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8年各地高考作文题目点评集锦

2020-06-09 15:15:01
相关推荐

导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远去,下面无忧考网为您精心搜集整理了2018各地高考作文题目点评集锦,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2018各地高考作文题目点评集锦一

记者第一时间邀请了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樊星,对湖北之外的七套高考试卷作文题进行了点评。樊星教授认为,今年题目多与时事政治紧密相关,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第一感受是今年多地作文题在引导学生讲好改革故事,凸显时代主题,这与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背景相关。”樊星认为,这对学生加强政治素养、培养家国情怀起到了很好的“指挥棒”作用。但对于一些政治意识不太高、平时不太关心时事的高中生来说,写作会有难度。比如北京卷题目《新时代青年》《绿水青山图》二选一;全国III卷题目,根据3个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3句标语或口号来作文,都需要学生平时有一定的积累和思考。

樊星同时表示,今年也有一些生活味较浓的题目,相对来说更容易入手。如上海卷作文题以“被需要”为主题,学生可以围绕与老师、同学、家长等人的故事来写,将个人的生命体验融入到文章中,需要具备将日常生活场景升华出理性结论的能力。“浙江卷作文题以‘浙江故事、浙江精神’为主题,能让考生关注本地文化,又能从自己的角度切入,比较容易出彩。”樊星说。

今年作文题多为“材料题”,这些材料题比较难,例如,全国II卷材料是对如何加强幸存战机防护的两种理论;天津卷材料是生活中不同的“器”;江苏卷材料是生活中不同的语言。不少网友看到后纷纷表示,“还好自己高考比较早。”樊星也认为,材料题需要学生有准确的分析,巧妙地找到一个与自己生活相关的角度,避免空洞无物,同时要体现出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拿到高分。

总体来说,樊星认为近几年作文题有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与全球都面临的“手机时代学生写作水平下降”的大背景相关。“命题老师用心良苦,但我个人还是希望能兼顾更多中等以上写作水平的学生。期望今后有更多结合学生兴趣、个性的作文题目出现。”樊星说。

2018各地高考作文题目点评集锦二

2018年高考语文上海卷的作文题目昨天公布,这个具有浓厚“海派味道”的作文题一经揭晓便引发了社会热议。在不少人看来,这个题目针对了“00后”这代人成长历程中个人需要一路被满足、个性充分张扬的特点,引导他们思考“需要”和“被需要”之间的关系。

大学教授、中学老师普遍认为这个题目“不偏不怪”,相比较往年,今年的作文题让学生更有话说,发挥空间较大,充满思辨性;心理学家认为,感受“被需要”、思考“被需要”是每个人都必须思考的话题;而本身一直感受到“被需要”的志愿者老师则表示,人只有“被需要”,才能获得自我存在的价值,才能更好地规划人生。

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因此“有话可说”,但也考验思辨能力

“今年的上海作文题,考生要写偏,很难!”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直言,“相信大多数考生在审题上没有问题,而文章能否写出立意,那就因人而异了。”在他看来,题目所呈现的是在关注自身需要的基础上,思考自己的“被需要”,体现自我价值。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在满足了生存需求后,还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和过去的一些作文题引导学生关注外部世界不同,今年的题目倡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并且在自我价值实现这一问题上做哲学层面的反思。可以说,书写空间很大,但文章的气度就体现在个人价值的思考上。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表示,“被需要”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孩子“常回家看看”是一种“被需要”,医生救死扶伤是一种“被需要”,老师教书育人也是一种“被需要”。一方面,这个单维度的题目让考生的写作方向非常明确,与之相关的生活素材十分丰富;另一方面,题目蕴含思辨性,这也和考生平时的为人、品格、修养息息相关。

骆玉明说,题目描述中有一个重要的信息——个人价值,这就需要考生先理解什么是“个人价值”,它与“被需要”之间又存在什么关系。在他看来,两者的关联其实是指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往深了说,是个体和社会结构的关系。这是需要考生们进一步理解和思考的。

同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的杨俊蕾认为,这次的作文题不为难学生,从自身需求切入,继而引导学生思考“被需要”,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既有层层递进,又有哲学辩证法在其中。这个题目还倡导学生关注社会、有所作为,比如,如何看待“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何看待“不自觉的冷漠”等等。

感受、思考“被需要”,是青少年和成年人都必须思考的话题

“被需要”不仅是一个不错的作文题目,更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张麒坦言,为人父母者也应该从这个题目中思考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相处,让孩子获得被需要的感觉,从而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

张麒说,父母对孩子的高期望从来都没有发生过变化。但是,在过去物质并没有那么充足的环境中,孩子往往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的未来对家庭的意义,这使得他们能够感受到被家庭需要。而现在,物质条件丰富了,“90后”“00后”们也许会因为成绩好让父母感到光荣,但是他们可能难以感受到自己对家庭的贡献,以及自己被家庭所需要。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缺乏心理弹性的原因。”不管是不被需要还是被需要,由于感到无法达到家长的目标,孩子可能会缺乏归属感和效能感。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遭遇挫折或是自尊受到打击,孩子的心理就很容易走向负面。张麒强调,这个作文题也是我们每个家庭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家长要看到孩子未来会面临的困难,而不是纠结于当下,不要被周围的环境裹挟。”

