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03年非典作文

2020-06-21 17:21:01
相关推荐

2003年非典作文 篇一:2003年满分作文四大亮点 一位教育专家曾做过一个风趣的比喻:考场作文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颗“星星”;没有“星星”, 总得有“萤火虫”!细读北京、湖南、安徽等二十多个省市的百余 篇中考满分佳作,我们会发现四个夺目的“亮点”: 作为应试作文,要让评阅者喜闻乐见,就必须有新鲜感,“言之所欲言,言人之所未言。”从各地反馈的阅卷信息看,2003 中考作文的创新气息颇为浓郁,出现了“春花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的喜人局面。这批满分作文中,童话、寓言、日记、 书信占有相当分量。安徽省 2003 年中考话题为“体验”,满分作 文《一滴泪水的体验》写的内容就能让你“一见钟情”: 身为水家族的一员,我戴上了泪水的头衔?妈妈为我打扮好,轻轻地说:“你将成为一名登山者的眼泪,慢慢地去体会生命的绚 深圳市中考满分作文《留下》,虽然题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非典”事件,但布局时则是通过三篇日记,用电话留言的形式来展 开,时间安排更是匠心独运,一日之内的三个电话,不是凌晨便 是深夜,真是妙不可言;福州市满分作文《生活需要微笑》避开 热点,抓住电梯间的见闻,以“黯然的片刻”、“热闹的片刻”、“快 乐的片刻”为小标题,用不同时期在同一地点发生的三个故事, 反映出了一个热情男孩到来之后,人们由“冷漠”、“惊讶”到被 “感染”的变化过程。文章脉络分明,有“滴水观辉”之效。 今年的作文在语言上有明显突破,精美、丰富的语言成了中考满分作文的亮点。用诗词增添文采的写法比较普遍,有的以一句 诗为文眼,有的用一首诗贯穿全文,有的多处引用诗句,可谓” 文有诗书气自华”!2003 年湖南省益阳市评出的十篇中考满分作 文,几乎篇篇有信手拈来的诗词典故,满分作文《上苍的恩赐》 就值得一读: 上小学后,我接触到了唐诗宋词。开始,我只是浅显地读一读、背一背。读多了,我就学着体味诗的意境。我会因“出师未捷身 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英雄气概而流出感动的泪水;也会由 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生愁绪而发出一声深深的 叹息;当然,我也会神往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的人生境界。 真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短短几句话,作者心游万仞,思接千载,联想到了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李清照的多愁善感、 辛弃疾的淡然平静。湖北省荆州市中考满分作文《给梧桐的一封 信》的小作者,更是写出了多句与梧桐有关的诗词: 爷爷曾告诉我,奶奶生前最爱梧桐。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是千古绝唱的思愁;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是“剪不断”的 离愁;周邦彦“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寄托的是一腔愁绪。 在梧桐树下,我学会了很多诗,也渐渐懂得了诗人们的心情。 篇二:2003年高考作文题目及评析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 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 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 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 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题目自拟。不少于800 字。不得抄袭。 似曾相识题又来 今年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材料是尽人皆知的“智子疑邻”故事。要求跟去年一样,连续提了两个问题,然后引出“话题”。“注意” 也同往年一样,“一限三自”(内容限话题以内,立意自定,文体 自选,题目自拟)。所有这些,都应是考生“似曾相识”的。 “感情亲疏”不同于“感情冲动”“感情用事”“感情波动”等等泛感情的事情;“对事物的认知”即对客观事物作出的认识判断, 它也不同于一般的理智、决定。如果考生所写只是“感情与理智” “情感与判断”等不涉及“亲疏关系”导致“认知差异”内容的, 就没有吻合题意。“亲疏”二字可以说是题眼。 其次,同往年相比,命题也给了一定的立意自由:考生既可以否定这种因“感情亲疏”导致的思维模式,如现实中的任人惟亲、 以亲疏关系判断一切等等;也可以肯定“感情亲疏”对认知的积 极意义,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亲近之情引导审美意 识等等。文章的主题,比起往年比较单一的“诚信不可抛”、“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心灵选择助人”有了更大的选择范围。 因此,我们可以说,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是一“紧”一“松”:话题进一步“收紧”,而主题却在“放松”。 但是,给话题添加这么多的限制实在有些为难考生。又是“感情”又是“亲疏”又是“认知”,而且还要把这几者结合起来,相 当一部分考生是很难驾驭的。话题限制多了,不说是让人走死胡 同,但肯定是个很窄的巷子。 高考作文一直把价值观、道德观放在突出的位置,立意压倒一切的倾向带来了许多弊端。今年的作文立意尽管不直奔道德观, 但哲理意味浓郁,考生对“情感亲疏”和“事物认知”关系的认 识水平高低将决定文章立意优劣,语言表达的地位仍未得到有效 重视,这也许还是遗憾。 