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让小学生习作真情流露

2020-05-30 14:51:01
相关推荐

让小学生习作真情流露 摘要:当前教师在习作教学中,面对小学生习作无内容可写,写不出真情实感而束手无策。谈谈让小学生习作真情流露的一些教学策略,祈盼能引起语文教师的深思与重视。 关键词:习作目的;习作内容;习作指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做真人。只有让学生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一种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才能引导学生用真实的生命拥抱作文,让心灵与作文亲密无间。这里我将结合自己的观课议课、反思实践,谈谈自己让小学生习作真情流露的做法,与各位同仁探讨交流。 一、习作目的要明确 长期以来,学生作文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应试而作,为了让教师满意而写。这种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感知、情感,致使作文远离生活、缺乏体验,缺乏真情。“说假话”“抒假情”不仅是作文的问题,实质上也是做人的问题,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习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它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应当是真我的体现。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是学生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炼。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以,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让学生思想自由,无拘无束,性情率真地抒发自我,表达真情实感,张扬个性。教师自身也要具备一颗不同一般的“心”――童心、爱心、真心的复合体,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贴心人,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习作真情流露打下基础。教师还要多和学生说真心话,多和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言为心声”,用自己榜样的力量去鼓舞和激励学生求真,做真人。 二、习作内容生活化 1.在习作命题上注重与生活的对接 胡适就命题所提的条件是:“第一要能引起学生的兴味,第二要能引起学生去搜寻材料,第三要能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学识。”来自于生活的题目,最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有主动写作的欲望。这就需要教师能时刻关注生活的热点,是引领学生再现生活的乐趣作为写作的主要动因。例如,在中央电视科教频道今年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中,各地美味可口、沁人心脾的美食引起了热议。于是,在语文 S 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要求是:介绍自己喜欢的风味食品时,我搜集整理了《舌尖上的韶关》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后,拟了这样一道题:你最喜欢吃妈妈煮的哪个菜?按“食材―做法―感受”的顺序推介给大家。当天学生想说的欲望十分强烈。虽然只是六年级的学生,但在片段写作中也尽情展现自己的真实感情。 2.习作内容应以学生有体验的生活中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以写纪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应用文为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师应大力进行观察作文,实物作文,生活体验作文,活动作文、游戏作文,应用文等的训练,只有这样从生活中摄取和积累习作的素材,才能为习作开拓源头活水,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习作的热情和兴趣。我的孩子从小我就教他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例如《怎样去上学的调查报告》、《第一次跳水》《校规――小白鼠事件》《她笑了――探望小怡同学》《养小鸭子》《爸爸智斗手机骗子》等,由于从有体验的生活中来,因此习作语言流畅、有感而发,作文内容真实,孩子活泼可爱的性格就跃然纸上,作文成了孩子童年美好生活的写照。 3.生活化的习作内容引进课堂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成功的语言课堂教学应该是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所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出发,充分利用和挖掘习作的主阵地课堂,在课堂里提供真实的习作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真实的习作交流,从而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获得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如,习作课上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等让学生触摸生活,通过亲自地观察、感悟,真正做到“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利用角色扮演、视频、课本剧等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情动而辞发。也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开展主题班队活动、科学小制作小实验、游戏等,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生活,走进习作。 三、习作指导要关注学生创作的心理过程。 1.作文指导要着力于激发习作欲望,打开思路 作文指导要指在关键处,导在兴趣上,让学生的眼睛发亮、发光。教师指导审题时,应量拓展习作的范围,从学情出发,深入浅出;解读以单元主题为主,依据教材启发学生的习作题目可以多元化,并自己命题,而且切入点尽可能小,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如语文 S 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我的一次科学尝试》,“尝试”可以理解为一次科学小实验、小制作,一个小窍门;还可以理解为以前没有做过的一件小事,这里的“科学”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此时,教师指导时就要化难为易,通俗形象的理解为对自己“有启发、有帮助,有提高”的认识,习作就好写多了。 2.作文指导要努力唤醒学生的内心世界的种种心理表象――在人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起成年人来当然不够丰富,但也并不是白纸一张。作文指导中唤起学生对自己某种生活的形象回忆,激起相应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使之产生不吐不快的强烈冲动。为了“唤醒”学生的心理表象,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运用调查、测量、统计等多种观察方法认识客观事物。教师应注意选择观察的对象要形成悬殊,落差大好比较,要把观察的生活情景(或事件)拉长、放大,让学生看得细,看得清,让事物的形状、颜色、味道、变化等通过我们细致观察实践知觉(感觉)出来,储存在头脑中,再与头脑中自己想说的话联系起来,形成丰富的内部语言,从而使学生写出自己印象最深刻、体会最深切的东西,而不是按一种写作套路去刻意虚构。 3.作文指导要着力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是驱动学生习作的内在动力,情动而辞发,作文指导中教师应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激起其相应的情感体验,使其产生共鸣,产生不吐不快的强烈冲动。为了“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话题作文题目前均有一两段文字作为拓展学生视野,引发学生思考的“饵料”。布置作文题目时,教师可以通过表达的情感,语气来唤起学生的情感记忆,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指导习作时,在描述的事物的过程中,教师要任务驱动:每个阶段你想到什么?心情怎样?把过程中的感情变化描述出来。确实,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强烈的情感需求,学生才有可能写好作文。 4.增强外部语言的表达 语言的表达在小学阶段是需要讲文体特点、文体结构的等一般习作知识的。学生掌握了记叙文的几种文体结构,抓住结构的要素来写,就能做到文章的大致条理清晰了。如记事的文章,抓住写事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状物的文章,就抓住景物的样子、特点、功能来写等,这样学生习作就能做到言之有序。教师指导学生把重点内容写具体,就做到言之有物。所以,小学阶段习作的一般规律还是要讲到位,学生的习作才能事半功倍。其次,还要要求学生平时进行好词好句的积累,掌握语言的修辞等,这样表达效果才会生动形象。 参考文献: [1]张洪玲,陈晓波主编.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2]罗黛.走进生活,让习作真情流露[J].考试周刊,2012(52).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敬老爱老的作文 你是我最感激的人作文 祖国我想对你说的作文 我的姥姥作文200字 小学作文成长的烦恼 捉迷藏三百字作文 点亮心中的那盏灯作文 泰山游记作文400字 月亮200字作文 以月亮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毕业季的作文 青春的英语作文 我理想的婚姻英语作文 温暖留在心里作文600字 我的傻爸爸作文 描写天气的作文100字 介绍东西的作文 全国劳动模范作文 关于徐霞客的作文 中国成立作文 学英语的经验英语作文 我爱吃什么作文 激动的泪水作文500字 初中语文作文题目 名胜古迹的作文400字 小学生清明节作文 作文白衣天使 烧烤英文作文 国庆作文高一 我的梦想作文600字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