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米启兮提到,在高中阶段,孩子们首先容易想到的是自己的“需要”,但是随着逐渐成长,他们会越来越被家庭和社会所需要。那时他们就会意识到,比起自己有限的、重复的需要,来自社会层面的被需要才是持续的、大规模的。

由“被需要”发现自我价值,才能好好规划人生道路

“上海的作文题让孩子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思考‘被需要’的不同层次,从而思考自己的人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曾经在平时的生活中思考过这个问题。”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评委、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在接受采访时说,“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感受到‘被需要’的需求,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在张麒看来,感受“被需要”、思考“被需要”,几乎算是青少年人生的“起跑线”。“在高考前,这些孩子们需要规划自己的人生,发现自我价值,因此自己被需要的感觉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教授张轮看来,这个题目向社会传递出一个信号: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语言和思维能力,对于培养正确的“三观”也非常重要。“要写好今年的高考作文,光说几句大话空话肯定不行,而是要对这个问题有深度的思考,要有个人的真切体会,不管作文写得如何,思考这道题本身对‘00后’们来说就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于“需要”和“被需要”的关系,投身教育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也很有发言权。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教师张轶超从2001年开始就坚持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免费课外教育,并且不定期赴河南、安徽等地进行短期支教。张轶超坦言,我们被别人所需要,也需要别人的认可,“被他人认可的需要,是每一个人的需要。”在他的理解中,人是“社会性动物”,单独的个体是无法获得满足的,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在交往中被需要、得到认可,才能获得自我存在的价值。“任何行业的人,包括志愿者,都是通过满足他人的需要而获得自身存在的价值的。”

2018各地高考作文题目点评集锦三

写一封信,装进“时光瓶”,给18年后的18岁年轻一代?有人看到今年广东高考的作文题懵了;也有人看到后非常欣喜:“押宝”竟然押中了!昨日为2018年高考第一天,语文作文题一经公布便引起社会广泛热议。信息时报记者采访发现,考生普遍反映作文题并不难写,因为平时的作文训练很注重这方面的题材。

针对考生和家长关心的作文问题,信息时报特别邀请中学老师、大学教授以及作家来进行点评,对今年高考作文题进行全面的分析。

今年语文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生

关注热点,普遍“押宝”成功

接近中午时分,考试还没结束,但华师附中已有同学陆续走出考场。同学们面带笑容,对于今年的语文试题,普遍反映总体难度不高。

华师附中的李同学说道:“平时老师就有对这类型的题目让我们做相关的训练,也会提醒我们多关注热点,所以写起来思路比较顺。”像李同学这样关注热点而写作顺利的考生非常普遍。对于此次的作文题,几位同学不约而同的谈到了创新与中国梦。“真的太巧了,昨晚我刚好看了关于时事热点话题的,还和父母讨论了一下,今天看到作文题非常激动,趁热打铁就先把作文一气呵成才做的其他题目。”六中考生张同学也非常开心地说。

虽然网络上很多网友直呼“这对于理科生来说太难了”,但真光中学的理科考生戴同学表示,由于有充足的政治储备,作文发挥还是挺得心应手。

大学教授

写作空间广泛,应写出真情实感

针对此次的高考作文题,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少华教授表示,该作文题写作空间广泛,考生可以从整体中国梦的追梦、圆梦立意,从影响世界、提振中国精神的方面去组织有关材料,如救灾、农村建设、航天航空方面去表达,也可就某一方面如救灾、网络发展、扶贫等去谈认识。如写中国面对“汶川大地震”那样的巨大灾难,不畏艰难,重建家园的伟大精神;可以写新时代中国在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等美好现实和发展前景。

材料作文涉及人人关切的中国梦,话题广泛,人人都有话说,相信很多考生能够写出思想和表达俱佳的作文。当然,考生应该注意大小结合,即大事件与自我成长中的日常生活结合,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时光瓶”的提示,写出这一代人有关梦想、圆梦的精神特征。

2018年各地高考作文题目点评集锦.doc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4868字]编辑推荐:Word文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放假了作文500字 第一场雪作文500字 五年级上册所有作文 英语作文我最喜欢的季节 雅思小作文字数 我长大了作文100字 我的假期我做主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道菜作文 那一支春天的歌作文 我美丽的家乡作文300字 我与学校共成长作文 过新年作文200字 我家乡的习俗作文 今天下雪了作文 真想做个什么作文 以自律为话题的作文 老师打学生屁股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开头结尾 关于风景的作文300字 与父母谈心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 七年级作文题目精选 与书相伴的日子作文 游上海外滩作文 家庭趣事作文300字 我的假期趣事作文 怎样保护环境英语作文 最可爱的人作文400字 写人叙事作文400字 成功的感觉真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