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以“转折”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转折”这个话题,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适合考生的话题:学生可以从自我人生的方方面面、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广泛地谈 “转折”。 也就是说,考生们拿到这个话题时,是非常容易上手的,思维是非常容易展开的,思路是非常广泛的。 去年的北京高考作文话题是“规则”,今年是“转折”。这两个话题,大家一眼就看出,去年所针对的背景是韩国世界杯足球赛 和中国加入WTO,而今年所针对的背景,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由 第三代向第四代“转折”,或者非典危局肯定会过去,历史会有新 转折、新转机。 我的“忧”正在于此。去年和今年的话题内容 大体都被我“猜中”了。我相信,同样猜中的还大有人在。 如果,出题人出的题目比较容易让人猜中,那么考试的意义就不大了。 问题的关键是,作文题目为什么容易被猜中呢?就是因为出题人太喜欢跟着热点走,跟着社会政治、文化、经济、体育方方面 面的热点跑。 跟着热点跑其实也未尝不可,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但是我要说,跟着热点跑,似应跟得远一点,婉曲一点,不应太直白、 太切近。 “杂”的含义很多,有褒有贬。请联系生活或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以“杂”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 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一道体现开放精神和 素质教育的作文题 这几年,高考作文题虽然有了很大的开放度,题目越来越能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但总体上说,还受着较大的限制。比如2002 年《面向大海》《心灵的选择》或局限于一种心态,或涉及道德范 畴,指向性较强。而“杂”这个话题,比过去更开放,更少约束, 更重思辨,更重文化底蕴,更能拉开差距,体现出考生的真实水 从内容上讲,“杂”可以反映人的素质,它体现了学问的广博。古人云:“博观而约取”,这个“博”也就是杂。多少年来,我们 的教育往往强调专。强调深,而忽视了“博”,忽视了“杂”,忽 视了“多元”。其实,即使是科学研究,如今也讲究“边缘化”, 也讲一点杂。考生可以通过分析“杂”和“窄”的关系,对教育 进行反思。 文章还可以写“杂”和“专”的关系,“博”和“精”的关系。在两者关系中,体现考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从形式上讲,这个题目可以写成记叙文,通过某件事,某个经历,写出“杂之美”;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谈谈对“杂”的理解, 阐述“杂之理”;更可以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写出“杂之趣”。 我认为,这个题目出得好,还在于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题目并不大,却可以小见大。使每个人都有话可说。比起2000 年上海 卷“世博会”,2001 年上海卷关于文化传统的话题,都更能自由 发挥。但发挥得如何,要看考生的学问根底,看他们的知识面、 阅读面,看他们对生活、对社会的关心和理解的程度。 “变”是作文题的生命线,近几年来,上海的作文题不断变化,使考生难以猜题押题,从而促使其在读书、写作、做人这些根本 问题上下功夫。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道作文题就更体现了素质教 育的方向。 篇三:2003年抗击非典危机 2003年初,我国广东省首先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随后, 广西、山西、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发生非典疫情。这 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灾害,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 安全,也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际往来。面对严 峻的非典疫情,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明确提出 “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 的工作方针,果断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把人民群众的 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将防治非典列为各项工作的重 中之重,迅速遏制了疫情蔓延,得到国际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 高度赞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在拒绝中成长作文 成长作文初中 父母之爱的作文300字 丰收作文300字 家庭教育的作文800字 责任作文开头结尾 防疫作文高中 西游记的故事作文 关于未来规划的作文 水污染的作文 冬天家乡的风景作文 影响你的人作文 关于做作业的作文 作文重要性 西红柿炒鸡蛋作文600字 我的偶像霍金作文 山水游记作文高中 酒作文600字 看图写作文300字 描写地球的作文 广场舞扰民作文 二年级作文有趣的小动物 我身边熟悉的人作文 叙事作文650 赞美祖国作文400字 新奥赛作文 写花的作文200字 蚂蚁大战作文 爱的故事作文250字 狗作文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