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9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陆续出炉 命题走向明朗!最可能考的竟是…

2020-06-23 09:39:01
相关推荐

原标题:2019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陆续出炉,命题走向明朗!最可能考的竟是…

这对还未参加中考的孩子来说,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值得细细品读。

2019年嘉兴、舟山作文

题目

题目一:写一篇记叙文。研学过程中关于“创造性解决问题”印象比较深刻的经历,写下来向晚报投稿。

题目三:写一篇议论文。有同学说:研学其实就是在旅行中学习文化知识。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写一篇议论文,投到校长信箱。

名师点评:

1.作文难度适中,大多数学生有话可说,显示了命题者对不同学生的主观关照与尊重。

一是学生对于“研学旅行”并不陌生,况且作文的命制与整套试卷的主题相一致。二是命题者向学生提供了三个作文题供选择让学生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发挥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阅历、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三是三个题目之间难易度接近,不会造成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选择上在得分评阅上吃亏。

2.进一步强化了写作的文体意识。

3.有较明确的作者意识和读者意识。

三个作文题目也有一个不同的写作情境,命题者非常重视写作的实用功能,用写作来完成交流交际任务,引导写作教育从“文章写作”到“真实语境写作”的转变。三个作文题目明确规定了写给谁的问题。一是投稿给舟山晚报,一是班级故事大王擂台赛,一是校长信箱,不同对象就有不同的写作要求。而这一点,在近3年中,从省教研室到市教育学院在各种教学的研讨场合中都有要求,教师在教学和辅导中都有明确的指导,学生在平时也应该有足够的准备。(和浙江卷高考作文较为相似,把自己作为作者和读者的角度去理解题意)

4.这次作文命制体现这样一个教学的理念,既作文教学不仅要和教材、课堂相勾连,还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关注社会的变迁。

舟山市初中语文教研员 蒋安定

2019年金华、丽水、义乌作文

题目

这组漫画,唤起了你的什么回忆,或者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故事,可以抒发情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1.不少于500字;2.不得套写、抄袭;3.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名师点评:

细看2019年金华语文学业考试的作文题,总体感觉作文材料新颖活波,以四格漫画的形式呈现作文题目,以想“学飞”作为作文触发点。既切合了近些年青少年喜欢阅读漫画和绘本的新趋势,也符合“青春梦”的年龄特点,更能引导青少年成长要树立一种“成功始于梦想,梦想成于实践(或磨砺)”的认知或哲思。阅读和审题都没有障碍,每个考生都能找到自我的回忆或人生体验,自选适合自己的文体,做到有话可说。

本次作文立意的核心要素“学飞”和“经历”。“学飞”可以引申为“达到目标”“实现梦想”等。“经历”可以引申为“成长的历练”“艰辛的付出”“奋斗的青春”等。

选材可以从梦想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现实磨砺的基础之上,同时,这种磨砺要符合“站立、行走、奔跑和攀登”由简到难,由浅入深的成长规律,需要踏踏实实克服每一步的困难后才能达到。

反向选材,“想飞”的蓝图要变为现实,不能耽于幻想,不需求捷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经历。另外“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从量变到质变”“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符合规律发展成长”“梦想来源实干”等相关的素材都可以切题。

另外,今年的小作文,要求以课文编者的身份,回答学生质疑的来信。素材来源于课文,高于课文,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生活题,能够考察学生的思辨性,和通过阅读文本的已知知识,解释未知(疑难)问题的实践能力。

(刘会然)

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作文

题目

一、小作文:从下面4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就你的理解写一个小故事,不能脱离成语故事的含义:刻舟求剑,狐假虎威,精卫填海,卧薪尝胆。

二、大作文:我与 从下面4个词中任选一个补全题目,“演讲”“书法“”朗读”“写作”。

名师点评:

“总结近年中考作文题目,小作文考查的是续写,改写,扩写,缩写和应用文写作。今年小作文考查的是从4个成语中任选一个,就你的理解写一个小故事,不能脱离成语故事的含义,这样的题目安排从有利的方面来讲,可以给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去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成语写作,有利于产生考场佳作。但不利的方面是,短时间内需要契合成语意思完成一个故事,有一定的难度。

