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考作文考纲要求和评分标准

2020-06-22 10:09:01
相关推荐

考纲要求 1. 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2.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 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充实。 4. 写简单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 5. 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 6. 语言通顺,不写错别字。 7.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8. 书写规范、整洁。 作文满分为 50 分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如下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50~45 分 1. 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 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 语言得体、流畅。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44~40 分 1. 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 语言规范、通顺。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39~30 分 1. 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3.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2. 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作文等级 29~15 分 评分标准 1. 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 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 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作文等级 14~0 分 评分标准 1. 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 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 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作文等级 加 分 评分标准 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1~3分 加至本题满分为止 : 1. 2. 3. 4. 5. 文面整洁,书写优美。 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 扣 分 分 1. 要求自拟标题或补充作文题目时, 作文无标题或题目不完整扣2 2 2. 不足 500 字者,每少 50 字扣1 1 3. 错别字每3 3 个扣1 1 分 重复的错别字不计 ,最多扣3 3 作文等级 扣 分 分 评分标准 4. 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 1~3 5. 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扣 1~3 6. 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 1~3 分。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包括立意、选材、结构和语言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分为五个等级。然后有一部分加分和扣分的细则,具体我们可以将其细化为9 9 个项目,以便我们在评价作文时使用。 下面是细化的评分细则: 1. 立意: 立意深刻(加 1~3 分) 等级 一类文 二类文 三类文 四类文 五类文 评分 标准 立意明确中心突出 立意明确中心明确 立意明确 立意不 明确 无中心,空洞无物严重偏题 等级 一类文 二类文 三类文 四类文 五类文 评分 标准 2. 选材: 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材料具体 材料能表 现中心 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空洞无物 等级 一类文 二类文 三类文 四类文 五类文 评分 标准 3. 结构: 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构思独特(加 1~3 分) 等级 一类文 二类文 三类文 四类文 五类文 评分 标准 4. 语言: 语言得体流畅 语言规范 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 多 语言优美(加 1~3 分) 5. 标题: 要求自拟标题或补充作文题目时,作文无标题或题目不完整扣2 2 分。 6. 字数: 不足 500 字者,每少 50 字扣1 1 分。 7. 错字: 错别字每3 3 个扣1 1 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最多扣3 3 分。 8. 标点: 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 1~3 分。 9. 卷面: 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扣 1~3分。 同学们在平时习作时要注意这些得分点和失分点,一般而言,阅卷老师阅卷时,先通读全文,画出病句、错别字,按上述四个方面的优劣评出等级,再查阅评分表得出分数。然后扣去错别字、标点、书写及字数等该扣的分数,最后得出作文的实际得分。 中考作文如何评分,一直是参加中考的广大考生和指导老师所十分关心的问题。了解这个问题,对于正确应对中考,夺得自己满意的分数,自然是有重大现实意义的。 现在大多数都是网上阅卷。网上阅卷做到了每份试卷最少经过二评。一评、二评独立阅卷打分,如果分差超过规定值,软件随机请三评介入,如三评后的分差仍然超过规定值,则请组长四评仲裁。这样的打分形式达到了网上阅卷客观、公正、准确的目的。一般一评、二评规定的分差为7 7 分。也就是说,只要分差不超过7 7 分,那么考生的作文得分就是两个阅卷老师所打分数的平均值。 一、关于阅卷流程 二、 90 秒 决定你的作文得分 阅卷老师时间紧,工作量大,阅卷老师平均每天要改 300 多篇作文,也就是说,平均每篇作文停留的时间最多 90 秒钟。阅卷老师给你的作文打分时间只有 90 秒钟,因此如何使自己的作文在这短短的 90 秒内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就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第一课题。 阅卷老师从大量的阅卷经验中总结出中考作文最常见的失分现象,如果同学们能够重视,并能有效避免这些失误,将会大大降低我们的作文失分。 阅卷一般是在六、七月份,阅卷老师们冒着炎热的天气,上百号人挤在一起,从早到晚,连续阅卷,难免心情烦躁,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一看你这篇作文书写整齐、标点正确,好像一个人穿得整整齐齐,长得端端正正,自然印象很好,那烦躁的心情会得到缓解,代之以好心情。反之,一看卷面东涂一块,西抹一块,像个大花脸,字迹又难以辨认,心里自然烦上加烦。这一好一坏的心情,必然影响到老师打分,影响到你的分数。 1. 卷面整洁是前提 既然我们的作文试卷是一张方格纸,那么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字写在方格内,方方正正,大小适中,笔画要收紧,不要出格,不要把字写得张牙舞爪,影响阅卷老师整体审读,进而影响作文得分。 卷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 1 )字必须写在方格内 写字要做到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字要让人容易辨认,有些同学经常把字写得很小,整个字缩成一团,让阅卷老师看起来很费劲,影响阅读情绪,很容易直接被打入 冷宫 ,后果可想而知。 (2 2 )字体一定要舒展 (3 3 )改正错别字要用 // 有些同学写了错别字,便把整个字涂作一团,就像一个 铁疙瘩 ,十分难看。如果卷面上出现很多 铁疙瘩 ,整个卷面看起来非常脏,很容易使阅卷老师感到厌烦,直接影响判分。所以,改正错别字的时候,只要用 / 划掉即可。 许多同学在修改句子时,习惯在句子上随意勾涂画抹,画上很多条 ,再画上很多条 ∣ ,结果形成一个 栅栏 ,严重影响了卷面美观,给阅卷老师造成阅读障碍,最终导致失分。正确的做法是:在需要删除的句子中间画上一道 即可。 (4 4 )修改句子要用 出现偏题、跑题的情况主要是在审题这个环节中出现失误,审题失误将会导致全盘皆输,因为如果偏题、跑题,无论构思多么巧妙、语言多么优美,作文也只能是四类文,最多 25 分。所以,动笔之前一定要审清题意。 2. 偏题跑题死定了 有的同学在考前看过与考题接近的作文,或考前背了几篇范文,在中考时,不看命题是否贴合,便机械套用,以致形成宿构套作之文。这种文章一旦引起判卷老师的注意,打入低分作文是肯定的。所以,希望考生一定不要怀有投机侥幸的心理,不要套用宿构作文。 3. 套用宿构扣分严重 4. 没有题目、题目不合要求不止扣2 2 分 《评分细则》中对标题这一项都有明确规定:无标题扣2 2 分。按照规定,一篇不加题目的文章被认为是不完整的文章,所以往往被扣掉的不止是2 2 分,很有可能是5 5 分甚至8 8 分。 5. 字数不够损失惨重 《 评分细则 》 明确规定,字数少于要求 50 字以上,每 50 字扣1 1 分。在评分过程中,对字数不够或没有写完的作文,一般得分都在 35 分以下。在考场上,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字数不够的现象比比皆是,应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 阅卷老师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是看其整体。古人写文章讲究 凤头 、 猪肚 、 豹尾 ,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考生由于种种原因,作文来不及结尾,或用一句话硬断,或点上一串省略号,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视为未完篇。即使你雕出了 凤头 ,壮大了 猪肚 ,也会因为没有 豹尾 而不成好文章,得不到高分。 6. 没有结尾失分严重 一定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最好是用细节说话,当然也可以发表少而精的议论,点到为止,绝不要冲击到记叙文的主体;同样,如果确定写议论文,文字表述必须以说理为主,不能用单纯的 摆事实 代替 讲道理 ,绝不能用大量的描写冲击议论这个主体。 7. 文体切忌四不像 有的考生一些常用的字都会写错,有的考生通篇一点(逗号)到底,没有一个句号,显得极不认真。 《 评分细则 》 中一般规定,错别字每3 3 个扣1 1 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最多扣3 3 分,不能正确使用标点扣1 1 ~3 3 分。平时不注意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书写的考生需要格外注意了。建议考生在书写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错别字,还有,标点要清楚、准确。 8. 错字标点别小瞧 按照 《 评分标准 》 写作是作文稳中求胜的关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考作文是考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在特定的时间内写出来的;中考作文的分数也是评卷老师按照一定的要求评出来的。 《 评分标准 》 是阅卷老师评分的唯一准绳。因此,了解和把握这项标准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从历届中考作文中找到了六大高分标准: 扣题写作是中考作文的第一要务。在作文评分标准的相关表述中,像北京等绝大多数省市,都分别将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只有切合题意,同学们的文章才是合格的,才有可能跻身优秀之列。 一、切合题意 切题先审题。审题宜细,切忌泛泛而过入眼不入心。