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以生活的瞬间为话题的作文 600字的记叙文

2020-06-21 17:39:01
相关推荐

变“话题”作文为“素材”作文一 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天色阴霾,冷风瑟瑟,空中纷纷扬扬飘着雪花,这是2004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我抄起当天的《扬子晚报》草草浏览起来,有意无意之间,一行《民工“肇事”热心市民掏钱解围》的标题映入眼帘,接着看下去,内容是这样的: 昨晚10点左右,一个大约50多岁的民工背着一袋废钢筋行至长乐路与江宁路路口附近时,不小心将迎面走来的一位陈姓先生的羽绒服外套剐了一个口子。陈先生顿时急了,这件400多元的羽绒服刚买不久,他连忙拉住民工要求赔偿,并且拨打110报警。几分钟后,110警察赶到现场调解。过路的市民纷纷为民工说情,此时陈先生见其真的赔不起,便作了让步,只要他赔个缝补费就行了。可这个民工当时身上根本没有钱,只有这袋大约40斤重的废钢筋。就在连民警都感觉调解很困难的时候,一个市民站出来问这口袋钢筋值多少钱,当民工说大概20元时,这个市民从身上掏出20元递给民工,称这口袋钢筋他买下了。民工连忙将钱又递给陈先生。受到感动的陈先生最终只收了民工10元钱。 这则消息颇有意思,出于职业敏感,笔者意识到可以作为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然而,就在即将走进教室的瞬间,突然发觉,我为什么非要把它作为话题,何不把它作为素材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写成各种文章呢?比如,如果用第一人称来写记叙文,就可以民工的身份写,以受害者陈姓男子的身份写,也可以热心解围的市民身份写,以一民警的身份写,还可以一记者的身份写,写出不同身份、不同处境的人的不同表现和感受;如果从主题角度,可立意为“热心助人”,也可立意为“关注同情弱势群体”,或者“帮助别人更要尊重别人”,或者“损害者必须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还可以升华成“宽容”的主题等等。这样好端端生活中一个鲜亮的素材,我若把它作为话题处理,势必限制为某一个题材,岂不是点金成铁、弄巧成拙吗? 不出所料,当我把这则素材印发给学生稍加启发引导后,学生如八仙过海,各显身手,光看题目,就让人目不暇接,你看,《2004年的最后一场雪》《初雪》《都市新风》《爱是一个字》《春的序曲》《赔偿有价 爱心无价》等。不仅如此,在文体上还超出了预先的设想,有的用日记形式来写;有的写成了少见的叙事诗,尽管诗意还不甚浓郁,但已初具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有的写成了议论文,求证出“每一个公民都有创造和谐社会的义务”这富有时代气息的崭新论断。这次练习一扫雷同、空洞、虚假之风,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热情,其中一个学生写一篇还不罢休,一连尝试写了三篇。 由此,笔者自然想到,我们能否进行一次“素材作文”的试验? 二 素材作文,准确地说就是“给”素材作文,如同建房屋做服装一样,在建房前,把有关建筑材料准备好,在做衣服前,把布料等准备好,由考生根据自己的创新意识、设计水平、操作能力,建房造物,量体裁衣,搭建和拼装好理想的花园别墅或唐装礼服。将生活中的一段故事情节,或一则简短消息等素材交给学生进行作文,体裁不限,立意自主,其体裁的开放性和立意的多元化更优于当今正红的话题作文。 自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开话题作文先河以来,一直到去年,全国和十一个省市的大部分试卷大多保持这个面目。但细细考察,我们发现,话题作文的负面效应还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文体训练淡化。话题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文教学的系统性,增大了作文训练的盲目性,致使记叙、议论混杂,体裁非驴非马。第二,主题提炼弱化。大多话题作文或明或暗地限定主题,有“主题先行”的嫌疑。不管是全国的“心灵的选择”“诚信”,还是部分省份如“平凡与自豪”“语言与沟通”等,不仅违背了生活与认识的辩证的写作规律,还限制了考生作文炼意能力。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出来的是,曾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江苏卷作文试题——“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明白人都意识到这话题中已经暗含主题,出题人还要在“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恐怖作文 我的玩具作文 我的幸福 作文 作文大纲 约定作文 作文我想对你说 我的幸福作文 勤劳的作文 三年级下册的作文 跑步的作文 作文批注 作文300字四年级 日常生活作文 乒乓球作文 逆境作文 英语作文七年级 后悔的作文 动物园的作文 青春600字作文 分手作文 励志作文素材 的自述作文 的那一刻作文 作文好题目 展望作文 母亲节 作文 作文好的开头 初一下册作文 沙滩作文 成长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