今年的大作文题目命题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体验和学生的所知所能。这个命题的用意应该是鼓励学生平时更多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写这个考题,可以写我与之发生的故事,可以写自己的成长经历,还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收获。要想拿高分儿,就要尽量选取新颖的材料,挖掘深刻的立意,但这两点都不太容易发挥,所以就要看语言功底和书写功底谁更好了。

2019年杭州作文

题目

要真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根据这三句话,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名师点评:

1.你总是渴望得到同学的肯定,我觉得,你首先得肯定自己。这句话其实就是“你若芬芳,蜂蝶自来”。核心词,是要自信,要发现自己的长处,要“善待自我”。即便身上有“短板”,也要积极乐观的去面对。譬如《奇迹男孩》里那位即便“毁容”也能寻找生命闪光点,并活出一番别样风景的男孩。乐观自信,肯定自我。这是第一句话的最佳立意。

2.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人肯定能增强信心;换位思考,我们也学会肯定别人。这句话的核心词,是“换位思考”。在充满压力的学习环境下,我们每一位同学都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肯定。但很多同学眼里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不好”,如此一来,同学关系相处得就比较紧张。其实,你希望得到别人肯定,那么换位思考,别人也希望得到你的肯定。在生活中,任何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要学会去发现,学会去欣赏,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唯有胸纳海川,才能见证浩瀚的美景。

肯定别人,不是曲意逢迎,不是虚情假意,而是坦诚相待,真心欣赏,用一份真诚,用一份善意,去肯定他人身上的闪光点。所以,学会欣赏,肯定他人。这是第二句话的最佳立意。

今年的杭州中考作文题,最佳立意有两个:1、乐观自信,肯定自我。2、真诚欣赏,肯定他人。当然,也可以结合一起,先肯定自我,再学会欣赏他人。

(本文来源于《浙中新报》)

2019年山东烟台作文

题目

名师点评:

这个题目暗含“做得好”的意思,是肯定,是欣赏,是赞美;“这么做”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的,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党和政府倡导的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考生在审题时要读懂限制条件和非限制条件,这个题目的限制条件有“该”和“这么”两个。“该”,是“应该”的意思,“这么做”是“应该的”,即使有时候可能是“不愿意”或者“不想”“这么做”,但是因为是“应该”做的,所以就“必须”去做。

这样的题目会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和民族未来,让学生的个人成长与祖国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敬畏法律规则,遵守社会公德,在利益面前永远坚守公平正义。所以说,在当前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在题目的限制条件与非限制条件下,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自主空间,这充分体现了命题人的用心和智慧。

(崔俊杰)

2019年山东青岛作文

题目

作文一:镌刻在 里的约定

作文二:以不知道为主题

名师点评:

半命题 《镌刻在 的约定》,“约定”二字审题没有难度,出题者也给了提示,可以写亲人、师友间的,也可以写其他方面,而且还提示了这份约定的意义,关乎现在,关乎未来……这个题目,比较适合写记叙性的文体,选材范围很广,写情感类、成长类等都可,重点写他人、写自己都行,横式、纵式结构都可用,写想象作文、写小说也未尝不可。便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调动情感体验,写出真切感受,能很好地发挥水平,所以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这个题目。

半命题要填的内容,也是考查学生选材、立意水平的一项重要因素,这个半命题可实、可虚,一般来说虚比实好,如镌刻在心底、时光深处等,更易写出自我感受,触动心灵、打动人心;如写与自我的约定,也比较容易出新。怎样出新、出奇、出彩,就看学生的功力和水平了。

要想标新立异,全靠平时功力,想临时抱佛脚,或套用、背诵现成文章投机取巧,显然是无济于事甚至会弄巧成拙的。

第二个自命题作文,比较适合写成议论性的文章,由材料中的“不知道”生发出去,多角度立意,可以从“诚信”、“实事求是”、“学无止境”、“知也无涯”、“谦虚”、“探索未知”等多角度立意,关键要立意明确,条理清晰,论证充分,内容充实,语言有表现力,特别是要善于联系现实、联系自我,材料新鲜,有特色,切忌老生常谈,写成新八股文。

