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初二作文课怎么上

2020-06-04 16:15:01
相关推荐

篇一:如何上好初中作文指导课龙源期刊网 .cn 如何上好初中作文指导课 作者:庄斌 摘 要:本文就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写作对象和写作方法的关系, 针对三种不同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作文指导课的特征和如何上 好初中作文指导课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指导;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 7661(2013) 13 101 01 作文,不单单是语言文字的运用问题,更重要的是触动学生的灵魂, 表达思想感情,提高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能力。目前在作文教学 中处理写作对象和写作方法的关系,不外乎以下三种类型,为了更 加形象地描述,不妨比喻一下:油水分离的“讲座式”、水乳交融的 “导游式”、鱼水之欢的“冲浪式”。现用关于细节描写的不同教学现 场作为案例来进行分析。 一、油水分离的“讲座式” 在一堂名为《中考语文细节描写作文指导》的教学现场中,教者重 在讲解关于细节描写的相关知识,如什么是细节描写、七种常见细 节描写的含义、写好细节描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内容。其中与作 文内容有关的是四篇例文,以及常见细节描写和写好细节描写应注 意问题中分条举的例子。 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就是讲解知识,并引导学生分析点评。学生的 主要学习方式就是听教师讲解以及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分析。 二、水乳交融的“导游式” 这是取自网络的一堂《于细微处做文章——“用细节描写人物”作文 指导课教学案例》的文章。在这个教学现场中,教学内容从学生的 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课文中的相关情节和描写淑女与粗汉吃相的写 作片段,从课内到课外,既忠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 整堂课按照认知、理解、运用、提高、拓展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板块都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 生的参与。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巧妙设计、精心引导,努力使学 生把写作知识和生活现象结合起来。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积极参 与、主动交流,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相结合,独立写作和相互评改 相结合。 三、鱼水之欢的“冲浪式”篇二:浅谈如何上好初中作文课浅谈如何上好初中语文作文课 上蔡县思源实验学校 李新巧 摘要: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他往往决定着语文成绩的好 坏。因此作文指导教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这些没有见过多 大世面,又不爱看课外书积累素材的农村中学生来说,上好作文指 导课就是他们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作文指导课不仅仅是给出一个 命题让学生进行写作,更重要的是老师要从技巧方面加以指导。 关键词: 初中作文 作文命题 技巧指导 重视积累 学会观察 上 好讲评课 正文: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是语文的重头戏。那么这出重头戏,到底 该怎么唱才能显示出他的效果呢。本人就日常教学中摸索出的一些 方法,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首先是作文命题。 刚开始最好不要写命题作文。大部分老师都习惯先让学生写命题作 文,再写半命题作文,最后过渡到材料作文。我认为应该先写材料 作文或者关于提示性的文章。因为这类作文不限制学生的思想。当 然,老师也要加强引导,要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词,抓住关键词 进行写作。学生也不至于离题万里。这就是所谓的“放”。在此基础 上去练习命题作文,把天马行空的思想收一收。这就是 “收”。先“放” 后“收”要比先“收”后“放”容易得多吧?最后写半命题作文来检测之 前的练习结果,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第二技巧指导 (一)注重细节描写 细微之处见真情,细节往往最能打动人。我认为作文要想写的有感 情必定要把握好其中的细节。这些细节可以是人物的外貌、语言、 动作、心理、神态的刻画也可以是环境的烘托。甚至可以小到一丝 丝的白发都可以描绘。只要一写关于母爱的文章,大部分学生都会 用自己生病了母亲背自己去医院,天正好又下雨了不好走这件事来 体现母亲对自己的爱。事例是一个典型的事例,但写得却不够感人。 究其原因,无非是缺乏细节描写。既然下雨了,环境当然恶劣,为 何不趁势描绘一下,用它来烘托母爱呢。你趴在母亲的背上,对她 的头发观察的比较细, 对她的背感受的比较深,甚至她的喘气声你应该也听得比较清。为 何不抓住这些加以刻画呢。那不就更感人了吗?为了让学生学会细 节描写,在学了朱自清的《背影》之后,我让学生写了一篇关于细 节描写的文章。孩子们写的虽然还有模仿的痕迹,但是其中也不乏 好的作品。有人专门描绘了人物的眼神,有人还突出了外婆的脚步。 用她为了不打扰我学习故意放轻脚步来体现老人对我的爱??写的很 成功。学生的观察也显得特细致。 (二)巧用修辞手法 如果只是干巴巴的叙述就会像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所以我们还应 该给他加上调味剂这样才更有可读性。修辞有十多种,但我们常用 的也无非是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等。尤其是前三种最常 用。比喻、拟人能使文章更加的生动形象。排比能使语言读起来更 有气势。比如:为了写一个人的皮肤娇嫩。可以用像刚剥了皮的煮 鸡蛋来形容。是不是要比直接的写她的皮肤嫩白、嫩白的更形象一 些。但运用修辞一定要恰当,并不是越多越好。