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7高考全国2卷作文解析

2020-06-12 10:51:01
相关推荐

全国二卷的解析。视频前的您可能是高考的考生,或者有一部分同学是高一高二或者是准高三的学生,或者你马上上高中了,你想提前关注一下,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来看这个视频都非常的有意义。我们对整个的语文试卷解析时间是45分钟到一个小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所有的题都讲完,我们讲重点的。你认为的重点题型是什么?我们能够呈现出来的一定是作文,今天上午在大概11点半之后几乎所有的全国的各个大的媒体,包括很多的微信公众号都在持续关注一个热度,就是各地的作文题目,我相信你也在关注你的地区的作文题目。我们的题目是这样的,一起先看分析一下。

题目:

请从以下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大家知道对于作文题目的分析要关注到材料当中的每一个信息点,所以大概在11点30分的时候我们在线很多的同事都非常辛苦的帮我搜集作文,我发现我最开始得到的信息是片断化信息,不适合进行作文的写作,大部分只知道某些话题,如果你看这个视频的话我想问一下,你知道今年非常热的话题是一带一路,全国一卷当中直接提到的命题。或者2017年北京高考的作文题目叫做“纽带”,重点强调一点的就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全球化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而全球化这个非常大的趋势下,全世界人对于交流这件事非常渴望的,这是适合写一带一路的,这只是一个话题而已。如果你是高三的学生,如果你是高中的学生的话应该跟随老师一起来完成整个作文的解析。

这个作文题目的话是跟高考一样的,我们一起阅读一下。请从以下六个古诗句当中选两到三个,第一个是“君子以自强不息,露从今夜白,何须浅碧深红色……”各位同学这个作文如果你足够的了解高考,你可能会觉得全国甲卷这个作文跟你想的不太一样,为什么不太一样呢?我们来思考一下,去年2016年全国甲卷的作文到底是什么,那个作文也是去年甄老师在新东方在线第一个直播解析的,大概是说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语文素养越来越重要,而这时候课堂的有效教学加上大量的课外语文,以及课文生活实践有助于你提升语文的素养。还有两个信息,第一个文化自信。我们来纵向比较一下这两个作文,你会发现去年的作文是非常典型的我们称之为任务驱动类的作文,而今年的话你会发现这个作文任务驱动类的样子并不是非常的明显,大概要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而这个作文相当来说是全国三套作文卷里面最特立独行的一个,回归到了大概在2014年以及2014年之前考察的作文题目。我们来回想一下比如说之前在安徽卷当中出现的考一首古诗,让你分析当中的哲理。再比如说北京卷当中的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以诗作为标题的不计其数,比如说福建卷考的我非常喜欢地球的引力,我有一种束缚的感觉,我怕成为在太空中飘着的状态。今年这个作文题目有点复古,所以这是全国甲卷非常独特的一点。接下来我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解析一下到底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我们看一下这个作文题目,题干里面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我们要在以下六个古诗句当中选择两个或三个,同学们,你大概知道如果说你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不能把两三个产生这种有机的联系的话,其实这个作文是偏题或跑题,或者写得很失败的。所以这时候你需要来理解一下这个诗,理解完之后要发现这些诗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各位同学,有些同学就存在困难,他的困难是这个诗的意思我其实不太明白。你说老师为什么要出这样的作文题目,我很难想清楚。在这里我们来思考一下,从2017年新的考纲出来之后,需要在座的同学做到一件事情,你需要有非常丰富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很多同学最开始不太清楚说老师我积累基础知识干什么,不过就是高考语文试卷上面那6分的默写而已。其实积累是一个层级,运用又是一个层级,你不知道从积累到运用的转化过程,运用是需要老师带你走出来的。最典型的题你也清楚,就是诗歌鉴赏当中的主观题,要求对比阅读的,也就是说这首诗当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和你曾经学过的诗的思想情感有什么不同点,北京也考过,比如今年出的王维的一首诗,写的山峡的景色,问和接下来两句当中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北京需要你比较的时候会给出材料的,但是全国卷需要你比较的时候是需要你自己背诵,所以这时候要求你的基础非常的扎实。全国甲卷给出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你要记住知识极其扎实,才能把作文这件事情做好。