若写成记叙文,能联系自我生活,有真情实感,扣题切题也未尝不可,就怕有些考生生拉硬套,牵强附会。

——青岛实验初级中学 林长英

2019年浙江宁波作文

题目

学校文学社要出一期“话说家乡”专刊,设置了“家乡风味”“家乡风光”“家乡风俗”“家乡风尚”四个栏目(见下表)。请你写一篇文章投稿。

名师点评:

今年作文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关注身边的风土人情,写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在具体的写作方向上,导语中四个栏目的设置,同样指向学生的具体生活经验,既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结合了当下社会热点,引导学生爱生活、爱家乡,做生活的有心人。

针对写作内容,四个栏目、四个方向的选择,给学生提供了开阔的选择空间。如果学生能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不囿于书斋、课本,能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关注时事,应该能游刃有余。反之,如只会埋头于书山题海,全以应试功利之心来屏蔽生活的丰富多彩,也许会选材困难,无法细腻真切地表达。

细想之下,导语中的四个栏目内容,学生都并不陌生,在部编教材中能找到对应的话题和写作范例。例如风味类可参看汪曾祺《昆明的雨》《故乡的食物》(教材课后题推荐阅读),风光类可参看八下第五单元游记类作品(如阿来《一滴水经过丽江》等)、古代散文中的游记作品(《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等)及其他写景类作品,风俗类可参看八下第一单元(鲁迅《社戏》、贺敬之《回延安》吴伯箫《灯笼》)……

——宁波东海实验学校 九年级语文教研组

2019年浙江绍兴作文

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苏格兰阿伯丁的马歇尔学院大门上镌刻着三句话: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 章,可讲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阐述观点......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诗歌不少于16行。3不少于600字。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名师点评:

绍兴这个题目,和去年很长的材料相比,今年的可谓言简义丰,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看起来蛮清爽。绍兴名师说,今年的作文题目与生活相关,学生有话可讲,题目有对生活深入的思考,这样也可以从写作中体现学生的思考力。

怎么理解“他们说”呢? 不同人有不同看法。有人说,“他们说什么”是种好奇,是种在意;“让他们说去吧”是种洒脱的态度。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这种情况,当听到别人说自己的时候,心里总会有所想法。也有人说,这三句话,也可以有别的理解,比如第一种“他们说”,是没有把自己放进去的听;第二种“他们说什么”,是把自己放进去的听;第三种“让他们说去吧”,是把自己摆脱出来的听。因此,这个题目可以思考,别人说和自己听之间寻找一种适当的定位。

这样看来,关键是对“他们说”怎么理解,理解不同,思考也不同,比如,“没事的,让他们说去吧”,这是洒脱。“让他们说去吧,怎么说都改变不了我”,这是坚守。 “何为贵族”“让他们说去吧” 如果联系这句话原本的语境,便不只是单纯的洒脱,而是内心的强大,会听,但不会轻易受扰。……

总而言之,这个题目有很多立意可以去写。当然作为有思辨性的题目,不一定要拘泥于一个点,可以思考“他们说”与自己的关系,可以展现自己对“他们说”的认识,在变化中不断深入思考。

2019年安徽作文

题目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名师点评:

2019年的安徽中考作文,并没有沿袭2006年以来的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命题模式,而是借教材改革之东风,对作文命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体现了命题者的魄力和勇气。

这三则材料体现的“乐”的本质内涵其实就是“喜欢一种工作或做一件事,要有责任感,不能半途而废,虽然工作的过程很艰苦,但最终通过努力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如果单纯的紧扣其中的一则材料构思行文,就容易写得肤浅,缺少思想深度。

1.垂钓之乐。我喜欢垂钓。垂钓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通过学垂钓,锻炼了我的意志,培养了我的耐心,让我体验到了“钓胜于鱼”的乐趣。

2.读书之乐。先写自己不喜欢读书,然后写自己参加读书会的困惑,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迷上了读书,发现了读书的乐趣。……

2019年四川成都作文

题目

请将“从 到 ”补充完整,并将其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名师点评:

本次作文为半命题,类似初一课内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作要点是突出事物或情感的对比、变化。作文难易适度,简约而深刻,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好说,给了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表达感情的空间,又考查学生对关系的把握能力、对生活的思考与能力表达,没有真功夫是不行的。