细细地,一字一词地审阅标题或论题之后,首先要做的是确定好题目的核心词,然后就选材和材料的视角、详略处理,点题等方面,列出精要的提纲。写作前做好这些工作,只要落笔时语言表达不至于太离谱,你的文章大致就在二类以上了。 清闲午后,端一杯苦咖啡,手捧一卷书,在院后那儿的竹椅上陶醉着,任思绪漫步在海的国度。 欢欢手中捏着数根彩绳,摇了摇我。 姐姐,我们一起来编线手镯吧! 她用一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望着我。 佳作展示 那儿,我突然觉悟了 广东一考生 . . . . . . 被她从凉风拂面、阳光吻脸的惬意中打扰已经够烦了,还要我编什么线手镯。 去去去,一边和泥巴玩去! 我极不耐烦地推开她。 不嘛,姐姐!你陪我编一会儿嘛! 她噘起嘴,仰起脸蛋,小手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臂,一副被我扁了一顿的委屈样儿,更可恶的是她不知啥时候往眼里滴了几滴 闪亮 ,我可不想被老妈冤枉说我以大欺小。无奈,我摆摆手,狠狠地说: 行!你给我快点儿! 情感不畅,因 我 心不通。反面蓄势。 . . . . . 欢欢像得了宝,欢欢喜喜地从屋里搬来一个小板凳,乖乖巧巧地依偎在我身旁。 姐姐,你帮我拿着这几根彩绳,右手像我这样穿几下。 她一边兴奋地做着示范,一边快活地说。她的手忽然碰到我的手指,那一瞬间,我的心突然涌出一股说不出的感动与失落。 情感至此交汇。 曾几何时,我和欢欢划翻了船,被倒盖在船下,是她游过来,用娇小的身躯拖着如幼年的非洲象的我到了岸边 而刚才我对她冷漠的举动令我心生愧疚,难过得不能自拔。心像插上了千百把匕首,刺得我隐隐作痛。是何时起,我渐渐地封闭了自己的心,不再与她沟通? . . . . . . . . . . . . . . . 坐在院子那儿,我突然觉悟了。生活和学习的种种压力使我淡漠亲情,沟通似乎成为一种多余。然而,总有一些人在背后默默关爱着自己。淡漠亲情是一件多么令人悲哀的事啊!让我们不再封闭自己的心,打开心窗与他们沟通吧,在那时,你会发现心宽了,目亮了,耳明了。 情感通了,交流顺畅,全在 我 一念之间。 . . . . ◆ 点评: 如果能写好写足标题中的 那儿 、 突然 、 觉悟 这三个词,文章就算 切合题意 了。 那儿 ,可虚可实,可具体指某个地方,也可以虚指某处。 突然 ,需要的是一个契机,来激发内心体验,才能终致 觉悟 。 妹妹邀 我 玩的那份坦诚是契机滴滴答答来临时的前奏,而两手触碰是午夜 12 点激荡夜空的钟声,终于令 我 回忆起妹妹对 我 无私的爱,掀起 我 心底情感的惊涛骇浪,让 我 自闭的心扉有了豁然开朗的 觉悟 :原来亲情是如此地美妙,沟通是如此地畅快! 一篇中考作文,六百来字。如果面对上好的素材却难以取舍,往往下笔会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则最后势必导致中心散乱,立意浮躁不定。此时,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这 一指 ,是指从素材本身看,或从一般视角看显得最耀眼,但却不能最好地表现 中心 的材料。这样夺目却无益的材料,一定要舍弃或略写,中心才会集中、鲜明。而集中,鲜明,正是 中心突出 的本意。 二、中心突出 另外,中考作文不是文学作品,不宜写得太含蓄、深沉,便于让阅卷人比较容易地抓住文章观点,这也是一种材料的集中、鲜明,也是 中心突出 。 处理好以上二者,效果叠加,你的文章不可能中心不突出。其中,最关键是前者。 下面,我们试举一典型例子加以点评。 我是一只小小鸟 别听啦,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死党凤一把抢过我的耳麦,神秘地笑着。 什么消息? 我警惕地看着她。一般情况下,这妮子带来的好消息,一定是坏消息。 学校不是有个话剧表演吗?我替你报了名,是 公主 的角色哦! 佳作展示 那儿,写满了友谊 . . . . 广东一考生 谁让你自作主张的,你明明知道我最讨厌这些了。 我不喜欢成为焦点,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应该了解啊!我转身,准备离去。 不要再逃避了,当话剧里的公主,不一直是你的梦想吗?为什么要逃避? 最终,我还是被她拉去参加选拔。 真正的友谊,是了解朋友内心真实的渴望。 待会儿,你要笑得自然些,不要让评审们看出你的紧张。拿出自信来,这可是你梦寐以求的好机会,加油! 真正的友谊,也能了解朋友的弱点并对症下药。 可是我还是紧张。 那你就把那些评审们都当成萝卜白菜,然后考虑先吃哪个再吃哪个,这样啊,要紧张的就不是你了。 