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2022年高考模拟作文“燃文化”写作指导

2020-06-01 12:48:01
相关推荐

2020年高考模拟作文“燃文化”写作指导及拓展阅读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江苏省盐城市高三期中考试作文)近来,脚踏风火轮的“哪吒”、勇闯火海的“烈火英雄”等影视形象感染了众多的年轻人,兴起了“燃文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燃点”,可以是无私奉献社会,可以是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还可以是在困境中不被击倒……“燃文化”反映了当代青年自我定义、自我塑造的愿望。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作文导写这是一道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立德树人”原则拟制的新材料作文题。为了帮助大家解读本次材料作文,我们先了解“燃文化”这一概念:燃文化,是腾讯视频从2017年暑期提出的“好时光一起燃”这一主题衍生而来的新型文化体。是相对于“丧文化”来说的,也是指在青年亚文化现象背景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兴文化现象。它体现一种积极向上、充满阳光和热血的状态,包含了主动进取、热情踊跃、乐观果敢等正面健康的含义。现实生活中,通常表现为年轻人不懈追求梦想,对现实生活充满希望,为了心中的目标,不断拼搏、努力奋斗。本次材料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话意在指出“燃文化”兴起的触发点,同时暗示材料涉及对象是年轻人(或青年人),非常具有针对性。第二句话则提示写作的几个角度:一是无私奉献社会,二是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即工匠精神),三是在困境中不被击倒……。考生只要选择其中一点或两点立意均可。当然,材料中省略号还暗示考生可以选择其他角度。第三句话进一步指出“燃文化”涉及的对象是青年人,意在强调本次作文的取材范围。总之,考生只要涉及“燃文化”或“燃点”,围绕年轻人无私奉献、主动进取、勇敢担当、乐观果敢、不畏困难、不懈追求等角度立意均视为切题。在具体立意时,要注意选择能够反映正能量的方向,切入口不宜太大。记叙类文章要形象鲜明,感情真挚,切忌平淡叙事;议论类文章要言之有据、辩之有理,切忌泛泛而谈。建议切入分为47分。拉开评分档次,不打保险分。对那些切中题旨、见解独到、思辨深刻、内涵丰富、文采浓郁的文章,应在63分及以上赋分;凡是仅贴上“燃文化”或“燃点”的标签,行文中并没有涉及青年人为了心中的目标愿望,不断拼搏、努力奋斗的内容,得分不应超过48分;对于严重脱离题旨,充斥着大话、空话、套话甚至玄话的,仅在文末贴上“燃文化”或“燃点”标签的在41分及以下赋分。拓展阅读“燃”文化在年轻人中蔓延这些日子,就读于甘肃政法大学的张远觉得自己很“燃”。由他担任副导演以及配音导演的作品在短短5天里获得了上百万的点击量,所在剧组和多个工作室建立了合作关系,而他个人也开始以嘉宾身份出席各地活动。对于这个年仅21岁的大二学生来说,眼下的成绩是一个“质的飞跃”,是“燃”的一种表现,超越了过去的自我,“让自己越来越好”。近来,在影视作品中,脚踏风火轮的“哪吒”、身着消防服的“烈火英雄”、承载着青春激情与荷尔蒙的“乐队的夏天”等,也逐一展现出亲情、友谊以及与命运对抗的勇气和力量,成为年轻人口中点“燃”自己的火种。一时间,“太燃了”成为年轻一代的流行语,被广泛应用于包括阅兵在内的一个个心潮涌动、热血澎湃的时刻。“燃”文化也悄然走红。“拼命刚上去”的“燃”何谓“燃文化”?张远告诉记者,这是一种最早兴起于ACG(ACG为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是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记者注)圈子的亚文化,是无论身处何处,都心怀热情的一种力量,“类似于动漫主人公走到绝境,忽然触底反弹,燃起希望”。这样的故事情节与张远的成长经历有些相似。小学四年级时,父亲负债离家,张远的心情一度跌入谷底。但此时,一本每周五上新的漫画期刊,“拯救”了张远,成为他寻找慰藉的精神食粮。