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梁挺福:2019高考作文出题方向你需要知道的秘密

2020-06-13 11:33:02
相关推荐

在满怀信心和精心准备中,2019年高考正向我们走来,梁挺福式的《2019高考作文大猜想》十年如一日如约与高三家长和考生见面了。

每年的《高考作文大猜想》撰写肯定是我(微信号:gaokao990)高考前一道高度重视的大作业、大任务。从2010年到2019年,一年一度的梁挺福式《高考作文大猜想》已经整整陪伴大家度过10年。10年,一个不短的时间,却能改变很多人的命运,不少当年的受益考生已经鹏程万里、前途无量,更多的是帮助一届又一届高中毕业生在高考关键时刻提分增效考上心仪的院校和专业,实现他们的梦想。

都说,十年磨一剑。在长达10年的坚持和努力中,我为之付出了太多太多,每年高考一结束我就开始着手下年度的高考作文大猜想,一整年的材料和话题悉心准备、一个月的闭门专研和优中选优以及高考当天的惴惴不安,每年都承担着巨大的期待和煎熬。当然了,每年同时也会享受着来自四面八方家长的感激和问候,真的是痛并快乐着!期待2019年十全十美!

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我的同事在2018年高考第一天发的朋友圈,真感叹万分,泪流满面,其中的苦与乐也只有自己知道呀!

“昨天,梁老师已经安排好我们给他写命中记录了。这是期待。

今天早上,踌躇满志信心满满的来到公司。期间,我问,要是命不中怎么办?他说,实力俺还是有的。这是自信。

中午,在各卷作文真题“难产”的时候,他叹息好几次。这是忐忑。

9年一直战战兢兢。但战绩斐然,斗志依旧。

明年,会再创奇迹!”

2018年,老梁(微信号:gaokao990)推出《梁挺福·高考作文大猜想》的第9年!在保持以往年年都有命中的基础上,2018年,老梁的《2018高考作文大猜想》依然能命中绝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作文题!全国卷 、全国卷 、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江苏卷等……遍地开花(见下图)!如此之高的命中率绝非偶然,更非运气所能眷顾。一切来源于自己的专注、专心和专业,以及365天360度的全方位研究,唯此方能练就出自己在高考作文方面的“独具慧眼”与“真知灼见”。

2018年高考语文共9道作文题,其中3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其余6道由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5省市命制。9道作文题中除北京卷的2道为命题作文外,其余7道均为材料作文。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因此高考作文致力于讲好改革故事,凸显时代的主题。9道作文题中有5道紧扣时代主题,3道聚焦新时代的青年,还有关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传统文化等主题的题目。其立意均紧扣立德树人的导向,引导考生以材料为依托展开深度人生思考和情感体验,表达真知灼见,抒发真情实感。

前“试”不忘,后“试”之师。我们来分析2016年到2018年的全国卷 命题情况,可大致看出全国卷 作文命题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2016年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之年,全国上下创业创新如火如荼,作文题为“小羽的创业故事”;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的第40年,作文紧扣热点,写“我看高考”,考生谁都有话可说;2018年是改革开放的第40年,同样不回避社会热点。全国卷 要求围绕三个时代的标语写材料作文。题目看起来高大上,但是所给材料中的口号标语通俗易懂接地气。它比2017年的文题更考查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广度和思考的深度,因此,高考作文要写得好,必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多年来,全国高考作文卷命题一直采用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2018年仍是如此。不过,从2017年开始,材料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更加紧扣时代,均为时新材料,如2018年和2017年的新课标全国卷 。材料的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如2017年的新课标全国卷 ,2018年的新课标全国卷 ,采用的都是一种非连续性材料。2017年以6则名人名言为作文材料,2018年选取特区口号、时评标题、新区标语为作文材料。在命题材料的选用上,时事与经典兼顾也是一个明显的变化。如2018年北京卷微作文题、天津卷作文题、浙江卷作文题,都是命题材料的内容和形式有变化的具体体现。

在全国高考语文9道作文题中,我特别喜欢上海卷《被需要的心态》、江苏卷《语言》和天津卷《器》,尤其喜欢天津卷《器》。它们的命题材料不仅仅贴近时代生活,更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更能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心声,写出考生自己的真情实感。

由于工作的缘故,我每年都会特别关注天津的高考作文题目,很佩服天津高考作文命题老师,作文题总是那么新颖而有意义,个人感觉2018年《器》、2015年《范儿》和2011年《镜子》都应该主要出自于同一个命题老师,也隐约这个命题老师应该是一个底蕴深厚、兼容并包、智慧又幽默,且有远见的男人。

2018年2月19日大年初四晚上,中央电视台CCTV 1就播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一集《器》,片中的内容一一展现了陶器、青铜、铁器、瓷器,中国烹饪器具传盛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源远流长的文化和文明,更能代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拼搏精神。