鼓励很幽默,因此到位。 呵呵。 被她这么一逗,我还真不那么紧张了。 对,就是这样,要一直笑下去,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我也不禁受到了感染,突然间充满自信。 轮到我参加选拔了,我从容地走到评审们的面前,绽开灿烂的笑容,自信地报出了自己的名字。正是那一刻的自信,让我发挥了最佳水平。伴奏徐徐响起,我完全投入,沉浸在了一片深蓝色的海洋中。我自信的身影和灿烂的微笑,感染了评审们。几分钟后,掌声响起,经久不息 我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舞台上的小公主。当灯光照下来的那一刻,我感到我的世界充满了光明,我不再是以前那个只会躲在角落里偷偷地看着舞台上光芒四射的小姑娘了。在话剧将要结束时,看着凤,我笑了。 我感谢那个美丽的校园,让我有机会和凤相识。那儿,写满了友谊。 真正的友谊,开了花,会结果。 文章素材非常好!但是请问:如果是你,会详写哪部分?思考一下,这很重要。我们不是在说详略的问题,它涉及的是你根据中心,选择处理素材的角度,最终涉及的是 中心突出,立意鲜明 与否的问题。 大部分同学会详写 舞台表演 部分,因为这部分看起来最夺目,最辉煌! 至于凤帮 我 报名,鼓励 我 自信面对舞台的部分,我们可能一齐详写,或者比较简略地带过。想想看,这样处理结果会怎么样呢?当然是 友谊 这一中心论题浮似飘萍! ◆ 点评: 看看标题和文章,中心一目了然,是 友谊对个人成长的巨大推动作用 。我们来看作者的处理:凤了解我的内心渴望帮我报名,并恰如其分地帮我找到克服自卑,自信面对舞台的具体办法(详) 我成功地通过选拔(次详) 我演好了渴望的角色(较略) 歌颂友谊,点出中心(略) 。作者将写作的重心放在了朋友对 我 深层的了解和具体的帮助上,详细描写了 我与她 写满理解和帮助的对话细节,通过这些 友谊的互动 来突出 友谊可贵 。而友谊的本意,原本就是互动,具体到这里,是两个人的互动! 最夺目的正式 表演 ,次夺目的 选拔 ,核心是 个体表现自我 ,相比之下并不是表现 互动式友谊 的核心材料。但因为是 友谊的果 ,不能弃,作者也就理智地做了相对的略写处理。这就避免了 喧宾夺主 ,中心被掩盖的问题。 作者处理材料凸显中心,可谓 圣手 ;再加上最后简短、明确地点题,二者叠加,最后使得文章中心异常突出。 三、材料具体生动 记叙时具体实在,议论时论据充足,就基本达到 材料具体生动 的要求了。 求大求全 是人性的特点,常常也是人性的弱点。大而全,往往意味着空而泛,是中考作文的大忌!中考作文宜于细,宜于微,宜于选身边小事和个性情感体验。在判定自己还未能全面了解某些社会大事之前,最好不要以它们为题材,即使十分想用,也要将角度缩小再缩小。 虽是冬日,可天气却十分晴朗,阳光毫不吝啬地洒向人间,暖暖地让人感动。万物贪婪地享受着阳光的抚慰,一派和谐的景致,让人的心也不由得开阔起来。 佳作展示 其乐融融 回到家,正遇到将要出门的父亲,一身笔挺的西装,黑亮的皮鞋,显出几分成熟男性的魅力。我与父亲告别,瞥见了父亲的领带有些褶皱。 刚要开口, 哎,你等一下。 母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父亲转身,母亲走上前去,语气似乎有些责备: 看看你的领带,这么大的人了,还是这么邋遢! 父亲低头看了一下,像个犯错的孩子似的笑了笑,向靠在门边的我做了个鬼脸。 母亲开始为父亲系领带。她那柔顺的长发在脸旁垂下,嘴角微抿,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父亲个子高,母亲不得不抬起胳膊,竖衣领,领带交叉,打结,纤细却并不白皙的手在领带间来往穿梭。 父亲凝视着母亲,满眼是如水的温情,温柔而深邃。四目相对的瞬间,没有声音,亦没有语言,会心一笑。 我静静地倚在门边,情不自禁地微笑,为这和谐的爱的瞬间而微笑。 三个转瞬即逝的慢镜头同时发生,细腻的 眼 观细腻的情,感细腻的心。这一刻成永恒。 时间仿佛恒久地定格在这一刻。阳光透过窗户射进屋子,那些空气中的尘埃精灵似的在他们周围跳动,跳过母亲的双手,跳过父亲的目光,跳过时间的脚步,跳过依然如初的深爱。暖暖的,冬日阳光;暖暖的,和谐的爱。 父亲母亲依旧伫立在画面中。母亲抬起头看看表, 快走吧,路上小心 。父亲的目光停留在母亲脸颊,伸出手,轻轻将母亲额前的头发埋在耳际。母亲的脸上泛起一层红晕,像初恋少女般羞涩。 这个瞬间,短暂而绵长;这个瞬间,普通而经典;这个瞬间,平凡而伟大;它穿越了人心的重重山峦,触 (回到现实,再补一个慢镜头 永恒镌刻心头。妙思妙笔! ◆ 点评: 先请看文章的材料结构 一个瞬间,细化成两个 慢镜头 。 