慢慢地,张远得到不少鼓励,也愿意去相信很多事情会有美好的结局。但在张远看来,乐观的人生态度,并不是“燃文化”的全部内涵,“燃”更是脚踏实地地主动进取,愿意为了心中的目标,在各个领域不断拼搏、努力奋斗,给自己“打鸡血”的同时,踏踏实实做事。“就像《夏目友人帐》里说的那样,如果结果不如你所愿,就在尘埃落定前奋力一搏;也像《极速老师》里说得那样,看到自己仰慕的人,就想去追赶他们,看到自己瞧不上的人,就想去超越他们。所谓的长大成人,应该就是在人生中无数次地重复这个过程。”这名95后正是这样做的。自从入了动漫的“坑”,张远找到了自己的职业目标,他开始系统地学习配音以及后期音频制作,并尝试在网上投稿。几年下来,他在微博上有了20多万粉丝,也与一些专业的配音机构有了合作。但张远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仍然在追求人生高光时刻。2018年,他在B站(bilibili,简称B站,国内知名的视频弹幕网站——记者注)结识了擅长制作“默剧”动画的小伙伴马文卿,专攻配音的张远萌生了与他合作的想法,一次彻夜长谈后,两人一拍即合。自此,一部名为《小小英雄》的原创互动类动画雏形初现。一开始,剧组只有导演马文卿和副导演张远两个人,却要包揽一部3D动画的全部制作流程。从写剧本、设计角色、建模到剪辑、配音,再到添加字幕、特效,一点都不能马虎。除此之外,张远和马文卿还特地提高了难度,将自己的作品定义为“互动类”动画,提供开放式结局,让观众自己选择,以打破传统动漫作品参与度低、掌控度低的局面。而这大大增加了这个两人剧组的“工作量”。张远告诉记者,一集30多分钟的动画,大约会使用1万字左右的剧本,而他们要准备10万字以上的初稿,付出70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两人精益求精的态度,体现在作品的方方面面。为了让角色的神态、动作更精细、逼真,一个15秒钟的打斗,张远和搭档用13个小时去打磨。而截稿前的48个小时,他们两人更是彻夜不眠,开着视频反复沟通、修改细节。“前10个小时还是清醒的,后边就吊着说话,死命熬,到了第二天白天又满血复活了。”张远说。最终《小小英雄》在B站一战成名,集均播放量在50万次以上,最高播放量144万次,列原创互动类动画榜首,成为ACG圈子的“封神之作”。这时张远觉得这种“拼命刚上去”的“燃”值了。超越功利取向就在张远为了梦想而“点燃”自己的时候,26岁的汪志豪也经历着改变,曾在本科挂科5门的他下定决心考研。学校图书馆早上6点半开门,汪志豪每天5点半就去排队等开门、占座学习,晚上接近12点才回到寝室。他将手机游戏和追剧的视频软件全部卸载,期待已久的电视剧更新了,也不去看一眼。“图书馆不能发出声音。晚上,为了背书,我们就在图书馆地下室的配电房里复习,空间狭小,就着微弱的灯光,两个人坐在一个小马扎上,或者干脆蹲在地上,夹着热水袋看书。”汪志豪回忆道。在他眼里,自己的这种状态跟记忆中的一场电竞决赛有关。比赛在美国选手的主场打响,当时,直播画面里,全场观众几乎都在给美国选手加油,只有几位中国解说嗓子沙哑地替中国选手加油。“刚开始,中国选手的电竞策略被对方识破,处于下风,但大家还是咬牙坚持,最终打赢了美国选手,在客场反败为胜。”中国选手胜利的那一刻,汪志豪觉得“燃爆了”。而他自己也将这种精神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爱玩的年纪将全部的‘燃动力’花在玩上,在要努力的时候,再用‘燃动力’努力奋斗”。最终,靠着这种燃烧青春的态度和方式,汪志豪实现了考研“逆袭”。“燃起来就是要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中,提前做好规划,不轻易更改目标。也许努力的过程很平淡,但等你达成目标以后回头看,会觉得自己这一路是很酷的。”有了这样的经历,汪志豪觉得如今的自己已经可以坦然走出自我安全区、舒适区,在一件件挑战自己的大事小事中“点燃”自己。然而,奋斗过程中,并非所有的“燃”都能取得相应回报,这些前一秒钟还心怀憧憬的年轻人也会在下一刻感到气馁。在张远记忆中,大伙儿花费最多心血制作的剧集只取得了10多万的播放量,小伙伴们一下子没有了斗志,在聊天群里越说越泄气,甚至开始哭鼻子。但哭着哭着,又有人说起了鼓励大家的话语。接着聊天群变成了“夸夸群”,每位成员都在相互回顾彼此的付出和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于是哭着哭着大家又‘嗨’了,觉得重新开始就好了。”