第二点,假设你知道每一句的意思,第一个过程已经过去了。那么你能不能站在之前甄老师帮你设定更高的角度,仔细分析一下这六句诗之间的关系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有两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自强,你觉得是要写自强,屏幕前的各位同学你发现你犯了一个忌,只看完片面的材料就决定要如何写。我们应该发现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句话当中除了自强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关注到,君子。这里提出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在作文里面可以写的人生偶像的话题,就是君子的话题。我们看下一个,下一个是杜甫的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典型的表现出来的情感应该是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不管怎么想,就是把头想破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周易当中的君子以自强不息和月是故乡明这两句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我们看下面李清照的词,如果你有印象的话,我们其实在语文课上全部都补充过,《鹧鸪天》,写的对象是桂花,桂花长得小小的、黄色的,香气非常的浓郁。我们来看一下写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如果你没有读过,没有跟随老师补充大量的课外的信息,可能你在解读地三句的时候就稍微的困难,因为你不知道描述的对象是什么,你大概只清楚有一种花,这种花追求的不是碧绿和深红,有它自己的品格。因为我们知道它描绘的是桂花,所以在这里表述的是桂花不跟别的花比颜色的浓郁,也不跟别的花比颜色的鲜红,是通过自己的香气来表现自己在花中的独特身份的。但是我们知道在大概2012年开始到2014年之间,也就是这三年之间全国各地很多省份开始以诗歌作为自己的作文材料的时候,我们学到了一点,如果你要进行立意的话首先你要进行这首歌内容的解析,你会发现在这个诗句当中它出现的名词不仅有它字面的含义,还有它引申的含义,还有它象征性的含义。这两句诗表现出来的象征含义是什么呢?就是说作为君子来说的话一定要有自己坚守的品格,我们似乎能够找到第三句和第一句诗的启合点了。再往下看,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是魏源的。他是中国近代非常有名的思想家,他强调的是我们应该自强,自强的前提就是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技技术,你如果想强大的话应该先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让自己变得强大,进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而不再让别人欺负你。真正的君子他的人生追求是能够看到庭院里的一个卧室而已,还是你能够看到照到四方天下的大环境,作为君子来说的话你觉得应该追求什么,我们发现了第四句和前面的联系。第五句,必须敢于正视这才渴望。鲁迅的话所表现出来的一定是时代的英雄,是口诛笔伐。我们讲过一个作文题目叫真正的文人不是写了一首好文章,而是能够将自己的灵魂和血肉融在自己的学长当中的人。你觉得真正的君子是什么呢?我觉得真正的君子是敢想敢做,敢当,能够把自己的灵魂和血肉都融入到自己的文章里,好像第五句又可以和四、三、一,产生逻辑关系,也就是为什么这个材料会选择这几句非常重要的原因,不是让你生硬的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重点一定是你能够发现其中的契合点。