镜头一 又描绘了三个并列发生的小镜头,而 镜头二 既是 镜头一 的自然发展,也是情感叠加后的深化,可谓神来之笔! 细腻真情的瞬间,入 我 眼 我 心,也入读者心眼。具体生动的瞬间 慢镜头 描绘,将情感体验拉到最长,令读者 感同身受 ,心儿信马由缰,自由联想,涌动了万千思绪。 作者凭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绘,令微小的细节材料 具体生动 ,铸就 我 心中不可磨灭的经典画面。 这种 慢镜头式 的材料处理告诉我们:只要能将事件、情感写细写足写集中,写出它自己的特点,写得读者心意飘飞,联想想象一起涌现,即使没有跌宕起伏、变化万端,也是十足的好文章。 四、有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 是个宽泛的说法。如果细化,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 合理。即感情表达要合乎实际,合乎事理,合乎自然; 二是 感情充沛,格调积极不消沉; 三是 自然流露。不管是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还是直抒胸臆,都与文章主旨保持高度的一致,不画蛇添足,也不无限拔高的, 为赋新词强说愁 。 夜晚总是黑漆漆的,月亮的清辉也照不进那条狭长潮湿的巷子,野草从墙角边长出,生机勃勃,隐约听见有虫子在低声鸣叫,石砖安静地聆听夜晚行人的脚步。 佳作展示 最美的灯光 老屋的厨房正对着一条巷子,狭长而潮湿。外婆是极节省的人,平时能不开灯就不开灯,能省便省,但她却时常让厨房的灯彻夜地亮着。她在厨房里擦擦柜子,刷刷碗,一只碗能刷上三遍。 我仰着头看着正在刷碗的外婆,一头白发,手脚利落,我问: 外婆,这只碗刷了三遍了啊。 外婆笑着说: 多刷几遍不好吗?吃饭的碗可得干干净净才行。 等 的经典场面,与下文的 望 迎 摆好鞋子 ,都借细节写深情。 她是在和我说话,眼睛却一直注意着窗外,望向很远很远的巷口。厨房的灯是昏黄的,开着似乎也不怎么能够看清东西。这时外婆高举着手,对着窗外挥舞,我踮高脚望向窗外,什么也看不到。我一直踮着脚,手趴在大理石制的桌子上,冰冰凉的。我看见一个人影从巷口的黑暗中走来,昏黄的灯光轻轻流泻在窗外的黑暗中,是外公!外婆跑到门口去迎接外公,替他摆好鞋子。我伸出头去看他们,外公走过来,轻拍着 . . 我的头: 小家伙怎么还不睡觉?快去睡吧,明天得上学呢。 我应了一声向房间走去,回头看那灯光,似乎更清楚,更明亮了。 每天夜里,我总会看到在昏黄灯光中的外婆,眼睛望向很远很远的巷口。而窗外高高低低的虫鸣声似在幽幽地诉说着什么,使夜晚更加宁静,更加温馨。 . . 在我 14 岁时,外公猝然离世,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外婆悲痛欲绝,受不了打击,患上老年痴呆症。有时连回家的路也找不着的她,却依旧在每个夜里点亮厨房的灯,依旧静候在窗前。 当、当、当 时钟敲响十二下,我站到她身旁,蓦然发现比她高一个头了。她佝偻着背,似乎想躲进另一个时空。我默默地看着她鬓边的斑白,满脸刀刻般的皱纹, 黯然神伤:这一刀一刀的可是岁月 可是岁月给的伤!我忍不住打破夜的静寂: 外婆,睡吧! 她双眼却一秒也不愿意离开那窗外的黑暗,狭长而潮湿的巷子时而会响起脚步声,她佝偻着的背在瞬间挺直了,然而,她再也等不来那个熟悉的身影。她的背又弯下去了,幽幽地说道: 今天你外公怎么这么晚还不回来? 我强忍住眼泪,努力掩饰着哽咽, 您忘了吗,他说他今晚与三叔公大战棋艺,就留在那边睡呀。 她眉心拧成 川 字,想了想说: 好像是说过,那我们睡吧。 我伸手要去关灯,手脚不灵便的她却敏捷地拉住我的手, 别关,我怕你外公一会儿突然回来了看不清路,留着啊! 那昏黄的灯光,在这个夜晚是多么令人伤感,又是多么温馨。 物是人非的对比写法,令真情更上一层的递进处理。这两种处理手法不可不知。 在那狭长而潮湿的巷子的尽头,每晚总会点亮一盏灯,那昏黄的灯光,朦朦胧胧的,从敞开的窗户流出,照亮着回家的路。夜色是朦胧,却弥漫着温馨。那是我见过的,最美最美的灯光 祖辈情深,背后还 立 着一个深爱他们的 我 。 我 少言,少参与,基本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在客观叙述。少了繁杂,这令 他们 之间的深情十分纯净突出。要不,六百字的文章,人物间的深情哪能刻画得这样入木三分? 这是大视角。我们再看看助长表达 真情实感 的方方面面。 一是言语相当的平静,却极致的深情。小作者极尽能事描绘细节,景物人情,点点滴滴,催人泪下。 ◆ 点评: 第二点尤其可贵,作者笔墨集中于 望 , 望 集中于 夜 , 夜 于是有 灯 , 灯 染上人情,因而 最美 。