张远告诉记者,那一刻,他明白了“燃”文化的另一个含义——超越功利取向,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汪志豪认为,每个人每个时期拥有不同的“燃点”。“比如,我有一个室友,除了上课就是宅在寝室里,不谈恋爱、不搞社交,不阳光。但其实,他每天都在自学音乐、视频剪辑软件以及编程知识。毕业后,他从事行政和宣传工作,自学的计算机技能全部派上了用场,很多人都要求助于他。”汪志豪说。给“燃”文化一定的发展空间作为青年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燃”文化的蔓延,正在改变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依托“燃”文化,持续与年轻人对话,也成了一个亟待讨论的大众议题。采访中,安徽省青年宣讲名师路政认为,中国青年一直都很“燃”,比如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小红军、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快马加鞭建设祖国的青年突击队、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科研人才。而在强国时代,这种“燃”仍然像中国青年的精神命脉一样,从未断流。“挺身而出、浴火救民的特警楷模张劼;坚守初心、扎根基层的黄文秀……抑或是平均年龄32岁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运行维护保障部门,还有设计师平均年龄28岁的两栖大飞机团队,这些年轻人已经接过前辈的接力棒,正在努力跑出一个好成绩”。在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看来,“燃文化”是时代的特征在年轻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的一种映射,本质是年轻人对世界认识、对现实理解基础上的一种价值、行为取向,所以年轻人乐于传播。“对于一个活动在相同或者相似的、无论是现实或者虚拟中的人,往往这些概念又有其意义和价值。因为年轻人彼此之间能够在用到某种词语的时候,会心一笑,便能传达某种意思,能够得到群体认同感。”王云飞说。兰州大学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晓程认为,“燃”文化的发端可能是一种原生的、自发的、自然的青年的情绪。它抓住了人性的一些面向,进行渲染,进行推动,进而形成群体化的一些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年轻人积极向上。“但它同时也存在娱乐化、情绪化,乃至商业化的特质”。刘晓程表示,“燃”文化反映了当代青年不愿意被定义,要自己完成自我定义、自我重塑的态度。“但这种定义和重塑,是不是我们主流文化所期待的那种重塑,依然需要保持一个理性的认知。”他建议,现阶段,不要急着去定义什么是“燃”文化,而是要给它一定的发展空间,让青年去区分商业语境下的“燃”、主流语境中的“燃”,和作为青年亚文化之一种的“燃”。“去掉所谓‘燃’文化的一些显性的表征,真正看到‘燃’背后应该去激活的正能量。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回归到一种公共讨论,一种自然展示,把‘燃’变成一种日常,一种不需要宣传包装和外力规训的、被社会大众认可和接纳的新文化。”刘晓程说。王云飞同样认为,年轻人喜欢新奇,无可厚非,他们的很多表达也会在一定语境中呈现出相应的意义。因此,他呼吁,大众传媒应该寻找合适的用词语境,传递“燃”文化背后的价值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你真好的作文 童年作文300字 日记作文400字 北京故宫作文 给闺蜜的小作文 关于新年作文 高考满分英语作文 写人500字作文 读书作文400字 成长类的作文 过年作文300 高中作文素材积累 抗美援朝作文 满分作文800 幸福作文400字 关于爱情的作文 难忘的经历 作文 五年级上册的作文 喜欢的食物作文 真了不起作文 做好自己作文 饺子英语作文 牵牛花作文 春天作文500字 我的书包作文 好的作文素材 路600字作文 追赶作文 二年级作文200字 看日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