来看最后一句,毛泽东的诗,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很多时候我们适合把眼界放到过去来追寻过去的名士们身上的优秀品质,但是你发现真正的品质除了你要关注之前的所有的内容之外,你还应该放眼当下。如果说我们比较一下,比如说北京卷、全国的乙卷,全国的三卷、山东卷、浙江卷、江苏卷、天津卷、上海卷,有一个大的逻辑整体。所以我们在线授课的时候面对的是全国所有的学生,我们个地区好像不考某些题,好像不考这种类型的作文就完全拒绝接受了吗?其实如果说我们试图去把北京也好、山东也好、全国一二三卷也好,让它之间产生一个逻辑关系的话,这个逻辑关系是非常明确的。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北京卷考的是“纽带”这个话题,在这个话题当中除了他说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全世界会有更多的交流之外,还有一点,真正的心灵上的交流你如何来看待,与此同时还有他说的社会的安定以及校园的安宁你如何看待,可以把话题谈得很大,让你谈世界,但他一定会回归到本身,就是谈你每天生活的学校。还有全国甲卷的作文题目,你要跟外国人介绍一下你所认识的中国,你要注意你写这个作文的目的是为了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的名片,最热的话题就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它其实最往前追溯的话是丝绸之路这样的文化常识,德国的地理学家取的。各位同学,如果说你要想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话,你必须要给外国朋友几个文化的名片,文化名片之一可能是长城,也是材料里面所提到的中华美食,比如你知道所有的美食带“胡”字的都是从丝绸之路传来的,比如说胡椒、胡麻。所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名片,但是你要写出细节来,这个细节如何呈现,这也就符合了我们整体大作文的思路,叫做你是不是有足够的基础积累,以及你是否有足够的相应的阅读面。全国甲卷也呈现了这个态势,你需要关注国家的整体的大的政策,中国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必须要提高自己的世界影响力,在这个大潮当中的话,我们必须要以文化作为先驱,来整个呈现我们好的内容。

这个作文题目还要回归到本身,最后一句的提示叫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要看看你有没有时代的偶像和你所追求的风流人物。现在我们整体理一下这个思路,最开始提出了一个非常非常明确的好的名词,这个名词叫君子。接下来说真正的君子到底是什么,在李清照的词当中,魏源的诗当中,毛泽东的诗中都有呈现,这个话题叫做人生的偶像,你如何来定义新时代的中学生你的人生偶像到底是什么。比如说我追求的人生偶像是有着政治的理想,我追求的人生偶像是有着坚定的信念,我追求的人生偶像是有着他自我独特品格的人。所以在这里你发现这个作文的内核非常贴近在2014年之前的作文题目。为了让作文更有层次的感觉,怎么呈现出来?最后一句提供了明显的思路,新时代的偶像你有没有呢?可以举一个人物,屠呦呦,他拯救了亿万的人,与此同时他也受到了新的嘉奖,就是诺贝尔。这就是属于新时代的偶像,所体现出来的人物的特点可能就是钻研的精神,对于传统药学的热爱。所以在这里我们发现这个作文题目,其实再来总结两句,特别偏向于前几年出现的作文题目。如果给一个评价的话,我认为不像全国一卷或全国的三卷,出得那么的精彩,因为在整个的大的高考改革形势下,全国卷的作文非常的有特点,这个特点是任务驱动类,但是没有考,又回归到了前几年的作文考察。所以全国二卷的作文在今年出现的所有的作文题目当中是比较普通的,在这里我们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你大概知道怎么写就可以了。在这里我们发现不管多普通毕竟是一道题,作为考试题目来说的话,最大的意义在于什么呢?接下来应该怎么准备,然后进而去有规划的学习,这个特别重要。

我再强调一下,首先2017年考纲改革之后要求你记住知识非常的扎实,你必须把课本的知识进行非常详细的归纳,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你一定要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帮助你建立思维的逻辑联系。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浙江省考的作文题目,说人生对于阅读这件事是有几重境界,比如有一重境界就是你最开始读什么就看到了什么。接下来就是你读什么看不到什么,最后是你读出了心灵之书。看山是山,山水山水,你很小的时候别人告诉你什么你觉得就是什么,长大的时候发现看山不是山,最后的时候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所以一定要广泛的阅读,因为不阅读你觉得别人说的都是对的,你如果阅读的话你就会有选择性的批判,有些人的观点是对的,有些人的观点不对。如果你广泛阅读的话你就会有魄力,作文会写得非常的优秀。所以要积累基础知识,要广泛的阅读。所以在这里我们在线的语文课程一直在秉承这一点,就是秉承要给各位同学一个广泛的思路,所以说你来听新东方在线的课特别好的一点,我们在北京不仅只关注全国卷和北京卷,关注的是只要有高考的任何一个地方,我们都会关注。所以今天下午谈三卷的时候,让写一下高考40周年的感想,这时候就发现高考所承载的是个人的梦想、家庭的梦想,整个社会的梦想,对这个梦想我们应该眼含热泪的情感。在这里你要必须知道高考是一个这样的整体的过程。