情感落点极小,极准,又少见,且极悲,动人是自然的。 三是 物是人非 ,对比推进感情的写法。反复点染环境而能变化,变在人物心情;细节从极喜悦到极悲怆,对比突显的还是 人非 。这些都合理地将读者的内心体验推至高潮! 文章诠释了真情实感的所有内在具体要求。这些,你读懂了吗?读懂此文,便知如何表达 情深 ! 五、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结构严谨的文章,前有交代,后有照应;布局周密,上下连贯;首尾一气呵成,主次非常分明。读起来流畅自然,非常具有整体感,令我们几乎能在眼前画出一个 圆 。 在我的日记本里夹着一朵枯萎的康乃馨,虽然它已枯萎,我依然还记得它盛开时的娇艳,美得动人心扉。 去年的母亲节前一天,同宿舍的同学都在讨论着送什么给自己的母亲,我也不例外,虽然我是来自一个贫困山区的农村孩子。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我知道了在母亲节送母亲最好的礼物便是康乃馨。晚上睡觉 佳作展示 最美康乃馨 广东一考生 . . . . . 入梦之后,我梦见了我的母亲。炎炎烈日,在田间地头,她穿着打满补丁的粗布衣服,挥动着锄头,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背 山风吹,天空飘着洁白的蒲公英,我像一朵彩云走过去,送一朵康乃馨给母亲,母亲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从梦中醒来,梦里的情景更坚定了我要买花送给母亲的决心。只是当时的我并不懂,那只是个梦而已。 (宿舍讨论,以梦境来照应,推动 我 下决心。 第二天,我一大早就起床收拾好书包,准备回家。在经过花店时,我义无反顾地走进去,拿出我所剩无几的生活费,挑选了一朵娇艳欲滴、芳香扑鼻的康乃馨,加以精美的包装,踏上回乡的路。坐在车上, 我却有一种隐隐的不快,觉得我好像哪里做错了,我该如何向母亲送出这朵康乃馨呢?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脑海中熟悉的山村出现在我的眼前,为了给母亲一个惊喜,我小心翼翼地把花放进书包。下了车,没想到居然在村口碰到了母亲,她肩膀上背一担柴,手里还拿着把锄头。 我连忙走上前去,叫了声 妈! 母亲回头看见我,急忙问: 孩子,怎么回来了?是不是在学校犯了错,还是不够钱用了? 我赶紧打断她的话: 没 没什么事啊 今天是母亲节,我 回来看看你 妈,祝你节日快乐! 看什么看,孩子,咱们农村不兴这个,你一定要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将来考上一个好大学 只要你有出息了,每天妈妈都高兴。 她又接着说, 你看, 回来一次又花不少路费吧?以后啊,要把钱用在有用的地方,不用回来看我 再说,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嘛 说完,她腼腆地笑了, 走,回家吧。 我 没法说出口,母亲说 路费 ,下文 我 没送出去,均照应买花后的 不快 做错 。 听了母亲的话,傻傻的我也笑了,但我的眼眸禁不住湿润了。看着母亲早已斑白的两鬓,被岁月压弯的腰脊,粗糙的双手,不再灵便的步伐,唉,我善良慈爱的母亲啊,我知道我以后该怎么做了。 最后,那朵娇艳的康乃馨我没有送出去,因为我终于明白了母亲的心,而那朵康乃馨被我夹在日记本里,留在记忆深处。 遥相呼应文首 我依然还记得 ,形成第一个 圆 。 . . . . . . . . . . . . . . . . . 昨天,中考前我拿出了这朵枯萎的康乃馨,似乎有一股属于母亲的清香在我的鼻尖缭绕,而母亲的那句话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响起, 只要你有出息了,每天妈妈都高兴。 美,是那一朵娇艳的康乃馨;最美,是母亲对孩儿的爱与期待。 呼应二,强化中心。好文章看来不止画一个 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点题 最美 ,呼应开头,第三个 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由眼前之物倒叙引出回忆,最后又回到眼前的 物 ,点出物中蕴含的母子深情,结构相当严谨。因为有诸多前后的照应,和首尾的三次呼应,使得文章流畅自然,一气呵成,是整体感非常强的一篇中考满分作文。 文章详写买花、送不出花的细节和心理变化,使事件血肉丰满, 美 得扎实;略写收藏花,反复体味事件的感悟,是对 美 的升华,尤其 昨天 段,是深化感情的紧要一笔,很妙! 