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群文阅读”读书笔记之四

2020-06-28 14:27:01
相关推荐

“群文阅读”读书笔记之四

(20191224)

濮阳市昆吾小学刘桂彩

今天读的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杨文静的论文《“群文阅读”的组文策略及操作策略研究》。作者杨文静是免费师范硕士,既有高远的视野,又有实际的经验。她写的这篇文章既有理论的的高度、深度,又感觉紧贴地面,非常实用,能够带给人很多的启发。

读这篇文章首先吸引我的是作者恰到好处的旁征博引,这些引用过来的语言都能极大的发挥作用,使得文章有了高度和深度。下面采撷几枝。

温儒敏说:“现在普遍的情况是,对课外阅读并不重视,甚至放弃了,这样的阅读教学只能是半截子的、不完整的”

温儒敏同样指出:“现有教材比较偏重思想内容分析,以及字词句分析,这有必要,但好像普遍不太重视阅读技能的习得。”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现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反省认知知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是多作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

在文章中引用名人名言,就会使语言更有说服力、权威性,增强文采美、文化含量。我的文章缺乏的就是这些内容,这是我读书少和平时积累的少的原因。以前我读书想用某句名言时,还得查找,半天才搜出来一句,牵强硬硬拉扯上。我以后要背一些教育名言,还要多看一些高端的教育教学书籍,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积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只有自己真正成了有文化的人,才能做出有文化的事情来。

接下来要谈的是这本书内容给带来的收获。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群文阅读”的概念界定与必要性;第二“群文阅读”组文策略,以及“群文阅读”的操作策略。我以及阅读了和群文阅读相关内容的书籍好期刊文章,对于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第一部分没怎么读,直接跳到了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讲的是群文阅读组文的策略。第二章由三节,第一节主要讲了组合形式多样化—篇带多篇、课内多篇、课外多篇。第二节讲的是组合线索多样化,有以“作家”为议题组合、以“观点”为议题组合、以“文体”为议题组合、以“人文主题”为议题组合、以“写法”为议题组合

第三节讲到组合严谨化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第一是重视整合效果。所谓“整合”,就是说在选文的过程中,教师所选的文章不仅是属于同一议题,最好是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表述的几篇文本,这样呈现给学生们,就能够让他们对同一事件、同一人物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讲这项内容时举了台湾赖玉莲教师,为了让学生全面理解友情的内涵所执教的《对友情多面向的探讨》,选择了《我喜欢你》《阿贵只有九岁》《打过架那天的夕阳》《等待》《赠汪伦》等五首友谊诗,为何这样组文呢?因为这五篇文章反映了友情的各个侧面:《赠汪伦》是描写生离场面的,《阿贵只有九岁》讲述的是死别的场景,而《打过架那天的夕阳》讲述的是与朋友发生矛盾时的烦恼,而《等待》则是表现和朋友的情意相通。第二是重在比较中求同存异。所谓“求同”,就是说选文可以是有共同点的一系列文本。比如写父爱母爱的一组文章,爱的方式也许各不相同,有的慈祥,有的严厉,但透过这些表现,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所谓“比异”,则是说所选的文本之间可以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可以是事实的差异,也可以是情感、观点的差异,或者是表达方式的差异。第三是要便于发现规律。群文阅读组文的时候要选择一些善于发现规律的文本,让学生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去合作、探究、发现并掌握一些规律性的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第三章“群文阅读”的操作策略共五节。第一节是目标为导向,重问题设计。对于群文阅读,如果设置议题、选择互文是设想层面,只讲理论的话,操作环节就是真刀实枪了,对于我来说更是实用,所以对于这一部分我读起来格外用心。问题的设计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谈,先是立足群文阅读设计比较性问题。这里的比较就是比较异同,这个我在其他的文章已经看过,作者举的是蒋军晶老师的《桥》和《诺曼底号遇难记》两者比较的是故事情节的相似。

其语言风格也是惊人的相似:语言洗练,单词成句,单句成段,与当时紧迫的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桥》是小小说,情理之中、出人意外的结尾是小小说的特点。蒋军晶老师又引导学生同时阅读奥莱尔的《在柏林》、星新一的《雪夜》,以及泰格特的《窗》,在不同的文章中再次感受小小说“设置悬念结局意外耐人寻味”的写作特点。

这一个例子说明了群文阅读可以设计两方面的议题,给一个文本设置多个文本群,但是这多个文本群的中心议题要明确,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立足群文阅读设计迁移性问题。群文阅读在操作的过程中,尤其是一篇带多篇这种课型中,设计迁移性问题,将一篇中所习得的方法用于其他文本的分析和讨论中,从而强化对此类型问题进行分析的思维路径。如学习《蝉》,精读之后,拓展延伸《母鸡》和《漓江情韵》等文章,找出抑和扬的具体体现,以及转变的原因。

这里的迁移性问题实际上就是我在论文中写的精读一篇,然后带出多篇的方法,这个我比较熟悉,不再深入地分析。

第二节的题目是《第二节问题前置,让学生动起来》。这节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尝试使用阅读单这个话题。以前我对于阅读单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才懂得阅读单大概就是个表格,这个表格。文章中还列举了两个例子:

这样的表格一出示,我猛然醒悟,原来我在其他文章中经常看到的任务单这个名词一下子就清楚了,就是这样的表格。表格能够把阅读思维的过程很显性、很清楚地表示出来。

第三节讲的是给出足诊的阅读时间,渗透阅读策略。这一节主要讲了三个策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交流质疑和反思的能力。这节作者并没有细讲,我也不再细讲。

最后一节作者讲的是成果展示。老师展示了一些学生的文章,文章中学生写出了开展群文阅读后的感受,我认为这样的通过学生现身说法的方法非常好,让别人能够真正感受到作者确确实实去做了,没有弄虚作假。这个部分还有的就是学生语文成绩和其他班级的对比,这也是用事实来说话,用数据来说话,这样比空谈说效果多么多么好更有说服力。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对群文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有许多感觉缥缈的东西一下子清晰起来,心情也变得豁然开朗起来。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说话,我今天又与一位智者交流一番,满载而归的喜悦和幸福感溢满全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海底两万里作文 从未止步作文 写事作文450字 元宵节作文400 高考英语作文多少分 养成好习惯作文 我的梦想500字作文 亲情作文700字 打手心作文 关于饺子的作文 叙事作文300字 英语关于春节的作文 议论文作文800字高中 醒来作文 爱国作文400字 奔跑作文600字 七年级作文500字 爱的力量作文 节日作文500字 我爱秋天 作文 作文难忘的春节 美丽的冬天作文 五年级写景作文 写人的作文300 即景作文400字 冬天的作文400字 礼物作文500字 京剧作文 数学小作文 爬泰山作文