我们可能花了比较长的时间说作文,这也是非常大的意义,因为毕竟是作文是分数相当大的一部分。如果你想听甄老师讲其他的作文题目可以看看其他的视频。

下面说几道有代表性的题,诗歌鉴赏。为什么说这道题非常有代表题,我们在在线课程里面讲过的题,今天上午的时候11点半前等着卷来的时候我们就打赌,你猜一下北京卷今年可能会考谁的诗,大概我们有三分之一的同事都猜中了,可能会考王维的诗,果然出现了,因为北京有非常明确的出题的思路和选择范围。包括山东省的作文也非常的有逻辑,他会问你有一个书店是24小时的,这个书店任何人都可以进去,如果说你是一个乞丐你可以进去,你是一个阅读者可以进去,甚至很多乞丐可以在里面睡觉,你怎么写这个作文题目。这相当有典型的山东的特色,你说不对24小时的书店不是三联书店吗,我知道有两家。但是你会发现在作文提到了一个话题里面,这个话题非常有山东特色,是因为山东有三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第一个人是孔子,所以昨天我在最后给各位同学考前建议的时候有人问我,说你觉得山东省考什么,我说必然考《论语》,每年都考,因为孔子是山东人。第二个人物就是蒲松龄,在各个市的模拟题当中会出现。第三个文化名人大家可以猜到就是莫言,他讲过一个演讲叫《讲故事的人的》,在非常困难的年代里面有一天来了一个乞丐,管他要吃的,莫言的家赶上了半年一次吃饺子,所以每个人分的不多,只有半碗。莫言看到乞讨的老者之后就把一碗红薯干给这个老者,老者很不高兴,这时候莫言说了一些过激的话,说只有这些,饺子我们并不是每天都吃,我们半年才吃一次。这时候莫言的母亲上来阻止他说不要这样对一个老人,于是就把自己的半碗饺子给了老者。这个故事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呢?是尊重。真正的尊重是有的时候看起来你的身份比较光鲜,而有些人的工作可能看起来没那么光鲜,新时代的社会每个人是平等的,你只能说你的地位更加的光鲜亮丽,这时候你是否能够做到足够的尊重。一个无家可归的乞丐他是否可以去到一个书店里面睡觉,而不去驱赶他。我想到前天发生的,在四川成都有个学校学生的压力很大,高三马上要结束了,所以很多的同学把自己的书,把自己的笔记本都撕了,扔到地下。这时候有一位女生写了一封信给了保洁阿姨说非常的抱歉,同学们这一年压力比较大,所以请您体谅,但是我们也知道给您的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请原谅。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尊重的事例。任何的考题其实都有背后的规律的。

所以全国卷一定会关注比较大的诗人,我们发现出现在屏幕上的这位诗人叫做苏轼,他的诗有个典型的特点就是比较难翻。之前甄老师在所有的在线的诗歌课程当中只贯彻一点,你要会翻译。出去你不会翻译的话,你就做不对,如果你不会翻译的话那道主观题做不对。你会发现翻译这句话看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非常难。因为高考这个选拔性的考试要看名词的。你如果想要做好翻译的话,其实需要的是你全面的和政体的知识点。要尤其强调你必须要综合性的学习。