以上这些处理都使得文章结构稳固,得以更好地凸显中心。 ◆ 点评: 六、语言得体、流畅 说到语言,很多同学会在脑子里映射出大量引用诗词歌赋,华丽无比的文字。那不是我们提倡的。那样的东西,古往今来的名家,一旦驾驭不好,都容易被文学史评价为 掉书袋 蝴蝶鸳鸯派 类骈文 ,更何况我们中学生?所以,华丽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取的!切记!如果你积习难改,不妨将自己的文字多读几遍, 再扪心自问, 我自己喜欢这样的文字吗? 如果连自己都内心厌恶,我们又怎能强求阅卷老师不起鸡皮疙瘩呢? 语言,只要合体称身,表达流畅,能用准确的词,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就是好语言,就是美!因为美首先是真。 佳作展示 前行的美景 广东一考生 人生是一条蜿蜒的小山路,如果不尝试迈 开前行的脚步,我们永远都无法领略在山的那边是怎样的绮丽。 自小我就是个不爱爬山的孩子,山路上那低软的湿泥是我跨步前行的障碍。但那次在桂林,我却有了别样的感受。 爸爸目送着我和妈妈走上爬山的小径,便转身离去。山路很窄,大概只有两人宽,有时直身前行,头顶甚至可以碰触到上方微微带着露水的岩石。 两个字,何其精准! . . 妈妈牵着我慢慢地在延绵的小路上移动,我不禁伸手去扶住路旁的岩壁。那儿铺嵌着一层层浓密的青苔,夹带着的水珠是微润的,一阵滑腻感涌上了我的心头,我倏地放开了手,脚下却猛地滑倒,顿时膝上就出现了几道渗着血珠的划痕。在妈妈心疼的眼神下,我踉跄着站起,不经意地一瞥,原来我和妈妈已经走了这么远了。 不敢靠近伫在悬崖边上摇摇晃晃,似乎在风中萧瑟着的朽木栏杆,我伸长了脖子向悬崖下方望去。那里有一潭青色的水,在日光的照射下显得通透,却又生成七彩的明媚的光。细细听来,似有一股水流激荡的声音在山谷回响。 感受非常细腻,看看作者这份表达的功力,不是华丽,却用词精准,刚刚好! 走了许久,抬头似乎可以看到氤氲的云雾,我仰起头,目光却被那一株开在石隙的小草吸引了。我挣开了妈妈的手,伸手去拔那株小草。它纹丝不动!我愣住了,弱小的它,竟能在这坚硬不为风雨而动的石壁中开辟出自己的一方天地,它小小的根茎到底是有多深啊?才能在这狭窄的生存空间中扎紧了自己的生命,才能不被风雨所折断,才能不被我从石壁中连根拔出。 我怀着敬佩一步步地前行,踏上了通往山顶的最后的阶梯。几乎是同时,我与妈妈抑制不住地惊呼: 好美! 在夕阳的映衬下,陡峭的石壁沾染了大幅的金光,如同一个世外的仙界。那水流激荡的声音竟是源自对面的山顶。冲天的瀑布从天际直直落下,在云里雾里激起了漂白的水花。 啪啪啪 ,那强劲有力的击水声仿佛是山神的低鸣。 语言清新如画, 山巅 轮廓 这两段借景物描绘心理感受,尤见境界。 只有站在这儿,我才看到了如此旖旎的风光。不远之处,爸爸仿佛是一个浑身充斥着金色灵气的天使,在金色的轮廓下,他缓缓地向我和妈妈张开了双臂,朦胧中,爸爸的嘴角微微上扬 说实在的,写景的文章,不好写。因为一不小心,很容易写成记下诸多景点的流水账,而缺少精神灌注。究其原因,主要是找不到最准确的文字,来最精要地表达 眼见和所思 ,也就是说,对叙事、写景、议论、抒情文字的掌控不够。 读这文章,叙事简练,描景如画,议、抒有度。 叙事简练,绘景如画,全文都有体现。不管是山行险阻,摔倒后却发现已走很远,还是崖边朽木外有清流激荡,作者都用准确又优美,清新又流畅的语言表现了 前行过程 中细小的心理变化和领悟,那是真正的 美 。而最见功力的是 山巅 轮廓 两段,语言和思想都 美 出了智慧的境界,是真美。好好读读! ◆ 点评: 议、抒有度,主要体现在发现弱草有强根的小细节,作者对此自自然然地发了点小议论。这样的文字处理,能调节单调感受,妙不可言。 作者着意写美,语言却能清新;着意写深刻复杂的内心领悟,语言却精当天然,能去雕饰;着意赞美大自然的智慧,呈现的确是一幅幅画面感极强的水粉。编者读了多次,都很赞叹这样的语言表达功力! 这样的文字,不比教材中的某些文字差。诚心地愿你也能拿它当教材来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同桌作文 作文《变》 作文三年级下册 作文动物园 花园作文 新疆作文 写朋友作文 我的什么什么作文 三年级作文300 武汉作文 手作文 介绍美食作文 的精彩作文 来了作文 作文 味道 初三的作文 作文 味道 作文中考 700字的作文 照片的作文 美食介绍作文 作文 答案 作文句子 作文暖 作文适合 发现的作文 作文 中秋节 作文味道 知识 作文 环境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