作文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1)从成长生活的积累入手,以个人为写作要点,比如情感变化的“从悲观到乐观”;成长历程的“从孩提时代到青葱岁月”或“从残缺到完美”。(2)从社会现象入手,以社会为写作要点,注意以小见大,避免“假大空”,例如写社会文明进步“从昨天到今天”“从蒙昧到文明”。(3)从近年的政治热点入手,以时政为写作要点,比如五四运动的意义可以写“从1919到2019”;环境保护可以写“从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

2019年山东济南作文

题目

走向深处

名师点评:

其实,今年的作文题看着有点难,猛一下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其实仔细分析还是很简单的。走向深处是一个过程,既要解释深处的含义,即走向什么深处,深处有什么,走与不走有何区别,又要重点突出怎么走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

理解误区:

1.一味解释深处,不去突出走,就是写作偏题。

2.区别表面与深处,如果写的东西浮于表面,深入不下去,就可能造成立意的失误。从去年的《从未止步》,到今年《走向深处》,突出了过程的写作,也就是行文的推进思维,而今年的“深处”又加深了立意难度。可以说对考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2019年上海作文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名师点评:

2019年的语文中考作文题——《这事,真带劲》,一如既往地延续中考作文命题的原则:不设置审题障碍,让考生有话好说,有内容可写。同时这样带有口语化的作文题,也让考生心理感觉亲切,有助于在考场上将自己平时的写作水平发挥出来。

从标题来看,今年的作文题在模式上回归了2015年至2017年三年的标题模式,但是也有不同,以往分句的模式,往往会增加一些限制,如《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中的“不止一次”就有数量的限制,今年的标题就没有这样的限制;标题分句之间,也容易构成一种“关系”,从而需要考生在写作时注意内容层次与标题这种“关系”的匹配性,如《没想到,真没想到》,就在语义上构成“递进”关系。写作时,在材料内容层次性就需要注意这种“递进”。与这种命题模式相比,今年这层“关系”淡化不少。

但是仍需注意的是,今年这种“口语化”标题下,“带劲”这个词语很容易被忽略的多种语义指向。“带劲”既可以指向:有力量;有劲头;也可以作为形容词:使人感到满意;能引起兴致和兴趣。这样多义的指向就需要在选材时候细加斟酌,需要在叙事中增加指向“语义”的细节,使材料与标题的“匹配”程度更高些,联系更紧密些。

有鉴于此,如果要写成一篇优秀作文,选材也要注意到标题中“这事”与“真带劲”的两个短语的关系。因为标题在审题上并没有什么障碍,所以有些考生反而容易在记叙“什么样”的事上大加思量,忽略了在叙事的层次中如何表现“带劲”的不同程度的演进以体现“真”这个程度副词。因此,在写“这事”时,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怎样的事”,而且要考虑“怎样的事”如何有层次地表现自己对这事的(饶有兴趣)态度或者是做“这事”时如何充满着劲头与活力。也只有这样充分考虑材料切入角度与叙述过程中线索的展开,才能使这篇作文显得更有“看头”,也会在数万份考卷中脱颖而出,让评卷老师看得“真带劲”。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 吴钟铭老师)

读完各地的作文解读可以发现,今年的作文还是以“自我”为命题点,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写与自身经历、感悟和能做的事情相关,命题基本上也是与当前的热门话题联系,比如:联系中国传统文化;联系中国梦,祖国的发展等。

文章来源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摔了一跤漫画作文 借秋景抒情的作文 微笑作文题目 经历是一种收获的作文 也是一种幸福作文 一件事的作文600字 我爱母校作文600字 打屁股作文女贝网 让座作文500字 人蚁大战作文 我的同学作文外貌描写 桃花作文200字 别了我的童年作文 关于教师节的作文300字 全国学生作文大赛 秋作文100字 我喜欢这样的生活作文600字 生活中发生的事的作文300字 必修一语文作文 记事文作文600字 数学老师的作文 关于打扫卫生的作文 我最喜爱的玩具积木作文 关于文明出行的作文 小学开运动会的作文 三年级的作文书 写景游记作文500字 我梦想的学校英语作文 关于关爱的作文结尾 我就要毕业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