和生活的反馈。进行作文训练,表达这种情感和思想,必然需要以生活为素材。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自然与社会,就是我们的写作对象。上面我们提到的人们写作的精神需要,正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给予我们的。把作文当作“空中楼阁”,空谈远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内容,只能是无意义的工作,只能使学生失去对作文甚至对生活的敏感与热情。作文,不只是写的过程。它涉及观察、调查事实,分析证实,整理得出结论等活动的综合过程。大部分学生恰是不善于观察和思考,难有细腻的情感和缜密的思考,难从生活中发现乐趣。学生们通常对于生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不求甚解,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缺乏探究精神。 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观察、研究生活,关注、感受、了解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各类问题、各种事物,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基本的研究能力、创造力,只有在深刻、全面地认识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头脑里形成的不是支离破碎的一些片断,而是经过深入思考、仔细探究,理清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把所感知的想象的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系统性的认识与感受。我们应鼓励学生广泛地寻找作文题材,多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思想,主动留心社会生活中那些不引人注意的“小事”,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从生活中找出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作为思维训练的素材(如环境、食品、教育、科学、自然等领域)。作文应该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种学科相结合,让学生去调查事实,去阅读资料,获取详尽有力的论据,证明事实,从而培养用事实来说明问题的能力。如环境问题,可以将媒体报道的情况同自己的生活相联系,收集有关问题的信息、资料,以搞清问题的事实和现状,然后通过思考和分析,做出个人的评价和反省。这一依靠观察生活和各方获取的数据资料,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思考过程,才是完整的写作过程。在此基础上写出来的东西才有条理,才合情理,才有事实的逻辑性,才有创造性。 因此,作文并不是语文课能完全包容的任务,它是基于事实进行的有条理的、合逻辑的观点表达,是一个严谨的格物致知的过程。 (作者单位:广西资源县民族中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寻物启事英语作文 难忘的时刻作文 滑雪作文300字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番茄炒鸡蛋作文 过年习俗的作文 坚强作文600字 我爱冬季 作文 元宵节的英语作文 学包饺子作文 改变作文800字 端午节 作文600字 高考满分作文酒 三年级元宵节作文 优秀作文素材大全 三年级下册同步作文 春节作文六百字 特别的礼物作文 包水饺作文 关于习俗的作文 数学作文300字 满分作文摘抄 作文开头结尾优美段落 奋斗作文600字 感恩的作文600字 春节烟花作文 月亮作文500字 心得体会作文500字 春节作文三百字 英语作文六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