别上一朵花的衣服 看上去好看,如果全身都是就会太扎眼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少 了是个点缀,太多了会显得华而不实。 (三)学会套用格式 有人之所以能三篇文章走遍天下,就是因为大部分问题都是相通的。 你只要特意的去准备几篇文章,足可以应付考试。当然这只是从应 付考试的角度说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议论文、说明文各准备 一篇足矣。单纯从初中来讲,常写的还是记叙文。有些连换都不用 换,有些只需要换一下开头结尾就行了。比如《难忘的一天》、 《第一次干??》、《那一次,我很??》??还有很多,举不胜举。其 实都是一样的,完全可以套用。套用除了套用主题之外还可以套用 形式。作文的结构是凤头、猪肚、豹尾。因此开头与结尾特别重要。 开头不妨用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方式或者用“三比之法”来写。所 谓的“三比之法”就是比喻、排比和对比。还可以引用恰当歌词,或 者制造矛盾,渲染紧张气氛来吸引读者??中间部分容量大你可以选 择一些实例加以填充。结尾一定要简洁有力,突出主题才行。套用 是套用但切忌单纯的模仿。尤其忌讳老师在学生写作之前,先念一 篇优秀作文,再让学生去仿写。我曾经试验过,先与学生一块分析 题目要求中的关键词,再进行技巧方面的指导,又不失时机的当堂 念一篇优秀作文让学生学习。后 来我发现这样做,是大错而特错了。他们写的作文几乎都是一个模 子里刻出来的,几乎与作文选上的一样。这样培养出来的只是模仿 的高手,而不是写作高手。踏着别人的足迹前进的人,永远成不了 冠军。有了这个感受之后我就改变了方法。不再念了,而是鼓励学 生自己试着去说,人多力量大,把好的点子积累下来一块分享。这 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 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何乐而不为呢? (四)注重片段训练 这就是我经常给学生说的“小大结合”。我们把片段作文称之为“小作 文”。 既然是小作文,可以不限字数。三百两百字也罢,哪怕是一句 话作文也好。只要经常写。并且学会运用到大作文当中。久而久之, 你的作文水平不想提高就难了。大部分人都坚持让学生写日记,这 也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可以写成日记的形式。最好不拘泥于形式。 你要写的内容也可以跟你所学的内容有关,贴近课文。比如,学了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后可以让学生去刻画一下同学或老师的的肖 像。福楼拜写的是人物群像,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来训练。学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后,不妨让学生写写某个活动过程,至 少用上六个以上的动词。可以是蚂蚁搬家,可以是我们普通的炒鸡 蛋过程。你能把它呈现在作文本上就行。另外,大作文中出现的错 误也可以在小作文中得到纠正。不用再去另外再写一篇大作文了。 因此小作文特别实用。我认为应该坚持。 (五)注重自我修改 我认为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曹雪芹那么一个大 作家,写《红楼梦》还是批阅数载,增删十次呢。何况我们呢。写 之前要先在草纸上列一下提纲,打成草稿,成文之前还要多次进行 修改。如若时间允许的话,学生们不妨与同桌交换一下进行修改。 因为有的毛病自己不一定能发现。旁观者清嘛。只要坚持下去,作 文水平一定能有所提高的。 第三重视语文素材的积累 在课外阅读上我从不提倡学生看“作文选”,甚至是背作文。几篇作 文是栽培不了写作人才的。要看经典,看名著。这样不仅可以扩大 学生的视野,还可以从一开始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大作文观,不拘 尼于作文的外在形式,不“为作文而作文”。同时看名著他们学的不 仅仅是写作一个方面,还可以从方方面面去学 习。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了之后,我们可以从中受到感染。 学习保尔的坚强的钢铁般的意志,更加有助于他们的学习。看《海 底两万里》可以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先从大纲要求的名著开始 看起,慢慢的再逐步扩大。 第四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语文来源于生活,作文素材当然也取自于生活。记得福楼拜曾经指 导他的学生莫泊桑的方法就是多留心,多观察。他让莫泊桑写关于 牛的文章。莫泊桑不知从何下手,福楼拜告诉他你不妨去观察一下 拉车上坡的牛,吃东西的牛,静卧的牛有什么区别。处处留心皆学 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正是由于细心的观察才成就了后来赫赫有名 的莫泊桑。我们也一样。只要静下心来认真去观察一定能写的一手 好文章的。我曾经也让学生写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但结果不理想。 所以这是训练的一个重点。不妨让他们从身边最亲近的人或事物进 行观察,也可以是大街上的一些标语什么的。把结果写下来以后慢 慢组织语言表达。只是先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而已。 最后,上好作文讲评课 只有上好了作文讲评课,我们的批改才显得有意义。虽然说评语上 写的很清楚,但学生常犯的错误我们要把它归纳在一起,共同纠正。 这样才容易引起他们的重视啊。当然批改可以选择学生互批和老师 批改相结合。改了之后大家爱出的错误,他们自己也就心中有数了。 上讲评课时不能只是说学生的错误,还要把写的好的句子、语段、 文章集中起来,读一读让大家积累下来。至少每次的讲评课要留下 一两本未批改的作文,投影到一体机上,大家一块修改。 这是我平时教学中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些不成文的东西,简单的将它 梳理了一下。由于时间仓促,没有整理完整,而且表达上也有不少 有待商榷的地方。这也只是理论,实践时我会边用边改,争取完善 下来。篇三:如何上好初中作文课如何上好初中作文课 贵州省普定县白岩中学 赵晓艳 [摘要]:要想写出好文章,除了学好基本知识外,还在于选择作文的 素材,而作文的素材就是源于现实生活。有了生活素材,还必须对 生活素材进行提炼,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不是目的,作 文只是一种形式或手段,目的在于通过作文训练,使学生从中去发 现、挖掘、领悟做人的准则,从思想上得到净化,心灵上得到熏陶, 情感上得到感染,懂得做人的道理。 [关键词]:选择拓展思路素材作文与做人提炼 正文:走近中学生作文,我们不难发现,如今学生作文,空洞乏味、 雷同文章占很大的比例,真正能写出好文章的并不多。我们的许多 同学在写文章时总没话可说,如果规定了字数,更是东拼西凑,要 不然就是记流水帐,写出来的文章文不对题,究竟问题出现在哪里? 关键还是我们的教师没有设计好习作指导课。不外乎两个原因:一 是学生积累的素材少、没有掌握好写作方法;二是老师的教法死板、 单 一。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让学生把作文写得具体、形象、生动呢? 我个人的体会可以从如不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会学生选择、提炼素材。 要想写出好文章,除了学好基本知识外,还在于选择作文的素材, 而作文的素材就是源于现实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接触的事物都是 丰富多彩的。但是不少学生提起笔,就感到头脑一片空白,怎么也 写不出来。没有办法从接触过的很多事物中提炼一个来写。所以作 文 指导时,首先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可写 的事物很多,动物,植物可以写,玩具用品可以写,一场球赛可以 写,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可以写等等。 但是,由于同学们的思维没有 放宽,所以选的事物受到局限。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内容十分单调。 所以选内容要有学生的真情实感。写建筑物,写动物、植物,写一 件平凡的事物,都能表现作者的情感。要让学生学会选择一些能够 表达真情实感、丰富新鲜、能够写得深刻的事物来写。我们身边的 事物很多,但不是每一事物,都是我们熟悉的,那么在选择时就要 选择平时了解得清楚的事物来写。比如城里的学生可选立交桥,高 大的建筑来写,生活在农村的学生选择大山,树林,庄稼等植物来 写会容易些。叶圣陶说过,“作文即生活”,让学生学会从丰富多彩 的生活中选择作文素材,中学生也能写出好文章。 二、作文指导应由扶到放 有了生活素材,还必须引导学生深化对素材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 的写作能力。使让学生从怕写过渡到想写 。并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 教”的目的。 由于中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 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 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 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词 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问题导向使目标 明确。避免了学生写作的随意性、盲目性。 另外,教师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读去解决写作中遇到 的问题。一些典型的文章,很适用于写作的指导。如教材在安排训 练上,很多地方都照顾到了读与写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回忆范文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在学生作品中筛选出写得好文 章, 读给学生听,让其他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醒悟写作,增强学生的成 就感和自信心。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三、 帮助学生拓展写作思路。 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去考虑问题。面对话题,多方求问就是激活 思维的有效途径。比如:围绕话题“幸福”,可以自问“什么是幸 福?”、“幸福在哪里?”;“怎样获得幸福”、“有了钱就一定幸福 吗?”。从多角度解读话题,使学生的作文立意更深刻、更新颖。其 次,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小事中提取带有典型的东西,丰富学生 作文的选材。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事,一方面要 引导学生从这些小事中提炼出中心,这对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开 拓学生作文的思路非常重要。 四、作文与做人相结合。 在教学生作文前,我们就必须把学会做人放在首位。要明确,作文 不是目的,作文只是一种形式或手段,目的在于通过作文训练,使 学生从中去发现、挖掘、领悟做人的准则,从思想上得到净化,心 灵上得到熏陶,情感上得到感染,从而提高对做人与作文的认识。 避免片面地追求作文的词藻华丽,把作文训练落到实处,把做人的 道理体现在作文训练之中。才能更好地写出情感真实,具有内涵的 好文章。 总之,教师上好一节作文课,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想让 学生学到写作的方法技与巧,教师必须精心地设计作文指导课,如 果教法不更新,备课不充分,即使上了较多作文课,收到的只能是 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及水平,教者必须在作 文指导课上恨下功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爱我家作文800字 我的同学500字作文 中秋节英语作文高中 关于中国长城的作文 庐山之旅作文 穿过迷雾作文800字 孟晚舟事件作文素材 小学童话故事作文 描写香蕉的作文 热闹的场面作文 五年级英语作文下册 珍藏的作文 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作文 越努力越幸运作文素材 关于老师的爱的作文 无法抹去的记忆作文 战胜困难的作文 什么的温暖作文 家中趣事作文500字 满分作文大全初中 我家的星期天作文400字 一句鼓励的话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人物篇 爱护环境的作文300字 做个学生不容易作文 无言的父爱作文400字 关于憋尿的作文 明确的目标作文 写人的作文800字初中 秋天田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