题目: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再来说全国甲卷当中非常有特点的一道题,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道题是在语言运用当中出现的19题,虽然在全国卷当中没有出现过,但是在2014年与2013年北京高考当中这道题出现过。也就是说有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印证了在这个视频之初,甄老师嘱咐给同学的话,你一定要广泛的阅读。因为现在北京高考有道题叫微写作,专门考察的就是规定的六本名著当中的具体的细节,他要求你把林黛玉说成一种花,进而来阐述为什么。不仅是这点,还有在阅读题的最后一到题考这个知识点。如果说这两部分的分数加起来应该是18分,整张语文试卷有一个类型占18分是相当大的比重。我刚才强调了,我们特别好的一点就是在于我不仅要关注全国的题,也要关注其他地区的题,因为它们一定有着互相的学习和互相的交流。2017年新的考纲改革出来之后诗歌鉴赏的题型变成选择题了,2017年现在考纲说要在诗歌里面考文化常识,是北京先考的。所以会不会提升阅读的比重,我个人认为一定有,你必须要大量的阅读,关注更多的题型。

这道题其实考的是在平时说话过程当中的语言运用,我刚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时失陪了,这句话是别人在向你表达歉意的时候,说不能陪伴你的时候说失陪了,这话的主体发生变化了。这个例子是这种壁纸最终才研制出来,既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你不能上去了别人家之后说我的到来让你们家蓬荜生辉。看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千金的话就是称呼自己宝贝女儿的心态,但是一定要别人来称呼的,我们自己不能称呼,所以说选择题的本质都是判断题。我再提示一点,说你为什么要讲这道简单的题,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于我要告诉你,全国卷在逐渐的进行改革,这个改革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从简单知识点的实际过渡到运用的考察,北京高考都在运用,现在全国卷也在迈入这个行业。因为相应的减轻了本身这道题故意给你设置的大的方向。

题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再来说文言文的题,这属于常规题。为什么要强调呢?就是说在我们之前在线的课程上面有梳理过,你发现虽然全国卷当中没有任何一道题是实词的选择题,也没有虚词的选择题。我们在于给高一高二和准高三的学生们明确的学习方向,这道断句题完全靠的就是你必须要具备实词和虚词的能力才能断明白。全国卷当中依然保持着文言文不变的题型,考的是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我们是分成类型来讲的。

题目: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接下来来看一道新题,这道新题也是今年全国甲卷最大的变化,所以说全国甲卷虽然它作文可能出的比较保守,作文可能模仿了前年的作文,但是我认为在题型的创新上是另外两个全国卷型当中不具备的。出现了一道大的阅读题,叫做多文本阅读,这个名字从来没有听过。今年给考试说明样卷的时候,也没有出现这种题型。他给的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和小说阅读,但是他没有考小说,考了一个材料一加材料二的阅读题,这不是跟第一题的社会阅读有点重合吗?首先从文体的特征来看它们其实有类似,但是也有区别的。你说老师这道题所体现出来的信号是什么,这种题应该怎么来学习,以及接下来怎么来备考。我再提考试的考区,北京考区的第一道题就是多文本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读完之后最后有道主观题,说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来总结出某一个特点。我们这个题也是这个特点,说怎样才能有效的对于我国的生活进行分类,请结合材料做简要的概括。各位同学,这时候我们会发现这道题所出现的典型特征是什么呢?就是你必须要融合以上两则材料,对于这两则材料进行整体的分析,才能够达到这个要点。

