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原创对儒家文化的认识和思考

2020-06-10 08:18:01
相关推荐

——读杜维明的《中庸》洞见

儒家文化在我们这个民族的整体文化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看成是民族整体文化的源头,如果不从严格意义上看,我总是感觉后来的佛学与道学也是源起于儒家。但是儒家文化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却是几经周折,并非一直居于主流的地位。对此,我一直存有困惑。

读杜维明先生的《中庸洞见》,使我清楚了作为纯思想的儒家文化,与政治化的儒家文化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后人批判的愚昧落后的儒家文化是被政治化的儒家文化,由此可知,真正鲜活的儒家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承受了多么大的委屈。而杜维明先生所做的工作,正是正本清源的工作。

杜维明祖藉广东南海,1940 年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61 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后获得哈佛—燕京奖学金赴美留学,在哈佛大学相继取得硕士博士学位,1976 年加入美国籍。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1981年始任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燕京学社社长,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成员联合国推动文明对话杰出人士小组成员。长期致力于儒学第三期发展、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及现代精神的反思,第三代当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当代儒学界少数几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著作《中庸洞见》,立足于全球的文明这个大视野阐述儒家文化的价值,从哲学和宗教的高度看待儒家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他力图从哲学和宗教信仰的角度来复活儒家文化的本真面目,把原始的儒家文化从政治的影响中分离出来,试图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这些都是极为难得的努力。

以往我总是怀疑人们对儒家文化的批评,通过他对《中庸》的诠释,我终于清楚了儒家的本真文化,与政治化的儒家文化是有这本质的区别的。我也愈加相信儒家文化具有着宗教般的终极关怀。相信儒家文化是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文化,它是对世界和宇宙整体的洞察。而“中庸”正是儒家文化的最典型的哲学思想的总结,对“中庸”的理解,历来都是被肤浅和世俗化了。我一直不相信“中庸”就那么浅白,其中的道理我一直相信至今为止也没有更好的文字给予准确的阐释。隐约之中,我总是觉得儒家文化不是简单的见诸文字的文化,有很多的思想是很难以言传可以道尽的。更多的时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可能正因为如此,儒家文化被后世的一些学者严重地曲解了,以至于背离了孔子的初衷。也可能正是因为儒家文化是流动的变化的思想,它一方面立足于生命的发展变化,一方面立足于向内的思考和修养,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实践要求,一经静态的、不变的、形而上的语言的描述,自然就会失去其本色。总是感觉到儒家文化是把人的生命价值放在了更为广阔无限的时空中来考察的,正因如此儒家文化才具有了宗教的色彩。杜维明先生围绕着“君子”、“政”和“诚”这三个核心概念,对儒学的哲学思想进行了阐释,有着独到的见解。我们一直受现在思想意识的影响,看待儒家文化中的君子与小人,杜维明先生在此也给予了澄清,君子确实是儒家的理想人格的化身。我一直以为今日的“君子”不及儒家本来的君子形象,而今日的小人更是比儒家提到的“小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今日的认识影响了我们对过去这些概念的认识。对比来看,古人以此把人可以看成三个不同境界的类,一个是小人,而后是大人,最高的境界才是君子。其实,古人的“小人”概念无非是那些思想没有启蒙的、平凡的人罢了,并无贬义或恶意。而大人则是思想有了一定发展和启蒙的人,就好比长沮、桀溺一类人。君子才是那些敢于担当的人,他们不但有胆还有识,不但有智还有慧,不但明了大势所向还具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担当。读杜先生的作品,使我还意识到儒家文化中“诚”这一概念与西方文化中的求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实在中国文化中真和诚本来就是一个概念,只不过儒家文化的立足点更注重人文的视角,所以才提出了“诚”这一概念,一个“诚”字,包含了在人文领域对真理的探求,也包含了对待情感的态度,真是一字尽显其妙。西方文化所探求的就是真理问题,这一“求真”是基于逻辑推理而出的,不同于东方儒学文化出自人的关系。

杜维明先生这部书价值不止我看到的这些,因为他的这部书是一部理论性很强的著作,很值得不断的品味。又因为其作品是翻译的文字,译者段德志先生在翻译这部著作的时候不但在字义上潜心琢磨,而且也在其作者的整体思想和哲学的思考方面下了很深的功夫。又因为这部书本身是中英文对照,我的英文水平还无法阅读原著,因此尚不能体察杜先生最本源的认识和感受。这可能是我的遗憾!

《中庸》洞见(人民出版社 2008年7月第1版 北京第1次印刷)读书笔记: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全都实践侍奉双亲、照管子女、帮助朋友这样一类通常的美德。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经常认真地做这些事情。更少有人努力把他们的日常生活同他们对自我认识的追求结合起来。力求把一种总体的意义结构赋予其日常生活以便建立恒久价值的人可谓凤毛麟角。P39

●“中庸”之道的完全实现比最充分地显示政治伎俩和最大胆的炫耀血气之勇都更加富有挑战性。P39

●一个人的个性成长必然要排斥他的社会性。P47

●如果没有学习者的自愿参与,任何知识或经验都是不可能传授给他的。教育本身是建立在学习者的道德决心的基础上的,归根到底,学者的老师就是他自己。就此而言,教(或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自我启迪或昭明的过程。P97

●古希腊有句格言,说缺乏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儒家则在此基础上前进了一步,认为缺乏修养的生活对自己是“自暴自弃”,对别人则起着一种非人性化的作用。P129

●在儒家看来,人类的灾难来自于人性的流失而不是积极的恶的力量的存在。正如儒家的一句格言所说,人可以经历自然灾害而生存下来,但承受不了他们自己的麻木不仁。P129

●虽然仁心的丰满漫溢可以使我们上升到“与天地参”的崇高境界,但是麻木不仁则可以毁灭掉我们自己乃至我们周围的世界。人可能达到的境界差别很大。既然仁心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则学习做人也就是去提高我们作为人的感受性,其实也就是拓展我们的仁心。P129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难忘的一件事 看图写作文 优秀作文题目 未来的我作文 等待作文 绽放作文 6年级作文 写自己的作文 三年级下册作文我的植物朋友 保护环境的英语作文 学无止境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 可爱的小狗作文 下象棋作文 交通安全作文 孝道作文 家的作文 秋天 作文 过年的作文400字左右 我的母亲600字作文 端午节包粽子作文 有一种甜作文 妈妈的手作文 未来的世界作文 作文我的好朋友 我的成长作文 反思作文 故事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600字六年级 我想对您说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