很多天津家长看见2018年这个作文题目《器》都打趣说“看来家长不能一个劲的不准孩子看电视,《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一集就是器,娱乐可以,高端就好,优秀就行。”果然2018年天津卷还是这么清新脱俗、创新醒目。有关2015年《范儿》和2011年《镜子》的命题思路,我分别在《2016高考作文大猜想》和《2012高考作文大猜想》中有详细的解析。

机缘巧合,2018年高考作文的拔尖之作,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有烟火气的作文尤其受广大阅卷老师所青睐。如《食器盛烟火》(天津考生)、《土馄饨》(浙江考生)、《舌尖上的语言》(江苏考生)、《吃水不忘挖井人》(河北考生)、《粗粝能甘,纷华不染——寄往2035》(湖北考生)、《水应深潜,酒应细尝》(重庆考生),皆得其妙。阅卷老师之所以看好此类作文,是因为有烟火气的生活才是常态化的生活,中学生作文就应该贴近自己的日常生活,这才符合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写作要求。人不是神仙,不能生活在仙气缭绕的云端,而要接触社会,脚踏现实的大地。作文有烟火气,才能饱蘸生活的汁水,让阅卷老师从中读出孩子们生活的况味、情理和真谛。

十多年来,我习惯上会去揣摩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和规律,其中一个重要的看法是,命题涉及内容领域往往有迹可循。怎么循呢?就是想命题者的心理感受。每一个命题者在命题时会受到他自己的认识和情绪背景的影响,有些东西会不自觉地环绕在他的脑海里,最终影响他的命题。

那为什么高考作文命题老师明明知道一些热门关键词和事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内容,如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2017年恢复高考40周年等,仍然把它作为命题材料呢?我认为这正体现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一贯思路,不回避热点,但绝不是照搬热点。坚持文以载道,彰显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高考历来不刻意寻求生僻怪异的话题,总是从身边熟悉的材料出发,挖掘有价值的话题,让考生表达独特而深刻的见解。考生应该是人人有话可写,但是能否写得独特而深刻,恰恰由考生的思维水平和认识水平来决定。

其实,回顾和解读历年来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能深切地感受到,全国卷的作文命题确实在不断演变,但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灵魂。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然后到“话题作文”,再到“命意型新材料作文”,直至“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一直在自觉落实课程标准中“交流与表达”的要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始终体现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考查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始终坚持引导中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

根据对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命题方向的研究与分析,我发现,高考作文命题专家越来越倾向于在试题中暗含热点事件,以引起学生对社会、人生的关注,进而考查学生由表及里或透过现象看本质地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高考作文题作为考试内容的载体和呈现形式,蕴含并集中体现高考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

“一点四面”和“核心素养”依然是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关键概念,彰显出大国情怀和精神素养。其中,教育部提出,高考要体现“一点四面”的基本原则。“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当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探究201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无疑会帮助我们有效把握今后的作文命题趋势,特别是教育部命制的三套课标卷以及引领全国高考的北京卷,为我们探析今后作文命题提供了重要窗口。

经过上文的详细分析,细心人也早已发现此规律。于是乎,针对《2019高考作文大猜想》中的每一个猜想主题,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切入分析,挖掘素材背后的不同内涵,绝对可以灵活应用在2019年的高考作文当中。

既然已经知道高考作文命题专家的这一倾向,那么考生在进行高考作文备考时就需要多观察社会生活,多关注时事热点。但在高考前最后20多天内,你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积累太多的时事热点和写作素材。于是,我们在《高考作文提分少不了》一书中精选一些2019年高考作文必备的时事热点话题和写作必背素材,并附上多角度的话题解读与个性化的话题评论,以期让考生在面对时事热点时能理解更透彻,观点更独到。

梁挺福:《2019高考作文提分少不了》

我一直认为作文最能反映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字功底,能写一手好文章,将受用终身;另外,高考作文分数(60分)在语文高考总分中所占40%的比重,比例份额较大,业内有句行话叫“得作文者得天下”,足见作文在语文学科甚至高考中的分量。

言归正传,今年的《梁挺福:2019高考作文大猜想》依然沿用前9年的模式,“高考作文大猜想”一共有18大内容,每个内容都浓缩为一个精短扼要的题目,每个内容都由3个要素:题目、素材和点拨组成。这样架构方便于家长和考生深度理解,容易挖掘素材背后的真实内涵。这18大内容几乎覆盖了当前的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时事热点内容,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命题者最想通过以试卷的方式跟未来的社会建设者进行对话和交流,来考查考生的所思所想,从而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优秀文化教育的发展。古人云“文以载道”,作文还真能反映考生对当代社会的思考与认识,培养人格力量与文化使命感。(版权归属于圣达信梁挺福)

(如想了解《2019年高考作文大猜想》和《高考作文提分少不了》朋友,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感动的作文 第一次作文 餐桌前的谈话600字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600字 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旅游的作文 如何写好作文 我的春节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 熊猫的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 军训作文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