所以说这个全国甲卷其实是一个挺大的变化,我没有把每道题的答案告诉你,如果说就题讲题的话根本不是你最视频的最根本的要求。

接下来我从头到尾帮你总结一下这个卷型,以及你如果说正好处于这个考区的你该怎么准备,怎么学习,如果听答案在网上看都有答案。这个卷子的第一的特点就是题型变化很大,首先在全国的三个卷型当中基本上延续了每年都考任务驱动作文的时候,他没有考任务驱动,他回归到2014年通过故事解析输出一个观点的作文题目,但又有一个特点,以往只是一首诗,今天出现了六句古诗,你还必须找出其中的内在逻辑,很多根本就不是课本上出现的诗,需要你具备非常丰富的本身的阅读积累,这是作文的最大的区别。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区别,题型变化非常大,比如说在语言运用当中出现了关于口语的交界的题目,再比如说没有考小说阅读题,这肯定是重点备考的。现在出现了两则材料的阅读题,我们今天正是命名叫做多文本阅读,就是两个材料集合在一起,根据这两个集合材料才能够得出结论,而选择题的本质或者选择题的特点其实类似于社科文学的特点,所以这是第二个大的变化。接下来我们说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还应该有哪些注意的点,是需要作为高一高二着重关注的内容呢?我们再来看一下如果你是2018年的考生,或者如果你是2019年的考生,我们肯定要重新的关注一下2018年出现的一模题,或者2019年出现的一模和二模的题。但是我们要真正看那个题的是明年三月份,对我们非常不利。甄老师推测一下,我们在一模题出现之前应该怎么做。在一模题出现之前这种题型可以关注,可以拿部分的北京题充当我们的练习。作文的备考思路不能仅仅局限于任务驱动类的作文,应该把视角放的更宽,要关注到前几年,甚至要关注到各个省区不同的作文。这时候就比如说之前出现江苏省考过的人与自然的话题,或者安徽省考的专业的话题,这时候我们必须要关注到之前的话题,要广泛的准备。所以全国甲卷所出现的作文题目可能要求你具备的能力还会更强一点。

第三点,要着重的提示你一点现在的作文题目越来越贴近于你现在的生活。我举个例子,比如刚才我说过的北京需要谈你自己的校园的社交关系,全国卷需要你跟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的文化名片,或者说中国新时代的名片。比如说支付宝,或者电子支付,要你谈这个。再比如说接下来类似于天津卷提到的,他说你要把长辈当成一部书来阅读,他这个阅读的话肯定具体指的是跟长辈的交流。所以你会发现这个作文的材料里面从来没有漏掉一个信息,就是你自己。你说老师除了您刚才我的要把课本的知识扎实,要让我们大量的课外阅读的话,还给了一个提示,叫做如果有时间的话要出去看看世界,要见识一下外面的人。我讲两个故事,第一个是我的同事非常喜欢旅游,他出去旅游的时候都采取了最直接的方式,如果说能徒步的话绝对不坐车,他去过珠峰大本营,认识了很多的朋友,他说印象最深刻的是60多岁的老太太,去过四个大洲,去讲美洲的热情和奔放,终于知道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主题。在这儿如果你还能深入的了解或者深入的来接触一下社会的话,对你来说也是非常非常有帮助的。

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一下,看全国甲卷乙卷,怎么觉得人家的作文好写,我的作文不好写,人家考了常规的小说题,为什么我所在的考区出现了这么大的变化。所以不要着急,任何的题目我们都是有方法备考的。但是作为屏幕前的你来说,可能你不具备这种能力,古文的语法跟现在不一样。内在的背后逻辑你需要跟随老师学习,对于你自己来说你必须要非常的扎实的掌握你课本的基础知识,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与此同时你要走出去看看世界,因为最后所有的作文题目你需要回归到自己本身,需要你作为一个有价值观,有人生观的中学生,如何看待你所处的世界。

时间关系,今天的解析讲卷就到这里,以后可能在其他视频当中看到我对其他试卷的分析,谢谢各位同学。

本篇由新东方在线、北京优能中学、北京优能1对1、东方优播联合解析。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国庆作文600字左右 升国旗的作文怎么写 关于笑的作文开头 我眼中的高三 作文 以礼待人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中秋节 乐观面对生活作文 关于介绍自己的作文500字 台风天的作文 冬天来了的作文 我的读书生活作文400字 爱我家园作文 我迷上什么作文400字 励志作文开头和结尾 我做家务作文 奇怪的梦作文 我解决了一道难题作文 我的朋友350字作文大全 写伙伴的作文500字 爸爸别抽烟了作文 关于考研热的英语作文 儿童童话故事作文 作文六百字 写身边熟悉的人作文 三年级作文夏天 感谢人的作文 我的家乡青州作文 我的爱好游泳作文400字 未来的某一天作文 描写丝瓜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